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社会实践是最好的途径。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它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导向相互促进,避免相互弱化,有效地解决了思政教育理论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分离的问题,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为学生正确处理“遭遇” 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会实践 环境影响 思政教育 教育合力
[作者简介]童志坚(1978- ),男,广东肇庆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珠海 519090)王晓(1976- ),男,广东湛江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佛山 52833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叠加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CY02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49-0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距离的最好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提出要加强对实践育人的认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高校,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两者中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这是大学思政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有必要加强社会实践在这两者之间作用的研究,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更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一、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高校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要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必须形成两者的教育合力。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有理论性、主导性的特点;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把思政教育理论性、主导性与环境影响泛化、不确定性联结起来,是两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1.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的重要体现。思政教育主导性是其存在的基础,它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保持思政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书本理论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增长才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老师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辅导,在理论、实践的方法、实践过程上引导学生,这就保证了实践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是落实思政教育主导性的过程。
2.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对人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对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社会利益多元、社会信息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不属于人类改造的对象也纷纷纳入人的客体的范畴,人们的视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另外,当代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处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减少或者消失,反而呈现出更加激化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倾向;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几乎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其不断地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学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思想的塑造除了学校的思政教育外,更多地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但缺乏社会历练,对社会事物难以产生直接而深刻的理解与体验。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各式各样的主张、海量而良莠不齐的信息的泛化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取舍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迷失自我、价值观念模糊的特点,严重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有效性,对思政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3.社会实践具有联结理论与实际,实现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影响辩证统一,形成两者教育合力的作用。思政教育过程中,它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坚持与教育方向的把握;社会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的泛化、不确定的影响,并没有排斥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反而彰显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必要性。这是因为,人为了避免在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更需要有主导性的思政教育的引领;社会环境越是复杂,这种主导的作用就越是必要。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理论,应用于处在具体社会环境中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活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实现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又避免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有效地应对了环境影响对学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实现了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泛化、不确定性影响的统一。
二、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途径
1.社会实践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创设的人造环境。“人造环境”是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了有意识改造或选择的环境,实践过程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杜威曾经说过:“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控制结果所依赖的条件,而这种行动是有理智指导的,是掌握条件、观察顺序关联的,是根据这种知识来计划执行的。”①这样,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环境进行选择、营造、分析、思考的过程,社会环境在这里变成了“人造环境”, 摆脱了通常意义下环境对人影响的模糊、泛化倾向。
2.社会实践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环境影响导向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的方面,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社会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让复杂的社会环境服务于思政教育目标的问题。社会环境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或者相互抵消的可能;当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时,环境和思政教育之间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环境影响抵消学校的思政教育效果,阻碍思政教育目标实现,使得学校教育弱化或者无效时,两者是相互弱化的关系。社会实践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思想的思政教育活动,它通过把思政教育理论内容应用于创设的“人造环境”,进而引导环境影响,实现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相互促进,最大限度避免相互弱化情形的出现,这对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实践还是解决理论与现实环境相脱节的最好方法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理论教育与环境影响的合力,这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达到知行结合的最好路径,也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目标所在。
1.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无法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强调人对“美德”知识的理性把握,认为知识能培养出良好的伦理社会,能使人更亲近神性,培养出近乎神性的勇敢、节制、敏锐、快捷、荣誉、正义、诚实等美德。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都是有必要的。然而,学校理论教育,以及学校本身是无法替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因为学校理论教育无法替代学生亲自对生活的体验,而且学校本身也无法完全地重复社会生活的场景。因此理论教育本身不足以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问题。
2.注重环境的影响也不能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了环境对人行为、思想的制约性,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这句话指出了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怎样的社会环境,就有怎样的思想道德意识。德育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华生甚至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把儿童训练成“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③因此,思政教育是无法离开社会环境而进行的。然而,面对环境影响的泛化性、不确定性,如果不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学生的现实活动更多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种环境影响并无助于思想水平的提高。
3.社会实践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问题的最好办法。实际上,无论是杜威强调的“学校即社会生活”④,还是陶行知所说的“社会即学校”⑤,实际上都是强调教育要把学校理论学习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现在思政教育存在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的问题,一是表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情况。学校生活归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归社会生活,两者缺乏糅合和融合。二是表现在学校所教授的理论落后于现实、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三是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有于现实生活。上述的问题,都不是理论学习或者注重环境的影响可以解决的,因为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环境的影响,都是外界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过程,这种影响要真正地作用于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还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行为,把这些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实现由主观到客观的升华。
实践之所以能解决理论与社会环境的分离,一是因为实践的过程衔接了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把握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把环境与思政教育衔接起来,学生才能在加深对理论问题理解的同时,缩短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而不行,实为不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思政教育目标,不能只看学生是否掌握理论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能否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现实的问题。二是因为社会实践实际是学生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把握方式,解决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问题。实践是主观到客观的升华过程,是对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好的锻炼与检验。杜威认为:“为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唯一方法,是参加社会生活”⑥,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生活的场景,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体验与参与的过程中思考与把握现实世界。
四、社会实践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现实价值
1.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对学生认识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认识是人正确评估自己、获得进步的基础,学生成长的过程离不开自我认识。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与评价,除了受到自身心理特征影响之外,还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⑦,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是主动地融入社会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改造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进而影响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人的自我意识在影响环境与受环境影响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健全的发展。正是在这种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才得以形成与发展,离开了环境,人将“不可能想到自己有什么品格,不可能想到他自己心灵的美丑,如同他也不可能想到他自己的面貌或美丑。”⑧因此,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强化已有优点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知耻而后勇”,形成成长的动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2.个体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经历把理论应有到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思政教育要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需要经过将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和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良好的行为的过程。”⑨社会实践实际是担当起了将内化的思想转化为人们良好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内在素质的提高。“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训练的源泉”,⑩社会实践中,学生具体参与实践,在现实环境中获得经验,是外在学习到内在学习、达到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耶鲁大学哈雷霍因进行的“诚实与欺骗问题”研究实验得出“品德发展是由道德经验情景决定”的结论,说明了仅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知识,熟记道德信条的德育教育模式是不会成功的;道德知识成为人的内在素质,还必须经历把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道德情景的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为人们正确处理“遭遇”奠定基础。“遭遇”指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突然碰到的、少数重大的、特定的事情,迫使我们在两种可能之间做出选择,使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发生变化。理论上的学习和社会环境对人怎样处理“遭遇”有重大影响,但是社会实践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的思政教育活动,是主观到客观、理论到实际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处理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与预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与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与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重大选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面对无法预料的人生遭遇、重大抉择、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引导和启发,更容易帮助他们合理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克服难题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总之,必须深化社会实践在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之间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促进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之间教育合力的形成,这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未来,我们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释]
①(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5.
②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56.
③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64.
④⑥⑩(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87,87.
⑤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11.
⑧(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06.
⑨李辉.现代思政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98.
[关键词]社会实践 环境影响 思政教育 教育合力
[作者简介]童志坚(1978- ),男,广东肇庆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珠海 519090)王晓(1976- ),男,广东湛江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佛山 52833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叠加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CY02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49-0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距离的最好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提出要加强对实践育人的认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高校,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两者中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这是大学思政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有必要加强社会实践在这两者之间作用的研究,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更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一、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高校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要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必须形成两者的教育合力。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有理论性、主导性的特点;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把思政教育理论性、主导性与环境影响泛化、不确定性联结起来,是两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1.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的重要体现。思政教育主导性是其存在的基础,它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保持思政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书本理论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增长才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老师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辅导,在理论、实践的方法、实践过程上引导学生,这就保证了实践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是落实思政教育主导性的过程。
2.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对人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对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社会利益多元、社会信息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不属于人类改造的对象也纷纷纳入人的客体的范畴,人们的视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另外,当代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处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减少或者消失,反而呈现出更加激化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倾向;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几乎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其不断地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学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思想的塑造除了学校的思政教育外,更多地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但缺乏社会历练,对社会事物难以产生直接而深刻的理解与体验。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各式各样的主张、海量而良莠不齐的信息的泛化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取舍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迷失自我、价值观念模糊的特点,严重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有效性,对思政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3.社会实践具有联结理论与实际,实现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影响辩证统一,形成两者教育合力的作用。思政教育过程中,它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坚持与教育方向的把握;社会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的泛化、不确定的影响,并没有排斥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反而彰显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必要性。这是因为,人为了避免在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更需要有主导性的思政教育的引领;社会环境越是复杂,这种主导的作用就越是必要。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理论,应用于处在具体社会环境中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活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实现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又避免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有效地应对了环境影响对学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实现了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泛化、不确定性影响的统一。
二、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途径
1.社会实践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创设的人造环境。“人造环境”是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了有意识改造或选择的环境,实践过程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杜威曾经说过:“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控制结果所依赖的条件,而这种行动是有理智指导的,是掌握条件、观察顺序关联的,是根据这种知识来计划执行的。”①这样,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环境进行选择、营造、分析、思考的过程,社会环境在这里变成了“人造环境”, 摆脱了通常意义下环境对人影响的模糊、泛化倾向。
2.社会实践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环境影响导向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的方面,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社会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让复杂的社会环境服务于思政教育目标的问题。社会环境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或者相互抵消的可能;当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时,环境和思政教育之间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环境影响抵消学校的思政教育效果,阻碍思政教育目标实现,使得学校教育弱化或者无效时,两者是相互弱化的关系。社会实践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思想的思政教育活动,它通过把思政教育理论内容应用于创设的“人造环境”,进而引导环境影响,实现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相互促进,最大限度避免相互弱化情形的出现,这对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实践还是解决理论与现实环境相脱节的最好方法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理论教育与环境影响的合力,这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达到知行结合的最好路径,也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目标所在。
1.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无法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强调人对“美德”知识的理性把握,认为知识能培养出良好的伦理社会,能使人更亲近神性,培养出近乎神性的勇敢、节制、敏锐、快捷、荣誉、正义、诚实等美德。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都是有必要的。然而,学校理论教育,以及学校本身是无法替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因为学校理论教育无法替代学生亲自对生活的体验,而且学校本身也无法完全地重复社会生活的场景。因此理论教育本身不足以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问题。
2.注重环境的影响也不能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了环境对人行为、思想的制约性,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这句话指出了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怎样的社会环境,就有怎样的思想道德意识。德育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华生甚至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把儿童训练成“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③因此,思政教育是无法离开社会环境而进行的。然而,面对环境影响的泛化性、不确定性,如果不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学生的现实活动更多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种环境影响并无助于思想水平的提高。
3.社会实践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问题的最好办法。实际上,无论是杜威强调的“学校即社会生活”④,还是陶行知所说的“社会即学校”⑤,实际上都是强调教育要把学校理论学习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现在思政教育存在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的问题,一是表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情况。学校生活归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归社会生活,两者缺乏糅合和融合。二是表现在学校所教授的理论落后于现实、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三是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有于现实生活。上述的问题,都不是理论学习或者注重环境的影响可以解决的,因为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环境的影响,都是外界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过程,这种影响要真正地作用于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还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行为,把这些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实现由主观到客观的升华。
实践之所以能解决理论与社会环境的分离,一是因为实践的过程衔接了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把握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把环境与思政教育衔接起来,学生才能在加深对理论问题理解的同时,缩短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而不行,实为不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思政教育目标,不能只看学生是否掌握理论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能否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现实的问题。二是因为社会实践实际是学生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把握方式,解决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问题。实践是主观到客观的升华过程,是对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好的锻炼与检验。杜威认为:“为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唯一方法,是参加社会生活”⑥,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生活的场景,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体验与参与的过程中思考与把握现实世界。
四、社会实践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现实价值
1.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对学生认识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认识是人正确评估自己、获得进步的基础,学生成长的过程离不开自我认识。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与评价,除了受到自身心理特征影响之外,还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⑦,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是主动地融入社会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改造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进而影响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人的自我意识在影响环境与受环境影响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健全的发展。正是在这种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才得以形成与发展,离开了环境,人将“不可能想到自己有什么品格,不可能想到他自己心灵的美丑,如同他也不可能想到他自己的面貌或美丑。”⑧因此,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强化已有优点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知耻而后勇”,形成成长的动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2.个体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经历把理论应有到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思政教育要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需要经过将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和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良好的行为的过程。”⑨社会实践实际是担当起了将内化的思想转化为人们良好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内在素质的提高。“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训练的源泉”,⑩社会实践中,学生具体参与实践,在现实环境中获得经验,是外在学习到内在学习、达到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耶鲁大学哈雷霍因进行的“诚实与欺骗问题”研究实验得出“品德发展是由道德经验情景决定”的结论,说明了仅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知识,熟记道德信条的德育教育模式是不会成功的;道德知识成为人的内在素质,还必须经历把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道德情景的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为人们正确处理“遭遇”奠定基础。“遭遇”指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突然碰到的、少数重大的、特定的事情,迫使我们在两种可能之间做出选择,使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发生变化。理论上的学习和社会环境对人怎样处理“遭遇”有重大影响,但是社会实践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的思政教育活动,是主观到客观、理论到实际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处理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与预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与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与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重大选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面对无法预料的人生遭遇、重大抉择、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引导和启发,更容易帮助他们合理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克服难题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总之,必须深化社会实践在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之间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促进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之间教育合力的形成,这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未来,我们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释]
①(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5.
②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56.
③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64.
④⑥⑩(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87,87.
⑤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11.
⑧(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06.
⑨李辉.现代思政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