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既是教学手段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训练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实验设计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得以培养,对实验的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也提升。本文就初中物理实验设计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教师如何开展物理实验设计,也提高练学生的探究水平。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设计 探究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88-010
  一、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分析
  1.初中物理实验帮助学生训练物理思维
  物理思维是一种严谨、富有逻辑性的思维,一些实验探究中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设计方法、明确的实验思路,对于一些抽象的物理实验更需要借助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推理、演绎和归纳。所以,利用初中物理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以《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分别将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等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滑动,并引导学生观察小车滑动的距离并记录。在如上实验演示的过程中,教师逐步缩小表面摩擦力的同时,小车的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小车的滑行距离越来越远。此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斜面的摩擦力减小到零时,小车的距离将会怎样?此时,你还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通过如上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演示中、在实验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从实验的推理中进行演绎归纳,最终推翻了自己在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固有认知,认识到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2.初中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实验设计的过程是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的最佳契机。当学生在验证自己的某个猜想时,学生从最基础的实验方法的选择,到实验器材的选择何组装、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的分析,都在锤炼着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能力。例如,在《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学生猜想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也有学生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像越小。为了帮助学生验证这一猜想,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并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包括最基础的玻璃板、物体、纸板等。由于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难以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探索如何让验证自己所猜想的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这一特点。此时,部分学生想到可以用实物验证,看实物是否能与其像重合。此时,这一思想的出现便是初中物理实验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思想——等效替代法。此后,在学生开展小组实验探究时,学生不断调整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并通过另一个与之相等大小的物体进行大小比较,看等效物是否和像重合。此时,学生也就在实验的过程中验证了像的大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活动、自主验证,学生在实验中既获得了重要的物理实验思想,更在其中获得了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物理能力得以同步提升。
  基于如上分析,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活动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提升。
  二、组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创设丰富情景,激发实验探索热情
  不少学生对于实验活动的兴趣不高,对于实验的设计过程毫无兴趣,这是由于学生还未能感受到物理实验的魅力和乐趣,未能建立对物理实验探究的浓厚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创设丰富情景吸引学生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促進实验探究能力的同步培养。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为了帮助摒除一些错误的、不合理的猜想,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便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开展实验验证活动,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索热情。在实验活动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演示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分别被团成小球和压成小薄片时的情景,学生分别观察到下沉和漂浮两种状态。此时,学生思维中的固有认识——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重力大小这一概念被学生摒除。此时,学生对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欲望高涨、探究热情随之提升。
  2.丰富实验资源,培养学生实验素养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应当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融合,才能让实验有更丰富的趣味性,才能让初中物理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探究能力。例如,在《摩擦力》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体验摩擦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双手在桌面上滑动,用不同的力按着橡皮擦在桌面上滑动,用牙刷在桌面上滑动等,帮助学生在这丰富且趣味性的实验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认识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压力有关,其方向更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在实验中,实验探索欲望增强、实验素养提升。
  总结
  实验是帮助学生建立对物理学科形式,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步增长的重要活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创设丰富的实验情景、丰富实验资源等形式,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让初中物理课堂更加精彩。
  [ 参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全面到来,整合信息化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通过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旨在探索利用超星学习通来辅助英语教学,增加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双向互动,使得英语教学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英语教学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化,把分层教学在英语课堂中进一步推进,细化考核,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超星学习通 双向交流 移动化 分层 精细考核  【中图
【摘要】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充分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特点,制定开展多元化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参与兴趣,培养出优秀阅读习惯,显著提升其阅读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践行阅读教学实效。本文首先说明现阶段高中阅读教学状况,随后具体阐述高中生阅读能力提高培养策略探析。   【关键词】 阅读能力 策略 高中生 提高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
【摘要】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收集各类故事、文章,并开展相应的活动,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三分钟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
【摘要】 时下,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迫在眉睫,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应积极探寻切实有效的方法给学生助力引航,尤其在指导学生跨越作文这“半壁江山”的“征程”中,不能只求把理论讲得“头头是道”,还需创设新高考下“以学为本”的讲评模式,寻求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新高考 语文素养 作文讲评 “以学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33.3  
【摘要】 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教学资源也不够充足,直接导致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受到影响。在新时期环境下,教育改革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农村教学的深化改革,更是对于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从现状来看,农村生物教学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因此,加强改革创新就是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改革 农村学生 有效性探究
【摘要】 科技发展使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高效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文章先分析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应用的意义,再探讨具体应用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多媒体技术 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模型方法的教学,让学生主动接近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以“盐类的水解”一节为例,利用微粒模型引导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进行剖析,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提升化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 认知发展 模型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 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18-
【摘要】 结构游戏的特点在于它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构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其它游戏不可替代的。  【关键词】 结构游戏 幼儿发展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10-010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做中玩,玩中学并积累知识。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学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但实际上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优等生和学困生,这就使得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堂上的“培优补差”工作,可以通过设置层次性的问题、分层教学法以及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充分的引导学生学习,在满足每一个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促使班级整体进步。本文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现状,就小学教师在教学过
【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措施,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平衡,这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本文主要探析高中政治教学中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政治教师教学队伍的建设、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创新课程教学、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资源和推进资源共享、创设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模式等。高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