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是最后实施新课程的省份,从新课程的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新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用“问题与矛盾”来引导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随处可以见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
使用新教材,我们教师要在上好探究课,值得注意的地方非常多.现结合我们的实践探索,谈谈一些体会.
一、 抓教学中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教案,尽可能多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更多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似真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同时,探究性学习无疑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手段.为了能够落实好新课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
1.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欢乐和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乐学、趣学”的思维环境.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和谐: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思维情景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所讲的东西,成为存储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努力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尽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学必须为发展做准备,或至少给一点发明的尝试,无论如何,教师不能压制学生中间发明的萌芽.”所以,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热情地鼓励他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回答不出问题或担心自己见解不够成熟而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应不断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问题:深化理解,引申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
4.反思:打破定式
数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思想、观念,它既是反思的材料,又是反思的结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强化探究过程,逐步加深印象,形成习惯,而且能再次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加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在课中、课尾引导学生反思、小结,主要是回忆探究中运用的各种方法,取得的各项收获,逐渐帮助学生积累方法,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研究作风.通过引导学生,打破定式,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主动:让课堂真正取得实效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学习的过程,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二、把握教学的“度”
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对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当改进,和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的理念相结合,探究式学习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伴随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只是空谈.其次,如果每个概念都从实践中引入,每个定理都在探索中发现,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此外,过分强调探究与发现,违反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规律,也给高中数学学习增加更大的压力.
(责任编辑 黄桂坚)
使用新教材,我们教师要在上好探究课,值得注意的地方非常多.现结合我们的实践探索,谈谈一些体会.
一、 抓教学中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各种教案,尽可能多让学生尝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更多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似真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同时,探究性学习无疑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手段.为了能够落实好新课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
1.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欢乐和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乐学、趣学”的思维环境.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和谐:创设一个平等、自由的思维情景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所讲的东西,成为存储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努力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尽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学必须为发展做准备,或至少给一点发明的尝试,无论如何,教师不能压制学生中间发明的萌芽.”所以,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热情地鼓励他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回答不出问题或担心自己见解不够成熟而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应不断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问题:深化理解,引申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
4.反思:打破定式
数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思想、观念,它既是反思的材料,又是反思的结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强化探究过程,逐步加深印象,形成习惯,而且能再次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加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在课中、课尾引导学生反思、小结,主要是回忆探究中运用的各种方法,取得的各项收获,逐渐帮助学生积累方法,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研究作风.通过引导学生,打破定式,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主动:让课堂真正取得实效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学习的过程,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二、把握教学的“度”
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对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当改进,和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的理念相结合,探究式学习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伴随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只是空谈.其次,如果每个概念都从实践中引入,每个定理都在探索中发现,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此外,过分强调探究与发现,违反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规律,也给高中数学学习增加更大的压力.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