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从教学反思及其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期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将更具有特色、活力和效益。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师 反思能力 意义 策略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己及其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两个方面。教学反思能力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不够完善的瑕癖之处,催人改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及其能力培养的一点体会。
一、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不再做现有知识的灌输匠、注入匠,而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发现真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未知,获得新知识、新信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教师创造的基础是不断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和反思。
2.追求新课程实施的“合理性”的需要。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形式过于“热闹”,忽视知识目标、轻视教师作用,容易流于形式;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忽视因材施教原则,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较低,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较差,而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养成教育知识点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在帮助学生向知识和情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具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究竟如何落实、操作,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才能达成三维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斟酌。
二、反思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教学有没有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②教学有没有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③教学有没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④教学有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教学有没有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2.教学内容是否科學合理
新课程《思想品德》教科书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活动内容的增加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分散到了活动性课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活动中的知识,就需要将它们挖掘出来,我们挖掘教材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问题举例”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学论教”的课堂上,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全按教者所预设的那样进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激起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反思:
①有没有使学生明了自己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
②有没有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③有没有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三、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理论提升
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水平。一方面,经常自觉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家的名著,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方法及最新成果。另一方面,经常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新课改的理论及优秀教师的教学故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广泛涉猎和重点研读,日积月累,其兴趣、动力、愿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反思性教学也就有了实践的基础和动力。
2.增强课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反思日记是教师提高课后反思意识和能力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写好教学反思日记能为反思性的教学提供最真实和原始的材料。例如: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成功之举,及时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或对课堂上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剖析;记录对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记录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通过前后对比来作更深层次的反思。教师一旦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必要的追踪和设计,新的教学设计也将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作品。
3.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拓宽反思渠道
实施学生反馈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反思策略。为此,每学期开始,我都先在学生中作一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政治课的希望,连续三年,都给学生开设课前五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对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出发,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进度、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及效果作出评价。通过学生的眼睛,教师就可能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而且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实施学生反馈,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期中、期末考试以后,利用谈话,问卷等形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宝贵资源。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反思的意义,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不断增强教学反思能力,做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完成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过程,才能使新课程的实施充满希望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中受益,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师 反思能力 意义 策略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己及其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两个方面。教学反思能力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不够完善的瑕癖之处,催人改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及其能力培养的一点体会。
一、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造性,不再做现有知识的灌输匠、注入匠,而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发现真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未知,获得新知识、新信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教师创造的基础是不断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和反思。
2.追求新课程实施的“合理性”的需要。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形式过于“热闹”,忽视知识目标、轻视教师作用,容易流于形式;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忽视因材施教原则,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较低,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较差,而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养成教育知识点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在帮助学生向知识和情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具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究竟如何落实、操作,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才能达成三维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斟酌。
二、反思的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是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教学有没有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②教学有没有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③教学有没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④教学有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教学有没有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2.教学内容是否科學合理
新课程《思想品德》教科书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活动内容的增加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分散到了活动性课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活动中的知识,就需要将它们挖掘出来,我们挖掘教材的依据就是课程标准,“问题举例”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学论教”的课堂上,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全按教者所预设的那样进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激起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反思:
①有没有使学生明了自己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
②有没有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③有没有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三、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理论提升
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水平。一方面,经常自觉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家的名著,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方法及最新成果。另一方面,经常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新课改的理论及优秀教师的教学故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广泛涉猎和重点研读,日积月累,其兴趣、动力、愿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反思性教学也就有了实践的基础和动力。
2.增强课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反思日记是教师提高课后反思意识和能力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写好教学反思日记能为反思性的教学提供最真实和原始的材料。例如: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成功之举,及时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灵感,或对课堂上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剖析;记录对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记录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通过前后对比来作更深层次的反思。教师一旦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必要的追踪和设计,新的教学设计也将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作品。
3.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拓宽反思渠道
实施学生反馈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反思策略。为此,每学期开始,我都先在学生中作一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政治课的希望,连续三年,都给学生开设课前五分钟的“新闻发布会”,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对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出发,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进度、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及效果作出评价。通过学生的眼睛,教师就可能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而且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实施学生反馈,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期中、期末考试以后,利用谈话,问卷等形式,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宝贵资源。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反思的意义,自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不断增强教学反思能力,做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完成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过程,才能使新课程的实施充满希望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中受益,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