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通过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主体意识;学生能力;科学评价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能力的教育理念,实质上是一种确立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通过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然而,传统的教学体现着“重教师讲,忽视学生交流;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重班级形式教学,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特点,它们压抑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一、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素质的根本规定,提高人的素质从根本上讲就是培养人的主体性。衡量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技能。所以,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主体性指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其实,青少年儿童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有权利得到探求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等内化的过程,不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内化就不可能实现。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知识、道德和其他各种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让学生自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成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认识主体参与学习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主动参与学习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的目标确定,并按学习目标及时检查、总结,改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参与阅读、思考、议论、练习、演示等各项学习活动,主动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主体参与学习的目的主要通过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
1. 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学习动机是诱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动因,它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只有当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对他们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时,才会产生“我要学”的念头。考虑到教师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培养起主导作用,我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形式活泼和内容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享受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
2.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自觉地制定学习目标,积极思考问题,从而获取知识,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地进行自我表现,也不是少数学生代表的“表演”,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全体学生有意识地自行选择、共同参与学习的方法。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一个自觉、自主、自为的过程。通过自主、互动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 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形式。教师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素质、课堂纪律等方面情况,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优化搭配组合。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师生、生生、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学习,突出了学生个体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共同发现、相互促进。老师教学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力量,在群体协作能力的培养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三、改革主体参与学习评价形式,形成学业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要灵活并具有操作性。科学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完善自己,让学生获得激励、提高自己。
1. 采用等级评价制度,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粗线条的等级评价不仅能反馈教学情况,而且有利于消除分数带给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使用等级评价制度,教师没有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但是淡化了分数的细微区别,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容易得到满意等级,使他们在成功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2. 制定全面的评价指标,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评价范围主要围绕“主体参与”(非智力因素)和“能力发展”(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围绕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外的表现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制定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指标。通过多元化的评价途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3. 评价的形式多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如时间上可进行“课评、周评、月评、学期评”;形式上可进行“可自评、互评、组间评、老师评”,让学生亲自参与评价的过程,能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及时进行反思,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的学习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又是对教师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基本判断,作为有效的反馈信息,对于不断调整教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提倡赞许式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赞许是成功的教育方式,赞许和表扬是潜能的“催化剂”,是学生学习的正向性动力。经常性的赞许和鼓励,使学生处在一种愉悦的过程体验之中,唤醒学生学习的情感世界。学生受此激发,其学习的态度会更加积极,学习的情感动力会越来越强,产生学习必胜的信心,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出以往的教学误区,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2]顾明远.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3]Barbara L McCombs\James E Pope.学习动机激发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主体意识;学生能力;科学评价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诸方面能力的教育理念,实质上是一种确立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通过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然而,传统的教学体现着“重教师讲,忽视学生交流;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重班级形式教学,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特点,它们压抑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一、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素质的根本规定,提高人的素质从根本上讲就是培养人的主体性。衡量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技能。所以,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主体性指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其实,青少年儿童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有权利得到探求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等内化的过程,不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内化就不可能实现。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知识、道德和其他各种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让学生自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成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认识主体参与学习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主动参与学习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的目标确定,并按学习目标及时检查、总结,改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参与阅读、思考、议论、练习、演示等各项学习活动,主动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主体参与学习的目的主要通过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为此,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
1. 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学习动机是诱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动因,它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只有当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对他们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时,才会产生“我要学”的念头。考虑到教师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培养起主导作用,我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形式活泼和内容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享受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
2.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自觉地制定学习目标,积极思考问题,从而获取知识,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地进行自我表现,也不是少数学生代表的“表演”,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全体学生有意识地自行选择、共同参与学习的方法。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一个自觉、自主、自为的过程。通过自主、互动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 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形式。教师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素质、课堂纪律等方面情况,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优化搭配组合。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师生、生生、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学习,突出了学生个体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共同发现、相互促进。老师教学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力量,在群体协作能力的培养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三、改革主体参与学习评价形式,形成学业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要灵活并具有操作性。科学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完善自己,让学生获得激励、提高自己。
1. 采用等级评价制度,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粗线条的等级评价不仅能反馈教学情况,而且有利于消除分数带给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使用等级评价制度,教师没有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但是淡化了分数的细微区别,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容易得到满意等级,使他们在成功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2. 制定全面的评价指标,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评价范围主要围绕“主体参与”(非智力因素)和“能力发展”(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围绕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外的表现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制定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指标。通过多元化的评价途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3. 评价的形式多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如时间上可进行“课评、周评、月评、学期评”;形式上可进行“可自评、互评、组间评、老师评”,让学生亲自参与评价的过程,能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及时进行反思,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学生的学习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又是对教师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基本判断,作为有效的反馈信息,对于不断调整教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提倡赞许式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赞许是成功的教育方式,赞许和表扬是潜能的“催化剂”,是学生学习的正向性动力。经常性的赞许和鼓励,使学生处在一种愉悦的过程体验之中,唤醒学生学习的情感世界。学生受此激发,其学习的态度会更加积极,学习的情感动力会越来越强,产生学习必胜的信心,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出以往的教学误区,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2]顾明远.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3]Barbara L McCombs\James E Pope.学习动机激发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