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部编本”语文教材正式启用。新的一轮语文教学改革由此开始。教材提出了“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的理念以及“教读-自读-课外阅讀”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出了更细化的要求。基于“部编本”教材理念,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上好教读课,进行课文写作
教读课,其实就是教师教学生阅读或教会学生阅读。“教读”课型不仅要教会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1. 进行句段仿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甚至背诵课文的精美句子、重点词语,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传神,并从修辞、句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其妙处,再进行仿写。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可在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仿写,描写校园一角,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
2. 进行篇章悟写。“部编本”教材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美文,在导读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设计课文练习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用心感受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态度,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如《散步》,用抒情的笔法讲述了一个与生命、责任有关的故事,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二选一的悟写作业:请和家人外出散一次步,记下散步的过程和感悟;或和父母共同阅读课文,讨论“责任”的话题并写下你的思考。
二、上好自读课,进行生活迁移
自读课教学,以学生的自我阅读活动为主。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将教读课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课上,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在自读课教学中,围绕课文话题,有计划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如引导学生自读《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时,可以结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布置学生上网搜集工匠精神的内涵,了解其代表人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对相关人物进行访谈,在深入了解后撰写感悟,培养学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
2. 引导学生开展主题阅读
自读课文的外延非常重要。如引导学生自读《再塑生命的人》时,可以开展“握住命运的咽喉”主题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篇目,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感受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和意志。
三、上好名著阅读课,进行专题研究
“部编本”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提升,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型之一,针对传统式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自主性、随意性过大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课外阅读,发挥课外阅读的应有功能。
1. 以人物为主线的专题研究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人物相关联的话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以人物为主线的专题研究。如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在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时,可以通过六神磊磊的相关评论《猪八戒证明,没专业背景的人才敢言又忠心》《〈西游记〉里一个特别不长进的官二代》等,引发学生聚焦到个别章节进行研读,要求学生从名著中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人物进行研究,可以研究唐僧师徒四人,也可以研究玉帝、观音等神仙,更可以研究白骨精、金角大王等妖精,撰写评论后在班上分享。
2. 以作者为主线的专题研究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同一作者的其他相关名著,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以作者为主线进行专题研究。如上《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课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围绕“凡尔纳的小说过时了吗”为主题展开探讨,在班上举行辩论会。
责任编辑 王思静
一、上好教读课,进行课文写作
教读课,其实就是教师教学生阅读或教会学生阅读。“教读”课型不仅要教会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1. 进行句段仿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甚至背诵课文的精美句子、重点词语,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传神,并从修辞、句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其妙处,再进行仿写。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可在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仿写,描写校园一角,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
2. 进行篇章悟写。“部编本”教材有很多富有感染力的美文,在导读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设计课文练习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用心感受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和态度,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如《散步》,用抒情的笔法讲述了一个与生命、责任有关的故事,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二选一的悟写作业:请和家人外出散一次步,记下散步的过程和感悟;或和父母共同阅读课文,讨论“责任”的话题并写下你的思考。
二、上好自读课,进行生活迁移
自读课教学,以学生的自我阅读活动为主。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将教读课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课上,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在自读课教学中,围绕课文话题,有计划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如引导学生自读《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时,可以结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布置学生上网搜集工匠精神的内涵,了解其代表人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对相关人物进行访谈,在深入了解后撰写感悟,培养学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
2. 引导学生开展主题阅读
自读课文的外延非常重要。如引导学生自读《再塑生命的人》时,可以开展“握住命运的咽喉”主题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篇目,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感受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和意志。
三、上好名著阅读课,进行专题研究
“部编本”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提升,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型之一,针对传统式学生课外阅读学生自主性、随意性过大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课外阅读,发挥课外阅读的应有功能。
1. 以人物为主线的专题研究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人物相关联的话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以人物为主线的专题研究。如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在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时,可以通过六神磊磊的相关评论《猪八戒证明,没专业背景的人才敢言又忠心》《〈西游记〉里一个特别不长进的官二代》等,引发学生聚焦到个别章节进行研读,要求学生从名著中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人物进行研究,可以研究唐僧师徒四人,也可以研究玉帝、观音等神仙,更可以研究白骨精、金角大王等妖精,撰写评论后在班上分享。
2. 以作者为主线的专题研究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同一作者的其他相关名著,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以作者为主线进行专题研究。如上《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课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围绕“凡尔纳的小说过时了吗”为主题展开探讨,在班上举行辩论会。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