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在广东的中山市参加过一个小规模的文学活动,临近结束的时候,主持人拿出来一本留言簿,让每个人写一句话,我便写下了“写我想写的,写我能写的”这十个字。这并非我一时的灵感,而是我常常想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经常这样想呢?其实就是提醒自己,让自己心中有数。因为它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另一个问题:你对待写作的态度。
一个作家想写什么或者能写什么(也可说成是写作的出发点),无疑会涉及很多因素,其中包括作家个人的因素,也包括社会和时代的因素。说到作家个人的因素,则一定与他的生活阅历有关,与他的性格气质有关,也与他的阅读喜好有关(一个人为什么喜欢读这样的书而不喜欢读那样的书,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与他的整个心灵和精神境界有关。说到我对自己的要求,则是坚持写作从心灵出发,坚持写那些给过我触动的东西,或者是与我的内心发生过呼应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坚持“写我想写的,写我能写的”,力争留下一点儿诚实的文字。应该说,这个要求并不算高。
若细说起来,“想写”和“能写”,其实也是有些区别的。“想写”是一码事,“能写”是另一码事。这个就不多说了。
我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生活中也不是那种特别“灵光”的人。最突出的一点,是不会逢迎人。当然,对人的尊重和禮貌是有的,善意和诚意也是有的。但要我刻意去奉迎谁、讨好谁,我就做不到了,因为这涉及一个人的尊严。在我看来,尊严比成功更重要,也许比生命还重要。同样,在写作上,我也不会(或不想)去迎合什么,不会迎合某种观念,不会迎合某些潮流(东西方的各种潮流),甚至不会迎合读者。也可以说,我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缺乏这个能力。世界永远是五彩缤纷的,文坛也不例外,这段时间有个热点,隔段时间又会出现新的热点,而我只能写我想到的东西。
忘记了在什么场合,我曾经说过,在文学的海洋里,我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各种各样的水汇聚在一起,海洋才会丰盈。
回头看看自己的写作,这些年来,我似乎只写了两方面的故事。一方面是写家乡的事,写父老乡亲们的人生故事,写他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以及人心、世道、生计、欢喜和苦痛,等等。我写了他们的好,也写了一些不好,不过还是以好为主,包括他们的善,他们的坚韧,他们的纯朴。另一方面,是写了城市中的青年知识分子,写他们的人生际遇,情感经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前所产生的困惑、烦恼、不安、愤怒、挣扎、堕落,包括逃避和拯救。我一直认为,知识分子是我们社会和时代中最敏感的一群人。一般来说,他们内心较丰富,情感较细腻,感受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也相对强一些,当然也有脆弱、多虑、患得患失等弱点,是时代和社会最好的晴雨表。
另外就是我写了一个系列短篇小说《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断断续续地写了十几年,一边写一边在刊物上发表,写作的过程中,翻阅了许多县志,也走访了一些村庄。但是这些作品,与我以前所写的有关故里乡亲的小说还有一些差异,主要是较少个人的体验,我更多是想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去描绘和表现那块土地。曾有论者说,这些小说“以传说化、民间化的方式叙述了一些现代中国角落里的往事,这种进入历史的方式同时也进入了现实,从而生成了一些特殊的历史感受和叙事感受”。我认同这种说法。
也许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自觉写得不错的作品,似乎都是与故乡有关的。我在家乡生长了十九年,我熟悉那里的生活,说来,那些东西早已浸润于我的身心,写作时自然会感觉充沛。而那些描写城市青年知识分子的作品,则多半来自我后来接触到的生活。来到城市以后,我所接触的基本就是这样一些人,事实上,有些故事就是我的同学和朋友的故事,当然也有我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我知道,我的写作范围是狭窄的,不够宽阔,特别是题材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看起来,这似乎是没办法的事,也可以说,这是我的宿命。
2003年,我从黑龙江省调到了广州市(两地的差异不可谓不大)。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情,我会认识更多的人,见识到更多的新事物。就像人们常说的,见多才能识广。
最近这几年,我也写了几篇广州的短篇小说,写到了广州的西关,写到了城中村。再就是写了两个以海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如果精力好,关于广州和海岛的小说,我还想尝试着写一些。在我的设想中,这些故事既有当下的,也有从前的,既有温暖的,也有悲凉的。但要写好这些故事,我还须更加充分地了解生活,否则,这种写作就会形神分离,成为两层皮。这些年来,我已经搜集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广州的资料,也包括海岛的资料)。
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无须急功近利,更无须唱高调,慢慢来吧。
鲍十简介:原籍黑龙江省,现居广州。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拜庄》、《葵花开放的声音——鲍十小说自选集》、《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芳草地去来》,长篇小说《痴迷》、《好运之年》、《我的父亲母亲》,日文版小说《初恋之路》(盐野米松译)、《道路母亲·樱桃》(三好理合子译)等。另有《子洲的故事》、《葵花开放的声音》、《冼阿芳的事》、《西关旧事》等小说被译为日文和俄文发表。中篇小说《纪念》被改编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电影《樱桃》被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短篇小说《葵花开放的声音》被改编为同名话剧。短篇小说《冼阿芳的事》入选2012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说《岛叙事》入选2018年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作品被各种选刊选载,并被收入多种年度选本。
责编:李京春
一个作家想写什么或者能写什么(也可说成是写作的出发点),无疑会涉及很多因素,其中包括作家个人的因素,也包括社会和时代的因素。说到作家个人的因素,则一定与他的生活阅历有关,与他的性格气质有关,也与他的阅读喜好有关(一个人为什么喜欢读这样的书而不喜欢读那样的书,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与他的整个心灵和精神境界有关。说到我对自己的要求,则是坚持写作从心灵出发,坚持写那些给过我触动的东西,或者是与我的内心发生过呼应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坚持“写我想写的,写我能写的”,力争留下一点儿诚实的文字。应该说,这个要求并不算高。
若细说起来,“想写”和“能写”,其实也是有些区别的。“想写”是一码事,“能写”是另一码事。这个就不多说了。
我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生活中也不是那种特别“灵光”的人。最突出的一点,是不会逢迎人。当然,对人的尊重和禮貌是有的,善意和诚意也是有的。但要我刻意去奉迎谁、讨好谁,我就做不到了,因为这涉及一个人的尊严。在我看来,尊严比成功更重要,也许比生命还重要。同样,在写作上,我也不会(或不想)去迎合什么,不会迎合某种观念,不会迎合某些潮流(东西方的各种潮流),甚至不会迎合读者。也可以说,我无法做到这一点,我缺乏这个能力。世界永远是五彩缤纷的,文坛也不例外,这段时间有个热点,隔段时间又会出现新的热点,而我只能写我想到的东西。
忘记了在什么场合,我曾经说过,在文学的海洋里,我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各种各样的水汇聚在一起,海洋才会丰盈。
回头看看自己的写作,这些年来,我似乎只写了两方面的故事。一方面是写家乡的事,写父老乡亲们的人生故事,写他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以及人心、世道、生计、欢喜和苦痛,等等。我写了他们的好,也写了一些不好,不过还是以好为主,包括他们的善,他们的坚韧,他们的纯朴。另一方面,是写了城市中的青年知识分子,写他们的人生际遇,情感经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前所产生的困惑、烦恼、不安、愤怒、挣扎、堕落,包括逃避和拯救。我一直认为,知识分子是我们社会和时代中最敏感的一群人。一般来说,他们内心较丰富,情感较细腻,感受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也相对强一些,当然也有脆弱、多虑、患得患失等弱点,是时代和社会最好的晴雨表。
另外就是我写了一个系列短篇小说《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断断续续地写了十几年,一边写一边在刊物上发表,写作的过程中,翻阅了许多县志,也走访了一些村庄。但是这些作品,与我以前所写的有关故里乡亲的小说还有一些差异,主要是较少个人的体验,我更多是想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去描绘和表现那块土地。曾有论者说,这些小说“以传说化、民间化的方式叙述了一些现代中国角落里的往事,这种进入历史的方式同时也进入了现实,从而生成了一些特殊的历史感受和叙事感受”。我认同这种说法。
也许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自觉写得不错的作品,似乎都是与故乡有关的。我在家乡生长了十九年,我熟悉那里的生活,说来,那些东西早已浸润于我的身心,写作时自然会感觉充沛。而那些描写城市青年知识分子的作品,则多半来自我后来接触到的生活。来到城市以后,我所接触的基本就是这样一些人,事实上,有些故事就是我的同学和朋友的故事,当然也有我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我知道,我的写作范围是狭窄的,不够宽阔,特别是题材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看起来,这似乎是没办法的事,也可以说,这是我的宿命。
2003年,我从黑龙江省调到了广州市(两地的差异不可谓不大)。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情,我会认识更多的人,见识到更多的新事物。就像人们常说的,见多才能识广。
最近这几年,我也写了几篇广州的短篇小说,写到了广州的西关,写到了城中村。再就是写了两个以海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如果精力好,关于广州和海岛的小说,我还想尝试着写一些。在我的设想中,这些故事既有当下的,也有从前的,既有温暖的,也有悲凉的。但要写好这些故事,我还须更加充分地了解生活,否则,这种写作就会形神分离,成为两层皮。这些年来,我已经搜集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广州的资料,也包括海岛的资料)。
写作是一辈子的事情,无须急功近利,更无须唱高调,慢慢来吧。
鲍十简介:原籍黑龙江省,现居广州。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拜庄》、《葵花开放的声音——鲍十小说自选集》、《生活书:东北平原写生集》、《芳草地去来》,长篇小说《痴迷》、《好运之年》、《我的父亲母亲》,日文版小说《初恋之路》(盐野米松译)、《道路母亲·樱桃》(三好理合子译)等。另有《子洲的故事》、《葵花开放的声音》、《冼阿芳的事》、《西关旧事》等小说被译为日文和俄文发表。中篇小说《纪念》被改编为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电影《樱桃》被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短篇小说《葵花开放的声音》被改编为同名话剧。短篇小说《冼阿芳的事》入选2012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说《岛叙事》入选2018年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作品被各种选刊选载,并被收入多种年度选本。
责编:李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