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家风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秀才、总编辑、北大教授、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共中央总书记、“叛徒”“汉奸”……毛泽东曾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陈独秀为革命奔走30年,4次坐牢,但他像“一匹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不峻之坂弗上”,他的子女有的走上革命道路,义无反顾,英勇牺牲;有的隐姓埋名,过着低调的生活。
  与张作霖既为兄弟又是同窗
  陈独秀,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1879年10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城北,父亲陈衍中是个穷秀才,在陈独秀出生后没多久就去世了。陈独秀排行第四,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陈独秀在《石庵自传》中写道:
  我从六岁到八九岁,都是祖父教我读书……恨不得我一年之中把《四书》《五经》都读完。我背不出,使他生气动手打,总一声不哭,他不只一次愤怒而伤感地骂道:“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真是家门不幸!”母亲为此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可她总是用好言劝勉我:“小儿,你务必好好用心读书,将来书读好了,中个举人替你父亲争口气。”我见母亲流泪,倒哭出来了。
  母亲很能干而疏财仗义,亲戚都称她为“女丈夫”;其实她本质还是一个老好人,往往优容奸恶。有人称赞我疾恶如仇,有人批评我性情暴躁,其实我性情暴躁则有之,疾恶如仇则不尽然,在这方面,我和母亲同样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因此误过多少大事,上过多少恶当。
  祖父去世后,由大哥教我读书,大哥知道我不喜欢八股文章……一直到1896年,在縣考前一两个月,大哥实在挨不过,才硬着头皮对我说:“考期已近了,你也得看看八股文章罢!”我当时一声不响。
  1896年,陈独秀考中秀才。1897年,陈独秀参加乡试,决定“考个举人,以了母亲的心愿”。后来,陈独秀说起他少年读书“不过是念念文章,想骗几层功名,光耀门楣罢了。到了甲午战争,才听见人说有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我越思越想,悲从中来”。那时他认为“‘习欧文谈新学’的士大夫是‘洋奴’,后来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学术,茅塞顿开”。
  陈独秀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但他不感到懊丧,反觉“意外有益”。从此,他与科举彻底决裂。当时他对反康梁的顽固派,“愤不能平,恒于广座为康先生辩护”。直到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陈独秀才抛弃改良主义的立场。此后,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活动,传播新思想。1902年冬,陈独秀在东京加入青年会,“是为留学生界团体中揭橥民族主义之最早者”。
  清政府为了约束留日学生,派遣学监到日本,其中南洋学生监督姚煜阻挠学生学习军事,且生活腐化,引起公愤。1903年3月的一天晚上,陈独秀、邹容、张继等5位留日学生闯入姚煜的住处,声言要割掉他的脑袋。姚煜哀求宽大。于是,“由张继抱腰,邹容捧头,陈独秀挥剪,稍稍发抒割发代首之恨”。他们把姚煜的发辫悬挂在留学生会馆,在一旁书写“南洋学监、留学生公敌姚某某辫”。后来,姚煜勾结日方,由日警捕人,陈独秀、邹容等人于4月被迫回国。
  陈独秀在自传中,对祖父、母亲、大哥刻画得入木三分,却唯独没有提叔父陈衍庶。陈衍庶是晚清民国富商、大收藏家,且官运亨通。1884年,陈独秀被正式过继给他。
  19世纪末,陈衍庶在东北做官时,收编了土匪张作霖(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一次,张作霖见陈衍庶教陈独秀读书,很羡慕,于是磕头恳求道:“知府大人开恩,小人幼年丧父,没有读什么书,请大人收小人为义子,教小人读书识礼!”陈衍庶答应了。于是,张作霖和陈独秀成了义兄弟,后来两人又一起读书,做了同窗好友,直到陈独秀与科举决裂。
  后因陈独秀参加革命和娶妻妹为妻等事,陈衍庶认为陈独秀大逆不道,以至于嚷着要“退继”。而陈独秀坚持己见,反对继父的封建思想。但另一方面,陈独秀对继母谢氏却有很深的感情。1939年3月22日,谢氏在四川江津去世时,陈独秀披麻戴孝,还说:“先母之恩等于生母。”
其他文献
绝不动公家一分一厘  在最冷的冬天,部队的同志给父亲送来一套军棉衣,这套衣服伴随父亲度过数个寒暑,夏天把棉花取出来做单衣,冬天把棉花重新塞进去  我(本文作者乌兰夫之女云松)的父亲(乌兰夫,曾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副主席等职)在全国解放后担任过很多重要的领导职务,用现在的话说,是“高官”,在生活上应该是很有保障的,但是有两次,他陷入真正的经济窘迫之中,节衣缩食,入不敷出
期刊
自从弟弟提了一袋橙子探监后,他就开始在监狱里,用步伐计量果树之间的株距,心里一再盘算一亩地的投入与收成  褚时健的落幕,引发了太多的关注,全国掀起了关于国企领导待遇的激烈讨论。最终,关于国企领导薪制的申请报告被递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办公桌上,朱镕基大笔一挥,从此一改国企领导低收入的局面。   就在褚时健被判刑的第二年,红塔集团新总裁拿到了100万元的年薪,而褚时健当了17年的厂长,他一路打
期刊
新中国扶贫事业的开拓者  他很受毛泽东、周恩来欣赏,相当于党内的“少壮派”。他个性鲜明,对工作人员非常严格,稍微松懈,就会严厉批评。如果对于上级的批评想不通,也会直言不讳  2018年9月13日早上7时零6分,林乎加在农业部期间的秘书、农业部兽医局原局长贾幼陵接到林乎加小女儿林大建发来的短信:“老爸今早4点43分去世了,走得很安详,特告。”   林乎加,原中顾委委员之一。改革开放初期,他临危受命
期刊
全员恶人  财富帝国的“富三代”们,一切皆是与生俱来、唾手可得,既无法体验祖父辈“炮弹下淘金”的艰辛与惊险,也无法感受父辈倾尽全力谋求家族发展的压力  韩进集团,韩国十大财阀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运输物流公司之一,是一个包括大韩航空、韩进海运、韩进重工等12家颇具规模的企业在内,集海、陆、空各种运输业务为一身的庞大帝国,市值一度高达200多万亿韩元。但近年来,韩进集团丑闻不断,形象一落千丈,甚至一度
期刊
从全国800多名学者中脱颖而出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由一群文质彬彬的学者最先推开。52位赴美留学的学者无一人滞留美国。  回国后,他们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  1978年12月26日,52位学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拍下一张合影。当晚,他们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打开了中美间教育和科学交流的大门,吹响了中国对外学术交流的号角。   在中美正式建交和邓小平访问美国前夕,在中国科学技术研究几乎停滞了20年的大
期刊
“如果中国灭亡了,我还能逃到哪里去”  从1988年到2001年,金信40余次来到中国,成为第一个走遍中国所有省份的韩国人。他曾说:“等我走遍中国时,我要写一篇文章,就写我是一个中国人。”  金九是著名的朝鲜独立运动领袖。在朝鲜半岛,尤其是韩国,他的政治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孙中山,被誉为韩国“国父”。20世纪初,日本侵入朝鲜半岛,金九流亡到中国,建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各地辗转27年。日本投降后,
期刊
“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褚时健东山再起之后,他种橙子的哀牢山成了神圣之地。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要上哀牢山和褚时健聊聊;都市白领朝九晚五,人生迷茫要来哀牢山问问褚时健;情感受困的年轻人,试图自杀,想来哀牢山听听褚时健的建议;企业家陷入瓶颈,不知如何破局,也来学学这位老前辈的经验……   这个时代的人渴望成功却无比迷茫,褚时健的传奇是一座
期刊
很多人把父亲叫做“国贼”  那个时候,日本人不了解中国,父亲甚至怀疑有可能被人在饭里下毒。父亲从中国回来后,自民党要求他辞去议员职务,甚至要求他剖腹谢罪  日中恢复邦交已经40多年了,两国很多的年轻人都已经把这段往事给忘记了。作为田中角荣的女儿,我(田中真纪子)了解父亲为恢复日中邦交而产生的烦恼,仍然记得那段辗转反侧的岁月。   40多年前,日本和台湾之间有《日华和平条约》。当时,“亲台派”在日
期刊
徒手抓鸡粪、摆摊卖水果、背着输液袋在山上奔波……如履薄冰地一步步走下去,花了近20年时间,最终以近90岁的高龄,实现了一代“橙王”的华丽蜕变  2003年,著名企业家、深圳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来探望褚时健,看到他蹲在山路边和一个铺设水管的工人讨价还价。直到多年后,王石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工人要80,褚老还价说,60吧。”   那时,王石领导的万科已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王
期刊
“因为家庭出现困境,我帮着母亲当家,得到了很多人生经验和做事经验。一个人小时候的环境的确很重要,小时候的经历,无论好坏,都会给以后的人生经历带来很大影响。”  褚时健自少年起,就不断品尝命运的无情。他15岁丧父,后辍学回家和母亲撑起了全家生计;他青年求学时遭遇战争,亲人牺牲;1950年母亲也离他而去。这段经历促使他养成能承受、坚韧、埋头苦干的性格。     “人必须有一技之长”   192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