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方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行为方式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增强冠心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不良行为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 冠心病;行为方式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发生率和病死率非常高,多见于中老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临床治疗冠心病,除了给予积极的治疗外,还能加强护理指导,其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能明显增强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及自身行为方式的认识,从根本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64.7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2]。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9例,高中(中专)30例,初中及以下41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且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房清洁消毒、药物支持、日常基本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为:(1)教育前评估。了解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生活方式、饮食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2)保健知识教育。根据患者家庭背景、文化素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冠心病的概念,如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等,介绍防范冠心病并发症的措施,强调合理运动、饮食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同时将保健知识印制成小手册进行发放,并通过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冠心病防控知识。(3)行为指导。首先是合理饮食,以优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尽量少食高胆固醇、高脂食物。其次是规律活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度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等,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第三控制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等方式控制体重,维持体重系数小于25kg/m?[3]。再者稳定情绪,过度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会使得大脑皮层兴奋或抑制,增加冠心病风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改善自身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以积极乐观地心态抵抗疾病。最后是用药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处方用药方法,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行为方式进行调查,包括合理饮食、规律活动、遵医行为、控制体重、情绪稳定等,以此总结护理干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经x?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活动、遵医行为、体重控制、情绪等行为方式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行为方式改变情况
组别 合理饮食 规律活动 遵医行为 体重正常 情绪稳定
观察组40 37(92.50%) 29(72.50%) 38(95.00%) 31(77.50%) 39(97.50%)
对照组40 27(67.50%) 20(50.00%) 29(72.50%) 23(57.50%) 28(70.00%)
x? 19.5313 10.6649 18.5993 9.1168 27.7842
P 0.0000 0.0010 0.0000 0.0025 0.0000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急、进展速度快,其病因和病理复杂,可能与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相关。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高胆固醇、高脂类食物大量摄入,加上生活压力增大,饮食无规律性,吸烟率增高,运动量减少等,导致冠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据相关研究显示,针对冠心病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应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从而防控冠心病发生。在本组研究中,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从运动、饮食、用药指导、体重控制、稳定情绪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上述行为方式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健康教育能增强冠心病患者对此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患者不科学的行为方式,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英,陈丁,李壮苗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11):1126-1128.
[2] 智慧.行为转变理论在青年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3):3163-3164.
[3] 杜红莉,田芳.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2):57-58.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方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行为方式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增强冠心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不良行为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 冠心病;行为方式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发生率和病死率非常高,多见于中老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临床治疗冠心病,除了给予积极的治疗外,还能加强护理指导,其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能明显增强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及自身行为方式的认识,从根本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64.7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2]。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9例,高中(中专)30例,初中及以下41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且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房清洁消毒、药物支持、日常基本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为:(1)教育前评估。了解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如生活方式、饮食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2)保健知识教育。根据患者家庭背景、文化素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冠心病的概念,如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等,介绍防范冠心病并发症的措施,强调合理运动、饮食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同时将保健知识印制成小手册进行发放,并通过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冠心病防控知识。(3)行为指导。首先是合理饮食,以优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尽量少食高胆固醇、高脂食物。其次是规律活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度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等,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第三控制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等方式控制体重,维持体重系数小于25kg/m?[3]。再者稳定情绪,过度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会使得大脑皮层兴奋或抑制,增加冠心病风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改善自身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以积极乐观地心态抵抗疾病。最后是用药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处方用药方法,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行为方式进行调查,包括合理饮食、规律活动、遵医行为、控制体重、情绪稳定等,以此总结护理干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经x?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活动、遵医行为、体重控制、情绪等行为方式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行为方式改变情况
组别 合理饮食 规律活动 遵医行为 体重正常 情绪稳定
观察组40 37(92.50%) 29(72.50%) 38(95.00%) 31(77.50%) 39(97.50%)
对照组40 27(67.50%) 20(50.00%) 29(72.50%) 23(57.50%) 28(70.00%)
x? 19.5313 10.6649 18.5993 9.1168 27.7842
P 0.0000 0.0010 0.0000 0.0025 0.0000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急、进展速度快,其病因和病理复杂,可能与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相关。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高胆固醇、高脂类食物大量摄入,加上生活压力增大,饮食无规律性,吸烟率增高,运动量减少等,导致冠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据相关研究显示,针对冠心病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应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从而防控冠心病发生。在本组研究中,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从运动、饮食、用药指导、体重控制、稳定情绪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上述行为方式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健康教育能增强冠心病患者对此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患者不科学的行为方式,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英,陈丁,李壮苗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11):1126-1128.
[2] 智慧.行为转变理论在青年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3):3163-3164.
[3] 杜红莉,田芳.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