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它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比较、品味、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语言间的细微差别,从而积淀语感。
【关键词】语感训练;语文素养;教学手段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朗读素质的优劣是体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语感却是决定朗读素质的又一重要因素。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它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比较、品味、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语言间的细微差别,从而积淀语感。
一、存在情况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虽能听到学生响亮的朗读声,但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跟着少数“朗读能手”在转。究竟在读什么,为什么这样读,他们全然不知。以致一堂课下来,问问他们读懂什么,只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老师。
二、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或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感,在语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语感能力是统摄这四种能力运作机制的关键,是语文诸多能力的核心能力。语感能力具备了,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也就提高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及任务,其实也就是通过反复地感知、感受、感悟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做好范读,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模仿,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他们常常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时的语气。教师的一段示范朗读,往往胜过百十句“该读什么语气”之类的话语。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第6、7、8自然段。起初,我反复强调要读出心情沉重、难受的语气,可连着几个同学的朗读都不令人满意,于是我进行了示范朗读,把作者叙述中的个别词作了一定的处理,没想到学生听后,竟模仿得出乎意料的好。
范读,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要做好范读,需要教师本身先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融情入境,用自己最动情的声音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学生的感悟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高。此外,还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如录音朗读做示范,提高能力。
(二)领略词句,产生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靠查字典。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才能有语感。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但我们的教学不能逐字逐词地进行,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要设法使学生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和情味,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会面,情意契合,体味语言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草原》一课中一句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他抓住了“欲流”与“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际。‘欲流’与‘流入’岂不是矛盾了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的浓,那绿色都要溢出来了。那“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就像茫茫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相接。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的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际。学生从“欲流”与“流入”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的语感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引入想象,诱发语感
学生有良好的再现语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想象法就是将文中语句具体情境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能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进行朗读、感知语言文字、准确而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有关表象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他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其中“杨梅树贪婪地吮吸”、“一片片狭长的叶子欢笑着”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会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能理解。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能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通过“细雨如丝”激发学生联想丝绵的柔软和细密;由伸展联想摆脱束缚后的舒畅和轻松。整段文字可激发学生将春雨中的杨梅想象成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饱吸甘甜的乳汁时那种迫切的动作和欢快舒畅的情绪。通过想象,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那种在春天里充满的旺盛生命力和蓬勃生机的动人意境。
(四)通过比较,熏陶语感
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绝伦,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赏,挖掘出隐含意义,诱发学生的语感,使其达到“领悟”。例如,我在教学《燕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一句中的“痕”字时,通过与“根”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与后面写“燕子”成了“音符”珠联璧合,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
语感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能见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感悟能力,并且恰当运用语文资源,使语感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程,把语感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而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王玉辉.语文素质教育中语言素质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和实践的热点[J].语文学习,1993.
【关键词】语感训练;语文素养;教学手段
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朗读素质的优劣是体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语感却是决定朗读素质的又一重要因素。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它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的比较直接地、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比较、品味、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语言间的细微差别,从而积淀语感。
一、存在情况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虽能听到学生响亮的朗读声,但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跟着少数“朗读能手”在转。究竟在读什么,为什么这样读,他们全然不知。以致一堂课下来,问问他们读懂什么,只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老师。
二、加强语感训练,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或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感,在语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语感能力是统摄这四种能力运作机制的关键,是语文诸多能力的核心能力。语感能力具备了,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也就提高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及任务,其实也就是通过反复地感知、感受、感悟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做好范读,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模仿,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他们常常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时的语气。教师的一段示范朗读,往往胜过百十句“该读什么语气”之类的话语。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第6、7、8自然段。起初,我反复强调要读出心情沉重、难受的语气,可连着几个同学的朗读都不令人满意,于是我进行了示范朗读,把作者叙述中的个别词作了一定的处理,没想到学生听后,竟模仿得出乎意料的好。
范读,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要做好范读,需要教师本身先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融情入境,用自己最动情的声音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学生的感悟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高。此外,还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如录音朗读做示范,提高能力。
(二)领略词句,产生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靠查字典。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才能有语感。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但我们的教学不能逐字逐词地进行,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要设法使学生了解重点字词的意义和情味,通过文字这道桥梁与作者会面,情意契合,体味语言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草原》一课中一句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他抓住了“欲流”与“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际。‘欲流’与‘流入’岂不是矛盾了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的浓,那绿色都要溢出来了。那“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就像茫茫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相接。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的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际。学生从“欲流”与“流入”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的语感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引入想象,诱发语感
学生有良好的再现语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想象法就是将文中语句具体情境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能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进行朗读、感知语言文字、准确而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有关表象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他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其中“杨梅树贪婪地吮吸”、“一片片狭长的叶子欢笑着”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会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能理解。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能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通过“细雨如丝”激发学生联想丝绵的柔软和细密;由伸展联想摆脱束缚后的舒畅和轻松。整段文字可激发学生将春雨中的杨梅想象成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饱吸甘甜的乳汁时那种迫切的动作和欢快舒畅的情绪。通过想象,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那种在春天里充满的旺盛生命力和蓬勃生机的动人意境。
(四)通过比较,熏陶语感
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绝伦,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赏,挖掘出隐含意义,诱发学生的语感,使其达到“领悟”。例如,我在教学《燕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一句中的“痕”字时,通过与“根”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与后面写“燕子”成了“音符”珠联璧合,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
语感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能见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感悟能力,并且恰当运用语文资源,使语感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程,把语感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而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王玉辉.语文素质教育中语言素质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和实践的热点[J].语文学习,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