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6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和探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院校-赤峰学院为例,从EGP和ESP教学视角,第二课堂视角,多元教师角色视角,建设和谐大学英语选修课体系视角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符合民族院校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旨在构建和谐可持续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及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英语人才,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建设性和实效性的理论和依据。
  关键词:改革;EGP+ESP;第二课堂;教师;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07-03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和沟通的媒介作用凸显出来,但在实际运用中,英语使用者听、说能力的不足阻碍了英语的实际使用;同时英语使用者知识面狭窄,尤其是专门英语知识匮乏,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在使用中不尽人意。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重输入轻输出”、“重理论轻应用”、“重讲授轻互动”、“重结论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专业知识”等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需求,专业分工、行业细化及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以赤峰学院为例进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和完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能将英语理论和专业实际结合起来,能根据时代的背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跨文化英语人才。
  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英语作为普及语言在跨国际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对英语人才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培养了一定水平的英语人才,但因其以教师讲授语法-词汇-阅读为主线,无法适应专业分工和行业的需求,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1)以理论教授为主,“重输入”而“轻输出”的学习理念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不利于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许多学生学习倦怠甚至厌学英语。这种课堂上缺乏实际的输出能力在就业中也会限制英语的实际运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2)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单一,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英语知识,很少涉猎到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英语知识的不足阻碍了学生在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未来职场竞争中也会处于劣势。单一狭窄的知识结构也阻碍了英语教师的发展,在遇到专门用途英语问题时,英语教师无法给予学生理想的答案,有些教师甚至会面临尴尬的冷场;(3)开设的英语类选修课程较少,忽视了对英语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求,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对不同领域英语知识后续学习的要求;(4)传统英语课堂班型较大,大班授课不利于师生开展互动合作,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很难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学生较多,大班授课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对班级的调控;(5)以期末试卷成绩决定英语最终成绩,这种终结性评价机制挫败了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助长了平时缺勤或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侥幸心理,这种评价机制将大学英语学生课堂表现与期末最终成绩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对传统大学英语多反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已不适应全面知识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人才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学英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因此许多学者开始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入手,研究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并开始探索如何构建一条适合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培养新世纪英语人才的道路。赤峰学院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本科院校,具有民族院校的特征,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入学的英语成绩参差不齐,为了促进民族院校大学英语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以赤峰学院为例进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能够将英语和专业相结合,根据时代的需求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英语人才。
  三、探索和实践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系-以赤峰学院为例
  (一)EGP与ESP相互结合
  刘润清认为,“将来英语学习的一个重大变化可能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以后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因此有必要与时俱进对大学英语进行重新定位,培养具有专业英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许多学者已经达成共识,在大学英语基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应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后续课程或拓展课程。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EGP+ESP教学为教改指明了发展方向,EGP教学是大学英语基础教学,着重提高对英语的普遍性认识,强调语言的规律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ESP教学是基础教学的后续和延伸阶段,是针对不同专业用途英语需求而设置,强调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语言的运用。EGP和ESP的定位首先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现状和社会需求,还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以及院校内部不同系别和不同层次的特征。例如根据赤峰学院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可在大一学年以EGP教学为主,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习得,提高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促进听、说、读、写、译等模块和谐发展;大二学年可以ESP教学为主,在英语基础提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专业和需求开设专门用途英语,例如补充土木建筑类、旅游类、医学类、会计类、计算机类等专业英语词汇,引导和提高学生对专业词汇在专业篇章和语境的取义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EGP和ESP相结合的教学对现实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EGP能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ESP能帮助学生拓展专业知识,二者的结合为学生将来的继续深造或就业奠定了基础,增加了选择的机会和竞争的优势,那些具有较高英语基础水平,同时又具备专业英语知识的复合型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和岗位中使用英语必定会游刃有余。英语教学必须与专业领域相结合,只有将英语的工具功能,专业功能和人文功能结合并协调发展的英语教学,才能适应职业分工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英语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渗透
  大学英语内容具有宽泛的延展性,五个基础模块相互促进,但英语学习光凭借课堂时间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对于英语较高要求者及渴望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有较大提高者。这时我们可以考虑把大学英语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运用中,向学生灌输在生活中点滴积累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技能,拓宽英语视野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这就是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理念。第二课堂理念内涵丰富:学生可以在平时收听,观看英语类节目;可以组织参加英语课外活动和英语比赛;可以利用社团举办英语角等。第二课堂丰富而多彩,要想实现第二课堂功能发挥的最大化,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渗透第二课堂英语学习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最新课外学习信息,提高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热忱和激情,还要正确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细心的帮助。赤峰学院近年来不断充分利用和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1)学生可以通过校园调频台多时间段接收英语听力节目,听力能力不断提高;(2)自主学习教室的开放为学生使用多媒体技术获得英语知识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自我训练,自我修改,自我提高英语技能;(3)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参加英语角活动,全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接触最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参加与师生的话题讨论,体验英语国家颇受欢迎的游戏节目,感受西方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欣赏外籍教师的英语歌曲及乐器演奏等;(4)学校及部门加大对英语类活动的支持力度,教师鼓励学生有激情地投入到各类英语活动和比赛中,热心指导,保证学生最优发挥取得好的成绩。许多学生参加了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作文比赛、阅读比赛等,部分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决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外籍教师相互合作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语言与专业相结合的要求也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改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教师队伍还不稳定:英语教师关注语言层面,偏重英语词汇和语法教学,对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瓶颈问题,很难给予学生某一领域知识的指导;专业课教师熟悉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但缺乏英语语言技巧,对学生的语言基础训练略显不足,很难理解行业篇章语境中的专门用途英语的运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将英语语言训练同专业知识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基于教改的大背景和传统英语教学现状,大学英语教师有必要改变角色进入转型期。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做好转型心里准备,利用多种途径,加强自我专业知识训练,优化和完善跨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将语言技能教学同专业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大学英语教师应同专业教师及外籍教师合作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赤峰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参加讲座或出国进修,互相听课,撰写自修笔记学习专门用途英语知识;既挖掘学科知识也钻研教学本身,参与教改讲座研究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模式,审视教学实践并提出解决策略;既提高学生心智也发展学生情商,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加强与专业教师和外籍教师的合作,虚心请教专业领域教师解答疑惑,增加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度挖掘,认真听取外籍教师的教学讲座和建议,不仅了解西方文化,还能改变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大学英语师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自我修养,优化专业结构,渗透专业和外教资源,大学英语教师正努力成为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
  (四)必修课和选修课相互补充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具有英语技能及交叉学科知识的人才,而国内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一般只注重语言知识学习,有其局限性,因此根据不同学生兴趣差异,个性差异,专业差异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大学英语选修课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选修课作为大学英语补充课程,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了解世界文化,还能拓展专业知识,增加就业筹码。调整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补充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建设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系列势在必行。第一、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行业需求开设实效性的选修课,可开设针对语言技能提高的语言基础课程:英语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开设针对行业需求的语言应用类课程:金融英语、商务英语、求职英语等;开设开阔视野,促进跨文化交际和文学素养的语言文化类课程:英美文学欣赏、古典神话、英文戏剧表演、中西文化等;第二、应在小班授课的班型上,根据个体差异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可采用角色扮演,模拟项目,视听说教学方法等;第三、教学手段应采用集文字,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赤峰学院近年来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开设了一系列英语工具型,实用性,交际型的选修课程,例如《职场英语》、《中西文化比较》、《英汉口、笔译》、《英美文学选读》、《实用科技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课程。选修课教师根据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价机制因材施教,旨在补充学生语言基础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创新发展。
  四、结论
  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EGP+ESP教学模式能将英语和专业相结合,将英语的工具性,专业性及人文性融为一体,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渗透第二课堂理念不仅提高了英语听说技能,更符合大学英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师的相互合作和发展不仅弥补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培养了既能教授英语也能涉猎专业知识的多元教师;和谐的选修课模式不仅补充大学英语基础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加就业优势。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大学英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本文提出的策略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建设性和实效性的理论和依据,以求重新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和平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3〕苗娟.论“复合型”大学英语教师的培养与自我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
  〔4〕舒春玲.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5〕郑书丽.ESP教学-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然[J].海外英语,2014(10).(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央歌剧院排演的瓦格纳歌剧《汤豪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部歌剧主演队员都是中国歌唱家;另一方面,这是瓦格纳歌剧在中国的首次排演,标志着中央歌剧院的演出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改编后的《汤豪舍》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与审美特征,这也是俞峰领导的中国歌剧院演出的中国歌剧史上第一部集中几百号人、多个团体、多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乐剧作品。  关键词:中央歌剧院;《汤豪舍》;独唱演员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传播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照片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有图无真相”的危害愈演愈烈。本文从媒介环境学的视野通过对照片的似热时冷的媒介特性、瞬间性与文本的互文性等特征探析“有图无真相”的成因。  关键词:有图无真相;热媒介;冷媒介;瞬间性;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98-02  照片是新闻吸引观
期刊
摘 要:长春电影(以下简称长影)作为建国以来的三大电影厂之一,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历史上拍摄创作了很多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这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长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中国主流价值观与民族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综合各方史料,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长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流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明清文学专业基础课与明清小说研究专题课的具体内容以及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专业课与专题课内容的重合,以达到重新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关键词:明清文学;明清小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63-02  一  “明清小说研究”是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第六学期开设的专业选
期刊
摘 要:2015年7月5日至10月15日作者有幸参加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与内蒙古赤峰学院洽谈合作的TESOL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现将个人访学经历从访学期待、访学准备及访学过程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以期与他人分享,同时希望为下一期访学老师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访学期待;访学准备;访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50-02 
期刊
摘 要: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年谱(1975-1997)》这部著作中,邓小平关于人才的发现、使用、培养等方面的论述为我们了解和认识邓小平人才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广大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研究该思想,对我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
期刊
摘 要: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只有熟练掌握基本语法规则和语法结构,正确运用语法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才能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笔者针对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三届蒙古班英语基础的调查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将语法教学与四级考试及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相结合,以达到帮助学生使用语法规则去指导语言实践。  关键词:蒙古族学生;语法教学;自主学习;合
期刊
摘 要:“逻各斯”在哲学和神学研究中都是一个无法避开的概念。本文以赫拉克利特和斐洛为例分别从哲学和神学角度对“逻各斯”的内涵进行简要梳理。在哲学中,“逻各斯”具有客观规律性、永恒性、本原性和对立统一性;在神学中,“逻各斯”主要显现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灵魂的关系并具有永恒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斐洛  中图分类号:B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天坛为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二者皆为圆形的三重坛台建筑,都映衬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奇数为阳”的思想。关于祭坛的形制,最早的来源似乎是《周礼》,但于1983年发现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其来源大大向前推进了,不同于文字资料,遗址中的远古祭坛以实物资料的形式震撼着学术界,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文明历程中,形制继承的深刻程度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圆形祭坛与北京天坛的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纷繁卷帙,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神话乃是先秦民众对于古代社会一种美好想象和追惜,并且通过口传,世世代代的传下来。神话也是先秦民众对古代民众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女娲补天的故事作为先秦神话故事的一部分,昭示了女娲作为中民族的始祖,为了人类的和平安宁,做出了丰功伟绩。这也体现了先秦民众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女娲;美学;缺失;补偿  中图分类号:H05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