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复述的教学片断,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制约课堂效率的一些因素,并指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77-2
【前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然而这种“效果、效率、效益”是无法用具体数字指标来衡量的,因此很多教师评价课堂教学是高效还是低效,是有效还无效,往往是凭一种直观的感觉。特别是从备课到上课的操作层面上,究竟怎样做才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很多一线教师的认识也是模糊的。那么哪些因素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其重要因素又是什么?为此,笔者结合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复述的教学片断,浅思一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天火之谜》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默读“风筝实验”部分,看看谁能复述这个实验?
生:默读课文。
师:能复述的举手。
(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
师:难在哪里?
生:做风筝的过程写得很仔细。
师:做?不是卖风筝的。是放风筝。
生:风筝和平时的不一样。
师:试验用的风筝和普通风筝不一样,一个难点。还有呢?
生:实验过程太多,太乱了。
师:有同感吗?理清试验过程是第二个难点。
【片段二】
相机指导。
第一层次:了解实验中所用的风筝;
师:一边看一边画,风筝是什么样的?
生:边读边画,自由练习。
师:指名一同学上黑板画,画好后,说说这个风筝。
生:(介绍画面)风筝上系着一根细铁丝,用来……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麻绳……麻绳与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
生:(补充,再次练说。)
齐读。
第二层次:试验中依次产生的现象。
师:试验现象并不是乱和杂。它依次产生了两个现象:
生:……纤维竖了起来。
生:……蓝色火花。
师:(简要板书两个现象)这时候他感觉怎么样?
生:手臂一阵发麻。
师:了解了实验用的风筝和实验时的天气状况,再细心去看看实验中依次产生的两个现象,这样就能大致讲出事情的经过。
提供复述的开头(试验时间)。指名复述。
生:(反馈情况,学生已经能复述出来)
【案例分析】
这篇文章课后是要求复述的,能复述课文也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纵观整篇文章,毫无疑问,复述的难点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首先,这个自然段叙事性强,篇幅也较长,学生不太容易把握作者叙述的思路与层次;其次,这个自然段所包含的重要信息较多,如:实验用的风筝、天气现象、实验中依次产生的现象、富兰克林的表现等。因此,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叙述层次的前提下把这么多的信息说出来,绝非易事。众所周知,练习复述,始终要注意:读是述的基础。先让学生带着述的任务去练读,述时有了困难,再去练读。但是,在追求效率的原则下,这样方式是不是可取,我想应该是值得打问号的。原因有三:1.缺少指导,企图通过反复练读来现实的复述,无疑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成了死记硬背,这种靠时间换来的复述,即便复述再好,也无效率可言;2.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复述不只是学生“能说出来的课堂现象”,更是在于“说出来”之前的理解、感悟、内化的过程,这是教学目标的本质,游离了这个本质,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3.这个自然段层次复杂、信息众多,是指导学生理清层次,提取信息,融合理解,练习表达一个极好的平台。如果忽视这一点,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往往会造成学生语文能力的缺失。那么,怎样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教学呢?本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直面问题,了解困惑
案例中,老师在公开课上大胆地提出了“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复述这个实验?”这样一个大问题。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是教师预设中期待着生成,因为,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前提下,深知复述这个自然段的难度。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困惑,知道学生难以复述的症结所在,从而好“对症下药”。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显然在理清叙述层次和把握每个层次上所包含的信息上出现了困难。这种了解学生困惑实际上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观的真正体现。只有这样的了解才能让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学生需要上的,即学生有兴趣、有愿望想知道;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才回归到主观的轨道上来;也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复述中感到的困难也体现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也为后面的课堂对话做到有的放矢提供了前提,为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打下了基础。由此可见,有效课堂教学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需要和对教学目标本质的理解。
二、轻点巧拨,水到渠成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三部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在帮助学生解疑答惑时,要遵从学生主体性原则。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复述上的困难,并没有包办代替,急于求成。先是让学生阅读文字画出实验用的风筝,然后再让学生对着图来说出实验中的风筝。这一过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提取了复述所需要重要内容。接着,教师抓住了实验过程依次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理清叙述的条理,与此同时,学生也抓住了在复述中不能或缺的内容——实验产生的现象。最后,在难点被各个击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复述。此时,这样的问题设计就是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体现了问题的发展性。片段二中,教师正是抓住了复述中两个关键要素——顺序、内容,轻点巧拨,然后鼓励学生加以整合,促进了学生思维,体现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整个教学也是学生充分地阅读、提取主要信息、清理层次、整合表达这样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有效课堂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以学生为主体观念下的对话的精设。
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华丽的课件,也没有看到课堂上“小手如林”的景象。但我想,听课的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都感受到了学生思维涌动的力量,这种感受是对有效课堂教学一次最真切的体验。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77-2
【前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然而这种“效果、效率、效益”是无法用具体数字指标来衡量的,因此很多教师评价课堂教学是高效还是低效,是有效还无效,往往是凭一种直观的感觉。特别是从备课到上课的操作层面上,究竟怎样做才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很多一线教师的认识也是模糊的。那么哪些因素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其重要因素又是什么?为此,笔者结合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复述的教学片断,浅思一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天火之谜》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默读“风筝实验”部分,看看谁能复述这个实验?
生:默读课文。
师:能复述的举手。
(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
师:难在哪里?
生:做风筝的过程写得很仔细。
师:做?不是卖风筝的。是放风筝。
生:风筝和平时的不一样。
师:试验用的风筝和普通风筝不一样,一个难点。还有呢?
生:实验过程太多,太乱了。
师:有同感吗?理清试验过程是第二个难点。
【片段二】
相机指导。
第一层次:了解实验中所用的风筝;
师:一边看一边画,风筝是什么样的?
生:边读边画,自由练习。
师:指名一同学上黑板画,画好后,说说这个风筝。
生:(介绍画面)风筝上系着一根细铁丝,用来……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麻绳……麻绳与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
生:(补充,再次练说。)
齐读。
第二层次:试验中依次产生的现象。
师:试验现象并不是乱和杂。它依次产生了两个现象:
生:……纤维竖了起来。
生:……蓝色火花。
师:(简要板书两个现象)这时候他感觉怎么样?
生:手臂一阵发麻。
师:了解了实验用的风筝和实验时的天气状况,再细心去看看实验中依次产生的两个现象,这样就能大致讲出事情的经过。
提供复述的开头(试验时间)。指名复述。
生:(反馈情况,学生已经能复述出来)
【案例分析】
这篇文章课后是要求复述的,能复述课文也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纵观整篇文章,毫无疑问,复述的难点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首先,这个自然段叙事性强,篇幅也较长,学生不太容易把握作者叙述的思路与层次;其次,这个自然段所包含的重要信息较多,如:实验用的风筝、天气现象、实验中依次产生的现象、富兰克林的表现等。因此,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叙述层次的前提下把这么多的信息说出来,绝非易事。众所周知,练习复述,始终要注意:读是述的基础。先让学生带着述的任务去练读,述时有了困难,再去练读。但是,在追求效率的原则下,这样方式是不是可取,我想应该是值得打问号的。原因有三:1.缺少指导,企图通过反复练读来现实的复述,无疑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成了死记硬背,这种靠时间换来的复述,即便复述再好,也无效率可言;2.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复述不只是学生“能说出来的课堂现象”,更是在于“说出来”之前的理解、感悟、内化的过程,这是教学目标的本质,游离了这个本质,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3.这个自然段层次复杂、信息众多,是指导学生理清层次,提取信息,融合理解,练习表达一个极好的平台。如果忽视这一点,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往往会造成学生语文能力的缺失。那么,怎样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教学呢?本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直面问题,了解困惑
案例中,老师在公开课上大胆地提出了“默读课文,看看谁能复述这个实验?”这样一个大问题。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是教师预设中期待着生成,因为,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前提下,深知复述这个自然段的难度。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困惑,知道学生难以复述的症结所在,从而好“对症下药”。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显然在理清叙述层次和把握每个层次上所包含的信息上出现了困难。这种了解学生困惑实际上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观的真正体现。只有这样的了解才能让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学生需要上的,即学生有兴趣、有愿望想知道;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才回归到主观的轨道上来;也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复述中感到的困难也体现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也为后面的课堂对话做到有的放矢提供了前提,为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打下了基础。由此可见,有效课堂教学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需要和对教学目标本质的理解。
二、轻点巧拨,水到渠成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三部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在帮助学生解疑答惑时,要遵从学生主体性原则。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复述上的困难,并没有包办代替,急于求成。先是让学生阅读文字画出实验用的风筝,然后再让学生对着图来说出实验中的风筝。这一过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提取了复述所需要重要内容。接着,教师抓住了实验过程依次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理清叙述的条理,与此同时,学生也抓住了在复述中不能或缺的内容——实验产生的现象。最后,在难点被各个击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复述。此时,这样的问题设计就是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体现了问题的发展性。片段二中,教师正是抓住了复述中两个关键要素——顺序、内容,轻点巧拨,然后鼓励学生加以整合,促进了学生思维,体现了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学有所得。整个教学也是学生充分地阅读、提取主要信息、清理层次、整合表达这样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有效课堂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以学生为主体观念下的对话的精设。
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华丽的课件,也没有看到课堂上“小手如林”的景象。但我想,听课的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都感受到了学生思维涌动的力量,这种感受是对有效课堂教学一次最真切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