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破扫雷是利用炸药爆炸效应(爆炸产物、冲击波等)扫除地雷或使其失效的一种扫雷方法,我们将凡是利用炸药爆炸效应扫除地雷的制式器材统称为爆破扫雷器。爆破扫雷器在扫雷器家族中品种最多、使用最广,但成本也最高。爆破扫雷器的显著特点是使用方便,不受地面情况(如冻土、卵石地等)的限制,可以达成突然、快速扫除地雷的目的,不易过早暴露部队进攻方向,因而成为战时扫雷作业的主要武器。那么,爆破扫雷器的结构和作用原理是怎样的呢?在介绍之前,我们先了解一点爆炸和炸药的知识,以助于对爆破扫雷器的理解。
爆炸现象和炸药
爆炸是自然界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爆炸现象大致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子爆炸三种。日常生活中高压锅、轮胎的爆炸属于物理爆炸。工业生产活动中的煤矿事故中的瓦斯爆炸,以及开山采石时炸药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二战期间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就是核爆炸。
炸药通常分为起爆药、猛炸药、火药(或发射药)以及烟火药四种。起爆药主要用作激发猛炸药,十分敏感,很弱的外界作用(如加热、针刺、磨擦、撞击等)就容易引发爆炸,常用来制作雷管、火帽等,多用于起爆装置或引信。猛炸药与起爆药相比稳定得多,只有在相当强的外界作用下才能爆炸,通常需用起爆药来激发,主要品种有梯恩梯(TNT)、黑索今(RDX)等,爆破扫雷器战斗部的装药多为这类炸药。火药(或发射药)主要用于发射枪弹或炮弹,以及用作发射火箭的推进剂,也有用作点火药和延期药,如黑火药。烟火剂在军事上主要用作照明弹的照明剂,以及烟幕弹中的烟幕剂、燃烧弹中的燃烧剂等。
分类和结构
爆破扫雷器按扫除目标可分为扫除防坦克地雷、防步兵地雷的扫雷器。常用的爆破扫雷器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火箭爆破器,火箭拖带直列装药爆炸带;一种是火箭扫雷车,利用类似火箭炮的发射车发射扫雷火箭弹。
火箭爆破器 在介绍火箭爆破器前,我们先讲两个专业名词:“直列装药”和“线密度”。所谓直列装药,通常是指从一端起爆并且长度比横截面(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尺寸大许多倍(比如100倍以上)的炸药装药。“线密度”被定义为每米长度的质(炸药)量,其度量单位为千克/米。例如,两个等长的直列装药,在炸药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炸药量大的线密度就大。现代的火箭爆破器扫除防坦克地雷装药的线密度多在5千克/米以上,而扫除防步兵地雷装药的线密度多在1千克/米以下,可以说线密度的大小基本决定了火箭爆破器的类型。
火箭爆破器是以火箭作动力,将直列装药扫雷战斗部(爆炸带)拖带至地雷场中,爆炸开辟通路。由火箭发动机、发射装置、扫雷战斗部、控制标示装置、引信等组成。工作原理是: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通过牵引钢丝绳拖带直列装药战斗部飞行,在惯性力和尾部控制装置(控制绳)的共同作用下,将直列装药战斗部展直落入雷场,在控制绳拉出的同时起爆起动,经过一定时间延期后起爆战斗部扫除地雷,由控制标示装置标示出通路的方向。
用于防坦克地雷场开辟通路的火箭爆破器较重,一般在500千克以上,多为车载式,通常安装在坦克两侧翼子板上或专用扫雷车上。其扫雷战斗部多为直列装药(装填塑性炸药、粉状高能炸药),每米装药量大于5千克,长度100米左右,射程150~400米,开辟通路宽6~8米。
用于防步兵地雷场开辟通路的火箭爆破器多为单兵或班组携带,其扫雷战斗部的品种较多,有直列装药、串联集团装药、导爆索束(或网)。开辟通路宽度0.5~2米,长度20~100米,射程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有的火箭爆破器可将多个火箭发动机和多个扫雷战斗部串联组合使用,以增大开辟通路的长度。
发射装置用于赋予火箭发动机的射击方向和发射角。通常由导轨、高低及方向调整机构、固定机构等组成。
火箭发动机是动力源,在其尾部设计有连接机构,通过一根几米长的钢丝绳,将发动机和战斗部的前端连接在一起,作用是拖带战斗部飞行。发动机内一般只装固体发射药和点火装置,发射药的设计是有讲究的,主要是将其设计成理想的形状和燃面,以获得要求的初始推力和燃烧时间,保证战斗部能安全的起飞和顺利的飞行并较好地展开和落地。发动机的燃烧时间一般在2~5秒之间。
战斗部(也有称为爆炸带),它主要由炸药、外壳、导爆索和两端的联接件组成。现代战斗部采用边织带边装炸药的方式完成,所以所用的炸药一般为粉状。为了提高扫雷的爆炸效能和勤务安全性,炸药一般选用钝化黑索今。因为钝化的炸药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即使被枪击或从几十米处落下,也不会燃烧和爆炸,同时与包容物不易发生反应。战斗部的外壳一般选用强度很高、延伸率较好的绵纶编织而成。在战斗部中一般还装有2~3根贯穿两端的导爆索,主要起到传爆的作用。因为在战斗部飞行和落地过程中,粉状炸药有可能在某个区段不连续,可造成爆炸中断,有了导爆索后可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有的战斗部除了有扫雷功能外,还兼具扫除铁丝网的功能,其结构形式为将多个集团装药(或短圆柱形装药)串联起来,每个装药外面包覆有预制破片的金属外壳,依靠爆炸破片破坏铁丝网障碍。
在介绍了火箭发动机和战斗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后,读者会问:火箭发动机拖带几十米到几百米长的战斗部飞行一段距离后,战斗部靠惯性向前,如果后部没有约束,将会出现战斗部堆积(也称为赶堆),达不到形成直列(长直条)装药的扫雷效果怎么办?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其尾部设计了一种控制机构,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实控制装置(也称控制绳)是一根经周密设计的锦纶丝绳,前端与战斗部尾部相连,后端可以固定在底盘车或地面的固定桩上。后端也有连接阻力伞的,作用也是产生阻力。不要小看这根绳子,它的设计是非常讲究的。首先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不能随温度变化太大;其次是长度要适中;再者是绳子应具有适当的延伸率(拉长的比例);还有绳子的粗度也不可忽视。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匹配协调好,方可达到目的。
引信用于起爆战斗部,通常设置在战斗部的尾部,依靠控制绳展直时产生的拉力和尾部起飞瞬间产生的甩尾惯性力(马鞭效应)来激发起动,延期时间从几秒到十几秒不等。
火箭扫雷车 是以车辆为平台,发射扫雷火箭弹的扫雷装备。由基础车、扫雷火箭弹、发射装置、点火装置和瞄准装置组成。火箭扫雷车的工作原理是:在距离雷场一定位置,发射以火箭发动机作动力的扫雷火箭弹,通过控制扫雷弹落点散布,在多枚扫雷弹爆炸的作用下,扫除雷场中的地雷,形成可供人员、车辆通过的通路。
基础车有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扫雷火箭弹由火箭发动机和扫雷战斗部组成。扫雷战斗部可装填单个集团装药、燃料空气炸药或串联集团装药。
发射装置具有射向和射角可调的定向器,有管式和笼式两种。具有多管定向器的火箭扫雷车,要发射多发扫雷火箭弹才能在地雷场中开辟一条通路。如某火箭扫雷车,载有20余发扫雷火箭弹,射程可达数千米,整车一次发射,可在防坦克地雷场中开辟一条通路。如用双管笼式定向器的扫雷车,则只需发射一发扫雷火箭弹就能在防坦克地雷场中开辟一条通路。如某型火箭扫雷车,载有2发装填串联集团装药的扫雷火箭弹,射程近千米,每发扫雷火箭弹开辟通路纵深可达数十米。
上面介绍了两种常用的爆破扫雷器,实际上还有坦克推送或用绞盘钢丝绳牵引刚性直列装药、直升机投送扫雷弹药、火箭拖带梯形结构战斗部等类型的爆破扫雷器材,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赘述。随着地雷及新技术的发展应用,爆破扫雷技术也有新的发展,新型爆破扫雷器材不断涌现。如美军的网状装药扫雷器,极大地提高了炸药的利用率,特别是对耐爆地雷的扫除效果大幅度提升。我军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步伐,在扫雷新技术探索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明显效果,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新型爆破扫雷器发展方面亦会取得满意的成果。
(待续)
[编辑/何懿]
爆炸现象和炸药
爆炸是自然界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爆炸现象大致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子爆炸三种。日常生活中高压锅、轮胎的爆炸属于物理爆炸。工业生产活动中的煤矿事故中的瓦斯爆炸,以及开山采石时炸药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二战期间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就是核爆炸。
炸药通常分为起爆药、猛炸药、火药(或发射药)以及烟火药四种。起爆药主要用作激发猛炸药,十分敏感,很弱的外界作用(如加热、针刺、磨擦、撞击等)就容易引发爆炸,常用来制作雷管、火帽等,多用于起爆装置或引信。猛炸药与起爆药相比稳定得多,只有在相当强的外界作用下才能爆炸,通常需用起爆药来激发,主要品种有梯恩梯(TNT)、黑索今(RDX)等,爆破扫雷器战斗部的装药多为这类炸药。火药(或发射药)主要用于发射枪弹或炮弹,以及用作发射火箭的推进剂,也有用作点火药和延期药,如黑火药。烟火剂在军事上主要用作照明弹的照明剂,以及烟幕弹中的烟幕剂、燃烧弹中的燃烧剂等。
分类和结构
爆破扫雷器按扫除目标可分为扫除防坦克地雷、防步兵地雷的扫雷器。常用的爆破扫雷器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火箭爆破器,火箭拖带直列装药爆炸带;一种是火箭扫雷车,利用类似火箭炮的发射车发射扫雷火箭弹。
火箭爆破器 在介绍火箭爆破器前,我们先讲两个专业名词:“直列装药”和“线密度”。所谓直列装药,通常是指从一端起爆并且长度比横截面(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尺寸大许多倍(比如100倍以上)的炸药装药。“线密度”被定义为每米长度的质(炸药)量,其度量单位为千克/米。例如,两个等长的直列装药,在炸药品种相同的情况下,炸药量大的线密度就大。现代的火箭爆破器扫除防坦克地雷装药的线密度多在5千克/米以上,而扫除防步兵地雷装药的线密度多在1千克/米以下,可以说线密度的大小基本决定了火箭爆破器的类型。
火箭爆破器是以火箭作动力,将直列装药扫雷战斗部(爆炸带)拖带至地雷场中,爆炸开辟通路。由火箭发动机、发射装置、扫雷战斗部、控制标示装置、引信等组成。工作原理是: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通过牵引钢丝绳拖带直列装药战斗部飞行,在惯性力和尾部控制装置(控制绳)的共同作用下,将直列装药战斗部展直落入雷场,在控制绳拉出的同时起爆起动,经过一定时间延期后起爆战斗部扫除地雷,由控制标示装置标示出通路的方向。
用于防坦克地雷场开辟通路的火箭爆破器较重,一般在500千克以上,多为车载式,通常安装在坦克两侧翼子板上或专用扫雷车上。其扫雷战斗部多为直列装药(装填塑性炸药、粉状高能炸药),每米装药量大于5千克,长度100米左右,射程150~400米,开辟通路宽6~8米。
用于防步兵地雷场开辟通路的火箭爆破器多为单兵或班组携带,其扫雷战斗部的品种较多,有直列装药、串联集团装药、导爆索束(或网)。开辟通路宽度0.5~2米,长度20~100米,射程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有的火箭爆破器可将多个火箭发动机和多个扫雷战斗部串联组合使用,以增大开辟通路的长度。
发射装置用于赋予火箭发动机的射击方向和发射角。通常由导轨、高低及方向调整机构、固定机构等组成。
火箭发动机是动力源,在其尾部设计有连接机构,通过一根几米长的钢丝绳,将发动机和战斗部的前端连接在一起,作用是拖带战斗部飞行。发动机内一般只装固体发射药和点火装置,发射药的设计是有讲究的,主要是将其设计成理想的形状和燃面,以获得要求的初始推力和燃烧时间,保证战斗部能安全的起飞和顺利的飞行并较好地展开和落地。发动机的燃烧时间一般在2~5秒之间。
战斗部(也有称为爆炸带),它主要由炸药、外壳、导爆索和两端的联接件组成。现代战斗部采用边织带边装炸药的方式完成,所以所用的炸药一般为粉状。为了提高扫雷的爆炸效能和勤务安全性,炸药一般选用钝化黑索今。因为钝化的炸药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即使被枪击或从几十米处落下,也不会燃烧和爆炸,同时与包容物不易发生反应。战斗部的外壳一般选用强度很高、延伸率较好的绵纶编织而成。在战斗部中一般还装有2~3根贯穿两端的导爆索,主要起到传爆的作用。因为在战斗部飞行和落地过程中,粉状炸药有可能在某个区段不连续,可造成爆炸中断,有了导爆索后可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有的战斗部除了有扫雷功能外,还兼具扫除铁丝网的功能,其结构形式为将多个集团装药(或短圆柱形装药)串联起来,每个装药外面包覆有预制破片的金属外壳,依靠爆炸破片破坏铁丝网障碍。
在介绍了火箭发动机和战斗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后,读者会问:火箭发动机拖带几十米到几百米长的战斗部飞行一段距离后,战斗部靠惯性向前,如果后部没有约束,将会出现战斗部堆积(也称为赶堆),达不到形成直列(长直条)装药的扫雷效果怎么办?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其尾部设计了一种控制机构,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实控制装置(也称控制绳)是一根经周密设计的锦纶丝绳,前端与战斗部尾部相连,后端可以固定在底盘车或地面的固定桩上。后端也有连接阻力伞的,作用也是产生阻力。不要小看这根绳子,它的设计是非常讲究的。首先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不能随温度变化太大;其次是长度要适中;再者是绳子应具有适当的延伸率(拉长的比例);还有绳子的粗度也不可忽视。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匹配协调好,方可达到目的。
引信用于起爆战斗部,通常设置在战斗部的尾部,依靠控制绳展直时产生的拉力和尾部起飞瞬间产生的甩尾惯性力(马鞭效应)来激发起动,延期时间从几秒到十几秒不等。
火箭扫雷车 是以车辆为平台,发射扫雷火箭弹的扫雷装备。由基础车、扫雷火箭弹、发射装置、点火装置和瞄准装置组成。火箭扫雷车的工作原理是:在距离雷场一定位置,发射以火箭发动机作动力的扫雷火箭弹,通过控制扫雷弹落点散布,在多枚扫雷弹爆炸的作用下,扫除雷场中的地雷,形成可供人员、车辆通过的通路。
基础车有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扫雷火箭弹由火箭发动机和扫雷战斗部组成。扫雷战斗部可装填单个集团装药、燃料空气炸药或串联集团装药。
发射装置具有射向和射角可调的定向器,有管式和笼式两种。具有多管定向器的火箭扫雷车,要发射多发扫雷火箭弹才能在地雷场中开辟一条通路。如某火箭扫雷车,载有20余发扫雷火箭弹,射程可达数千米,整车一次发射,可在防坦克地雷场中开辟一条通路。如用双管笼式定向器的扫雷车,则只需发射一发扫雷火箭弹就能在防坦克地雷场中开辟一条通路。如某型火箭扫雷车,载有2发装填串联集团装药的扫雷火箭弹,射程近千米,每发扫雷火箭弹开辟通路纵深可达数十米。
上面介绍了两种常用的爆破扫雷器,实际上还有坦克推送或用绞盘钢丝绳牵引刚性直列装药、直升机投送扫雷弹药、火箭拖带梯形结构战斗部等类型的爆破扫雷器材,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赘述。随着地雷及新技术的发展应用,爆破扫雷技术也有新的发展,新型爆破扫雷器材不断涌现。如美军的网状装药扫雷器,极大地提高了炸药的利用率,特别是对耐爆地雷的扫除效果大幅度提升。我军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步伐,在扫雷新技术探索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明显效果,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新型爆破扫雷器发展方面亦会取得满意的成果。
(待续)
[编辑/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