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被视作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地基基础施工效果直接表现于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与上层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优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更是决定着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益。人们在利用现代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时要灵活调整,使之能够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1、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选择
从结构角度来看,基础是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能够将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递给地基。但建筑工程的地基类型较多,根据属性划分为深基础型和浅基础型两大类,其中深基础型应用较为广泛,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主要桩基类型,也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两种形式。灌注桩作为工程的基础部分,由于其对地质条件要求较低且施工工艺相对简单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钻孔灌注桩由于自身特点所限,只能在地面以下进行施工,这使得很难观察和了解其施工现状,成桩后也不能直接开挖验收,使其成为了一种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工艺。浅基础型主要包括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及箱型基础等类型,相对来说应用范围有所局限。
2、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征
2.1复杂性
受我国整体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还具有复杂性。我国包括了五大地形,有杂填土、黄土、冻土和淤泥土质等土质,熔岩地质、地震带等都影响着建筑的基础施工,所以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在实际施工中要结合施工地的實际情况。
2.2困难性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基础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是施工难点。所以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困难性。困难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工程与其他工程之间的事故处理上。主要就是由于基础施工大多是地下施工,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事故处理工作就会大大提高施工操作的难度;建筑基础需要很高的承载力,其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所以在进行事故处理时还要考虑其对建筑上不结构的影响,建筑基础工程的事故处理一般都会对上部整体性能产生影响,要避免就非常困难。
2.3多发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多发性。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过于重视现场施工,而忽视了建筑基础施工,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甚至都存在问题,这样就会使建筑基础施工出现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在后期甚至会发生建筑物开裂和倒塌等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經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近几年这样的事故发生较多,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所以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2.4严谨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严谨性。施工建筑基础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建筑基础施工非常重要。但是有很多的施工建设企业对基础施工不重视,从而使建筑基础有很多的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由其造成的质量问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建筑基础工作,保证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
3、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3.1勘察技术
勘察是地基基础施工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地基基础施工的结构设计。在进行地基现场勘察时,一定要采用先进仪器,科学客观地对地基现场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进行评价。地基勘察的内容包括:现场土层状况、有无地下水、地基基质评价等,地基勘察必须做到全面、真实、准确,确保为设计提供完善的参考资料。抽取勘察的土样时,需要做到抽样点设置科学、具有代表性;土样保存完整,不受外界环境与其他条件干扰,水分、湿度等含量与抽样点大致一致;土样运输密闭,不影响土样颗粒及性状,并及时对土样进行检测。
3.2支护与开挖技术
支护技术是地基施工安全保障与质量保障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支护与开挖前,需要清理建筑施工地段周围的杂草、无关建筑材料等杂物,达到洁净要求后,撤离现场的电缆与管道,避免对市政管线和其他居民管线造成损伤,并根据现场情况,客观制作平面图,为开挖设计提供资料。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因此,可以省略掉平面图制作这一步骤,直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一个1∶1的现场立体图,这样更直接、全面地了解现场情况和设计开挖方案。支护与开挖中的重要环节是要对现场积水进行处理,并合理控制水准点、轴线及准线,根据地基基底的地质勘察结果,选择使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方式。
3.3强夯和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与强夯置换法都是将30t左右的重锤,应用起重设备吊到空中并使其自由落体,然后对土体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力使土体夯实的一种方法。强夯和强夯置换法能够有效降低土体的压缩性,增强土体强度,具有施工速度快、设备简单、经济实用、加固作用好等特点。强夯法是一种动力固结技能,强夯作用的好坏取决于重锤所带来的冲击力能否迅速排走土体中的水,其适用范围主要是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碎石土、砂土、杂填土等。强夯置换法是置换后的碎石等粗颗粒用夯锤接连锤击,然后构成强夯置换墩的地基处置办法。该法主要适用于软塑与流塑的粘性土、高饱和度的粉土等地基。
3.4土壤固结法
土壤固结法是指由于土的液化过程通常都会伴有一定的水分,为了避免水分影响到土层的承载强度,通过这种排出土层水分的方法来提升土层的承载力,进而降低沉降量。土壤固结方法相对简便,且造价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此外,使用化学方法来加固土层主要是指通过向土体中加入丙烯酸铵及碱液等相关化学物质来达到土体粘结的目的,进而改善土质,使其达到基础施工的要求与标准
3.5碾压和夯实法
碾压和夯实主要运用于土层承载力相对较低的松软地基基地,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很有可能造成建筑物过度沉降或沉降不均。在松软地基上要想进一步提升地基高度,就要对地基中松软土进行碾压和夯实,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沉降量。
结束语:
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第一道工作,其质量对建筑结构和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保证并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安全首先就必须做好地基基础与工程的施工,必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施工技术进行更新并应用到基础施工中,从而提高基础工程的稳固性。
【参考文献】:
[1]罗军辉.简析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应用,2013,(11):257-258.
[2]李政峰.山地住宅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1、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选择
从结构角度来看,基础是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能够将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递给地基。但建筑工程的地基类型较多,根据属性划分为深基础型和浅基础型两大类,其中深基础型应用较为广泛,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主要桩基类型,也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两种形式。灌注桩作为工程的基础部分,由于其对地质条件要求较低且施工工艺相对简单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钻孔灌注桩由于自身特点所限,只能在地面以下进行施工,这使得很难观察和了解其施工现状,成桩后也不能直接开挖验收,使其成为了一种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施工工艺。浅基础型主要包括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及箱型基础等类型,相对来说应用范围有所局限。
2、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特征
2.1复杂性
受我国整体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还具有复杂性。我国包括了五大地形,有杂填土、黄土、冻土和淤泥土质等土质,熔岩地质、地震带等都影响着建筑的基础施工,所以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在实际施工中要结合施工地的實际情况。
2.2困难性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基础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是施工难点。所以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困难性。困难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工程与其他工程之间的事故处理上。主要就是由于基础施工大多是地下施工,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事故处理工作就会大大提高施工操作的难度;建筑基础需要很高的承载力,其承担着整个建筑物的重量,所以在进行事故处理时还要考虑其对建筑上不结构的影响,建筑基础工程的事故处理一般都会对上部整体性能产生影响,要避免就非常困难。
2.3多发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多发性。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过于重视现场施工,而忽视了建筑基础施工,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甚至都存在问题,这样就会使建筑基础施工出现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在后期甚至会发生建筑物开裂和倒塌等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經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近几年这样的事故发生较多,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设计存在问题,所以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2.4严谨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严谨性。施工建筑基础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建筑基础施工非常重要。但是有很多的施工建设企业对基础施工不重视,从而使建筑基础有很多的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由其造成的质量问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建筑基础工作,保证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
3、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3.1勘察技术
勘察是地基基础施工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地基基础施工的结构设计。在进行地基现场勘察时,一定要采用先进仪器,科学客观地对地基现场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进行评价。地基勘察的内容包括:现场土层状况、有无地下水、地基基质评价等,地基勘察必须做到全面、真实、准确,确保为设计提供完善的参考资料。抽取勘察的土样时,需要做到抽样点设置科学、具有代表性;土样保存完整,不受外界环境与其他条件干扰,水分、湿度等含量与抽样点大致一致;土样运输密闭,不影响土样颗粒及性状,并及时对土样进行检测。
3.2支护与开挖技术
支护技术是地基施工安全保障与质量保障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支护与开挖前,需要清理建筑施工地段周围的杂草、无关建筑材料等杂物,达到洁净要求后,撤离现场的电缆与管道,避免对市政管线和其他居民管线造成损伤,并根据现场情况,客观制作平面图,为开挖设计提供资料。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因此,可以省略掉平面图制作这一步骤,直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一个1∶1的现场立体图,这样更直接、全面地了解现场情况和设计开挖方案。支护与开挖中的重要环节是要对现场积水进行处理,并合理控制水准点、轴线及准线,根据地基基底的地质勘察结果,选择使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方式。
3.3强夯和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与强夯置换法都是将30t左右的重锤,应用起重设备吊到空中并使其自由落体,然后对土体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力使土体夯实的一种方法。强夯和强夯置换法能够有效降低土体的压缩性,增强土体强度,具有施工速度快、设备简单、经济实用、加固作用好等特点。强夯法是一种动力固结技能,强夯作用的好坏取决于重锤所带来的冲击力能否迅速排走土体中的水,其适用范围主要是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碎石土、砂土、杂填土等。强夯置换法是置换后的碎石等粗颗粒用夯锤接连锤击,然后构成强夯置换墩的地基处置办法。该法主要适用于软塑与流塑的粘性土、高饱和度的粉土等地基。
3.4土壤固结法
土壤固结法是指由于土的液化过程通常都会伴有一定的水分,为了避免水分影响到土层的承载强度,通过这种排出土层水分的方法来提升土层的承载力,进而降低沉降量。土壤固结方法相对简便,且造价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此外,使用化学方法来加固土层主要是指通过向土体中加入丙烯酸铵及碱液等相关化学物质来达到土体粘结的目的,进而改善土质,使其达到基础施工的要求与标准
3.5碾压和夯实法
碾压和夯实主要运用于土层承载力相对较低的松软地基基地,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很有可能造成建筑物过度沉降或沉降不均。在松软地基上要想进一步提升地基高度,就要对地基中松软土进行碾压和夯实,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沉降量。
结束语:
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第一道工作,其质量对建筑结构和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保证并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安全首先就必须做好地基基础与工程的施工,必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施工技术进行更新并应用到基础施工中,从而提高基础工程的稳固性。
【参考文献】:
[1]罗军辉.简析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应用,2013,(11):257-258.
[2]李政峰.山地住宅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