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周,又一部聚焦现实议题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与观众见面。
喜欢印度电影的观众对其有着惯性期待,那就是想在宝莱坞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自身的现实处境、面临的困苦以及解决的办法。
这其实是个套路。即使电影对那一个个复杂难解的现实问题所提供的解决办法仅仅归于一厢情愿的幻想与美满的大团圆,但人们依旧可以在两个小时的银幕时间里获得心理慰藉与情绪疏解。
继探讨幼儿择校、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引发国人情感共鸣话题的《起跑线》之后,《嗝嗝老师》再度围绕教育问题讲述了一个患有神经抽动症的女老师奈娜带领一班濒于被学校放弃的叛逆学生实现成绩逆袭的感人故事。
关于差生逆袭的青春励志早已被讲述无数遍,《嗝嗝老师》剧作上的新鲜点在于它设置了一对互为镜像的师生关系——因病症而总是发出打嗝般怪声的女老师奈娜从小就是个世人眼中的异类,被同学嘲笑、为学校所不容,自幼经历的不平等对待是她坚定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在学校成绩垫底、叛逆顽劣的9F班里的14个贫民窟学生正是另一个异类群体,被学校隔离与自我隔离的他们是奈娜的分身,亦是奈娜眼中的自己,是她曾遭遇的区别对待的重演。
“嗝嗝”这一细节设计除了服务于女主人公的角色特征和提供戏剧性情境,另一层意义可供引申——作为一种怪声,嗝嗝其实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既代表着那群叛逆孩子在这所学校里不停发出的嚷叫(实际是想求得认同和公平),还可以是女主人公(或创作者)所发出的一种呼吁,就像《铁皮鼓》中的奥斯卡不停地敲打锡鼓发出怪声,带有引起关注和反抗的些许意味。
很多人说,看印度电影,明知很套路,却依舊被打动,《嗝嗝老师》就是如此。影片在交代了是这群来自贫民窟的穷孩子首先不被学校的精英子弟所接纳这一容易博取同理心的前提后,便将主要笔墨放在奈娜如何以自身的教育信念和实际行动引导14个迷途孩子寻回自我、开发潜能并赢得尊重。结尾当然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通过考试,最终在一个仪式化的嘉奖礼上消弭掉此前的所有矛盾,在温情动人的音乐中达成一种完满。
仔细想来,影片剧情不乏一波三折,主题也看似触及了包括教育公平、贫富差距、就业歧视等在内的社会问题,但仅止于表面呈现,对以上现实议题的触碰不在于严厉批判而在于想象性和解。
再进一步,近些年流行的印度电影正是巧妙借用人人可触的“现实”之痛达到了好莱坞大片里的“梦幻”之美对普罗大众的吸引力。二者看似各处两极,其实殊途同归,都是成熟的商业类型,都是深谙大众心理的造梦技法。
喜欢印度电影的观众对其有着惯性期待,那就是想在宝莱坞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自身的现实处境、面临的困苦以及解决的办法。
这其实是个套路。即使电影对那一个个复杂难解的现实问题所提供的解决办法仅仅归于一厢情愿的幻想与美满的大团圆,但人们依旧可以在两个小时的银幕时间里获得心理慰藉与情绪疏解。
继探讨幼儿择校、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引发国人情感共鸣话题的《起跑线》之后,《嗝嗝老师》再度围绕教育问题讲述了一个患有神经抽动症的女老师奈娜带领一班濒于被学校放弃的叛逆学生实现成绩逆袭的感人故事。
关于差生逆袭的青春励志早已被讲述无数遍,《嗝嗝老师》剧作上的新鲜点在于它设置了一对互为镜像的师生关系——因病症而总是发出打嗝般怪声的女老师奈娜从小就是个世人眼中的异类,被同学嘲笑、为学校所不容,自幼经历的不平等对待是她坚定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在学校成绩垫底、叛逆顽劣的9F班里的14个贫民窟学生正是另一个异类群体,被学校隔离与自我隔离的他们是奈娜的分身,亦是奈娜眼中的自己,是她曾遭遇的区别对待的重演。
“嗝嗝”这一细节设计除了服务于女主人公的角色特征和提供戏剧性情境,另一层意义可供引申——作为一种怪声,嗝嗝其实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既代表着那群叛逆孩子在这所学校里不停发出的嚷叫(实际是想求得认同和公平),还可以是女主人公(或创作者)所发出的一种呼吁,就像《铁皮鼓》中的奥斯卡不停地敲打锡鼓发出怪声,带有引起关注和反抗的些许意味。
很多人说,看印度电影,明知很套路,却依舊被打动,《嗝嗝老师》就是如此。影片在交代了是这群来自贫民窟的穷孩子首先不被学校的精英子弟所接纳这一容易博取同理心的前提后,便将主要笔墨放在奈娜如何以自身的教育信念和实际行动引导14个迷途孩子寻回自我、开发潜能并赢得尊重。结尾当然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通过考试,最终在一个仪式化的嘉奖礼上消弭掉此前的所有矛盾,在温情动人的音乐中达成一种完满。
仔细想来,影片剧情不乏一波三折,主题也看似触及了包括教育公平、贫富差距、就业歧视等在内的社会问题,但仅止于表面呈现,对以上现实议题的触碰不在于严厉批判而在于想象性和解。
再进一步,近些年流行的印度电影正是巧妙借用人人可触的“现实”之痛达到了好莱坞大片里的“梦幻”之美对普罗大众的吸引力。二者看似各处两极,其实殊途同归,都是成熟的商业类型,都是深谙大众心理的造梦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