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任职教育的新特点,提出了一个包含“学员人口关——教学改革关——毕业评估关——信息反馈关”四个阶段的考核评估新模式。
【关键词】任职教育 四个阶段 新模式
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适应岗位职务以及逐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其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和具备与特定的军事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它以学历教育为基础,根据受教育者的任职岗位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急需的、能够指导实践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和岗位工作的需要。
那么,如何更加快捷有效地实现任职教育的目标呢?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应该建立一个包含“学员入口关——教学改革关——毕业评估关——信息反馈关”四个阶段的考核评估新模式。
1 学员入口关
任职教育的生源存在多样化的特点。任职教育的学员来源有在职干部、生长学员、特招入伍大学生、士官,学历上参差不齐,给任职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因此,在任职院校招生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技术特点、能力要求、面向部队的岗位任职情况,有针对性的招收具有相应专业基础或学习能力的学员。任职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基础应该是坚实的学历教育。任职教育应该在学员知识、能力基础与将来所从事岗位需求间找到一种和谐的联系,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是对任职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2 教学改革关
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再继续,客观上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院校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目标的转变
教学目标要从“传授理论知识”向“培养实践技能”转变。任职教育重在培养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着眼战争需要,瞄准岗位需求,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使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培训,把任职教育的成果及时运用到工作中。确立“着眼部队建设,紧贴训练实际,立足岗位需求,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使学员具有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达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任职教育应该摆脱单纯的技校教育的模式,不仅要教给学员“如何做”,更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才能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违反实际和规定的操作,并具备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和空间。
联合作战将是未来的作战发展趋势,每个作战单位都将是多兵种、多岗位的有机结合,仅熟悉本兵种、本专业的单一人才难以满足新时期军队人才建设和发展需求。因此,在任职教育中不能仅着眼于当前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培养的学员不能只适合在某一较狭窄领域内工作,更不能因岗位内涵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以面向岗位为目标的任职教育,不仅要满足部队当前的任职需要,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战争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不能仅局限于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培养,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员创新能力,使之源于部队、先于部队、高于部队。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模式要从以“教员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转变。按照“教员为主导,当好引路人;学员为主体,发挥主动性”的思路来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任职教育教学对象大多来自于部队,带着他们在部队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疑惑,满怀着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与渴望;部队任职岗位多种多样,学历层次、知识背景、个性特征等各方面都有不同。以学员为主体,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尽情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方法上,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注重以讨论式、研究式、启发式为主,采取到部队现场观看、实习等,将所学知识放在部队训练这个实际的环境中,考察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变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这样毕业学员才能真正适应部队的实际训练情况。美国高校中要求学员在校期间完成多少具体案例才予以毕业,也是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3教员角色的转变
教员与学员应是合作者的关系。在教学交往中,教员主体和学员主体均应能充分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丰富性,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员可以向学员学习,了解部队的最新训练情况和武器装备,也可以和学员共同研究问题或请学员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员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范围更加广泛。
3 毕业评估关
3,1由知识考核转向能力考核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能力的培养,满足岗位任职的需要。以往学历教育注重知识的掌握,联系实际较少,缺乏应变能力,而任职教育面对的是真实的、随时可能出现特殊情况的部队。因此,任职教育要从纯粹考查理论知识转向对能力的考核。
3,2建立特定的评定考核机制
对毕业学员的考核,要从“单一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变,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考核体系,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给予全面考核。按照“全面考核、突出创新、淡化分数、注重能力”的考核原则,完善学员综合素质考评制度。将课堂研讨、提问、完成作业情况和平时学习成绩与毕业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授课的全过程。任课教员根据学员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给予相应的评分。学员毕业后。给其所在单位寄去一份《学员表现综合考评表》,将学员在院期间的学习情况、守纪情况和考试成绩一并寄往原单位,以备用人单位考查、使用。
4 信息反馈关
学员经过学校的学习,考核合格后,已经具备了从事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还缺乏实践的历练,需要通过实际工作来进一步加强学员各项实践技能的提高。当经过一段时间的部队实际工作后,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提高。随着工作的深入,学员的知识结构会出现各方面不同的需求,对自身所缺乏的知识和能力;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具备什么知识的学员才能更好的胜任部队的岗位需求等问题都会有客观和实际的认识。
院校应该建立和毕业学员的长效联系机制。学员毕业后,定期和他们取得联系,了解他们所学知识在部队的运用情况,以及部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部队最新的装备情况和组训模式。通过这种交流和联系,使院校教育能更贴近部队实际,避免了院校和部队间出现断层的可怕局面,更好的推动任职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发展。
“学员入口关——教学改革关——毕业评估关——信息反馈关”,这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需要加强每个环节的建设,才能保证下一个环节得以顺利发展,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向前,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初级任职教育院校和部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任职教育 四个阶段 新模式
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适应岗位职务以及逐级晋升需要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其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和具备与特定的军事工作岗位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它以学历教育为基础,根据受教育者的任职岗位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急需的、能够指导实践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和岗位工作的需要。
那么,如何更加快捷有效地实现任职教育的目标呢?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应该建立一个包含“学员入口关——教学改革关——毕业评估关——信息反馈关”四个阶段的考核评估新模式。
1 学员入口关
任职教育的生源存在多样化的特点。任职教育的学员来源有在职干部、生长学员、特招入伍大学生、士官,学历上参差不齐,给任职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因此,在任职院校招生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技术特点、能力要求、面向部队的岗位任职情况,有针对性的招收具有相应专业基础或学习能力的学员。任职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基础应该是坚实的学历教育。任职教育应该在学员知识、能力基础与将来所从事岗位需求间找到一种和谐的联系,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是对任职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2 教学改革关
任职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再继续,客观上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院校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目标的转变
教学目标要从“传授理论知识”向“培养实践技能”转变。任职教育重在培养教育对象的实践能力,着眼战争需要,瞄准岗位需求,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使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培训,把任职教育的成果及时运用到工作中。确立“着眼部队建设,紧贴训练实际,立足岗位需求,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使学员具有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达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任职教育应该摆脱单纯的技校教育的模式,不仅要教给学员“如何做”,更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才能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违反实际和规定的操作,并具备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能力和空间。
联合作战将是未来的作战发展趋势,每个作战单位都将是多兵种、多岗位的有机结合,仅熟悉本兵种、本专业的单一人才难以满足新时期军队人才建设和发展需求。因此,在任职教育中不能仅着眼于当前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培养的学员不能只适合在某一较狭窄领域内工作,更不能因岗位内涵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以面向岗位为目标的任职教育,不仅要满足部队当前的任职需要,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战争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不能仅局限于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培养,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员创新能力,使之源于部队、先于部队、高于部队。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模式要从以“教员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转变。按照“教员为主导,当好引路人;学员为主体,发挥主动性”的思路来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任职教育教学对象大多来自于部队,带着他们在部队建设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疑惑,满怀着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与渴望;部队任职岗位多种多样,学历层次、知识背景、个性特征等各方面都有不同。以学员为主体,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尽情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方法上,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注重以讨论式、研究式、启发式为主,采取到部队现场观看、实习等,将所学知识放在部队训练这个实际的环境中,考察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变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这样毕业学员才能真正适应部队的实际训练情况。美国高校中要求学员在校期间完成多少具体案例才予以毕业,也是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3教员角色的转变
教员与学员应是合作者的关系。在教学交往中,教员主体和学员主体均应能充分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丰富性,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员可以向学员学习,了解部队的最新训练情况和武器装备,也可以和学员共同研究问题或请学员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员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范围更加广泛。
3 毕业评估关
3,1由知识考核转向能力考核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能力的培养,满足岗位任职的需要。以往学历教育注重知识的掌握,联系实际较少,缺乏应变能力,而任职教育面对的是真实的、随时可能出现特殊情况的部队。因此,任职教育要从纯粹考查理论知识转向对能力的考核。
3,2建立特定的评定考核机制
对毕业学员的考核,要从“单一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变,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考核体系,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给予全面考核。按照“全面考核、突出创新、淡化分数、注重能力”的考核原则,完善学员综合素质考评制度。将课堂研讨、提问、完成作业情况和平时学习成绩与毕业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授课的全过程。任课教员根据学员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给予相应的评分。学员毕业后。给其所在单位寄去一份《学员表现综合考评表》,将学员在院期间的学习情况、守纪情况和考试成绩一并寄往原单位,以备用人单位考查、使用。
4 信息反馈关
学员经过学校的学习,考核合格后,已经具备了从事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还缺乏实践的历练,需要通过实际工作来进一步加强学员各项实践技能的提高。当经过一段时间的部队实际工作后,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会有一个巨大的提高。随着工作的深入,学员的知识结构会出现各方面不同的需求,对自身所缺乏的知识和能力;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具备什么知识的学员才能更好的胜任部队的岗位需求等问题都会有客观和实际的认识。
院校应该建立和毕业学员的长效联系机制。学员毕业后,定期和他们取得联系,了解他们所学知识在部队的运用情况,以及部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部队最新的装备情况和组训模式。通过这种交流和联系,使院校教育能更贴近部队实际,避免了院校和部队间出现断层的可怕局面,更好的推动任职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发展。
“学员入口关——教学改革关——毕业评估关——信息反馈关”,这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需要加强每个环节的建设,才能保证下一个环节得以顺利发展,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向前,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初级任职教育院校和部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