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fiple myeloma,误诊、漏诊因素。方法分析2003年致2012年我院及我地区部分医院收治的21例以各种非病因一次或多次入院,初期没有查出,随着病情的加重,最后查出患有的患者的病历和各种相关检查结果。结果该病起病缓慢,伴有多种并发症,误诊、漏诊率极高,多数患者是在出现了并发症,甚至无法治愈并发症时才发现患有,有报道误诊、漏诊率高于70%。我院及我地区同级医院及下级医院,由于医疗水平以及检查项目的不完备,早期的误、漏诊率远高于70%。通常我们说骨髓涂片中浆细胞大于10%,并排除引起浆细胞增多的其他疾病,即可诊断为。骨髓涂片中浆细胞大于20%可诊断为浆细胞白血病。临床却是以骨髓涂片中浆细胞小于10%的多见。结论骨髓涂片中浆细胞小于10%,需配合其他检查才能确诊。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误诊;漏诊因素分析;完备的检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03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88-01
多发性骨髓瘤(ulfiple myeloma,是浆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的一种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左右,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分IgG型、IgA型、IgE型、Ig型、Ig型、不分泌型、轻链型、双克隆或多克隆型。其中IgG型占50%-60%、IgA型20%左右,轻链型约占20%,其余少见。该病起病缓慢,隐匿性极强,国内报道误、漏诊率极高。该病的确诊需要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以及对病变部位做高分辨率的ECT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早期完备的联合检查甚至多次的联合检查才是减少误、漏诊率的关键。
1临床资料
1.1病历选择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诊治或由上级医院确诊的以其他疾病入院,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21位患者。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7岁至82岁。本文所选的患者均为骨髓穿刺涂片中浆细胞小于10%的患者。确诊时怀疑已经患1-14年。确诊时37岁-50岁3例、50-60岁4例、60-70岁10例70-82岁4例。
1.221例患者在确诊时临床症状总结如下骨痛18例,骨折3例,贫血20例。出血3例,发热10例,伴感染6例,肾功能不良3例,关节炎2例,血沉增高20例。
1.321例患者骨髓穿刺情况21例患者在确诊时均进行了骨髓穿刺,穿刺部位均为髂前骨和髂后骨。其中14例见缺铁性贫血,1例成巨幼细胞性贫血,3例成感染性贫血,2例成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例因血小板减少而做的骨穿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中浆细胞形态:,5例未见异常浆细胞但浆细胞大于2%小于6%,2例阅片时偶见双核浆细胞、畸形浆,3例浆细胞大小不等,1例偶见包体偏幼稚,1例阅片时偶见多核浆细胞,1例见晚幼红细胞样浆细胞,1例见淀粉样浆细胞,4例胞浆中掺杂红色,3例浆细胞比例、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但有骨痛、骨折贫血、血沉快等异常症状。因为骨穿涂片结果不能确定诊断,所以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1.421例患者中20例检测了免疫球蛋白含量(免疫琼脂扩散法,7例免疫球蛋白含量增高,其中IgG型4例、IgA型2例、IgE型1例,但是仅有两例患者可以配合临床其他检查和骨穿可以确诊,其余因为轻度增高不能确诊。
1.521例患者中,18例采集标本去上级医院检测了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其中16例出现了蛋白。
1.621例患者中,2例血清总蛋白升高,1例血清白蛋白降低,其中出现白蛋白于球蛋白比值倒置的2例。2例出现尿本周氏蛋白。
2结论
2.1中年以上具有本病临床表现如贫血、发热、感染、骨痛、血沉加快的患者临床应该注意。该病最早期的症状为疼痛,疼痛部位常为腰骶部和肋背部,病理性骨折不明显。晚期患者由于骨质破坏、骨盐吸收增加、高尿酸血症、肾损害而发生高钙血症。
2.2排除引起继发性浆细胞增多的其他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炎、结肠炎等结缔组织病,各种急慢性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原发性淀粉样变等疾病。
2.3完备的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关键由于该病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隱匿性很强,往往通过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诊。对骨折部位的加强CT诊断,贫血的常规检查,血清蛋白含量测定,血沉,尿本周氏蛋白,都要检查全。骨髓穿刺涂片镜检是不能缺少的检查手段,本文引用的病历是骨髓瘤细胞小于10%的特殊患者,不能通过骨穿结果明确诊断,但是却为临床提供了方向,可以指导临床做进一步检查。当然最有力的诊断依据是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电泳的异常,约90%以上的患者出现蛋白,电泳上位于γ区域或γ、β之间区域有异常球蛋白峰就是蛋白,蛋白的出现和免疫球蛋白的增高成为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证据。
3讨论
3.1多发性骨髓瘤(ulfiple yeloma,病因是由于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恶性增生,抑制了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并使免疫球蛋白分解增速,使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减少蛋白增加,但蛋白不具有正常抗体功能,造成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易发生多种感染和并发症,由于骨髓瘤代谢免疫与浆细胞对各个器官的浸润引起血液学的变化,致本病临床症状出现先后不一、复杂多变而极易误诊和漏诊。特别是骨髓象中浆细胞未超过10%,误诊率更高。当然骨髓穿刺要特别注意选择骨穿部位,要穿骨痛部位,或CT照射有损害部位,或穿较易侵犯的胸骨,必要时应更换部位再抽,才能提高阳性率。中、老年性贫血,贫血原因不清且多年久治不愈且伴有其他疾病,最终查出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占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多数。有报道曾误诊为缺铁性贫血、难治性贫血、胃溃疡、腰痛、风湿性关节炎、胸膜炎、胸椎结核、脊柱结核、慢性肾炎、蛛网膜炎、肝炎、尿路感染、感冒、冠心病、风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等,由此可见误诊率极高。
3.2我院曾收治过一例患者,男64岁因多年胃溃疡至急性胃出血而入院,入院时化验贫血,临床自然认为是胃出血而至贫血,止住血后回家静养,贫血却逐渐加重,一年后入院行骨穿术,骨穿结果显示浆细胞3%,偶见偏大浆细胞且浆细胞偏幼稚,遂采血将标本送至上级医院做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蛋白电泳,出现了蛋,血清免疫分型结果显IgG型,确诊。这是的典型漏诊例子。因为其临床症状的复杂多变,临床没想到许多的症状的出现是由于骨髓瘤的代谢和其对各个器官造成损害而出现的并发症。该病的检查不是常规检查,且针对本病的许多试验一般医院因检查量极低而没有开展而耽误。近年来,我地区医院于省吉大一院联合,对特殊项目的检查采取标本由吉大医院每天派人来取标本,仅将标本运至吉大一院进行检验,这样极大的提高了该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率,也很值得推广。
4结束语
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速,该病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诊断应注意下列几点:①深入详细询问病史,必须全面检查互相比较,去伪存真,发现其特殊性才能做出客观的诊断。②不能只看一面、一个症状、一个体征、一张化验结果,应全面检查,综合分析,才能从中得出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叶耀光,张桂如,孙德本.现代实用血液病手册.苏州医学院血液病研究室出版,1984.
[2]达万明,裴雪涛.现代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941-948.
[3]王兰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6.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fiple myeloma,误诊、漏诊因素。方法分析2003年致2012年我院及我地区部分医院收治的21例以各种非病因一次或多次入院,初期没有查出,随着病情的加重,最后查出患有的患者的病历和各种相关检查结果。结果该病起病缓慢,伴有多种并发症,误诊、漏诊率极高,多数患者是在出现了并发症,甚至无法治愈并发症时才发现患有,有报道误诊、漏诊率高于70%。我院及我地区同级医院及下级医院,由于医疗水平以及检查项目的不完备,早期的误、漏诊率远高于70%。通常我们说骨髓涂片中浆细胞大于10%,并排除引起浆细胞增多的其他疾病,即可诊断为。骨髓涂片中浆细胞大于20%可诊断为浆细胞白血病。临床却是以骨髓涂片中浆细胞小于10%的多见。结论骨髓涂片中浆细胞小于10%,需配合其他检查才能确诊。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误诊;漏诊因素分析;完备的检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03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588-01
多发性骨髓瘤(ulfiple myeloma,是浆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的一种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左右,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分IgG型、IgA型、IgE型、Ig型、Ig型、不分泌型、轻链型、双克隆或多克隆型。其中IgG型占50%-60%、IgA型20%左右,轻链型约占20%,其余少见。该病起病缓慢,隐匿性极强,国内报道误、漏诊率极高。该病的确诊需要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以及对病变部位做高分辨率的ECT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早期完备的联合检查甚至多次的联合检查才是减少误、漏诊率的关键。
1临床资料
1.1病历选择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诊治或由上级医院确诊的以其他疾病入院,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21位患者。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7岁至82岁。本文所选的患者均为骨髓穿刺涂片中浆细胞小于10%的患者。确诊时怀疑已经患1-14年。确诊时37岁-50岁3例、50-60岁4例、60-70岁10例70-82岁4例。
1.221例患者在确诊时临床症状总结如下骨痛18例,骨折3例,贫血20例。出血3例,发热10例,伴感染6例,肾功能不良3例,关节炎2例,血沉增高20例。
1.321例患者骨髓穿刺情况21例患者在确诊时均进行了骨髓穿刺,穿刺部位均为髂前骨和髂后骨。其中14例见缺铁性贫血,1例成巨幼细胞性贫血,3例成感染性贫血,2例成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例因血小板减少而做的骨穿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中浆细胞形态:,5例未见异常浆细胞但浆细胞大于2%小于6%,2例阅片时偶见双核浆细胞、畸形浆,3例浆细胞大小不等,1例偶见包体偏幼稚,1例阅片时偶见多核浆细胞,1例见晚幼红细胞样浆细胞,1例见淀粉样浆细胞,4例胞浆中掺杂红色,3例浆细胞比例、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但有骨痛、骨折贫血、血沉快等异常症状。因为骨穿涂片结果不能确定诊断,所以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1.421例患者中20例检测了免疫球蛋白含量(免疫琼脂扩散法,7例免疫球蛋白含量增高,其中IgG型4例、IgA型2例、IgE型1例,但是仅有两例患者可以配合临床其他检查和骨穿可以确诊,其余因为轻度增高不能确诊。
1.521例患者中,18例采集标本去上级医院检测了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其中16例出现了蛋白。
1.621例患者中,2例血清总蛋白升高,1例血清白蛋白降低,其中出现白蛋白于球蛋白比值倒置的2例。2例出现尿本周氏蛋白。
2结论
2.1中年以上具有本病临床表现如贫血、发热、感染、骨痛、血沉加快的患者临床应该注意。该病最早期的症状为疼痛,疼痛部位常为腰骶部和肋背部,病理性骨折不明显。晚期患者由于骨质破坏、骨盐吸收增加、高尿酸血症、肾损害而发生高钙血症。
2.2排除引起继发性浆细胞增多的其他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炎、结肠炎等结缔组织病,各种急慢性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原发性淀粉样变等疾病。
2.3完备的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关键由于该病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隱匿性很强,往往通过多种检查手段才能确诊。对骨折部位的加强CT诊断,贫血的常规检查,血清蛋白含量测定,血沉,尿本周氏蛋白,都要检查全。骨髓穿刺涂片镜检是不能缺少的检查手段,本文引用的病历是骨髓瘤细胞小于10%的特殊患者,不能通过骨穿结果明确诊断,但是却为临床提供了方向,可以指导临床做进一步检查。当然最有力的诊断依据是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电泳的异常,约90%以上的患者出现蛋白,电泳上位于γ区域或γ、β之间区域有异常球蛋白峰就是蛋白,蛋白的出现和免疫球蛋白的增高成为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证据。
3讨论
3.1多发性骨髓瘤(ulfiple yeloma,病因是由于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恶性增生,抑制了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并使免疫球蛋白分解增速,使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减少蛋白增加,但蛋白不具有正常抗体功能,造成机体免疫机能下降易发生多种感染和并发症,由于骨髓瘤代谢免疫与浆细胞对各个器官的浸润引起血液学的变化,致本病临床症状出现先后不一、复杂多变而极易误诊和漏诊。特别是骨髓象中浆细胞未超过10%,误诊率更高。当然骨髓穿刺要特别注意选择骨穿部位,要穿骨痛部位,或CT照射有损害部位,或穿较易侵犯的胸骨,必要时应更换部位再抽,才能提高阳性率。中、老年性贫血,贫血原因不清且多年久治不愈且伴有其他疾病,最终查出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占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多数。有报道曾误诊为缺铁性贫血、难治性贫血、胃溃疡、腰痛、风湿性关节炎、胸膜炎、胸椎结核、脊柱结核、慢性肾炎、蛛网膜炎、肝炎、尿路感染、感冒、冠心病、风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等,由此可见误诊率极高。
3.2我院曾收治过一例患者,男64岁因多年胃溃疡至急性胃出血而入院,入院时化验贫血,临床自然认为是胃出血而至贫血,止住血后回家静养,贫血却逐渐加重,一年后入院行骨穿术,骨穿结果显示浆细胞3%,偶见偏大浆细胞且浆细胞偏幼稚,遂采血将标本送至上级医院做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蛋白电泳,出现了蛋,血清免疫分型结果显IgG型,确诊。这是的典型漏诊例子。因为其临床症状的复杂多变,临床没想到许多的症状的出现是由于骨髓瘤的代谢和其对各个器官造成损害而出现的并发症。该病的检查不是常规检查,且针对本病的许多试验一般医院因检查量极低而没有开展而耽误。近年来,我地区医院于省吉大一院联合,对特殊项目的检查采取标本由吉大医院每天派人来取标本,仅将标本运至吉大一院进行检验,这样极大的提高了该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率,也很值得推广。
4结束语
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速,该病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诊断应注意下列几点:①深入详细询问病史,必须全面检查互相比较,去伪存真,发现其特殊性才能做出客观的诊断。②不能只看一面、一个症状、一个体征、一张化验结果,应全面检查,综合分析,才能从中得出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叶耀光,张桂如,孙德本.现代实用血液病手册.苏州医学院血液病研究室出版,1984.
[2]达万明,裴雪涛.现代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941-948.
[3]王兰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