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验和研究表明教学是否具有成效,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多种方法。因而,教师应该掌握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事实证明教师往往仅仅使用一些很狭隘的方法,尽管他们知道如果采用更多一些不同的方法,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许多课程设计人员和教育研究人员都提出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因为,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获得同样的学习效果;某些教学方法对于特殊的教学场景更为适用;在培养团队技能方面,教师课堂教授就不如小组活动实践效果好;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适用或希望适用于所有的学习内容;某种方法在某个场景中可能有效,在另一种场景中则截然相反。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 教学方法
一、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理念
教学活动指的是为了帮助学员达到课程的目标而设计的教学场景。它包括教师所计划的所有教学和指导策略,以及学生在课堂或其他学习环境(如独立学习,实地考察和野外郊游)里可能学会的那些方法。
在安排课程的时候,教学策略与教学学内容及课程意图总是紧密相连。内容来自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课程设计人员则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活动,帮助有效地落实教学内容。策略必须与目标相符,才能挑选出最具成效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便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几种重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1、叙述式教学
⑴、叙述式学习活动描述
这种方法是把信息单方向从源头传送给学生。源头可能有多种形式(书本、电视和人),当然,通常情况下,源头是在课堂讲课的教师。按照这种教学策略,学生基本是被动接受信息。
⑵、常见的叙述式教学形式
讲座、演示、布置阅读任务和音像教学。
⑶、叙述式教学的好处
充分有效地使用了资源。单一源头,如,一个讲师,就可以同时给几百甚至几千个学生讲授学科的内容。最近通过网络学院的开放式学习大学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接受的信息,应该是教师综合了各种材料和研究成果之后,把最好的内容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听和看的。当然,有些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加强学习效果方面比其他教师要强。
很可能,在台上讲课,做演示或通过音像教学的那个人就是该学科的知识权威。在一两个小时的授课时间里,学生获得的是教师在图书馆里花费了许多个小时阅读研究的成果。因而,这种方法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效率都很高。
这种叙述式教学方法还会有助于教师相信教学的全面性。教师在逐步传授教学内容的时候,知道至少从教学材料传授的角度来说,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课程既定的内容已经教给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当然取决于学生自己。
⑷、叙述式教学的缺点
从学生方面来看,强调的是被动式学习行为。尤其是课堂讲座,获得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后的信息保有量会很低。如果课堂讲授的方法不当,则叙述式教学法的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
由于不能及时获得学生反馈,就无法知道其学习的准确性。改进教学的最简单的方法应该就是“几条反馈意见”。
总体而言,叙述式教学在使用教学资源和达到课程目标方面卓有成效,但学生学习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2、互动式教学
⑴、互动式教学活动的描述
与上面所说叙述式教学很相似。(叙述式教学指的是单方向传送信息,如课堂讲座或演示,学生并不参与其中)互动式教学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其特别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这往往采用在叙述式授课过程中安排问答时间,有时也称作“讨论”或“提问——讨论”。它既包含了叙述式教学方法中的成功要素,也包括了互动和反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提供互动因素,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上使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普遍的。
⑵、常见的教学活动形式
课堂讲授、辅导、讲座和小组讨论。
互动式教学的典型例子可以归纳为,一个教师,20到35个学生,教师通过口头或音像教学的方法传授信息给学生并和学生互相探讨。在适当的时候,会安排问答时间,教师会把意见和看法反馈给学生并对学习的效果作出评判。
⑶、互动式教学的好处
互动式教学常常可以弥补叙述式教学的弱处,同时保留其长处;互动式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及时提供反馈,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同时给修正和扩展学习内容创造了更多机会,及时反馈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优势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⑷、互动式教学的缺点
互动式教学需要更多——师资、教室、音像设备。(当在同一个场所同时所教授的学生人数就要比叙述式授课方法少许多)。
如果一个教师同时教授几个班级相同的科目,科目程度也相同的话,互动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重复教学。即便因此可以节省备课时间,这种方法仍旧不能有效地使用时间和人力。
如果不用重复讲授同一内容,大量的备课时间则成为一种不利的因素。由此可见,从教学资源角度来说,互动式教学效果甚微,但在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看,这一点不足之处完全可以被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师生间互动的关系所带来的益处抵消。
3、小组讨论教学
⑴、小组讨论教学活动描述
这种方法指的是把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各自相对独立地工作,完成自己的目标。大部分情况下,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完成工作。这时,教师的职责从传授知识转成协调活动,指导教学材料和教学进程。在课堂教学的范畴内,学生被分成小组,各自负责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讨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项议题,解决科学上的一道问题或就一篇小说中的主要任务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启发,学生学会如何规划和组织工作,寻求论据、分享知识、分担工作、学会让步等等。
⑵、常见的教学形式
小组讨论辅导课、讲座、脑力风暴讨论会等等。
⑶、小组教学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学生从互动学习中获得的益处。上面所说的各项技能都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习获取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小组教学法是帮助他们在学校学会技能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想到学到很多东西,因此,这种教学策略不可轻视。同样地,能够协同学习尤其是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
小组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更多合作,小组活动尤其是小组讨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法。课程设计人员应当想办法把这种教学策略纳入他们所设计的课程表里。
⑷、小组教学的缺点
小组讨论教学需要教师转换角色,有时还会很耗时间。
小组教学时也会出现某些明显的不利现象,如讨论时发出噪音。
有时学生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小组教学方式。
但是,了解最新教育理念的课程设计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在掌握技能和学会知识的同时,其所鼓励的价值观如:有效的团队工作方面,小组教学的重要性等。
另外,近期的发展表明经济成功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商业界和产业界需要员工具有在职场中能够更为有效地合作、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应注意小组协作精神培养。
4、探索式教学
⑴、探索式教学活动描述
使用这种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教师不再给学生提供所有材料,而是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疑问或者一个棘手的难题,要求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有许多种探索式教学策略,适用几乎所有的教学场景和科目。有时,这种方法也被称做探讨式教育、发现式学习或解决问题式教学。
⑵、探索式教学法使用
各种层次的教育或培训,同样地,也适用各种科目。比如,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科学(糖遇到热硝酸会发生什么反应?):或者数学,(有了某些信息后,是否可计算大楼的高度?)等等。在这些例子里,教师角色更接近一个助手或资料员,而学生则更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
⑶、探索式教学的最大优势
学生自身产生的渗透式学习的特性参与探索式学习,解决问题的学生更容易与所学内容产生关联感,进而增强其理解的深度。
学生培养了探索求解的技能,解决今后生活中许多实际的问题。
探索式教学是一种有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系统决策的方法,如果把这种策略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更有效。
⑷、探索式教学的缺点
探索式教学解决问题法在学校里明显不受欢迎,至少,不受许多教师认可。这主要归结于普遍认为有几条不利于教师之处:
在课堂上,这种教学法极其耗时,与课程表要求完成的大量知识内容形成直接冲突,因而不敌其他教学策略。采用探索式法教学,同样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内容只能涉及内容的一小部分。同时,教师前期的备课以及让学生熟悉整个过程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教师在探索式教学中角色被置换了。他们不再是知识的源头,不再是判决对错的权威,而仅仅成为了提供材料和建议的人。这种转换使得控制学习进程的是学生而不再是教师。许多教师认为这是一种威胁。
另外,有些科目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明显不能采用探索教学法。比如,让学生探索木器加工中电锯的用法,显然是不安全的。
但是,还是有许多科目适合采用探索式教学法。教师在考虑其全盘教学策略的时候,应该多尝试这种方法。课程设计人员也应该多倡导这种方法,尽量把它纳入课程安排中。
5、个性化、独立学习
⑴、个性化学习描述
指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进程的监管人从教师转换到了学生。大量的学习工作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
⑵、常见的学习方式
1) 高度程序化的个体独立学习
利用高度程序化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顺序完成一定难度的和复杂学习任务。其中,会经常穿插一些测试,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学生可以获得反馈。这种教学方式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的课程,如钣金技术、喷漆技术、文字处理和服务招待等等科目。这种程序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学习任务分成小块的,按顺序排列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都与学生的掌握程度有关。学生在全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获得反馈,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效。这样,这种程序化教学法的激励——回应效果就能很好地掌控整个学习进程。
2) “非程序化”的个体独立学习
在这种学习场景中,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仅仅作为助手,学习的范畴没有严格规范。整个过程看不到太多正式的程序,也没有什么激励机制,尽管不同的教师掌控的情况各有不同。典型的做法是,教师仅仅提供一些规范,指导学生的工作进程。因此,这种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独立获取知识,并通过实践加强这种能力。
课程设计人员可能不是要求教师课堂上讲授一部分知识,而是建议学生通过个体化的学习方式,自己研究某个课题。这种学习的性质在各自的学习中会有明确规定。
另外,教师也可以使用这种个性化教学法,满足某些学生的需要。比如,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可能会安排他们附加工作,扩展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这也使得教师可以花更多时间帮助那些有特别需要的学生。
⑶、优势与劣势
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与劣势几乎完全取决于学生。在解决个人感兴趣的问题时,个性化学习是很有优势的。显而易见,非规范的个性化学习是高度个体化的,紧紧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也是非常有效的。
有些高度程序化的材料不能被称做个性化教学资料,尽管他们往往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而量身定做的。
个性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学习。学习任务甚至可以在校外完成。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因而可以大大加强。
许多教师不在课堂上采用个性化教学法是因为它需要教师花很多组织和准备的时间。如果使用个性化学习方式,同时采用其他教学策略,也许可以打消一些教师的顾虑。另外,有些教师担心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会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直接掌控。教师对学生所获取的学习内容是否适宜,是否够广够深,都不太有把握。
6、现实模拟
⑴、现实模拟教学活动描述
尽可能让学生的学习场景与现实生活相似。有时,最好让他们参加“实际生活”活动(比如实习)。但出于多种因素,这种方法在校园里难以实现。这时,就需要我们模拟一个具备现实场景各项主要特征的虚拟场景。
⑵、常见的学习形式
仿真、实体模拟、游戏和角色表演就是这一类的尝试。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其在真实生活里可能遇到的情况,(为教学方便起见,简化了某些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
现实模拟包括实体模拟器(飞行模拟器,模拟的酒店厨房)工作实习,模拟游戏和角色表演(比如让学生表演种族歧视,使学生亲身感受被歧视的滋味)。现实模拟包括高度逼真、以实体为基础的模拟和不太逼真比较抽象的模拟。那些高度逼真的模拟可以让学生在尽可能与现实相似的场景里学习。
⑶、现实模拟教学法的优势
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其优势不胜枚举。
如果使用得当,学生全面参与全部学习过程,同时,为了试图解决现实场景中的问题,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有效地学习。
现实模拟同时能够通过提供模拟的场景,促进学生理解,克服其他方法在这方面的缺陷。比如,课堂讲授和讨论等方法很难让学生学会“烤蛋糕”或“开坦克”。
有些学习要想有效,就得让学生边做边学。有些学校通过模拟游戏教那些理解、认知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也就是让他们参与“实验”式学习法。比如,学习历史,通常通过讲座、讨论或音像教学就足够了,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这实在太枯燥无味。但如果作一个模拟游戏,模仿几千年前那些骑士、农夫、商号、财主的生活,就会是一次完全不同的经历。这种模拟教学法很适合于那些用传统教学学习课程有难度的学生。有经验的教师把课程作一些调整,让学生参与模拟游戏,其结果是学生获得了从未体验过的学习经历。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选择标准
如果教师想实现课程文本中所设定的目标,那么,他们会遵循其中所推荐的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中选择学习活动的标准应该使用下列“学习原则”:
⑴、学习是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的过程。
⑵、如果学习者不但积极参与,而且还能理解所学的内容,那么,学习过程就会更加有效。
⑶、个人的目标、价值动机会对学习产生极大影响。
⑷、对某类情况的答案经常进行重复,这对学习技能而言极为重要。
⑸、直接进行巩固能够促进学习效果。间隔时间短,那么,认知反馈效果会更佳。
⑹、学习者见到的经验类型越广,就越有可能产生概括力和辨别力。
⑺、行为是学习者感知的一个功能。
⑻、不同的学习者对相似的情况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⑼、转化虽然会发生,但是幅度比人们想象得要少得多,而所发生的转化,一般可能是有关任务之间的相似性所造成的。不同情况之间的相似性以及转化的可能性,都应该明确予以指出。
⑽、小组气氛会影响学习任务与学生的满意程度。
⑾、个人的差异会影响学习。这类差异属于生物遗传性差异和社会文化性差异。
⑿、所有的学习都是多样的。虽然中心可能放在某一特殊的(渴望得到的)结果方面,但是,其他类型的学习者是同时展开的。
2、应考虑的因素
选择教学活动时,应全面考虑目标、学习者、资源、制约因素这四个因素。
⑴、目标
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活动很多,但是,其中可能只有一部分适于课程目的。比如,如果理科的某个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理解光的产生以及学会操作光频率测定仪器设备,那么,互动式和叙述式策略就很适合,而探讨式则不合适。然而,如同一个理科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安全正确使用吸液管,那么,互动式方法、小组式方法以及个性化/独立式学习可能就较为适合。
在对目标标准进行应用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是,教学设计者所选择的学习活动方法类型应该基于目标的性质。
⑵、学习者的适合性
如果将潜在可用方法的范围限制在可以满足课程的目标方面,那么,重要的是教学设计者要考虑在剩余的方法中,哪些与有关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水平等特征一致。
⑶、学习资源
某些方法的运用需要使用硬件(比如,电影放映机、电脑、录音机等)以及软件(比如电影、电脑程序、磁带等)。但是,院校中是否有这些资源?在需要时能否提供?
⑷、制约因素
在所有的教学情况中,有一系列制约因素进一步减少了对可用理想(或最合适)方法的选择如:场地、经费、教师本身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等。
四、教学活动的组织、排序
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排序时,在实际中作为经验法则,人们已经接受了三项标准。
1、连续性
是指在课程过程中的不同点对主要技能或知识进行重温。
2、顺序性
根据顺序的要求,活动需要由易到难渐次过度。有人称之为“积累型学习”。
3、综合性
是指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时间中的任何一点,教学活动关系密切,能为学习者提供统一综合的体验。学习活动组织尽量进行综合,能使教育者从各自的科目领域中脱离陈旧。
五、结束语
以“学生为中心”、“动中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学习知识的接收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应该是有效的组织者;不应该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应该是领着学生走进知识,获取技能。在我所执教的几个班级中,通过采用师生间的互动式、小组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现场模拟式、角色扮演式、问题探讨式等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让学生学习知识在轻松愉快中进行,技能在团结互助中获取,良好的工作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在校时学习兴趣高、学习成绩好,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树立了学校在企业中的声誉,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地位。
(作者单位:402289重庆市重庆工商学校)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 教学方法
一、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理念
教学活动指的是为了帮助学员达到课程的目标而设计的教学场景。它包括教师所计划的所有教学和指导策略,以及学生在课堂或其他学习环境(如独立学习,实地考察和野外郊游)里可能学会的那些方法。
在安排课程的时候,教学策略与教学学内容及课程意图总是紧密相连。内容来自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课程设计人员则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活动,帮助有效地落实教学内容。策略必须与目标相符,才能挑选出最具成效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便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几种重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1、叙述式教学
⑴、叙述式学习活动描述
这种方法是把信息单方向从源头传送给学生。源头可能有多种形式(书本、电视和人),当然,通常情况下,源头是在课堂讲课的教师。按照这种教学策略,学生基本是被动接受信息。
⑵、常见的叙述式教学形式
讲座、演示、布置阅读任务和音像教学。
⑶、叙述式教学的好处
充分有效地使用了资源。单一源头,如,一个讲师,就可以同时给几百甚至几千个学生讲授学科的内容。最近通过网络学院的开放式学习大学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接受的信息,应该是教师综合了各种材料和研究成果之后,把最好的内容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听和看的。当然,有些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加强学习效果方面比其他教师要强。
很可能,在台上讲课,做演示或通过音像教学的那个人就是该学科的知识权威。在一两个小时的授课时间里,学生获得的是教师在图书馆里花费了许多个小时阅读研究的成果。因而,这种方法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效率都很高。
这种叙述式教学方法还会有助于教师相信教学的全面性。教师在逐步传授教学内容的时候,知道至少从教学材料传授的角度来说,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课程既定的内容已经教给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当然取决于学生自己。
⑷、叙述式教学的缺点
从学生方面来看,强调的是被动式学习行为。尤其是课堂讲座,获得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后的信息保有量会很低。如果课堂讲授的方法不当,则叙述式教学法的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
由于不能及时获得学生反馈,就无法知道其学习的准确性。改进教学的最简单的方法应该就是“几条反馈意见”。
总体而言,叙述式教学在使用教学资源和达到课程目标方面卓有成效,但学生学习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2、互动式教学
⑴、互动式教学活动的描述
与上面所说叙述式教学很相似。(叙述式教学指的是单方向传送信息,如课堂讲座或演示,学生并不参与其中)互动式教学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其特别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这往往采用在叙述式授课过程中安排问答时间,有时也称作“讨论”或“提问——讨论”。它既包含了叙述式教学方法中的成功要素,也包括了互动和反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提供互动因素,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上使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普遍的。
⑵、常见的教学活动形式
课堂讲授、辅导、讲座和小组讨论。
互动式教学的典型例子可以归纳为,一个教师,20到35个学生,教师通过口头或音像教学的方法传授信息给学生并和学生互相探讨。在适当的时候,会安排问答时间,教师会把意见和看法反馈给学生并对学习的效果作出评判。
⑶、互动式教学的好处
互动式教学常常可以弥补叙述式教学的弱处,同时保留其长处;互动式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及时提供反馈,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同时给修正和扩展学习内容创造了更多机会,及时反馈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优势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⑷、互动式教学的缺点
互动式教学需要更多——师资、教室、音像设备。(当在同一个场所同时所教授的学生人数就要比叙述式授课方法少许多)。
如果一个教师同时教授几个班级相同的科目,科目程度也相同的话,互动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重复教学。即便因此可以节省备课时间,这种方法仍旧不能有效地使用时间和人力。
如果不用重复讲授同一内容,大量的备课时间则成为一种不利的因素。由此可见,从教学资源角度来说,互动式教学效果甚微,但在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看,这一点不足之处完全可以被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师生间互动的关系所带来的益处抵消。
3、小组讨论教学
⑴、小组讨论教学活动描述
这种方法指的是把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各自相对独立地工作,完成自己的目标。大部分情况下,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完成工作。这时,教师的职责从传授知识转成协调活动,指导教学材料和教学进程。在课堂教学的范畴内,学生被分成小组,各自负责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讨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项议题,解决科学上的一道问题或就一篇小说中的主要任务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启发,学生学会如何规划和组织工作,寻求论据、分享知识、分担工作、学会让步等等。
⑵、常见的教学形式
小组讨论辅导课、讲座、脑力风暴讨论会等等。
⑶、小组教学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学生从互动学习中获得的益处。上面所说的各项技能都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习获取的。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小组教学法是帮助他们在学校学会技能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想到学到很多东西,因此,这种教学策略不可轻视。同样地,能够协同学习尤其是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
小组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更多合作,小组活动尤其是小组讨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法。课程设计人员应当想办法把这种教学策略纳入他们所设计的课程表里。
⑷、小组教学的缺点
小组讨论教学需要教师转换角色,有时还会很耗时间。
小组教学时也会出现某些明显的不利现象,如讨论时发出噪音。
有时学生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小组教学方式。
但是,了解最新教育理念的课程设计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在掌握技能和学会知识的同时,其所鼓励的价值观如:有效的团队工作方面,小组教学的重要性等。
另外,近期的发展表明经济成功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商业界和产业界需要员工具有在职场中能够更为有效地合作、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应注意小组协作精神培养。
4、探索式教学
⑴、探索式教学活动描述
使用这种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教师不再给学生提供所有材料,而是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疑问或者一个棘手的难题,要求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有许多种探索式教学策略,适用几乎所有的教学场景和科目。有时,这种方法也被称做探讨式教育、发现式学习或解决问题式教学。
⑵、探索式教学法使用
各种层次的教育或培训,同样地,也适用各种科目。比如,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科学(糖遇到热硝酸会发生什么反应?):或者数学,(有了某些信息后,是否可计算大楼的高度?)等等。在这些例子里,教师角色更接近一个助手或资料员,而学生则更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
⑶、探索式教学的最大优势
学生自身产生的渗透式学习的特性参与探索式学习,解决问题的学生更容易与所学内容产生关联感,进而增强其理解的深度。
学生培养了探索求解的技能,解决今后生活中许多实际的问题。
探索式教学是一种有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系统决策的方法,如果把这种策略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更有效。
⑷、探索式教学的缺点
探索式教学解决问题法在学校里明显不受欢迎,至少,不受许多教师认可。这主要归结于普遍认为有几条不利于教师之处:
在课堂上,这种教学法极其耗时,与课程表要求完成的大量知识内容形成直接冲突,因而不敌其他教学策略。采用探索式法教学,同样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内容只能涉及内容的一小部分。同时,教师前期的备课以及让学生熟悉整个过程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教师在探索式教学中角色被置换了。他们不再是知识的源头,不再是判决对错的权威,而仅仅成为了提供材料和建议的人。这种转换使得控制学习进程的是学生而不再是教师。许多教师认为这是一种威胁。
另外,有些科目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明显不能采用探索教学法。比如,让学生探索木器加工中电锯的用法,显然是不安全的。
但是,还是有许多科目适合采用探索式教学法。教师在考虑其全盘教学策略的时候,应该多尝试这种方法。课程设计人员也应该多倡导这种方法,尽量把它纳入课程安排中。
5、个性化、独立学习
⑴、个性化学习描述
指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进程的监管人从教师转换到了学生。大量的学习工作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
⑵、常见的学习方式
1) 高度程序化的个体独立学习
利用高度程序化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顺序完成一定难度的和复杂学习任务。其中,会经常穿插一些测试,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学生可以获得反馈。这种教学方式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的课程,如钣金技术、喷漆技术、文字处理和服务招待等等科目。这种程序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学习任务分成小块的,按顺序排列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都与学生的掌握程度有关。学生在全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获得反馈,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效。这样,这种程序化教学法的激励——回应效果就能很好地掌控整个学习进程。
2) “非程序化”的个体独立学习
在这种学习场景中,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仅仅作为助手,学习的范畴没有严格规范。整个过程看不到太多正式的程序,也没有什么激励机制,尽管不同的教师掌控的情况各有不同。典型的做法是,教师仅仅提供一些规范,指导学生的工作进程。因此,这种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独立获取知识,并通过实践加强这种能力。
课程设计人员可能不是要求教师课堂上讲授一部分知识,而是建议学生通过个体化的学习方式,自己研究某个课题。这种学习的性质在各自的学习中会有明确规定。
另外,教师也可以使用这种个性化教学法,满足某些学生的需要。比如,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可能会安排他们附加工作,扩展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这也使得教师可以花更多时间帮助那些有特别需要的学生。
⑶、优势与劣势
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与劣势几乎完全取决于学生。在解决个人感兴趣的问题时,个性化学习是很有优势的。显而易见,非规范的个性化学习是高度个体化的,紧紧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也是非常有效的。
有些高度程序化的材料不能被称做个性化教学资料,尽管他们往往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而量身定做的。
个性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学习。学习任务甚至可以在校外完成。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因而可以大大加强。
许多教师不在课堂上采用个性化教学法是因为它需要教师花很多组织和准备的时间。如果使用个性化学习方式,同时采用其他教学策略,也许可以打消一些教师的顾虑。另外,有些教师担心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会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直接掌控。教师对学生所获取的学习内容是否适宜,是否够广够深,都不太有把握。
6、现实模拟
⑴、现实模拟教学活动描述
尽可能让学生的学习场景与现实生活相似。有时,最好让他们参加“实际生活”活动(比如实习)。但出于多种因素,这种方法在校园里难以实现。这时,就需要我们模拟一个具备现实场景各项主要特征的虚拟场景。
⑵、常见的学习形式
仿真、实体模拟、游戏和角色表演就是这一类的尝试。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其在真实生活里可能遇到的情况,(为教学方便起见,简化了某些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
现实模拟包括实体模拟器(飞行模拟器,模拟的酒店厨房)工作实习,模拟游戏和角色表演(比如让学生表演种族歧视,使学生亲身感受被歧视的滋味)。现实模拟包括高度逼真、以实体为基础的模拟和不太逼真比较抽象的模拟。那些高度逼真的模拟可以让学生在尽可能与现实相似的场景里学习。
⑶、现实模拟教学法的优势
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方法,其优势不胜枚举。
如果使用得当,学生全面参与全部学习过程,同时,为了试图解决现实场景中的问题,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有效地学习。
现实模拟同时能够通过提供模拟的场景,促进学生理解,克服其他方法在这方面的缺陷。比如,课堂讲授和讨论等方法很难让学生学会“烤蛋糕”或“开坦克”。
有些学习要想有效,就得让学生边做边学。有些学校通过模拟游戏教那些理解、认知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也就是让他们参与“实验”式学习法。比如,学习历史,通常通过讲座、讨论或音像教学就足够了,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这实在太枯燥无味。但如果作一个模拟游戏,模仿几千年前那些骑士、农夫、商号、财主的生活,就会是一次完全不同的经历。这种模拟教学法很适合于那些用传统教学学习课程有难度的学生。有经验的教师把课程作一些调整,让学生参与模拟游戏,其结果是学生获得了从未体验过的学习经历。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选择标准
如果教师想实现课程文本中所设定的目标,那么,他们会遵循其中所推荐的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中选择学习活动的标准应该使用下列“学习原则”:
⑴、学习是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的过程。
⑵、如果学习者不但积极参与,而且还能理解所学的内容,那么,学习过程就会更加有效。
⑶、个人的目标、价值动机会对学习产生极大影响。
⑷、对某类情况的答案经常进行重复,这对学习技能而言极为重要。
⑸、直接进行巩固能够促进学习效果。间隔时间短,那么,认知反馈效果会更佳。
⑹、学习者见到的经验类型越广,就越有可能产生概括力和辨别力。
⑺、行为是学习者感知的一个功能。
⑻、不同的学习者对相似的情况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⑼、转化虽然会发生,但是幅度比人们想象得要少得多,而所发生的转化,一般可能是有关任务之间的相似性所造成的。不同情况之间的相似性以及转化的可能性,都应该明确予以指出。
⑽、小组气氛会影响学习任务与学生的满意程度。
⑾、个人的差异会影响学习。这类差异属于生物遗传性差异和社会文化性差异。
⑿、所有的学习都是多样的。虽然中心可能放在某一特殊的(渴望得到的)结果方面,但是,其他类型的学习者是同时展开的。
2、应考虑的因素
选择教学活动时,应全面考虑目标、学习者、资源、制约因素这四个因素。
⑴、目标
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活动很多,但是,其中可能只有一部分适于课程目的。比如,如果理科的某个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理解光的产生以及学会操作光频率测定仪器设备,那么,互动式和叙述式策略就很适合,而探讨式则不合适。然而,如同一个理科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安全正确使用吸液管,那么,互动式方法、小组式方法以及个性化/独立式学习可能就较为适合。
在对目标标准进行应用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是,教学设计者所选择的学习活动方法类型应该基于目标的性质。
⑵、学习者的适合性
如果将潜在可用方法的范围限制在可以满足课程的目标方面,那么,重要的是教学设计者要考虑在剩余的方法中,哪些与有关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水平等特征一致。
⑶、学习资源
某些方法的运用需要使用硬件(比如,电影放映机、电脑、录音机等)以及软件(比如电影、电脑程序、磁带等)。但是,院校中是否有这些资源?在需要时能否提供?
⑷、制约因素
在所有的教学情况中,有一系列制约因素进一步减少了对可用理想(或最合适)方法的选择如:场地、经费、教师本身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等。
四、教学活动的组织、排序
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排序时,在实际中作为经验法则,人们已经接受了三项标准。
1、连续性
是指在课程过程中的不同点对主要技能或知识进行重温。
2、顺序性
根据顺序的要求,活动需要由易到难渐次过度。有人称之为“积累型学习”。
3、综合性
是指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时间中的任何一点,教学活动关系密切,能为学习者提供统一综合的体验。学习活动组织尽量进行综合,能使教育者从各自的科目领域中脱离陈旧。
五、结束语
以“学生为中心”、“动中学”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学习知识的接收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应该是有效的组织者;不应该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应该是领着学生走进知识,获取技能。在我所执教的几个班级中,通过采用师生间的互动式、小组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现场模拟式、角色扮演式、问题探讨式等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让学生学习知识在轻松愉快中进行,技能在团结互助中获取,良好的工作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在校时学习兴趣高、学习成绩好,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树立了学校在企业中的声誉,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地位。
(作者单位:402289重庆市重庆工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