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在分析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阐述了目标达成、学生参与、自主建构、师生互动及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的理念与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有效性 达成 参与 发展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效果、效率的基础上,追求有效益,这种追求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把握以下要求:
1.教学目标尽可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陈述,不僅教师能理解,学生也要能理解,避免用含糊的语言陈述目标,以免不同的人对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
2.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避免用“教师行为”代替“学生行为”,造成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
3.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的陈述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有效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
学习发生的深层次根源来自主体的认知需要,然而学习的实际发生则常常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就是说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学习无法发生;但是没有环境的外在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尚待发展的中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依靠教师去激发和调动。
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示范边想边说以及演示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指导给学生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合作学习者、合作研究者:教师把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形成概括的知识结构,提高有效性
学习上的迁移,具体地说是知识学习的具体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性问题。只有概括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新旧知识间本质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也只有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观念。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是“接受——建构”式的,它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前人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必须的。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预度”,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有效性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权威或放任自流的方式对学习都有不利的影响。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
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充分认识到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现代各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注意教师在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张定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有效性 达成 参与 发展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效果、效率的基础上,追求有效益,这种追求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把握以下要求:
1.教学目标尽可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陈述,不僅教师能理解,学生也要能理解,避免用含糊的语言陈述目标,以免不同的人对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
2.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避免用“教师行为”代替“学生行为”,造成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
3.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的陈述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有效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
学习发生的深层次根源来自主体的认知需要,然而学习的实际发生则常常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就是说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学习无法发生;但是没有环境的外在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尚待发展的中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依靠教师去激发和调动。
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示范边想边说以及演示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指导给学生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合作学习者、合作研究者:教师把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形成概括的知识结构,提高有效性
学习上的迁移,具体地说是知识学习的具体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性问题。只有概括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新旧知识间本质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也只有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观念。
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是“接受——建构”式的,它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前人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必须的。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预度”,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有效性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权威或放任自流的方式对学习都有不利的影响。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
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充分认识到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现代各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注意教师在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张定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修订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