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愈发重视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离不开教师让学生在亲身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及创造性思维。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全文立足于分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小学高年级段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策略同时辅以适当的例证来改进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动手能力侧重不足的问题,构建师生和谐互动、积极探索的美术课堂,以给予各位同仁新思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具体策略
引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小学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亦是激发学生美术潜能的重要策略。在美术教学中构建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手欲望的活动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构建师生良好互动的课堂。小学美术的教育不应当停留于一味的临摹与欣赏,而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抽象思維,如此对教师的教学素养也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因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提倡下,每一位美术教师需要多多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美术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提升自我。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美术素养对其全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部分家长保持着贬斥美术的想法,认为其作用不大。究其原因,不外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僵化、死板以及师生双方对该学科重视不足所致。而在美术教学中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及铺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在动手实践中能够提高观察的能力
对于高年级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理性思维逐渐发展,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仍不能忘记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在让学生了解皮影的制作方法时,便可让其通过纸板的剪裁与黏贴来学习具体步骤,最后通过学生比对自己的成品与实物之间的差距来找一找自己制作上的不足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有意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形态、颜色等特质来培养其观察能力。
2、在动手实践中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具体落到教学实处,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开展一些活动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实现思维的有效发散。而在具体的上手操作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学生便能通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来开拓自己的思维的边界,打破固有的思维认知,培养其以独特的视角观照事物。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具体策略刍议
1、教师亲身示范,做好表率作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离不开教师所构建的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师示范引导。美术学科强调学生的直观感受与实践操作。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欲望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以让学生形成对教学知识的初步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索、实践欲望。而进行示范性教学时需要教师掌握好示范的度与呈现形式,不求面面俱到,关键在于给予学生启发来促进学生继续探索美术的奥秘。教师在进行绘画示范时需要更多地教授学生绘画技巧。正因为学生难以从抽象的理论中很快将画法融会贯通,而《水墨动物》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点厾法,因此教师需要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直观的视觉感知,让学生细细观察水墨蘸取、落笔方式以及下笔的力度并进行多次演示,再挑选一至两名学生上台示范检验其是否掌握点厾法,以教师亲身示范为学生实操打下良好基础。
2、创新教学活动,拓展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要求教师构建新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尽量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乐趣。例如在进行《家乡古建筑》该课时的教学时,在展示古建筑的照片之外,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再而分发给每位学生适量的黏土让学生照着自己得出的古建筑样式特点来制作出满意的作品。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好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物件来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例如废旧材料(如纸杯、塑料瓶以及零散布料等等)都可以成为美术课堂中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进行《布艺温馨》该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家中闲置的衣物,并告知学生制作小挂袋以收纳物件的任务,让学生能够选取自己心仪的布料以及构思心仪的挂袋样式。待学生置备齐全后教师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制作,要求学生根据事先设计的图纸选用布料进行制作缝合。如此不仅拓宽了教学资源、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亦能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的意识。
3、展示学生作品,给予积极反馈
学生在美术课中创作的是蕴含自我情感与思想的物件。在学生怀揣着极高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之后,唯有教师给予积极正向的反馈以及尽量给予每一位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机会方能深化学生的动手意识。例如在进行《水墨动物》该课的作品展评环节时,教师可以先初步挑选出几幅画做进行重点评析,让学生从画作上吸取优点改正不足,或是请几位同学来对所展示的画作进行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这幅画你认为其好在哪里,又存在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再而,让作者自己说一说为何选择该绘画对象以及自己想要在画中表达何种情感。课后,教师应第一时间将学生的画作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的简评再将其粘贴到班级中的展示墙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增强自信,收获被肯定的喜悦。在展评环节,教师需要注意以积极引导及正面反馈为主,培养其日后以更强的热情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形成对美术的深厚兴趣。
结束语
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离不开在教学中构建具体的情境与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开展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化抽象概念为形象可感的事物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总之,美术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同时推进多项方法指导以构建出学生兴趣导向的美术课堂,深谙教学方法的多元对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注意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从而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深厚的美术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琼.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文艺家,2019(08):222.
[2]王丽静.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科幻画报,2021(04):246-247.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具体策略
引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小学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亦是激发学生美术潜能的重要策略。在美术教学中构建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手欲望的活动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构建师生良好互动的课堂。小学美术的教育不应当停留于一味的临摹与欣赏,而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抽象思維,如此对教师的教学素养也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因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提倡下,每一位美术教师需要多多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美术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提升自我。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美术素养对其全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部分家长保持着贬斥美术的想法,认为其作用不大。究其原因,不外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僵化、死板以及师生双方对该学科重视不足所致。而在美术教学中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及铺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在动手实践中能够提高观察的能力
对于高年级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理性思维逐渐发展,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仍不能忘记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在让学生了解皮影的制作方法时,便可让其通过纸板的剪裁与黏贴来学习具体步骤,最后通过学生比对自己的成品与实物之间的差距来找一找自己制作上的不足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有意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形态、颜色等特质来培养其观察能力。
2、在动手实践中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具体落到教学实处,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开展一些活动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实现思维的有效发散。而在具体的上手操作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学生便能通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来开拓自己的思维的边界,打破固有的思维认知,培养其以独特的视角观照事物。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具体策略刍议
1、教师亲身示范,做好表率作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离不开教师所构建的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师示范引导。美术学科强调学生的直观感受与实践操作。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欲望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以让学生形成对教学知识的初步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索、实践欲望。而进行示范性教学时需要教师掌握好示范的度与呈现形式,不求面面俱到,关键在于给予学生启发来促进学生继续探索美术的奥秘。教师在进行绘画示范时需要更多地教授学生绘画技巧。正因为学生难以从抽象的理论中很快将画法融会贯通,而《水墨动物》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点厾法,因此教师需要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直观的视觉感知,让学生细细观察水墨蘸取、落笔方式以及下笔的力度并进行多次演示,再挑选一至两名学生上台示范检验其是否掌握点厾法,以教师亲身示范为学生实操打下良好基础。
2、创新教学活动,拓展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要求教师构建新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尽量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乐趣。例如在进行《家乡古建筑》该课时的教学时,在展示古建筑的照片之外,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再而分发给每位学生适量的黏土让学生照着自己得出的古建筑样式特点来制作出满意的作品。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好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物件来实现变废为宝的目的。例如废旧材料(如纸杯、塑料瓶以及零散布料等等)都可以成为美术课堂中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进行《布艺温馨》该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家中闲置的衣物,并告知学生制作小挂袋以收纳物件的任务,让学生能够选取自己心仪的布料以及构思心仪的挂袋样式。待学生置备齐全后教师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制作,要求学生根据事先设计的图纸选用布料进行制作缝合。如此不仅拓宽了教学资源、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亦能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的意识。
3、展示学生作品,给予积极反馈
学生在美术课中创作的是蕴含自我情感与思想的物件。在学生怀揣着极高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之后,唯有教师给予积极正向的反馈以及尽量给予每一位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机会方能深化学生的动手意识。例如在进行《水墨动物》该课的作品展评环节时,教师可以先初步挑选出几幅画做进行重点评析,让学生从画作上吸取优点改正不足,或是请几位同学来对所展示的画作进行评价,让学生说一说这幅画你认为其好在哪里,又存在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再而,让作者自己说一说为何选择该绘画对象以及自己想要在画中表达何种情感。课后,教师应第一时间将学生的画作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的简评再将其粘贴到班级中的展示墙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增强自信,收获被肯定的喜悦。在展评环节,教师需要注意以积极引导及正面反馈为主,培养其日后以更强的热情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形成对美术的深厚兴趣。
结束语
提高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离不开在教学中构建具体的情境与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开展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化抽象概念为形象可感的事物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总之,美术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同时推进多项方法指导以构建出学生兴趣导向的美术课堂,深谙教学方法的多元对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注意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从而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深厚的美术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琼.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文艺家,2019(08):222.
[2]王丽静.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科幻画报,2021(04):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