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学生“学会”。要会学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使数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数学活动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而兴趣又是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最佳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从以往的学习经验知,不管你老师怎样讲解,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往往迷惑不解,半信半疑,没有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我用多米诺骨牌趣味游戏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我在讲台上一列小木块。开始上课,我指着这列小木块对学生说:
这列小木块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第一只倒下;
(2)前一只倒下,后一只必然倒下,
试问:当把第一只木块推倒后,这列木块是否全部倒下?为什么?
面对讲台上的这列木块和问题,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触发了,求知欲十分强烈,跃跃欲试,都争着上来做这个游戏。推倒再摆,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等学生在游戏中得出结果之后,我就引导学生从中抽象概括出了数学归纳法原理。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实验,讨论:
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懂得了这原本抽象的原理。
2、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动的实践活动
(1)让学生动手画。画即是画图形,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性思维活动。数学是一门将文字、图形、符号融为一体的抽象学科。熟练的进行它们的抽象转化,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准确的画出图形是实现它们相互转化的纽带。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要改传统的老师画,学生看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在画图中学数学。
如在椭圆定义中教学,课前可要学生每人准备一块硬纸板,一根细绳,两根图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椭圆,都感到高兴。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绳子的长度,使其:①等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②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分别画椭圆。此时学生尝试着画,可有的皱眉头的笑。再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画图过程,自己得出椭圆的定义。这样学生對椭圆的定义理解深刻,特别对定义中2a大于2c这一条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学生动手算。算即运算及推理,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训练的思维活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而这种能力中,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推理。
如在课堂教学中,我改以往由老师演算学生看,老师板书学生抄的做法,不管是定理的证明,还是例题教学,都在引导学生分析寻求解题思路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推理证明,演算。最后对学生的推理证明,演算过程及结果做出评价。
(3)让学生动口。说即讲,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述性思维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多讲。如在概念教学中,由学生自己从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归纳出数学概念,老师做出评价。在解题教学中,可让学生讲自己的思路,发表各自的解题方案,较简单的问题你,可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老师对学生的思路,解题过程做出评价。即使学生的思路受阻,或解题过程有误,老师也应鼓励学生大胆讲,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受阻的原因。对解题过程中典型的让学生讨论解决。
(4)让学生动脑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是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教师要采取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学生主动地动手画感性的认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动脑思考解决。
例如,在解析几何的例题中涉及人造卫星运动轨道的近地点,远地点的概念。教材中直接给出了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为近地点和远地点。对此学生迷惑不解。在教学中,先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答。
3、改结论性问题为探索性问题,是课堂教学成为您学生探性,创造性学习活动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大都以“已知A,求证B”的结论型问题模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以简单的方式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通过学生的探索,加工,归纳,猜想发现结论,从而使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中一些结论型问题“已知A,求证B”,改为探索性问题“已知A,试推出由A能得到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引导学生探索、整理、加工、归纳、猜想、证明,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活动。
对于改造后探索性问题,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发现结论,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探索——猜想——证明”的探索性活动,锻炼了学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建立科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数学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出积极努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数学活动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而兴趣又是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最佳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从以往的学习经验知,不管你老师怎样讲解,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往往迷惑不解,半信半疑,没有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我用多米诺骨牌趣味游戏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我在讲台上一列小木块。开始上课,我指着这列小木块对学生说:
这列小木块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第一只倒下;
(2)前一只倒下,后一只必然倒下,
试问:当把第一只木块推倒后,这列木块是否全部倒下?为什么?
面对讲台上的这列木块和问题,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触发了,求知欲十分强烈,跃跃欲试,都争着上来做这个游戏。推倒再摆,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等学生在游戏中得出结果之后,我就引导学生从中抽象概括出了数学归纳法原理。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实验,讨论:
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懂得了这原本抽象的原理。
2、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动的实践活动
(1)让学生动手画。画即是画图形,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性思维活动。数学是一门将文字、图形、符号融为一体的抽象学科。熟练的进行它们的抽象转化,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准确的画出图形是实现它们相互转化的纽带。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要改传统的老师画,学生看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在画图中学数学。
如在椭圆定义中教学,课前可要学生每人准备一块硬纸板,一根细绳,两根图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椭圆,都感到高兴。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绳子的长度,使其:①等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②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分别画椭圆。此时学生尝试着画,可有的皱眉头的笑。再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画图过程,自己得出椭圆的定义。这样学生對椭圆的定义理解深刻,特别对定义中2a大于2c这一条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学生动手算。算即运算及推理,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训练的思维活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而这种能力中,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推理。
如在课堂教学中,我改以往由老师演算学生看,老师板书学生抄的做法,不管是定理的证明,还是例题教学,都在引导学生分析寻求解题思路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推理证明,演算。最后对学生的推理证明,演算过程及结果做出评价。
(3)让学生动口。说即讲,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述性思维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多讲。如在概念教学中,由学生自己从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归纳出数学概念,老师做出评价。在解题教学中,可让学生讲自己的思路,发表各自的解题方案,较简单的问题你,可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老师对学生的思路,解题过程做出评价。即使学生的思路受阻,或解题过程有误,老师也应鼓励学生大胆讲,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受阻的原因。对解题过程中典型的让学生讨论解决。
(4)让学生动脑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是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教师要采取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学生主动地动手画感性的认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动脑思考解决。
例如,在解析几何的例题中涉及人造卫星运动轨道的近地点,远地点的概念。教材中直接给出了椭圆长轴的两个端点为近地点和远地点。对此学生迷惑不解。在教学中,先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答。
3、改结论性问题为探索性问题,是课堂教学成为您学生探性,创造性学习活动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大都以“已知A,求证B”的结论型问题模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以简单的方式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通过学生的探索,加工,归纳,猜想发现结论,从而使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中一些结论型问题“已知A,求证B”,改为探索性问题“已知A,试推出由A能得到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引导学生探索、整理、加工、归纳、猜想、证明,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活动。
对于改造后探索性问题,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发现结论,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探索——猜想——证明”的探索性活动,锻炼了学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建立科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数学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