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时间的体验并不是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而是个体本身所处的工作状态所决定的,并不是去了乡村就有多悠闲,在城市就有多激烈。
左靖
策展人,碧山计划发起人
采访时间:7月23日
采访地点:望京徳泮未来素质馆
在“碧山共同体计划”前言中写到,“在未来5~10年内,回归乡居生活、逆城市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潮流。”人们厌倦了单位时间密度过大的城市生活,将希望开始实践新的农业生活方式,左靖正是这种实践的先行者。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是根据日出日落和24节气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如今我们的生活被“表”这个计时工具所丈量,在这两种时间下也形成了悠闲和忙碌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做了碧山计划之后,你个人对这两种生活状态的体会是怎样的?
虽然2001年我和另外一位策展人在皖南的乡下做过一次艺术活动,但真正跟乡村产生关系应该是在做碧山计划之前,大概是从2007年开始的两三年里,每年都会去乡村居住,当时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一旦到了那边,整个人就会非常放松,其实当时也没想过到底是为什么,现在看来其实那是纯粹的度假,或者拜访朋友,可以把在城市里所有的工作都忘掉,很自然的放松,最初就是这样的感受。其实现在看来,是一个假象。
那时偶尔去乡村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喝喝茶、聊聊天,很久之后发现才过了不到一个小时。钟表所丈量的有刻度的时间被一种非常缓慢的节奏给冲淡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那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当时还在798做艺术中心,非常的忙,每天要见很多人,谈各种事情,那种生活状态就像在战场上一样。不过,现在即便是到了乡村,那种原先特别放松的状态也没有了,每次到乡村,又开始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全然不再是以前度假时的感受。一旦进入繁忙的工作状态,在北京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时间走得同样飞快,不够用。
当然以我现在的年龄,不应该去乡村隐居,过那种采菊东篱下的生活。过早的放下工作去享受,不是我想要的。所以说,对时间的体验并没有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而是人所处的工作状态所决定的,并不是去了乡村就有多悠闲,在城市就有多激烈。
那您个人理想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如果说理想,那当然是穿梭自如的生活状态,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国内和国外自由穿梭。在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享受生活,但这两者往往是矛盾的。在乡村,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根本忙不过来,所谓享受生活就得放一放。事实上,我的现在生活节奏跟以前在北京时一样的紧张。
在碧山村民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依农时而定吧。闲的时候,村民会生活得非常悠闲;忙的时候,比如春耕、秋收的时候就会非常忙,油菜的播种与收割,养蚕人家一年会忙三季,基本上还是过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当然,有些年轻人会在县城等地谋一个差事,在回村的一些交通要道,你会在清晨和傍晚看到很多的电动车、摩托车,有点壮观,甚至有一点诗意,那是他们上下班的时间。
他们的业余生活主要有哪些?
业余生活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前两年专门对碧山村的公共文化生活的历史和现状做了调研,我们发现在包产到户之前,乡村的公共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有灯光球场、剧场、广播站、露天电影、戏台,以及各种体育运动。
集体活动特别多?
对,那时没有外出打工这一说,村里面的年轻人也很多。比如说碧山村,一个村里面有200多个妇女会打篮球,这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现在哪有人打篮球?
过去与现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现在年轻人去城里面打工,剩下都是老人、妇女、孩子,老人没什么娱乐的生活,就是打打麻将、看看电视。现在多了一个广场舞,除此之外,文化生活非常单调,到了八九点钟整个村子就没什么灯光了,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就已经睡觉了,重建当地的公共文化生活其实是碧山计划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村民们是向往城市的生活吗?
非常向往。只是年纪大一些的人不大愿意出门,一方面是身体原因,另一方面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虽然子女在城市生活,但是白天都去上班了,老人自己在家没人理会,没有任何人际关系,在城市里会觉得特别孤独。日本有部电影《东京物语》里面也有相关的内容表现。不过城市生活对年轻人的诱惑力是巨大的,这个并不矛盾,年轻人确实应该去城市里开开眼界、长长见识,甚至我觉得,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命体验,就像城市里的人也应该去乡村呆上几年一样。闯荡几年如果无法在城市立足,再回到乡村也可以是一种选择。但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乡村能否给这些年轻人提供一个创业的平台,毕竟年轻人都是想要做点事情的。
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逃离,也挺矛盾的。
这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城里人到农村也不现实,尤其是年轻人,没有经济积累,缺少工作经验,种田收入其实无法满足你过一种“体面生活”的。城里的人不会种田,也少有谋生手段,更何况,乡村的工作机会本来就很少。也就是说,虽然乡村摆在那,但也是很难回去的,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
您说过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是你非常关注的问题,那这个问题是否有明确的答案?
答案很简单,就是你怎么去服务这个社会。比如我们在农村工作,那我们就要思考和行动,怎么去更好地服务农村,听起来过于宏大,但其实是很实际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修缮古建筑、寻访手工艺、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关注乡村教育,都是一些服务乡村的具体事情,我觉得这是有价值的。
现在人与人的沟通建立在网络这种虚拟平台之上,如QQ、微信、微博,这种交流方式会影响我们的交流?
影响非常大,当然虚拟平台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但是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沟通方式。最直接、有温度的沟通方式还是面对面的交流,这也是为什么我宁愿咱们当面聊,不愿意接受打电话采访。
不过现在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有点麻木。
对,我觉得这就像上瘾一样,说不定哪天就会消失或被其他方式替代,因为这些沟通方式毕竟不能代替那种有温度的沟通。
上瘾与否跟个人的控制力有关,有的人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社交媒体,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效率非常高,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问题在于,我们要学会怎么利用。说实话我自己每天看微信的时间也比较多,有时候会被它牵引,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消耗掉了。要学会放弃,媒介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使用的人身上。
您每天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是很有规律的吗?
非常没规律,完全跟着工作走,经常会熬夜,早上起不来。生活不健康,我还是拖延症患者。就像在农村,经常是全村的灯都熄了,只有我的灯亮到两三点,工作没完成。
您在哪个城市居住的时间比较长?
现阶段正在忙“黟县百工”的展览,是关注民间手工艺再生的一个项目,我提前一周就过来北京布展了。平时我还是把农村当作我主要的居住地,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在农村和城市是一样的,都可以工作。
左靖
策展人,碧山计划发起人
采访时间:7月23日
采访地点:望京徳泮未来素质馆
在“碧山共同体计划”前言中写到,“在未来5~10年内,回归乡居生活、逆城市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潮流。”人们厌倦了单位时间密度过大的城市生活,将希望开始实践新的农业生活方式,左靖正是这种实践的先行者。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是根据日出日落和24节气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如今我们的生活被“表”这个计时工具所丈量,在这两种时间下也形成了悠闲和忙碌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做了碧山计划之后,你个人对这两种生活状态的体会是怎样的?
虽然2001年我和另外一位策展人在皖南的乡下做过一次艺术活动,但真正跟乡村产生关系应该是在做碧山计划之前,大概是从2007年开始的两三年里,每年都会去乡村居住,当时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一旦到了那边,整个人就会非常放松,其实当时也没想过到底是为什么,现在看来其实那是纯粹的度假,或者拜访朋友,可以把在城市里所有的工作都忘掉,很自然的放松,最初就是这样的感受。其实现在看来,是一个假象。
那时偶尔去乡村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喝喝茶、聊聊天,很久之后发现才过了不到一个小时。钟表所丈量的有刻度的时间被一种非常缓慢的节奏给冲淡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那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当时还在798做艺术中心,非常的忙,每天要见很多人,谈各种事情,那种生活状态就像在战场上一样。不过,现在即便是到了乡村,那种原先特别放松的状态也没有了,每次到乡村,又开始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全然不再是以前度假时的感受。一旦进入繁忙的工作状态,在北京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时间走得同样飞快,不够用。
当然以我现在的年龄,不应该去乡村隐居,过那种采菊东篱下的生活。过早的放下工作去享受,不是我想要的。所以说,对时间的体验并没有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而是人所处的工作状态所决定的,并不是去了乡村就有多悠闲,在城市就有多激烈。
那您个人理想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如果说理想,那当然是穿梭自如的生活状态,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国内和国外自由穿梭。在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享受生活,但这两者往往是矛盾的。在乡村,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根本忙不过来,所谓享受生活就得放一放。事实上,我的现在生活节奏跟以前在北京时一样的紧张。
在碧山村民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依农时而定吧。闲的时候,村民会生活得非常悠闲;忙的时候,比如春耕、秋收的时候就会非常忙,油菜的播种与收割,养蚕人家一年会忙三季,基本上还是过着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当然,有些年轻人会在县城等地谋一个差事,在回村的一些交通要道,你会在清晨和傍晚看到很多的电动车、摩托车,有点壮观,甚至有一点诗意,那是他们上下班的时间。
他们的业余生活主要有哪些?
业余生活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前两年专门对碧山村的公共文化生活的历史和现状做了调研,我们发现在包产到户之前,乡村的公共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有灯光球场、剧场、广播站、露天电影、戏台,以及各种体育运动。
集体活动特别多?
对,那时没有外出打工这一说,村里面的年轻人也很多。比如说碧山村,一个村里面有200多个妇女会打篮球,这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现在哪有人打篮球?
过去与现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现在年轻人去城里面打工,剩下都是老人、妇女、孩子,老人没什么娱乐的生活,就是打打麻将、看看电视。现在多了一个广场舞,除此之外,文化生活非常单调,到了八九点钟整个村子就没什么灯光了,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就已经睡觉了,重建当地的公共文化生活其实是碧山计划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村民们是向往城市的生活吗?
非常向往。只是年纪大一些的人不大愿意出门,一方面是身体原因,另一方面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虽然子女在城市生活,但是白天都去上班了,老人自己在家没人理会,没有任何人际关系,在城市里会觉得特别孤独。日本有部电影《东京物语》里面也有相关的内容表现。不过城市生活对年轻人的诱惑力是巨大的,这个并不矛盾,年轻人确实应该去城市里开开眼界、长长见识,甚至我觉得,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命体验,就像城市里的人也应该去乡村呆上几年一样。闯荡几年如果无法在城市立足,再回到乡村也可以是一种选择。但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乡村能否给这些年轻人提供一个创业的平台,毕竟年轻人都是想要做点事情的。
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逃离,也挺矛盾的。
这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城里人到农村也不现实,尤其是年轻人,没有经济积累,缺少工作经验,种田收入其实无法满足你过一种“体面生活”的。城里的人不会种田,也少有谋生手段,更何况,乡村的工作机会本来就很少。也就是说,虽然乡村摆在那,但也是很难回去的,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
您说过什么样的生活是有价值的是你非常关注的问题,那这个问题是否有明确的答案?
答案很简单,就是你怎么去服务这个社会。比如我们在农村工作,那我们就要思考和行动,怎么去更好地服务农村,听起来过于宏大,但其实是很实际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修缮古建筑、寻访手工艺、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关注乡村教育,都是一些服务乡村的具体事情,我觉得这是有价值的。
现在人与人的沟通建立在网络这种虚拟平台之上,如QQ、微信、微博,这种交流方式会影响我们的交流?
影响非常大,当然虚拟平台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但是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沟通方式。最直接、有温度的沟通方式还是面对面的交流,这也是为什么我宁愿咱们当面聊,不愿意接受打电话采访。
不过现在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有点麻木。
对,我觉得这就像上瘾一样,说不定哪天就会消失或被其他方式替代,因为这些沟通方式毕竟不能代替那种有温度的沟通。
上瘾与否跟个人的控制力有关,有的人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社交媒体,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效率非常高,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问题在于,我们要学会怎么利用。说实话我自己每天看微信的时间也比较多,有时候会被它牵引,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消耗掉了。要学会放弃,媒介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使用的人身上。
您每天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是很有规律的吗?
非常没规律,完全跟着工作走,经常会熬夜,早上起不来。生活不健康,我还是拖延症患者。就像在农村,经常是全村的灯都熄了,只有我的灯亮到两三点,工作没完成。
您在哪个城市居住的时间比较长?
现阶段正在忙“黟县百工”的展览,是关注民间手工艺再生的一个项目,我提前一周就过来北京布展了。平时我还是把农村当作我主要的居住地,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在农村和城市是一样的,都可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