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如何克服传统教学“复习新课一一讲授新课一练习巩固”模式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强调,构建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传统的、现代的)设计出与讲授内容和学生基础相关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数学问题相关的情境中重视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启迪学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践证
  明,学生对老师创设的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只要老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就会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教学便富有生命力,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就大大增强。
  二、保护学生自尊心,增强学习原动力
  自尊心是自我尊重的一种需要,要是这种需要遭到破坏,学生就会有挫败感。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如果一个学生经常爱举手发言,但经常出错,学生和教师对其投以不屑的目光,甚至是嘲讽,从此以后,这个学生就再也不愿意回答问题了。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原动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完“射线”后,教师说:“我们把手电筒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你还能举一举射线的例子吗?”一学生说:“手电筒和太阳射出来的光线不是射线,是线段,因为被东西挡住了,头发是射线。”(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教师说:“你们有意见吗?”绝大多数同学都感到很疑惑,而教师却这样引导说:“那我们来假定一下,假如你的每一根头发都是朝着自己的方向笔直笔直地长,再假如你长生不老,而且永远不剪头发,那么你的头发就是射线。”教师面對学生的这种回答,没有给学生当头一棒或是跟着大家哄笑,而是镇定自如、机智幽默地用“两个假定”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愉快、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既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所举例子的片面性,又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质疑的积极性。
  三、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很少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改进教学手段,就是要运用直观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具、课件、情境等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亲“三动”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知的经历中获得新体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先练后讲或先学后教,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师的大胆创新意识,在课堂上不仅会促进学生主体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会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先练后讲”就是将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它可以培养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要一下子把结论塞给学生,使之食而不知其味。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时,首先让学生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8/12+6/12,动笔算,动口讲,再让学生把分数化筒。然后启发学生思考:“2/3+2/3”这两个分数的加法,怎样求它们的和呢?全体学生动笔试算,教師巡视中发现有三种情况并板书出来。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哪一种方法简便?最后学生主动发现:先将异分母分数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相加的法则计算。同学们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去做,发现新知识,学起来兴趣大,积极性高,特别肯动脑筋。
  四、教学策略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智能、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按理应因材施教,但目前教师往往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要求上一个指令,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肯定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要求上,应变“平均主义”、“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竖式计算15-9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先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五、重视思想教育,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然而数学思想的教育和数学方法的结合是前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六、联系现实生活,激发思维活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生活和实践中哪些地方有数学,哪些地方要用数学,怎样用数学。因此,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况,使学生通过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活动,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如一位教师在上“可能性”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现象的存在,以渗透概率思想,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1号盒子里装有桃子与枇杷,在2号、3号盒子里分别全装上桃子和枇杷,然后让一个学生在装有桃子与枇杷的盒子里摸,然后让学生猜,学生有时能猜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情可能。接下来,老师说:“你们既然玩得高兴,老师也想玩玩,但是老师会变魔术,你们想老师摸出什么,老师就能摸出什么。”学生个个喊着小嘴说:“不可能。”老师说:“那试试。”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桃子”,教师一听学生喊桃子,就在2号盒子里摸出一个桃子,“枇杷”,这时教师又在3号盒子里摸出一个枇杷,没几个回合,学生便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站起来七嘴八舌地说:“2号盒子里全是桃子”“3号盒子里全是枇杷”,这时,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说:“2号盒子全是挑子,所以每次摸出的一定是什么?(桃子),那一定不可能摸出什么?(枇杷、苹果、香蕉等等)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其他文献
2014年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的塑造,将决定孩子人生的高度,不容忽视。如何培育孩子良好品格?思想品德作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突出的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如何上好思品课,达到有效育人?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激、启、拓、归”四步教
期刊
学习好是每一个学生的愿望,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心愿。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总有一些学习中的学困生,时时牵扯着教师的心。  我认为,学困生,不是他们智力不够,而是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要有效转化化学学困生,只有多点赏识才会走向成功。  一、 坚定转化学困生的信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著名的皮克马利翁效应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功的信心会促进其成功。  学困生只有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学习成绩虽差却
期刊
遵循学生认知規律,以让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提高的目标。  一、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  政治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
期刊
厌学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学习态度,主要是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起到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厌学的学生一般学业成绩较差,也就是后进生。  厌学的学生虽然是少数,却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厌学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有时甚至觉得是一种十分痛苦的事情,尽管面对各种纪律
期刊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已经十余年了,回忆往昔,我感悟颇多。  在没有当教师之前总以为当老师很轻松,但真正当了老师之后便不再觉得是一件轻松的事了。社会赋予了老师很高的荣誉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有一次,我去上课发现教桌比较脏,便忍不住拿过抹布擦了起来,把教桌打扫的干干净净,当时我觉得没什么,一件微不足道
期刊
摘 要:現阶段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社会各界对学生德、智、体方面的各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体育教学,有助于使学生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也有利于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身心得到完全的放松,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下一段学习中去。篮球是高中阶段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开展高效篮球教学对学生体育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教学;影响因素;对策  在教师对于高中体育课程开展教学过程中,篮球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法在突破教学重难点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它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地地区这一节教学重难点涉及的面广、难度大,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要求较高。因此,采用情境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课例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和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 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 也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那么, 小学科学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 作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学科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引导明确“创新”意义,着力发散思维训练  让学生明确创新并不神秘, 但它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科学性的特点。对于 小学生创新能力
期刊
新课程坚持以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为目标 , 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同步指导以及形成性检测和评价, 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优势和不足, 从而制定改进计划, 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反映了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 明确了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理念。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素
期刊
摘 要:建立在小学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探究式教学,是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践,本文阐述了作者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教学的实践过程,以及进一步提高探究式教学质量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参与过程;实验数据;思考  一、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