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疆高校“两课”教育实效性问题关系重大。调查发现当前新疆高校“两课”教育存在认可度低、教学方法单一、联系实际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在某些思想认识问题方面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改革和方法创新方面进一步努力,切实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疆 “两课” 教育问题调查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两课”)是党和政府针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在多民族聚居的新疆,由于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特殊的战略地位,“两课”教育不仅负担着“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重大的任务,而且“两课”教育也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祖国西部边陲的安全,关系到国家改革开放全局的战略部署,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因此,我们在2014年5月组织了一次新疆高等院校各民族学生“两课”教育问题调查。
这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调查对象是在全疆所有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中随机抽取的各民族学生,其中汉族学生1624名,维吾尔族学生1021名,哈萨克族学生156名,回族学生48名,蒙古族学生17名,锡伯族学生12名,其他民族学生13名。调查内容涉及“两课”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下面就这些内容结合调查结果,逐项进行分析。
一、对“两课”教育的目的、内容、教学要素的认知度
(一)关于“两课”教育的目的。
在“两课”教育目的的问题上,55.7%的汉族学生、54.5%的维吾尔族学生、74.8%的哈萨克族学生、60.4%的回族学生、58.8%的蒙古族学生、75%的锡伯族学生、69.2%的其他民族学生,认为是“为了树立正确思想”,可见多数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是清楚的。但是这些数据也显示出持有这种看法的学生并不占有压倒性的多数,特别是在人数最多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中,各有44.3%和45.5%的学生对“两课”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他们学习“两课”的目的是考研究生和拿学分,还有少数学生对学习“两课”的目的不清楚。
(二)关于“两课”教育内容。
调查显示,新疆各高校普遍开设了教育部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还根据新疆的实际开设了一门新疆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两课”教育在新疆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工作开展后,各民族学生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的正向认知度普遍较高,有超过80%的学生认可“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这说明,“两课”教育在紧密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数据也反映了当前“两课”教育所面临的两种不利形势。一方面,各族学生对“两课”教育所开设的课程认可率普遍偏低。在占调查对象多数的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三个民族的学生中,对“你认为相对来说开的较好的课程有哪些”的回答中,仅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门课达到了60.9%,其余大多数课程认可率仅在30%左右。另一方面,各族学生对“两课”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同样在前述三个民族的学生中,在“你认为目前最需要改进和加强的课程有哪些”的回答中,也仅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门课选择率达到了65%,大多数课程选择率都在30%左右。“两课”教育开设的课程认可率低,而又普遍选择无需改进,这只能说明各族学生在对“两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存在问题。
(三)关于“两课”教育的教学要素。
第一,在对于“两课”教育教材的问题上,各民族学生的选择情况大多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对现行教材表示“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加起来只占总数的30%左右,70%左右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或“一般”,这表明各族学生对待“两课”教材的态度是比较折中的。
第二,关于“两课”教育的教学方法问题。调查表明,在现有的教学方法中,按各族学生认可度高低排序,最高的是“讲授讨论结合”,“电化教学、多媒体授课”次之,“自学”排第三位。可见,当前各族学生中对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再认可,师生互动讨论的方式更受欢迎,而先进教学方式、手段的引入,也成为丰富“两课”教法的一种途径。
第三,关于对“两课”教师的评价。在调查问卷中,综合分析对“两课”教师的评价,我们认为当前“两课”教师的工作是基本得到学生认可的。在对于“两课”教师的“工作投入”、“学术水平”、“师德师风”、“教法”四方面的评价中,除了“教法”因受多方条件制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回馈的意见中表示“不满意”的达到10%以上外,其余均在10%左右,而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学生则占总数的一半。
第四,关于学生学习“两课”的评价方法问题。数据显示,各族学生普遍对目前“两课”教育中所采取的通过闭卷考试评价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方法持保留态度。在“你对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法是否满意”这一问题中,选择很满意的,除维吾尔族学生达到21.4%和哈萨克族学生达到14.4%之外,其他各族学生均在10%以下。而与此相对应的选择“不满意”的学生在各族学生中都在20%左右。当然占据主流的还是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学生,二者之和占到各族学生总数的70%~80%。这种折中态度恰恰反映出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谨慎的保留态度。联系“你认为政治理论课最佳的考试方法是什么”的反馈结果,这一点就更明显了。在“闭卷”、“开卷”、“口试”、“开、闭卷结合”和“其他”五个选项中,选择“开卷”和“口试”这两种相对宽松的评价方法的学生占总数的60%~90%,而选择“闭卷”考试的只占总数的10%左右。
第五,关于当前“两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有90%左右的学生认为“两课”教育中“内容重复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理论脱离实际”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又处于突出位置。而选择“教师水平不高”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三个主要对象群中则不到2%。这些选择比率与前述相关问题的数据基本吻合。这说明各族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二、学生对“两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表明,各族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示“非常感兴趣”和“有一定兴趣”的约占总数的80%,表示“没有兴趣”的只占总数的20%左右。这一点在“你认为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是否必要”的调查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超过80%的学生认为“必要”或“非常必要”,只有不足2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或“不清楚”。但是在分析了“你平时喜欢阅读政治理论类的书籍吗”和“你获得政治理论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什么”这两道题的反馈数据后,却明显看出一种矛盾。有50%略强的学生表示“喜欢”或“很喜欢”阅读政治理论类书籍,表示“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占40%多。而且在政治理论信息获得的主渠道选择中,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主动渠道获取信息的,只占主要受调查群的50%左右,而通过“教师授课”这一被动方式接触政治理论信息的调查对象则占到了40%左右。这两组数据显示出来的这种矛盾说明:首先,各族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是感兴趣的,也充分认识到了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它的必要性;其次,当前政治理论类书籍和各族学生获取政治理论信息的主动渠道,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并不合乎学生的胃口;再次,“两课”教师在宣传政治理论方面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
三、“两课”教育的实效性
在新疆,“两课”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社会发展观,调查高校“两课”教育的实效性,必然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关于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观。
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调查的学生同意“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其中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学生同意比率超过了70%。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组问题中,各民族学生正向选择率都在40%~60%之间。在“私有化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趋势”的选择中,各族学生的选择同意的比率出现了极大差异,从蒙古族的29.4%到锡伯族的66.7%,显示出各族学生在理论难题上的不解。但是在关于党的领导、私有经济的作用、社会分化和我国发展的问题上,各族学生的选择又表现出大体的一致性,反映在大多数人都认同党对国家的领导、私有经济的积极作用、两极分化的客观存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中国的重大意义。
(二)关于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①。在新疆高校中,针对各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各族受调查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他们在对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方面,在对新疆的认识方面,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方面都表现出了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立场,这是十分可喜的一面。但是在宗教观方面,情况发生了变化。尽管有超过60%的学生同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存在的地区,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宗教活动要服从国家的法律,但比之前二者已有了下降。这种情况表明,在新疆“两课”的教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
(三)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②本次调查着重对这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对待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涉及个人利益问题的方面,有90%左右的受调查学生认可“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有50%左右的受调查学生同意“积极的奉献,正当的索取”;对于“人的价值在于享受”的观点,表示同意的受调查者中,维吾尔族学生的比率最高,达到了54.9%,其次为锡伯族50%;而表示不同意的受调查者中,最高为回族的60.9%,其次为汉族,占59.7%。有60%左右的受调查者同意“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另外,有75%的受调查学生认可“等价交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有超过90%的受调查者认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材的前提条件”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数据表明,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各族学生的态度都是很明确的,绝大部分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生价值,特别是一些存在义利取舍关系的问题上,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功利主义的态度,未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综合起来看,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结论之一,新疆高校“两课”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思想育人的宗旨,在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的优秀人才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广大“两课”教师,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各族学生的普遍认可。
结论之二,新疆高校“两课”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各族学生对“两课”的高认可度和兴趣度,另一方面是各族学生对“两课”教材、教法、评价手段的低认可度。这种反差反映出目前“两课”在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两课”教育的最终实效性,统计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结论之三,新疆高校“两课”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深化改革、加强创新解决。“两课”教育改革必须要在如何贴近社会、如何贴近学生、如何贴近教学实际方面下大力气,坚持正面引导,突出思想教育,针对新形势下“两课”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展开耐心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理出新思路,想出新方法,找出新对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而开创出新疆“两课”教育的新局面。
注释:
①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人民日报》,2014-05-30,01 版.
②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5-4,02版.
关键词: 新疆 “两课” 教育问题调查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两课”)是党和政府针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在多民族聚居的新疆,由于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特殊的战略地位,“两课”教育不仅负担着“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重大的任务,而且“两课”教育也直接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祖国西部边陲的安全,关系到国家改革开放全局的战略部署,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因此,我们在2014年5月组织了一次新疆高等院校各民族学生“两课”教育问题调查。
这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调查对象是在全疆所有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中随机抽取的各民族学生,其中汉族学生1624名,维吾尔族学生1021名,哈萨克族学生156名,回族学生48名,蒙古族学生17名,锡伯族学生12名,其他民族学生13名。调查内容涉及“两课”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下面就这些内容结合调查结果,逐项进行分析。
一、对“两课”教育的目的、内容、教学要素的认知度
(一)关于“两课”教育的目的。
在“两课”教育目的的问题上,55.7%的汉族学生、54.5%的维吾尔族学生、74.8%的哈萨克族学生、60.4%的回族学生、58.8%的蒙古族学生、75%的锡伯族学生、69.2%的其他民族学生,认为是“为了树立正确思想”,可见多数学生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是清楚的。但是这些数据也显示出持有这种看法的学生并不占有压倒性的多数,特别是在人数最多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中,各有44.3%和45.5%的学生对“两课”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他们学习“两课”的目的是考研究生和拿学分,还有少数学生对学习“两课”的目的不清楚。
(二)关于“两课”教育内容。
调查显示,新疆各高校普遍开设了教育部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还根据新疆的实际开设了一门新疆地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两课”教育在新疆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主阵地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工作开展后,各民族学生对“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的正向认知度普遍较高,有超过80%的学生认可“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作用。这说明,“两课”教育在紧密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数据也反映了当前“两课”教育所面临的两种不利形势。一方面,各族学生对“两课”教育所开设的课程认可率普遍偏低。在占调查对象多数的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三个民族的学生中,对“你认为相对来说开的较好的课程有哪些”的回答中,仅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门课达到了60.9%,其余大多数课程认可率仅在30%左右。另一方面,各族学生对“两课”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同样在前述三个民族的学生中,在“你认为目前最需要改进和加强的课程有哪些”的回答中,也仅有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门课选择率达到了65%,大多数课程选择率都在30%左右。“两课”教育开设的课程认可率低,而又普遍选择无需改进,这只能说明各族学生在对“两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存在问题。
(三)关于“两课”教育的教学要素。
第一,在对于“两课”教育教材的问题上,各民族学生的选择情况大多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对现行教材表示“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加起来只占总数的30%左右,70%左右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或“一般”,这表明各族学生对待“两课”教材的态度是比较折中的。
第二,关于“两课”教育的教学方法问题。调查表明,在现有的教学方法中,按各族学生认可度高低排序,最高的是“讲授讨论结合”,“电化教学、多媒体授课”次之,“自学”排第三位。可见,当前各族学生中对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再认可,师生互动讨论的方式更受欢迎,而先进教学方式、手段的引入,也成为丰富“两课”教法的一种途径。
第三,关于对“两课”教师的评价。在调查问卷中,综合分析对“两课”教师的评价,我们认为当前“两课”教师的工作是基本得到学生认可的。在对于“两课”教师的“工作投入”、“学术水平”、“师德师风”、“教法”四方面的评价中,除了“教法”因受多方条件制约,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回馈的意见中表示“不满意”的达到10%以上外,其余均在10%左右,而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学生则占总数的一半。
第四,关于学生学习“两课”的评价方法问题。数据显示,各族学生普遍对目前“两课”教育中所采取的通过闭卷考试评价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方法持保留态度。在“你对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法是否满意”这一问题中,选择很满意的,除维吾尔族学生达到21.4%和哈萨克族学生达到14.4%之外,其他各族学生均在10%以下。而与此相对应的选择“不满意”的学生在各族学生中都在20%左右。当然占据主流的还是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的学生,二者之和占到各族学生总数的70%~80%。这种折中态度恰恰反映出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谨慎的保留态度。联系“你认为政治理论课最佳的考试方法是什么”的反馈结果,这一点就更明显了。在“闭卷”、“开卷”、“口试”、“开、闭卷结合”和“其他”五个选项中,选择“开卷”和“口试”这两种相对宽松的评价方法的学生占总数的60%~90%,而选择“闭卷”考试的只占总数的10%左右。
第五,关于当前“两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有90%左右的学生认为“两课”教育中“内容重复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理论脱离实际”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又处于突出位置。而选择“教师水平不高”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三个主要对象群中则不到2%。这些选择比率与前述相关问题的数据基本吻合。这说明各族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二、学生对“两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表明,各族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示“非常感兴趣”和“有一定兴趣”的约占总数的80%,表示“没有兴趣”的只占总数的20%左右。这一点在“你认为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是否必要”的调查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超过80%的学生认为“必要”或“非常必要”,只有不足20%的学生认为“不必要”或“不清楚”。但是在分析了“你平时喜欢阅读政治理论类的书籍吗”和“你获得政治理论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什么”这两道题的反馈数据后,却明显看出一种矛盾。有50%略强的学生表示“喜欢”或“很喜欢”阅读政治理论类书籍,表示“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占40%多。而且在政治理论信息获得的主渠道选择中,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主动渠道获取信息的,只占主要受调查群的50%左右,而通过“教师授课”这一被动方式接触政治理论信息的调查对象则占到了40%左右。这两组数据显示出来的这种矛盾说明:首先,各族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是感兴趣的,也充分认识到了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学习它的必要性;其次,当前政治理论类书籍和各族学生获取政治理论信息的主动渠道,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并不合乎学生的胃口;再次,“两课”教师在宣传政治理论方面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
三、“两课”教育的实效性
在新疆,“两课”教育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社会发展观,调查高校“两课”教育的实效性,必然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关于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观。
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调查的学生同意“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其中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学生同意比率超过了70%。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组问题中,各民族学生正向选择率都在40%~60%之间。在“私有化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趋势”的选择中,各族学生的选择同意的比率出现了极大差异,从蒙古族的29.4%到锡伯族的66.7%,显示出各族学生在理论难题上的不解。但是在关于党的领导、私有经济的作用、社会分化和我国发展的问题上,各族学生的选择又表现出大体的一致性,反映在大多数人都认同党对国家的领导、私有经济的积极作用、两极分化的客观存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中国的重大意义。
(二)关于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①。在新疆高校中,针对各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各族受调查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他们在对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方面,在对新疆的认识方面,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方面都表现出了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立场,这是十分可喜的一面。但是在宗教观方面,情况发生了变化。尽管有超过60%的学生同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存在的地区,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宗教活动要服从国家的法律,但比之前二者已有了下降。这种情况表明,在新疆“两课”的教育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
(三)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②本次调查着重对这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对待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涉及个人利益问题的方面,有90%左右的受调查学生认可“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有50%左右的受调查学生同意“积极的奉献,正当的索取”;对于“人的价值在于享受”的观点,表示同意的受调查者中,维吾尔族学生的比率最高,达到了54.9%,其次为锡伯族50%;而表示不同意的受调查者中,最高为回族的60.9%,其次为汉族,占59.7%。有60%左右的受调查者同意“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另外,有75%的受调查学生认可“等价交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有超过90%的受调查者认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材的前提条件”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数据表明,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各族学生的态度都是很明确的,绝大部分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生价值,特别是一些存在义利取舍关系的问题上,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功利主义的态度,未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综合起来看,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结论之一,新疆高校“两课”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思想育人的宗旨,在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的优秀人才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广大“两课”教师,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各族学生的普遍认可。
结论之二,新疆高校“两课”教育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各族学生对“两课”的高认可度和兴趣度,另一方面是各族学生对“两课”教材、教法、评价手段的低认可度。这种反差反映出目前“两课”在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两课”教育的最终实效性,统计数据证实了这一点。
结论之三,新疆高校“两课”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靠深化改革、加强创新解决。“两课”教育改革必须要在如何贴近社会、如何贴近学生、如何贴近教学实际方面下大力气,坚持正面引导,突出思想教育,针对新形势下“两课”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展开耐心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理出新思路,想出新方法,找出新对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而开创出新疆“两课”教育的新局面。
注释:
①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人民日报》,2014-05-30,01 版.
②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5-4,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