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回顾课文内容,认识“细节描写”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课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生: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陪伴在一旁的句子。
师:父母执手而睡。还有吗?
生:妈妈住院了还叮嘱我煮饺子给爸爸吃。
师:嗯,还有吗?
生:听说妈妈住院了,爸爸直奔医院。
师:看来,课文中美好的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描写这些画面的句子,自由读读,边读边想:为什么这些画面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师:谁来读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相信既然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定能读得很好。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句子:
1.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2.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师:自由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多了“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和“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师:多了这两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生:更具体了。
师: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多了两处更能体现妈妈很幸福。
师: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妈妈病了,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那是因为爸爸关心她,照顾她。妈妈生病了,爸爸守在她身边,还紧握着她的手。
师:爸爸睡着了为什么要握住妈妈的手?
生:他怕妈妈晚上可能上厕所,但是不愿意打搅他。
师:因为爸爸晚上睡觉——
生(一起):睡得沉。
师:“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这是什么描写?
生(齐答):动作描写。
师:从这个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爸爸对妈妈的关心无微不至。
师:无微不至说得真好。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爸爸妈妈间平淡而深厚的爱。
师:“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这是什么描写?
生:神态描写。
师:你从这个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妈妈很幸福。
师:还有其他的词吗?
生:欣慰。
生:满足。
师:同学们,同样是一个情景,加入了细微的神态、动作描写后,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我们可以从细微中感受到爸妈之间深厚的情感,这样一个普通的画面也就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像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
(板书归纳细节描写的特点。)
二、研读细节描写,体会表达效果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爱呢?
师给出自学提示:
请默读课文,勾画出课文中其他的细节描写,做好批注,重点要写出使用细节描写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写批注。)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谁第一个来交流?
生:请大家看6、7自然段: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妈妈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妈妈生病时还关心爸爸是否能吃上饭。
师:体会得很好!其实还有一个词语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
生:虚弱。
师:对!虚弱说明什么?(身体很不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爸爸能不能吃上饺子),从这里更能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关心)
师:谁还来谈?
生:请大家看第8自然段: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我从“直奔”这个动词,感受到爸爸很在乎妈妈。
师:带着你的感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接着谈。
生:请大家看10至16自然段: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
“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我从“布满血丝”“打哈欠”“睡眼朦胧“看出爸爸为了照顾妈妈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从“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看出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觉一晚上都不敢动。
师:能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来体会,你很会读书。爸爸怕妈妈有事不叫他,妈妈怕惊动了爸爸,一动不动。从这里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他们彼此间的——(深情)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吧!一组读爸爸的话,二组读妈妈的话,三组读映儿的话,四组读旁白。
师:课文中有一处描写很特别: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师:一起来读读。 师:这是什么描写?一起告诉我?
师:从这处环境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前半句是对人的描写,后半句是对环境进行描写,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生:用环境衬托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爸爸对妈妈的爱就像这阳光——(轻轻柔柔地)
师: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让人的情和景的美相得益彰。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
生:探。
师:你能换一个词吗?
生:照射。
生:照。
生:射。
……
师:把你们说的词换进去读一读,感觉一下,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探”是把阳光拟人化了,好像阳光怕打扰了爸爸妈妈似的。
师:说得真好。这个“探”字赋阳光以生命,它和我们一样都不忍惊扰这美好温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中,在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的同时来读读这句话吧。
师:父母之间的爱体现在手的描写上、眼睛的描写上、神态的描写上,还表现在互相关心对方的语言上。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表情达意。文中的细节既刻画了人物,又渲染环境气氛,让我们不由得感叹道“爱如茉莉”。
师: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爱如茉莉”了吧。
生:爱像茉莉的香味一样淡淡的。
师:淡淡的,却——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三、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练习
师: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体味。这里有一段视频,每次我观看的时候,总会倍感温暖。大家一起仔细看、认真听,猜猜打动我的是什么细节?有没有什么细节打动了你呢?(播放中央台公益广告《灯光》)
(生议论纷纷。)
师:下面,就请把你们刚才说到的那一个个表情、动作,还有一句句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师给出片段练习: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这段视频的内容。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教师布置学生习作。)
师:谁愿意将自己写的片段读给同学们听,其他同学结合练笔要求边听边体会他的作品中哪些细节写得好……
师:这节课,我们从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感受到了如茉莉般的真爱。还用自己细腻的笔触,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眼中的真情。希望以后,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关注细节,感受真情,传递真情。
(作者单位:黄石市黄石港区教研室)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课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生: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陪伴在一旁的句子。
师:父母执手而睡。还有吗?
生:妈妈住院了还叮嘱我煮饺子给爸爸吃。
师:嗯,还有吗?
生:听说妈妈住院了,爸爸直奔医院。
师:看来,课文中美好的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描写这些画面的句子,自由读读,边读边想:为什么这些画面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师:谁来读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相信既然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定能读得很好。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句子:
1.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2.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师:自由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多了“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和“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师:多了这两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生:更具体了。
师: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多了两处更能体现妈妈很幸福。
师: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妈妈病了,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那是因为爸爸关心她,照顾她。妈妈生病了,爸爸守在她身边,还紧握着她的手。
师:爸爸睡着了为什么要握住妈妈的手?
生:他怕妈妈晚上可能上厕所,但是不愿意打搅他。
师:因为爸爸晚上睡觉——
生(一起):睡得沉。
师:“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这是什么描写?
生(齐答):动作描写。
师:从这个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爸爸对妈妈的关心无微不至。
师:无微不至说得真好。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爸爸妈妈间平淡而深厚的爱。
师:“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这是什么描写?
生:神态描写。
师:你从这个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妈妈很幸福。
师:还有其他的词吗?
生:欣慰。
生:满足。
师:同学们,同样是一个情景,加入了细微的神态、动作描写后,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我们可以从细微中感受到爸妈之间深厚的情感,这样一个普通的画面也就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像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
(板书归纳细节描写的特点。)
二、研读细节描写,体会表达效果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爱呢?
师给出自学提示:
请默读课文,勾画出课文中其他的细节描写,做好批注,重点要写出使用细节描写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写批注。)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谁第一个来交流?
生:请大家看6、7自然段: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妈妈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妈妈生病时还关心爸爸是否能吃上饭。
师:体会得很好!其实还有一个词语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
生:虚弱。
师:对!虚弱说明什么?(身体很不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爸爸能不能吃上饺子),从这里更能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关心)
师:谁还来谈?
生:请大家看第8自然段: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我从“直奔”这个动词,感受到爸爸很在乎妈妈。
师:带着你的感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接着谈。
生:请大家看10至16自然段: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
“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我从“布满血丝”“打哈欠”“睡眼朦胧“看出爸爸为了照顾妈妈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从“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看出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觉一晚上都不敢动。
师:能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来体会,你很会读书。爸爸怕妈妈有事不叫他,妈妈怕惊动了爸爸,一动不动。从这里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他们彼此间的——(深情)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吧!一组读爸爸的话,二组读妈妈的话,三组读映儿的话,四组读旁白。
师:课文中有一处描写很特别: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师:一起来读读。 师:这是什么描写?一起告诉我?
师:从这处环境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前半句是对人的描写,后半句是对环境进行描写,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生:用环境衬托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爸爸对妈妈的爱就像这阳光——(轻轻柔柔地)
师: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让人的情和景的美相得益彰。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
生:探。
师:你能换一个词吗?
生:照射。
生:照。
生:射。
……
师:把你们说的词换进去读一读,感觉一下,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探”是把阳光拟人化了,好像阳光怕打扰了爸爸妈妈似的。
师:说得真好。这个“探”字赋阳光以生命,它和我们一样都不忍惊扰这美好温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中,在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的同时来读读这句话吧。
师:父母之间的爱体现在手的描写上、眼睛的描写上、神态的描写上,还表现在互相关心对方的语言上。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表情达意。文中的细节既刻画了人物,又渲染环境气氛,让我们不由得感叹道“爱如茉莉”。
师: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爱如茉莉”了吧。
生:爱像茉莉的香味一样淡淡的。
师:淡淡的,却——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三、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练习
师: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体味。这里有一段视频,每次我观看的时候,总会倍感温暖。大家一起仔细看、认真听,猜猜打动我的是什么细节?有没有什么细节打动了你呢?(播放中央台公益广告《灯光》)
(生议论纷纷。)
师:下面,就请把你们刚才说到的那一个个表情、动作,还有一句句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师给出片段练习: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这段视频的内容。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教师布置学生习作。)
师:谁愿意将自己写的片段读给同学们听,其他同学结合练笔要求边听边体会他的作品中哪些细节写得好……
师:这节课,我们从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感受到了如茉莉般的真爱。还用自己细腻的笔触,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眼中的真情。希望以后,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关注细节,感受真情,传递真情。
(作者单位:黄石市黄石港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