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有多远,一杯酒的距离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3日晚,第六届厦金海峡横渡活动于厦门荣誉酒店举办联谊晚宴。晚宴现场有一个赞助商授牌仪式,金门高粱酒是本届厦金海峡横渡活动唯一指定白酒,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简称金厦公司)董事长杨文智作为企业代表上台领取荣誉授牌。
  金门酒厂作为本届横渡赛事白酒的唯一赞助商,并非是第一次赞助。董事长杨文智先生介绍说,其实金门早年在料罗湾一直有横渡、抢滩活动,自2009年始,厦门与金门两地连续举办了六届横渡活动,金门酒厂一直参与其中。“这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是两岸体育竞技的交流与发展,推动着两岸文化经济的进步。一方面来说,赞助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公司品牌形象的建立,另一方面,作为已经在大陆发展十年的台湾企业,我们在为两岸的经济文化发展尽一份力。”董事长杨文智先生说。
  立体式的营销体系,启动在大陆市场的需求
  金厦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台湾金门酒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门酒厂)全额投资的公司,是唯一指定合法授权的代理商,负责金门高粱酒在大陆地区的市场推广与品牌运营。至今,金厦公司在大陆发展已经走进第十个年头。
  十年的销售推广并不容易,尤其是作为一家有着独特酒文化的公司,金厦公司不仅仅承担着销售金门高粱酒的任务,金门高粱酒的文化和金门酒厂品牌的推广同样十分重要。“金门高粱虽然在台湾是‘家喻户晓’,但是在大陆却是‘名不副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三年前,金门高粱酒在大陆一二线城市已有一定知名度,但销售并没有提上来。所谓的‘名不副实’就是指知名度有了,但是市场销量一般。”很多人知晓金门高粱酒的品牌,却不知道从哪里购买,或者买的人不多。所以,从2011年开始,金厦公司拓展的营销管道,主要是以专卖店为主。因为金门酒厂的定位是在中高端,所以以一线城市和有饮酒习惯的区域推广为主,目前在全国已初具规模。
  2013年8月,金厦公司经过公开招商与中国500强企业象屿集团厦门闽台商贸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厦门闽台商贸有限公司成为其在中国东北区和西北区的经销合作伙伴。豫鲁、江浙、赣皖等其他省区也在甄选区域经销商中。
  专卖店对于“金门酒厂”的品牌强化,经销点对于金门高粱酒的产品推广,区域经销商的合作对于整理经销片区的部署,三者形成了立体、深入的营销体系。以及近期于上海举办的品酒会,不仅能使得产品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沟通,加深产品体验,并且可以充分借助专卖店、经销点的消费资源,构建金门高粱酒在大陆市场的氛围。
  针对大陆市场细调产品,贴近受众
  金厦公司从创立之初至今,在大陆市场保持着年均约30%的增长率,即使在产能受限的2011年,在大陆市场也销售了近2亿元。金厦公司对于金门高粱酒在大陆市场的推广功不可没。
  有些消费者反映金门高粱酒在大陆地区出售的价格与在台湾地区出售的价格有些差异。其实,金门酒厂的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光是关税和流通环节所需的环节便增加了很多成本。金门酒厂也一直努力扩大销售渠道,让大陆消费者可以透过合法授权的经销商、专卖店等,更方便地买到和喝到原装进口、原汁原味的正宗金门高粱酒。针对大陆的市场,金门酒厂也在产品上做了一些调整。董事长杨文智先生介绍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产品必须要做一些调整。我们经典的酒品——金门特级高粱酒,不管在台湾还是大陆都卖得比较好。后来的红坛金门特级高粱酒,酒品与58度特级高粱酒无异,却是专门针对大陆市场重新开发的。它的包装从整体的白色改成红色,而且分别做了喜寿两款,更贴近大陆喜庆用酒的习惯,价格也有调整。这两款酒目前占到总体销售额的三成,在大陆也已有一定的品牌效应。”金厦公司推陈出新,多款新酒品陆续上市,从容量、价格、包装等方面进行微调,让酒品更加贴近大陆的消费心理。虽然酒品不断地创新,但唯一不变的是金门高粱酒的品质,金门酒厂始终坚持用心酿酒、诚心待客,这也是金酒一直以来让广大消费者信赖与喜爱的品牌魅力所在。
  金门酒厂的高粱酒从质量上更强调度数和年份上的差异,并未有其他白酒品牌产品“花哨”,“因为我们的酒只有三种原料:水、小麦、高粱,没有添加任何东西。所以,我们的口感来自哪里?它的变化来自酒的度数,以及年份。”另一方面,这种古法酿造技术和金门酒厂绝佳的酿酒条件,也是制约金门高粱酒并不能以生产数量占领市场的原因,却是其六十余年来的质量保证。所以,大陆的白酒市场虽然一直不乏新产品推出,但金门高粱酒却能越过海峡,深入大陆市场,照旧掳获大陆消费者的芳心。其中原由,不外乎在此。杨文智先生还特别介绍了纯粮固态酿造中对金门高粱酒质量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传统的酿酒工艺,采用的是截头去尾法。酿酒的过程不会从第一滴到最后一滴都是同一个度数,前面会浓一些,原浆一开始会有80多度,最后可能只有十来度,所以低度数的这一段就要回收回去,重新发酵,经过十天半个月再摘酒。但金门酒厂的摘酒只有两次,以保证质量始终如一,这样才能香醇甘冽。”
  除了近几年的厦金横渡活动,包括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金门高粱也参与其中的赞助,向公众传达出正面、积极的讯息,杨文智先生说,“体育精神就是坚持,与我们公司的企业态度是一致的。我们的企业理念就是‘做好酒,卖好酒,长长久久;亲顾客,近顾客,时时刻刻’,这也是一份坚持!”正是如此,金门酒厂六十余载的岁月凝成的“台湾白酒第一品牌”,香飘两岸,每一滴佳酿都可品出一种“两岸情结”。
其他文献
从事出版行业十年来,我策划、编辑了上百本图书,选题范围涵盖新闻传播、文学艺术诸领域,而其中电影类图书是我个人投入热情与心力最多的一块阵地——因为我本身是个影迷。这些年,我先后推出“迷影”系列和“卿云馆”丛书,编辑出版了《好莱坞启示录》《许鞍华说许鞍华》《香港新浪潮电影》《胡金铨谈电影》《武侠大宗师:张彻》《对话比利·怀尔德》《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日本电影大师》等图书。这些书不是大红大紫的畅销书
期刊
第一次与立体书结缘是为当时三岁的小侄女选购圣诞礼物。儿童书店的橱窗里陈列着多款国外进口的童话故事立体书,每一本都深深吸引着我,若非因为荷包不够饱满,真的很想豪气万千地把它们通通包起来带回家。最后还是屈服于经济现实,只能买下一本罗伯·萨布达(Robert Sabuda)的《绿野仙踪》(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它的内页一翻开就刮起一股龙卷风,继之还有透过丝线拉力往上飘起
期刊
平日走在路上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吗?  我会东张西望,留意四周围的环境,像是户外广告海报,街边小贩,奔驰而过的车辆,身边的行人,甚至是地面的磁砖、圆孔盖……出国旅游的时候,更是瞪大眼睛,贪看出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无论是不是名胜古迹,就是街边的红绿灯、斑马线、垃圾桶,都觉得很新奇有趣,因为跟自己住的地方完全不一样。  或许是自己受过多年的社会学思维训练的缘故,一直以来,秉持着社会学的教导,“不将
期刊
在虚构文学广受大众喜爱和讨论的时候,一直写纪实和非虚构的申赋渔,总是别出心裁,走在另外的路上。他的书不多加宣传却饱受好评,《一个一个人》三个月第一版就售罄,《光阴:中国人的节气》大陆版卖断货,今年夏天他的《逝者如渡渡》全新装帧设计和再版,秋天,他有所突破的新书《匠人》也将面世,他将等来写作旅程上不断探索的又一个收获,迎来又一个里程碑。  从纪实类著作《不哭》,到《一个一个人》,到《光阴》《逝者如渡
期刊
《天·籁——一个人的精神史诗》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画对话”系列图书最新一种,是艺术评论家张荣东和旅美画家王伟中的艺术对谈录,也同时辑录了张对王画作的艺评,以及王的部分画外随笔。  他们两位都是我的朋友。很多时候,朋友之间太熟悉,太了解,反而容易忽略他们在学术和艺术领域的成绩。我日常认识的张荣东,是艺术学院教授,偶尔朋友小聚饭局聊天,之后各回各家,他就隐身大市,扑落扑落衣袖抖落凡尘之灰,养花养鸟
期刊
在上海虹口区,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楼小房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一座摩西会堂,二战时期,以这座会堂为中心的提篮桥地区,生活着近两万名犹太人。今天,这座会堂成为了上海犹太纪念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不过,从纪念馆门前走过时,我们会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冷清,来往的行人并不特别在意这个处所。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犹太人依旧十分陌生。  犹太人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为何在欧
期刊
首页头条采用“幻灯片式轮播”是许多网站流行的作法。这一阵子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种设计,打开新闻网站,就首页轮播区的下一页箭头(>)按钮,按按按就把当日头条重点快速地扫描完毕。相对的,某些新闻站轮播区采用的是“页标签分页”方式的设计,虽然大家都是在同样大小区域内,层层迭上尽量多的新闻,但“幻灯片式轮播”却给我更容易阅读的感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对读者而言,同样是在相同区域内切换下一页内容,两者
期刊
凝望地上颜色与天空的距离,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近一些!  尽管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信誓旦旦地宣称:“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象征简约为美),令我一度恋慕极简主义黑白光影所呈现的自我独白与余韵的想象空间,但我总是赫然想起小时候常听坊间电台卖药广播谆谆告诫“人生应该是彩色的,而不是黑白的”这句俗谚,因而每每无法自拔地更加迷醉
期刊
评选说明:  作品以2014年(以版权页信息为准)出版的图书书封设计为评选对象;图书类型不限。  请提供电子书封(立体书封为佳)、书封设计者姓名,发至[email protected]  评选过程:  ①两岸作品每月通过杂志官方微博投票系统进行初选。每月大陆和台湾部分各自初选15件作品,作为年度初选TOP100。每月在杂志刊载公布推介。  ②若有遗漏作品,读者、书店、编辑可以陆续在12月前推荐补入
期刊
1984年10月16日,关晓荣背着相机,走入八尺门,在一个布农族人(台湾高山族一支,以下同)那里以六百元新台币的月租分租下一间二尺见方的斗室,开始半年的蹲点式报告工作。  关晓荣起初会进到八尺门进行纪实摄影,其初衷是单纯的,却并不简薄。  一方面,他那时在《时报杂志》工作。周刊型杂志的工作状态和台湾当时戒严时期的言论禁忌,对他的工作、创作有很大的限制,让他无法深入一个环境去体验、观察、研究。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