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出于司空见惯,时有家长对“看着长大”的孩子貌似随意涂抹的画不以为然。相反,很多幼儿的画往往会让专家学者们激赏不已。同样的画,为何不同的成人对之有着不同的感受?这主要是因为成人从不同的角度评判幼儿绘画必然会导致不同的价值标准。
其中,有的人以画得“像不像”具体事物为评判标准,即:幼儿绘画作品是否体现了“再现性”;有的人则是以其画得是否勇敢执着且有奔放激情为评判标准,即:幼儿绘画作品是否具有“表现性”。
此说“再现”,是指作者对具体事物的客观反映;而“表现”,则是指作者主观驱使自己所做的情绪性抒发。
不管幼儿绘画在不同的成人眼中会获得如何评价,却较少有成人关注幼儿厕画的初始心态:他们本身究竟是要,“再现”还是要“表现”?幼儿绘画究竟是再现性还是表现性的?作为幼儿成长的教育者,成人应该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并施以适当引导?
一、幼儿绘画客观上的“再现性”
现存的大量史前出土文物(例如彩陶图案、原始雕刻等)表明:图形先于文字出现。人类早期,原始先民在使用文字之前,已经能够运用图形去表达自己对外界的感知与认知。原始先民是为人类的童年。
生活中不难看到,当孩子开始尝试使用语言时,也渐渐开始尝试使用绘画。不同于语言学习,那主要来自于他们对成人(父母)的模仿以及成人对他们的反复传授。而画画是由谁来“教”的?几乎无师自通!幼儿几乎都是天生的善画者。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若渐与美术疏离,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使然(作为孩子的第一教师,父母或许负有一定责任)。
原初的幼儿绘画,不需要成人做任何示范与指导。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用他们自创的图形去描绘自己所认知的世界。这一过程是幼儿要表达,再现式的表达。
但是,幼儿不同于成人。幼儿并不具备成人心理的独立性,他们直截了当地寻求成人呵护与褒奖。他们很希望(或是愿意)自己的画被“大人”所赏汉,虽然他们的画在直观上并不善于精确表达(尤其是幼儿)。
由于幼儿不能精确而有深度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所以幼儿绘画往往只描绘出事物的框架,并在不自觉地突出事物的某些局部特征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忽视事物的某些细节。
例如,幼儿画“毛毛虫”,他一定是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就是画的是什么,心中力图画像它!至于“毛毛虫”究竟有多少条腿脚,他却根本不在乎。
又例如,幼儿画“自行车”,一看便知面的是什么,但至于车轮的钢丝有多少根,却无关紧要。
二、幼儿绘画不经意流露的“表现性”
幼儿画画时,几乎都能说出自己在画什么。这个“什么”,其实就有具体事物所指。可是他们所画的事物与成人眼中的事物往往显现很大差异。这也是部分家长对孩子所画不以为然的原因。
幼儿绘画客观上具有“再现性”,但幼儿绘画并没有复制现实。何况,幼儿并不在乎他笔下的事物是否与现实事物相像几分!幼儿的自信心不经意之间使得自己的画作具有了“表现性”。例如幼儿描绘的“太阳”。
幼儿绘画往往不在乎所绘事物的比例尺寸。例如他们画人,知道要画出头部、躯干与四肢,至于各部分比例?并不重要。他们根本不介意人有着什么样的身体比例关系!
幼儿绘画描绘某些特定事物时并不一定需要此事物出现在他眼前,他多半是在画记忆、画印象,甚至画想象。孩子画了“有翅膀的妈妈”,就是一种理想化的“再现”!
幼儿绘画“动物也过圣诞节”的内容很夸张。拟人化动物,也是幼儿绘画中极其常见的理想化“再现”。
关于幼儿绘画的色彩处理。此说“处理”,仅是借用成人的行为动词。因为这里所说的幼儿绘画色彩,是指看到幼儿绘画的结果,而非指幼儿择色的欲望与动机。幼儿一般多画事物的固有色,如画太阳,非红即黄;画天地,或蓝或绿。这是幼儿绘画的再现性;幼儿画画用色非此即彼,往往并不在意色彩的微妙过渡。
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显示他们在“表达”。“表达”不等同于“表现”。后者往往需要作者具备更多的主观意识。我们有时能从幼儿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画面流露出的抽象美,例如疏密感与节奏感等等。但这,这些抽象美只是成人的联想与感悟,而并非幼儿的刻意所为。因为幼儿绘画所体现的表现性多半不是作者的主观意愿,所以笔者本文给“表现性”加以引号。
从根本上说,幼儿往往是愿意把事物画“相像”的,只是通常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画得“像不像”而已。主观意愿的再现性与客观效果表现性,这就是幼儿绘画的“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相互关系。对于幼儿绘画的“再现性”与“表现性”,我们更应该重视后者。
如果说幼儿绘画的再现性是普遍的必然,那么幼儿绘画的表现性则是灵光闪现的偶然。颇具个性的偶然美,因出自不经意而显其珍贵。
“表现性”使幼儿绘画不经意流露出的有别于成人的稚拙感与抽象美,我们可以将之视作“游戏性的装饰美”。通观幼儿的日常口语、肢体语汇及其行为习惯……时时彰显出一定程度的夸张变形,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倍加可爱。
作为成人,我们既要尊重幼儿绘画“不拘一格”地自由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更应呵护并注意激发幼儿绘画表现性背后蕴含的自信心。
幼儿在长成为少年的过程中,眼界不断开阔。脱离幼儿年龄段以后的绘画,似乎比幼儿绘画多了一些见识“深度”。但往往作者此阶段更加在乎是否“相像”,却又“眼高手低”。因此,很多少年画作趋于理性再现的同时,却普遍缺乏了幼儿绘画具有的视觉冲击力。这恰恰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有些遗憾。
其中,有的人以画得“像不像”具体事物为评判标准,即:幼儿绘画作品是否体现了“再现性”;有的人则是以其画得是否勇敢执着且有奔放激情为评判标准,即:幼儿绘画作品是否具有“表现性”。
此说“再现”,是指作者对具体事物的客观反映;而“表现”,则是指作者主观驱使自己所做的情绪性抒发。
不管幼儿绘画在不同的成人眼中会获得如何评价,却较少有成人关注幼儿厕画的初始心态:他们本身究竟是要,“再现”还是要“表现”?幼儿绘画究竟是再现性还是表现性的?作为幼儿成长的教育者,成人应该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并施以适当引导?
一、幼儿绘画客观上的“再现性”
现存的大量史前出土文物(例如彩陶图案、原始雕刻等)表明:图形先于文字出现。人类早期,原始先民在使用文字之前,已经能够运用图形去表达自己对外界的感知与认知。原始先民是为人类的童年。
生活中不难看到,当孩子开始尝试使用语言时,也渐渐开始尝试使用绘画。不同于语言学习,那主要来自于他们对成人(父母)的模仿以及成人对他们的反复传授。而画画是由谁来“教”的?几乎无师自通!幼儿几乎都是天生的善画者。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若渐与美术疏离,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使然(作为孩子的第一教师,父母或许负有一定责任)。
原初的幼儿绘画,不需要成人做任何示范与指导。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用他们自创的图形去描绘自己所认知的世界。这一过程是幼儿要表达,再现式的表达。
但是,幼儿不同于成人。幼儿并不具备成人心理的独立性,他们直截了当地寻求成人呵护与褒奖。他们很希望(或是愿意)自己的画被“大人”所赏汉,虽然他们的画在直观上并不善于精确表达(尤其是幼儿)。
由于幼儿不能精确而有深度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所以幼儿绘画往往只描绘出事物的框架,并在不自觉地突出事物的某些局部特征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忽视事物的某些细节。
例如,幼儿画“毛毛虫”,他一定是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就是画的是什么,心中力图画像它!至于“毛毛虫”究竟有多少条腿脚,他却根本不在乎。
又例如,幼儿画“自行车”,一看便知面的是什么,但至于车轮的钢丝有多少根,却无关紧要。
二、幼儿绘画不经意流露的“表现性”
幼儿画画时,几乎都能说出自己在画什么。这个“什么”,其实就有具体事物所指。可是他们所画的事物与成人眼中的事物往往显现很大差异。这也是部分家长对孩子所画不以为然的原因。
幼儿绘画客观上具有“再现性”,但幼儿绘画并没有复制现实。何况,幼儿并不在乎他笔下的事物是否与现实事物相像几分!幼儿的自信心不经意之间使得自己的画作具有了“表现性”。例如幼儿描绘的“太阳”。
幼儿绘画往往不在乎所绘事物的比例尺寸。例如他们画人,知道要画出头部、躯干与四肢,至于各部分比例?并不重要。他们根本不介意人有着什么样的身体比例关系!
幼儿绘画描绘某些特定事物时并不一定需要此事物出现在他眼前,他多半是在画记忆、画印象,甚至画想象。孩子画了“有翅膀的妈妈”,就是一种理想化的“再现”!
幼儿绘画“动物也过圣诞节”的内容很夸张。拟人化动物,也是幼儿绘画中极其常见的理想化“再现”。
关于幼儿绘画的色彩处理。此说“处理”,仅是借用成人的行为动词。因为这里所说的幼儿绘画色彩,是指看到幼儿绘画的结果,而非指幼儿择色的欲望与动机。幼儿一般多画事物的固有色,如画太阳,非红即黄;画天地,或蓝或绿。这是幼儿绘画的再现性;幼儿画画用色非此即彼,往往并不在意色彩的微妙过渡。
幼儿通过美术活动显示他们在“表达”。“表达”不等同于“表现”。后者往往需要作者具备更多的主观意识。我们有时能从幼儿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画面流露出的抽象美,例如疏密感与节奏感等等。但这,这些抽象美只是成人的联想与感悟,而并非幼儿的刻意所为。因为幼儿绘画所体现的表现性多半不是作者的主观意愿,所以笔者本文给“表现性”加以引号。
从根本上说,幼儿往往是愿意把事物画“相像”的,只是通常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画得“像不像”而已。主观意愿的再现性与客观效果表现性,这就是幼儿绘画的“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相互关系。对于幼儿绘画的“再现性”与“表现性”,我们更应该重视后者。
如果说幼儿绘画的再现性是普遍的必然,那么幼儿绘画的表现性则是灵光闪现的偶然。颇具个性的偶然美,因出自不经意而显其珍贵。
“表现性”使幼儿绘画不经意流露出的有别于成人的稚拙感与抽象美,我们可以将之视作“游戏性的装饰美”。通观幼儿的日常口语、肢体语汇及其行为习惯……时时彰显出一定程度的夸张变形,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倍加可爱。
作为成人,我们既要尊重幼儿绘画“不拘一格”地自由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更应呵护并注意激发幼儿绘画表现性背后蕴含的自信心。
幼儿在长成为少年的过程中,眼界不断开阔。脱离幼儿年龄段以后的绘画,似乎比幼儿绘画多了一些见识“深度”。但往往作者此阶段更加在乎是否“相像”,却又“眼高手低”。因此,很多少年画作趋于理性再现的同时,却普遍缺乏了幼儿绘画具有的视觉冲击力。这恰恰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