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回,我到“鹿耕讲堂”讲座,聊起了刘邦。座中,有听众强烈质疑了我。
话说,我到鹿港“鹿耕讲堂”的前一天,刚刚于台北书院开讲了《史记·高祖本纪》,兴致犹高,便在“鹿耕讲堂”又提起了刘邦。我兀自讲得高兴,却没留心底下有位女士已然变脸变色;我越讲,她脸色就越沉得难看。结果,到了讨论时间,她终于忍不住以低沉而嫌恶的口吻问道,“你似乎对刘邦很有好感?”
她的嫌恶,不单针对我,更是冲着刘邦。质言之,“恨乌及屋”罢了!她对刘邦的不满,当然事出有因;在讲座的现场,她就以鄙夷与不齿的神情提了刘邦最恶名昭彰的那桩事:“蹶两儿,欲弃之”。
当时,刘邦率领了五路诸侯军,一举攻下楚都彭城。正当大肆庆功、“置酒高会”时,项羽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攻彭城、大破汉军,再将刘邦严严实实地围了三匝。此时,一阵猛烈的沙尘暴突然吹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刘邦这才侥幸地逃遁而去。途中,恰好遇到他的一双儿女,“乃载行”。结果,刚走了一段,忽听楚骑追来;刘邦一急,便“推堕孝惠、鲁元(后来的鲁元长公主)车下”。这时,太仆(王者的驾车官)夏侯婴急忙停车,“收载之”。刘邦一看,提脚再“蹶两儿,欲弃之”,夏侯婴只好再急急停住。“收载”之后,刘邦又踢,夏侯婴则又停;“如是者三”。
就这么三回,刘邦当然要恶名昭彰。于是,后代便不断有人骂他“无情”,说他“天性残忍”。因此,“鹿耕讲堂”这女士的深恶痛绝,不仅合情,似乎也极合理。
然而,对于类似的指责,那无赖刘邦,可是一点儿都不在意。换句话说,你骂了,其实也是白骂。反正,他的名声,一向就不算好,他又懒得关心这劳什子的名声。除了刘邦之外,当年与他一块干大事的陈平,未起事前,也是“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相较起刘邦,或许,名声还更差一些。
他们没有名声的问题,因此,到了关键时刻,常常不受俗情所执,反而有种异于常人的豁脱与清楚。当一般人还在天人交战、纠结不已时,他们却可以冷冷静静地直面核心,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清爽得很;所以,他们可成大事。
后来,项羽欲烹太公,那无赖刘邦就既没挣扎、也不犹豫,只是嘻皮笑脸地说,“幸分我一杯羹”。一旁的项伯,倒是一语道破:像刘邦这种“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正因“杀之无益”,杀了不仅白杀,反更添祸(当年项羽就因烹了王陵之母,才让王陵横了心,从此死心塌地追随刘邦)。于是,项羽无奈,也只好罢手。
事实上,凡事只要一挣扎、一犹豫,再好的心思、再良善的动机,多半,都会成了坏事。反过来说,若不挣扎、也不犹豫,看似没心没肺,最后,倒可能把人给救了。于是,我想起了禅宗著名的公案:
一日,池州南泉寺东西两堂争猫儿,方丈普愿禅师见之,遂提起猫儿云,“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禅师遂斩猫儿为两段。
这一群无言以对、不知如何的僧众,大概都是些“善哉善哉”的慈悲之徒;可惜,正因如此,这猫儿就活不了了。至于刘太公,幸亏有个常被他嫌弃、看来也不太孝顺、更貌似没啥慈悲心的无赖儿子刘邦,他的老命,却总算保住了。后来,还当了太上皇呢!
同样地,刘邦那“蹶两儿,欲弃之”的举动,一方面,当然是“为天下者,不顾家”,王者身系天下安危,保住一己性命,看似自私,其实却是他最大的职责。而另方面,刘邦此举,虽然没心没肺,可真要说,却最有办法留得住一双儿女的小命。毕竟,当楚骑快追上时,刘邦若因顾念儿女,一徬徨、一犹豫、一紧抓不舍,最终若是被执,其结果,必然全数被杀、无一幸免。可是,当他大脚一踢时,除了保住自己之外,孝惠、鲁元当然要落入楚军手中。楚军取得了汉王家人,不管是太公、吕后,或者孝惠、鲁元,都是为了留置楚营,以为人质。换言之,刘邦当然清楚,楚兵不管再怎么愚蠢、再怎么胆大妄为,除非项羽首肯,否则,都不可能才一执之便迳杀之。毕竟,那不仅失去了一大筹码,还会引来汉军的同仇敌忾、助长敌军的士气,怎么说,都有弊无利呀!
对刘邦而言,当时急急逃命,若能带着一双儿女顺利脱险,自然最好。可是,若真不得已,也只能一脚踹开,先求自己活命,至于来日那两条小命的人质困扰,届时再说吧!谁知,那老实忠厚的夏侯婴压根就搞不清楚状况,只因不舍,只因惊骇,不仅每回“收载之”,最后,还干脆让小孩死命地抱住他。这就难怪,刘邦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会“行欲斩婴者十余”!老实说,刘邦这时既恼又怒又着急,除了频频挥剑之外,总不能连负责驾车的夏侯婴也大脚一踹吧!
话说,我到鹿港“鹿耕讲堂”的前一天,刚刚于台北书院开讲了《史记·高祖本纪》,兴致犹高,便在“鹿耕讲堂”又提起了刘邦。我兀自讲得高兴,却没留心底下有位女士已然变脸变色;我越讲,她脸色就越沉得难看。结果,到了讨论时间,她终于忍不住以低沉而嫌恶的口吻问道,“你似乎对刘邦很有好感?”
她的嫌恶,不单针对我,更是冲着刘邦。质言之,“恨乌及屋”罢了!她对刘邦的不满,当然事出有因;在讲座的现场,她就以鄙夷与不齿的神情提了刘邦最恶名昭彰的那桩事:“蹶两儿,欲弃之”。
当时,刘邦率领了五路诸侯军,一举攻下楚都彭城。正当大肆庆功、“置酒高会”时,项羽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攻彭城、大破汉军,再将刘邦严严实实地围了三匝。此时,一阵猛烈的沙尘暴突然吹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刘邦这才侥幸地逃遁而去。途中,恰好遇到他的一双儿女,“乃载行”。结果,刚走了一段,忽听楚骑追来;刘邦一急,便“推堕孝惠、鲁元(后来的鲁元长公主)车下”。这时,太仆(王者的驾车官)夏侯婴急忙停车,“收载之”。刘邦一看,提脚再“蹶两儿,欲弃之”,夏侯婴只好再急急停住。“收载”之后,刘邦又踢,夏侯婴则又停;“如是者三”。
就这么三回,刘邦当然要恶名昭彰。于是,后代便不断有人骂他“无情”,说他“天性残忍”。因此,“鹿耕讲堂”这女士的深恶痛绝,不仅合情,似乎也极合理。
然而,对于类似的指责,那无赖刘邦,可是一点儿都不在意。换句话说,你骂了,其实也是白骂。反正,他的名声,一向就不算好,他又懒得关心这劳什子的名声。除了刘邦之外,当年与他一块干大事的陈平,未起事前,也是“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相较起刘邦,或许,名声还更差一些。
他们没有名声的问题,因此,到了关键时刻,常常不受俗情所执,反而有种异于常人的豁脱与清楚。当一般人还在天人交战、纠结不已时,他们却可以冷冷静静地直面核心,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清爽得很;所以,他们可成大事。
后来,项羽欲烹太公,那无赖刘邦就既没挣扎、也不犹豫,只是嘻皮笑脸地说,“幸分我一杯羹”。一旁的项伯,倒是一语道破:像刘邦这种“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正因“杀之无益”,杀了不仅白杀,反更添祸(当年项羽就因烹了王陵之母,才让王陵横了心,从此死心塌地追随刘邦)。于是,项羽无奈,也只好罢手。
事实上,凡事只要一挣扎、一犹豫,再好的心思、再良善的动机,多半,都会成了坏事。反过来说,若不挣扎、也不犹豫,看似没心没肺,最后,倒可能把人给救了。于是,我想起了禅宗著名的公案:
一日,池州南泉寺东西两堂争猫儿,方丈普愿禅师见之,遂提起猫儿云,“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禅师遂斩猫儿为两段。
这一群无言以对、不知如何的僧众,大概都是些“善哉善哉”的慈悲之徒;可惜,正因如此,这猫儿就活不了了。至于刘太公,幸亏有个常被他嫌弃、看来也不太孝顺、更貌似没啥慈悲心的无赖儿子刘邦,他的老命,却总算保住了。后来,还当了太上皇呢!
同样地,刘邦那“蹶两儿,欲弃之”的举动,一方面,当然是“为天下者,不顾家”,王者身系天下安危,保住一己性命,看似自私,其实却是他最大的职责。而另方面,刘邦此举,虽然没心没肺,可真要说,却最有办法留得住一双儿女的小命。毕竟,当楚骑快追上时,刘邦若因顾念儿女,一徬徨、一犹豫、一紧抓不舍,最终若是被执,其结果,必然全数被杀、无一幸免。可是,当他大脚一踢时,除了保住自己之外,孝惠、鲁元当然要落入楚军手中。楚军取得了汉王家人,不管是太公、吕后,或者孝惠、鲁元,都是为了留置楚营,以为人质。换言之,刘邦当然清楚,楚兵不管再怎么愚蠢、再怎么胆大妄为,除非项羽首肯,否则,都不可能才一执之便迳杀之。毕竟,那不仅失去了一大筹码,还会引来汉军的同仇敌忾、助长敌军的士气,怎么说,都有弊无利呀!
对刘邦而言,当时急急逃命,若能带着一双儿女顺利脱险,自然最好。可是,若真不得已,也只能一脚踹开,先求自己活命,至于来日那两条小命的人质困扰,届时再说吧!谁知,那老实忠厚的夏侯婴压根就搞不清楚状况,只因不舍,只因惊骇,不仅每回“收载之”,最后,还干脆让小孩死命地抱住他。这就难怪,刘邦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会“行欲斩婴者十余”!老实说,刘邦这时既恼又怒又着急,除了频频挥剑之外,总不能连负责驾车的夏侯婴也大脚一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