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痛——痛在人生无法归零

来源 :科技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z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行业创业者向科技创业者的转型
  苦苦打拼获得的东西想要舍弃,的确难以做到。勇敢者真的舍弃了千万钱财,换一条道想要求证人身的另一种价值,几个回合后发现:即便钱财舍了,人生仍然无法归零,因为那么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评判标准、行事风格等仍如影相随。归零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需要勇气、胆略,需要精神上的洗礼、革新,需要我们无法预知的许多许多。
  
  案例点击
  
  与吴总深谈的缘由是他听到《科技创业》时所表露无遗的极大兴趣与探究欲望。细聊之下,才知作为传统行业成功创业者的吴总曾在向科技创业者转型中马失前蹄,从那以后,“科技创业”一词总能引起吴总诸多感慨。
  吴总创业很多年了,他名下所有的物业、饭店、娱乐城公司皆打理得有声有色,在传统行业可谓游弋有余、如鱼得水;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过程中,他始终有一颗不倦的创业之心和进取之心。在自主创新时的时代风潮中,吴总萌发了想搞“有点技术含量的”事业的念头:一是因为高科技行业回报迅猛,他也想在这个朝阳产业里挖到另一大桶金;二是“阳春白雪”的高科技创业能带给吴总别样的荣誉与价值,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更主要的是吴总觉得40多岁的自己,有着大专学历,当年也算是天之骄子,可创业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各种店内店外转来圈去,脱离了当年的专业,感觉有些跟不上时代脚步了,更害怕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守财奴、新时代的“地主”。他希望能借着科技创业为契机,开阔视野,加强自身学习和提升,与时俱进。
  恰好,当时朋友陈先生持有一个全新的城市交通卡智能收费系统的技术,两人和另一刘先生一致看好当时这个新型项目,市场调查似乎也肯定了项目的可行性。于是,3人一拼桌,兴远电子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正式成立。3人中,吴总因为有传统行业的原始积累在,出资最多,因而持有的股份也为最多。
  吴总初入高科技行业,生怕自己一脚踩下去深不见底,自然是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多方学习、四处拜访,很想摸清楚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脉络、每一项潜规则。然而,传统领域面对的是一个稳定成熟的市场,而科技创业者面对的却是需要挖掘、培育、探入的未知市场。不久,兴远电子公司在技术转化时遇到难题,业务发展操作上也遇到了重重压力,步伐渐缓,加之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不甚明朗,一时之间兴远电子公司岌岌可危。高新技术领域必然会比传统行业遇到更多难测的风险和绊脚石,不同行业不同技术开发转化过程遇到的阻碍因素也有不同,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大多时候坚持一阵、忍耐一时也许就挺了过去。
  而吴总在做兴远的同时,依旧还经营着他众多的物业、饭店、娱乐城公司,分身乏术。在传统行业里他如鱼得水、轻轻松松便利润颇丰,而兴远电子的经营却让他深感如履薄冰、寸步难行,钱也每天都只出不进。而且,在同各路“高手”的交往中,他一时间得到的多方信息多种建议让他眼花缭乱。一来二去,兜兜转转的吴总不但怀疑起兴远项目的市场前景,更怀疑起自己做高科技的初衷和能力来。在这种状态下,因为受不了金钱和心理上的诸多压力,没过多长时间他便撤出兴远,呜金息鼓,回到传统行业。更让吴总郁闷的是,兴远公司在吸纳新的资金和股东后,居然熬了过来,发展不俗。就这样,公司是成功了,吴总的转型却马失前蹄。
  
  痛点一
  
  生存无忧,动力不足
  人为什么要去创业?创业的动机是什么?自然,无论何种创业都需要赚钱,然而支撑创业的原动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创业就是为了给自己锦上添花,如吴总的创业主要是为了更完美地实现人生价值,证明自己给人看,甚至是为了面子和荣誉。这样的初衷,让他心里始终都给这次转型创业保留了一个底线:如果创业不能成功,虽有损失,但一定会在控制与承受之内,不至于伤筋动骨。为此,在创业遇到困难之际,他便无法说服自己去长久坚持与坚定忍耐,甚而怀疑什么都不缺的自己,有没有必要一定要进行这翻折腾。而能够坚持下去的创业者,则是为了理想,为了生存,根本就没有退路,只有破釜沉舟,若不成功,面临的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相比吴总,这些创业者其原动力就要纯粹得多,也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一只健壮猎狗未必追得上一只跛脚兔子的原因。
  
  痛点二
  
  困难太多,退路太多
  无疑,吴总在转型创业中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综合起来有以下:一是经济压力,高科技行业一般投入大,且回报慢,一旦进入创业,不仅没有收入,反而在贴钱,感觉钱外流就如同没有阀门的水龙头,止都止不住,想想就心慌;二是杂事太多,烦不胜烦:过去老板的派头全无,对于全新的行业来讲,他只是一个学习者,各方面的新知识让人烦不胜烦;一烦则生压力;二是心理落差巨大,以前在传统行业里总是顺顺当当的,而转型之后却步步艰难,这些落差折射到心理压力上,便会对自己的价值取进行怀疑,“这样做到底值不值”的困惑不时拷问自己的忍耐力。
  在面临困境和压力时,吴总难免有些留恋起自己在传统行业里的潇洒轻松,进而想:自己即便不转型也有不菲的收入,不做这个还有其他很多可干的事情,很自然便想起那些老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何苦一条道走到黑”,于是开始安排诸多退路,当然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创业。
  
  痛点三
  
  机会太多,岔路太多
  吴总在创业过程中不仅退路太多,同时也面临着机会太多、岔路太多的诱惑。因为他是成功人士,其资源广泛,社会关系网络都已构建起来,这些社会网络自然给他提供很多的机会。而每一机会来临时,他又不得不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探讨这些问题,哪怕只是应酬也会占用一定时间和精力。为此,在公司发展之初和遇到困难时,吴总总是在各种应酬探究中犹豫不定,结果是多头出兵、资源分散,在左右摇摆中失去坚持下去的信念。
  
  案例点击
  
  林总一手创办的欣启电脑公司曾是业内一家较有实力的区域分销商,最开始的业务主要是联想的全线产品。林总生意做得好,朋友也交得很多,其中不乏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和高层管理人员。因为林总手中有着很好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人员,总觉得自己除了卖电脑外还可以在高科技领域里有一番大作为。
  为了不影响原来的电脑业务,林总先是与一家著名财务分析软件开发商合作,作为该公司财务软件的区域销售代理,欣启的软件业务很快实现了赢利。自认驾轻就熟的林总禁不住巨大利润的诱惑,决定自己开发软件。说干就干,招兵买马,主要是技术人员。由于林总电脑公司的员工普遍素质不高,且大部分是基层业务员与销售货员,在管理上相对直接简单。可自从技术人员大量增加后,林总感觉技术团队难以稳定,不是这个环节出现差错,便是那个环节有了问题,公司的决策技术团队总是难以接受。磕磕碰碰了一年半后,虽然比预计的研发时间要长了半年,但总算出成果了,而且该软件一经推出,市场反应非常好。
  异常兴奋的林总决心大干一番,其销售队伍在3个月内迅速扩张到300人。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工资成本、市场拓展费用、广告投入等各种成本费用的大幅增加,投入产出比却在持续下降。软件产品经过市场的一段消化后,售后的投诉也越来越多,问题层出不穷,可后续的研发力量却有些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和升级,欣启软件深陷困境。
  另一方面,虽说欣启软件的启动很顺利,但需求资金量比较大,于是公司从主业电脑公司的业务利润中抽掉资金来支持软件开发,从而影响到了公司电脑业务的开展,只能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所以当软件公司的迅速低迷、前期运作成本的居高不下时,原来的电脑业务不仅无力支援,自身也已然崩溃了。
  不久,全线溃退的欣启开始大规模裁人;发不出工资;债主纷纷堵在门口。雄心勃勃一门心思要转型的林总不但在科技创业领域里败走麦城,连本红红火火的大本营都没能保住,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痛点一
  
  隔行隔山难以维系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其实林总对转型创业将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充分的准备。无论是面对技术人员的管理、研究中的挫折还是产品后续研发的断裂,他都有些手足无措。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林总看到过许多科技企业是如何发展、如何成功的,也跟他们在行为中合作过,可毕竟看事容易做事难。其实所有的症结均在于林总在准备工作中,过多地关注科技企业的外壳、形式,而没有沉下心来研究科技创业者在创业时另样的心态、理念,殊不知这些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痛点二
  
  资金分散 根浅叶疏
  在林总的转型中,最后是资金的分散制约了他。虽然传统的电脑公司为他做好了前期的原始积累,可在后来的事态发展中,那些资金根本就不够用:首先,前期研发投入较大,且时间过长,从而让研发费用超出预算;其次,对科技产品和市场过于乐观,扩张太快,销售队伍的膨胀也带来了不小的资金压力;最后,两业兼顾从而导致两边都需要资金的周转与注入,相互制约,一损俱损;另外,林总的传统创业和科技创业基础均不够牢固,难以承受意外的冲击。
  
  痛点三
  
  重视销售 忽略市场
  林总创业转型的初衷是因为他手上掌握着良好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队伍,却不知传统行业的销售与科技企业的市场并不是同一回事,二者担负的是不同的功能,从而使得企业虽有很大很强的销售队伍,但市场功能却非常薄弱,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操作更是落后。如果说销售部门是野战军的话,市场部门就是作战参谋部,品牌建设、渠道建设、策略规划、市场调查、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竞争对手跟踪分析等很多功能都需要市场部完成。市场管理的极致追求,就是让销售成为多余。市场部需要告诉销售人员哪片林子里有猎物,并将它们圈在一定范围内,然后销售人员猛虎下山,拿到猎物。如果不重视市场建设,就没有较全面的营销信息系统,市场研究就是临时抱佛脚。营销组织缺腿,市场功能与销售功能不匹配,难以形成整体战斗力。 正是因为没有正确摆正销售与市场二者之间的位置,从而导致销售队伍扩大了,市场能力和回报却难以随之增长。
  另外,客户管理手段落后,没能为营销提供基础市场保障。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环境中,一旦谁真正拥有了客户,谁就能占据市场。客户资源是企业真正的立命之本,这些资源本该需要营销服务人员的不断开拓和维护,可因为市场力量的薄弱,从而导致客户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整理,使后续研发遇到困难。
  
  案例点击
  
  陈飙早在1989年便进入当时的朝阳行业——动画加工,做的是处于下游的传统手工加工,一呆便是10多年。期间他瞄准手工加工线上的一个环节,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也曾成立传统动画加工公司,接单交单,干得不亦乐乎。然,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国内的动画加工业受到冲击,陈飙公司的所得利润急剧减少。更重要的是,陈飙认为传统动画加工的没落不可逆转,而自己因为长期受困于这个圈子,与当时日新月异的社会有些脱节。
  2002年,创业者陈飙勇敢地走出原来的小天地,先后就职于网络公司、技术公司,且从事的都是市场、客户开拓的工作,接受新技术、新观念、新行业的洗礼。应该说这段时间里,陈飙完成了科技创业者所需的能力培养。在这个新兴行业里,他找到了兴奋点与归属感。手机彩信推出后,陈飙受到了启发,认为把传统卡通与新型彩信技术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创意。综观动画行业的发展,便会发现它是追随着媒体的发展而发展,而手机的无线业务是作为一个新型媒体,必能带动动漫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就这样,陈飙把新行业新技术与传统的动画加工结合起来,成立了公司,且一直顺风顺水地发展起来。
  
  痛点分析
  
  与陈飙的交谈是在编辑部的会议室,那时他刚参加完动漫行业内的一个展览,因为对他转型的过程和现状充满探究,一下子三四个记者同时坐在了他的面前,让本来就有些沉默寡言的他显得更是有些拘束。大家之所以对他的转型故事有着特别的兴趣,原因有这些:他不同于前面两个案例,他是真正完全脱离了原来的传统行业与企业,是从一开始便全心全意转型;他是先通过打工完成了个体转型后,再以新的身份新的背景重新创业;他的科技创业是在原来从事的传统行业中衍生而来,是把以前的产品通过高科技手段再创造。正是这些原因所在,才使陈飙的转型创业得以顺利完成。正如陈飙自己所言,不管此次创业是否成功,他都不再是从前在传统行里做做加工的创业者了,因为他已经在把人生归零后,重新定位了自我价值。
  采访结束时,陈飙透露出自己转型的最大原因是想让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认可。因为以前做的加工事业,只是一个作品众多环节中相当微小的一点,不能为社会留下些鲜明的痕迹;而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发展有推动,公司创造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对许多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正是这种社会价值的深层次体现,才让陈飙能在艰苦中坚持下来,且乐此不疲。
其他文献
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和吴孟超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用15年时间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为此要大
期刊
教授、专家、学者向创业者的转型    很多很好的东西,只要重新放置位置,便会彻底改变。而作为好东西的拥有者,他总是如获至宝般不离不弃,背在人生行囊里呵护珍惜。位置变了,路径变了,好东西就已成为负担拖累,这个道理不难懂得,但作为当事人,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却往往表现出十足的幼稚和低能。因此,理想使之朝大海奔去,许多人却并未学会游泳,还有一部分人学习了,却老是埋怨海水太咸,波浪毫无规矩。    案例点击
期刊
讲大了,10年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现在的上海又是什么样?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中国才有,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中国,没有人能小看!    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2003年底成立, 核心技术团队均由高通量实验技术领域的顶级科学家组成,有80余项国外相关专利发明,被哈佛商学院作为成功融资案例,吸引了白宫顾问Yergin博士、英国政府能源顾问Bulkin教授等国际权威相继加盟智团……什
期刊
我们骨子里的惰性都习惯安逸而安于现状。  只有具备强烈个性的人,  才能在安逸的条件下选择不安分的行为方式,  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成功只与他们结缘。    晚上五点多,记者来到歌尔集团的潍坊生产基地——潍坊怡力达电声公司。不巧姜滨正在开会,企业发展部经理秦刚热情接待了我们。在与秦刚的闲聊中,记者初步了解了歌尔集团和姜滨。    歌尔集团是歌尔电子有限公司和潍坊怡力达为主体构成的集团化企业。潍坊
期刊
据调查,一个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创新和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年根岁末,上期本刊讨论了《年终盘点:变革之战?》,这期来想想新的一年里我们该怎样进步,怎样成长。    先来看两个个案。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的柯兹特,由于没有危机意识,它们停止了学习,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用来开发新产品和了解顾客的需求。这种浮躁不愿学习的习惯常年累月影响着他们的品德,暴露出他们的本
期刊
和王继前博士的预约访谈,略显仓促。对于总是处于忙碌状态的他而言,似乎没有空闲的时候。  不过对于我们此次的访谈,王博士依然给予了热情的解答。    《科技创业》:您认为哪种素质是创业者应该必备的?  王博士:我个人认为有6点很重要:(一)首先要有欲望的存在。试问一个人,如果连追求成功的强烈梦想都没有,又怎么会有创业的冲动和动力?  (二)冒险精神。创办企业必然会面临大量的不可知变动。需要创业者把自
期刊
此次特别关注,我们有幸联系到了惠肯企业经营管理网首席顾问、资深培训师陈方博士。  恰巧的是,陈方博士最近正聚焦这一领域,通过长时间的案例整理、研究,新书也正在筹划之中。  因此,访谈无论在角度、深度方面都体现了陈方博士对中国创业者素质新的思考和认识。  对于广大白领、或者创业者无疑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技创业》:您怎样看待中国创业者的整体素质?为什么?  陈方博士:谈创业者的素质,我认
期刊
数码影像、印务加盟项目近两年来以投资小、回报快受到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认可。在此类行业中,光阳科技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先进的技术工艺、成熟完善的加盟体系帮助而备受关注。那么,在如今可谓“硝烟弥漫”的竞争中,光阳公司是怎样成为这个新兴行业的龙头企业的呢?就此,记者专赴济南采访了光阳科技的执行总经理宋超。“想了解我们的企业,先去展厅了解一下我们的产品。”宋超热情地接待了笔者。  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展厅内,陈
期刊
2005中国科技创业之星评选自今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业内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本次评选组织委员会本着以发掘科技创业精英人物、突出科技创业产业价值、体现科技孵化重要作用,宏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评选宗旨。根据评选办法,通过全国近百家创业服务中心及专业孵化机构的统一推荐,在征得企业许可的基础上。依据相关企业申报资料及其他统计数据、综合评选指标,确定了37位“2
期刊
《办法》的出台,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更是一个利好消息。创业投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资金源头,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的一个极为有效的融资方式。那些成长性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会赢得更多的被投资机会,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我们创业投资企业过去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国家对于创业投资企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经营中常常碰壁。”“有总比没有好。”创投企业欢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