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把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作为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研究,引导学生确立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研究自己发现的问题,继而才能产生动力,打开心志之门,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体验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问题教学原理,通过引导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实施教学。
一﹑创设合理的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案例】“分数的大小”,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老猴给小猴分大饼,给第一个小猴饼的1/4,给第二个小猴饼的2/8,给第三个小猴饼的3/12,老猴分得公平还是不公平?这个情境是不错,但是我们改一下使学生置于教学内容中,是不是更好:有一天,老师在食堂给同学们分大饼,给小兵分了这个饼的1/4,给小明分了这饼的2/8,给小华分这个饼的3/12,大家帮老师想一想,老师分得公平不公平啊?这样一改就使学生成了本节课教学中的角色了,更加有利于学生感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可见一个好的数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的内容之中。
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教学操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产生问题,教师要利用儿童多问和好奇的天性,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问题。此外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
三﹑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皮亚杰提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基本上还是以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听讲为主,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一个从美国回来的一年级学生,他不能接受新老师的授课方式,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后来经班主任了解到他上课不敢发言,总是埋头不吭声。因为美国的学生可以尽情地诉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甚至可以坐在课桌上和学生打成一片。而中国现在的课堂过于追求表面形式的“小组学习”的热闹气氛,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自觉地分析问题,引导其提出解决的方案。
学生自我学习的课堂往往比传授知识的课堂要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一旦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
四﹑组织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布鲁纳说“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赞可夫也强调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性的思想”。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设计理论把问题解决作为建构主义的基本策略,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通过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改变教师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多变、多问的教学方式,克服学生的消极思维的影响,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使学生发现并牢固掌握知识,又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首先让学生自己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学生一般会用量角尺正确结果。教师追问,谁能想办法验证这一结论是不是正确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加上课前的铺垫,适当的富有挑战性的设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另辟蹊径。这样,学生利用以掌握的关材料和信息,通过自主探索,验证规律,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
问题有了答案,并不意味着问题活动的终结,而应当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有意义的新问题。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已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解决。教师的提问富有启发性、开放性,才能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此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案例】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有节课是学习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掌握的这三个知识点,快要下课时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还有疑问吗?这时候学生的小脑瓜动开了,有的同学说能被4、6、7、8、9等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在面对多位数时,能被2、5整除的数比较容易辨别,能被3整除的数是不是全部要加起来呢?还有些小朋友说能被这三个数共同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
新的问题的开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更意味着新的数学探索活动已拉开帷幕。
问题教学的关键是摆正师生在“问题式”教学中的地位。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前提,把教师教学的主导落在学生的主体的活化与能动性的发挥上。当然,单独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当前多变的、多要求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学生素质的不平衡和教师自身的特点,都要求教师掌握多种模式,在教学中取舍、融合,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合理的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案例】“分数的大小”,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老猴给小猴分大饼,给第一个小猴饼的1/4,给第二个小猴饼的2/8,给第三个小猴饼的3/12,老猴分得公平还是不公平?这个情境是不错,但是我们改一下使学生置于教学内容中,是不是更好:有一天,老师在食堂给同学们分大饼,给小兵分了这个饼的1/4,给小明分了这饼的2/8,给小华分这个饼的3/12,大家帮老师想一想,老师分得公平不公平啊?这样一改就使学生成了本节课教学中的角色了,更加有利于学生感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可见一个好的数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的内容之中。
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教学操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产生问题,教师要利用儿童多问和好奇的天性,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问题。此外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
三﹑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皮亚杰提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基本上还是以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听讲为主,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一个从美国回来的一年级学生,他不能接受新老师的授课方式,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后来经班主任了解到他上课不敢发言,总是埋头不吭声。因为美国的学生可以尽情地诉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甚至可以坐在课桌上和学生打成一片。而中国现在的课堂过于追求表面形式的“小组学习”的热闹气氛,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自觉地分析问题,引导其提出解决的方案。
学生自我学习的课堂往往比传授知识的课堂要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一旦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
四﹑组织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布鲁纳说“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赞可夫也强调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性的思想”。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设计理论把问题解决作为建构主义的基本策略,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通过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改变教师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多变、多问的教学方式,克服学生的消极思维的影响,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使学生发现并牢固掌握知识,又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首先让学生自己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学生一般会用量角尺正确结果。教师追问,谁能想办法验证这一结论是不是正确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加上课前的铺垫,适当的富有挑战性的设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另辟蹊径。这样,学生利用以掌握的关材料和信息,通过自主探索,验证规律,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增强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
问题有了答案,并不意味着问题活动的终结,而应当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有意义的新问题。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已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解决。教师的提问富有启发性、开放性,才能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此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案例】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有节课是学习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掌握的这三个知识点,快要下课时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还有疑问吗?这时候学生的小脑瓜动开了,有的同学说能被4、6、7、8、9等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在面对多位数时,能被2、5整除的数比较容易辨别,能被3整除的数是不是全部要加起来呢?还有些小朋友说能被这三个数共同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
新的问题的开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更意味着新的数学探索活动已拉开帷幕。
问题教学的关键是摆正师生在“问题式”教学中的地位。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前提,把教师教学的主导落在学生的主体的活化与能动性的发挥上。当然,单独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当前多变的、多要求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学生素质的不平衡和教师自身的特点,都要求教师掌握多种模式,在教学中取舍、融合,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