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享受快递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遭受着快递包装污染。大学生是重要的网购群体,高校快递数量与日俱增。如何解决校园快递包装物污染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天津市十所高校的校园快递情况为依据,分析了高校快递现状,研究包装回收再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条件,提出了提高回收率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校园;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56
1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现状分析
1.1 高校快递包装物数量庞大
随着线上消费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90后”“00后”的大学生成为网购大军中不可或缺的群体。高校是网络购物的集中场所,每天络绎不绝的快递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新常态。当前,我国有各类高等院校在校生近4000万,高校校园年快递总量30亿次,且仍然以较高的速度攀升。对天津各高校的调查,统计出的数据表明:72.5%的人每月会进行1~5次网购,约1/5的人每月会网购5~10次,其余的人甚至会购买10次以上。换言之,天津各高校的学生人均月购物约7次。天津在校大学生50余万,每年会创造上千万的快递量,从而带来上千万的快递包装。
1.2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率低
通常情况下,高校校园的快递包装大部分都是纸质类、塑料类等。虽然各快递公司的规定不一,包装样式各不相同,但包装物分类回收的难度并不大。但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的人会将其收到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快递包装丢弃,留下的那一小部分则作为生活中的收纳品使用,主动回收包装物的人少之又少。庞大的快递量却对应极低的回收再利用率,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问题亟待解决。
1.3 快递包装物为校园环境治理带来压力
塑料胶带、塑料包装袋、泡沫填充物、气泡袋等包装材料不易或不可降解;纸制品数量、重量大,难以储运;校园内没有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标准。一系列难题给校园环境的治理带来重重压力,导致学校环卫人员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清理。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并开始在一些地区试点。但高校校园内仍然缺乏有关垃圾分类的实践训练,大学生普遍缺乏分类知识,分类意识低。有些物流公司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会大范围使用价格低廉但难以回收处理的包装物,给包装分类回收、校园环境治理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负担。
2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2.1 校内缺乏回收渠道
包装物回收收益低是缺乏回收渠道的一大重要原因。于高校而言,设置回收站点的设备成本、维持站点运行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其他一系列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而相对于高额成本的是极其微薄的收益。物流公司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在全国各高校设立回收站点显然不符合商人逐利的特性。对于物流公司,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它们对包装物污染埋单。因此,各公司不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回收站对高校的快递进行分类回收。目前大部分学校回收快递包装物的只有快递点,但规模小,未引起学生群体的重视。其中更多的是非官方设立的废品站,学生、学校以及物流公司均未参与运行,只是依靠部分学生的习惯性投递来收集纸箱进行倒卖。许多学生认为在快递点拆快递不够方便,或者不愿意在快递点浪费时间,则会选择将包装物丢弃在宿舍等地的垃圾箱中。这些包装物就会被视作一般垃圾进行处理。
2.2 大学生回收意识不强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其实在于大学生群体的回收意识不强,参与性低。消费者是快递的接收者,是整个快递运输环节的最后一环,对于快递包装物的生产及使用了解极少。因此,消费者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快递包装物的庞大数量,自然难以激发回收包装物的想法。同时,全国对于包装物回收都不够重视,大学生缺乏养成良好回收习惯的大环境。再加上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较强,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回收快递包装。
2.3 高校宣传不到位
一直以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呼吁环保、节约等生态文明理念。然而,物流业迅速发展所引起的包装垃圾问题污染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沃土,高校需有义务地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目前来看,多数学校的行动还只是停留在校园媒体的宣传环节,内容官方性质强,没有让学生参与回收行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快递包装物回收问题是回收率低的成因之一,却并未引起学生以及学校足够的重视。
2.4 快递包装物运输过程中损坏
大学校园中可回收的包装物中占绝大多数的是纸制品,纸制品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各种大小纸箱。许多纸箱的质量一般,防撞性能较差,经过长途运输以及数次转运后难免变形甚至是破损,因此难以二次利用。当然,也有小部分快递包装保存得较好。顺丰由于价格定位较高,相应的包装质量自然可靠。京东、天猫超市等快递运输里程短,轉运次数少,包装保存得也很好。
3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的优势
3.1 包装类型较单一,回收难度较低
高校校园快递包装物的种类多集中在纸制品和塑料制品上,对回收设施以及回收人员的要求都较低。学校可以和快递站点合作,建立回收点,督促大学生在站点自行按照标准分类投放。就大学校园最常见的纸箱而言,许多人并不介意其是否是二手包装,因此可以直接回收投入使用。回收可二次使用的包装物不仅简化了回收再利用的环节,也节省了包装材料,减少了资源浪费。
3.2 高校可以承担全国快递包装回收试点工作
高校是大学生以及教职工的聚居地,大学校园与社区异曲同工。与社会人士相比,大学生更有纪律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强。高校试点可行性大,还可以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提供基础。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信息对回收工作进行有效监管,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嘉奖做出积极贡献的学生。回收站可以与一些物流公司合作,共同推进绿色环保事业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提升企业形象、彰显企业担当的好机会。 3.3 部分高校快递集中,包装物便于回收
校园快递数量大且集中的特点降低了收集运输成本。在部分高校校园里,申通、圆通 、韵达等物流公司的快递点均聚集在学校划定的专门快递站。快递站同时容纳了多家快递,若在快递站附近设置回收站,则快递包装物的收集就会简单且高效。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公寓也是快递包装物集中的场所。如果学校在每栋学生公寓处设置回收箱等回收工具,包装物的回收率显而易见的会增加。工作人员定期定点清理,包装物回收的可操作性较高。
4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建议
4.1 建立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
高校可以和物流公司合作,由学校建立回收平台,物流公司分类回收可二次使用的包装物,学生可以参与到平台的设计以及后续的管理运营中。在这种模式下,各方达到了共赢。通过合作,物流公司能以更低的成本组织回收,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同时有效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回收意识,创建更加文明整洁的校园环境。
4.2 提高学生回收积极性
高校可以设立相关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举行校内比赛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切实体会到“绿色环保”的意义,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回收站也可以加入科技元素,吸引广大学生的兴趣。如在校内通用APP设立专栏,学生个人回收的快递包装物可按照大小、个数等标准积分,积分可免费兑换校内消费券、邮费折扣券等。
4.3 整合校园内各快递点,优化布局
虽然有些学校的快递点较集中,甚至建有物流中心,但还有许多学校快递点分布较分散,大学生取快递尚且不够便利,更遑论回收快递包装物。整合各家物流公司的快递点,不仅可以予学生以便利,还可以方便回收站的建设和管理,未来还可以将快递站与回收站一体化,各物流公司与高校共同分担管理运行任务。
4.4 科学设计包装,提高包装再利用率
宿舍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但大多数面积较小。大学生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宿舍空间,因此或多或少都会进行收纳。如滑块自封袋可以收纳衣物、纸张等物品,从而有效节省空间。塑料制品大多不能回收,因此快递包裝可以加入滑块等元素,使其能够被二次利用。还有一些例如纸箱类的方形包装,节省空间的同时易于堆放,也是大学生宿舍收纳的选择。可以通过改进纸箱类包装的设计,提高包装的防震防撞能力,保障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4.5 政府发挥主体作用
不管是物流公司还是各大高校自身参与包装物回收,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法律规定方面,政府应当加快研究对快递包装污染的处理办法,参照国际上的相关标准,明确不同种类的快递包装回收办法,以推进包装回收流程规范化。在实际操作方面,政府可以扶持建设校园回收站点。通过出台对相关物流公司的扶持政策,政府可以激励快递行业主动参与到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中去,并鼓励企业和高校积极研发绿色、牢固、简约的包装材料。
5 结语
通过打造校园“绿色物流”,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校园物流更加环保、健康地发展下去。同时,此举可以保护校园环境,引导师生培养绿色的消费习惯,打造绿色健康的大学校园。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高校校园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率低的原因。列举了高校校园组织包装物回收的优势,提出了提高回收再利用率的方案和措施。虽然在高校校园回收快递包装物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仍有许多问题等着专业人士研究解决,如快递站的选址问题等。
参考文献:
[1]吴东.消费视角下的高校快递包装污染处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8):46-47.
[2]夏榕,龚瑞风.高校快递回收现状调查——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6):132-134.
[3]肖栩挚,周琦深.高校校园快递问题简析及解决措施——以武汉高校为例[J].当代经济,2020(9):114-116.
[4]吴瑶瑶,冀强.高校校园绿色物流服务优化的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6(25):19-20.
[5]陈姝含,王娜,陈健.高校快递包装绿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9):133-135.
[基金项目]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及再利用研究——以天津十所高校的调查为依据”(项目编号:201910069078)。
[作者简介]曾博雅,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包亦妹,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关键词]高校校园;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56
1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现状分析
1.1 高校快递包装物数量庞大
随着线上消费行业的蓬勃发展,作为“90后”“00后”的大学生成为网购大军中不可或缺的群体。高校是网络购物的集中场所,每天络绎不绝的快递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新常态。当前,我国有各类高等院校在校生近4000万,高校校园年快递总量30亿次,且仍然以较高的速度攀升。对天津各高校的调查,统计出的数据表明:72.5%的人每月会进行1~5次网购,约1/5的人每月会网购5~10次,其余的人甚至会购买10次以上。换言之,天津各高校的学生人均月购物约7次。天津在校大学生50余万,每年会创造上千万的快递量,从而带来上千万的快递包装。
1.2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率低
通常情况下,高校校园的快递包装大部分都是纸质类、塑料类等。虽然各快递公司的规定不一,包装样式各不相同,但包装物分类回收的难度并不大。但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的人会将其收到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快递包装丢弃,留下的那一小部分则作为生活中的收纳品使用,主动回收包装物的人少之又少。庞大的快递量却对应极低的回收再利用率,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问题亟待解决。
1.3 快递包装物为校园环境治理带来压力
塑料胶带、塑料包装袋、泡沫填充物、气泡袋等包装材料不易或不可降解;纸制品数量、重量大,难以储运;校园内没有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标准。一系列难题给校园环境的治理带来重重压力,导致学校环卫人员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清理。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垃圾分类,并开始在一些地区试点。但高校校园内仍然缺乏有关垃圾分类的实践训练,大学生普遍缺乏分类知识,分类意识低。有些物流公司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会大范围使用价格低廉但难以回收处理的包装物,给包装分类回收、校园环境治理带来了更加沉重的负担。
2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2.1 校内缺乏回收渠道
包装物回收收益低是缺乏回收渠道的一大重要原因。于高校而言,设置回收站点的设备成本、维持站点运行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其他一系列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而相对于高额成本的是极其微薄的收益。物流公司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在全国各高校设立回收站点显然不符合商人逐利的特性。对于物流公司,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它们对包装物污染埋单。因此,各公司不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回收站对高校的快递进行分类回收。目前大部分学校回收快递包装物的只有快递点,但规模小,未引起学生群体的重视。其中更多的是非官方设立的废品站,学生、学校以及物流公司均未参与运行,只是依靠部分学生的习惯性投递来收集纸箱进行倒卖。许多学生认为在快递点拆快递不够方便,或者不愿意在快递点浪费时间,则会选择将包装物丢弃在宿舍等地的垃圾箱中。这些包装物就会被视作一般垃圾进行处理。
2.2 大学生回收意识不强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其实在于大学生群体的回收意识不强,参与性低。消费者是快递的接收者,是整个快递运输环节的最后一环,对于快递包装物的生产及使用了解极少。因此,消费者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快递包装物的庞大数量,自然难以激发回收包装物的想法。同时,全国对于包装物回收都不够重视,大学生缺乏养成良好回收习惯的大环境。再加上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较强,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回收快递包装。
2.3 高校宣传不到位
一直以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呼吁环保、节约等生态文明理念。然而,物流业迅速发展所引起的包装垃圾问题污染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沃土,高校需有义务地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目前来看,多数学校的行动还只是停留在校园媒体的宣传环节,内容官方性质强,没有让学生参与回收行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快递包装物回收问题是回收率低的成因之一,却并未引起学生以及学校足够的重视。
2.4 快递包装物运输过程中损坏
大学校园中可回收的包装物中占绝大多数的是纸制品,纸制品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各种大小纸箱。许多纸箱的质量一般,防撞性能较差,经过长途运输以及数次转运后难免变形甚至是破损,因此难以二次利用。当然,也有小部分快递包装保存得较好。顺丰由于价格定位较高,相应的包装质量自然可靠。京东、天猫超市等快递运输里程短,轉运次数少,包装保存得也很好。
3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的优势
3.1 包装类型较单一,回收难度较低
高校校园快递包装物的种类多集中在纸制品和塑料制品上,对回收设施以及回收人员的要求都较低。学校可以和快递站点合作,建立回收点,督促大学生在站点自行按照标准分类投放。就大学校园最常见的纸箱而言,许多人并不介意其是否是二手包装,因此可以直接回收投入使用。回收可二次使用的包装物不仅简化了回收再利用的环节,也节省了包装材料,减少了资源浪费。
3.2 高校可以承担全国快递包装回收试点工作
高校是大学生以及教职工的聚居地,大学校园与社区异曲同工。与社会人士相比,大学生更有纪律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强。高校试点可行性大,还可以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提供基础。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信息对回收工作进行有效监管,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嘉奖做出积极贡献的学生。回收站可以与一些物流公司合作,共同推进绿色环保事业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提升企业形象、彰显企业担当的好机会。 3.3 部分高校快递集中,包装物便于回收
校园快递数量大且集中的特点降低了收集运输成本。在部分高校校园里,申通、圆通 、韵达等物流公司的快递点均聚集在学校划定的专门快递站。快递站同时容纳了多家快递,若在快递站附近设置回收站,则快递包装物的收集就会简单且高效。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公寓也是快递包装物集中的场所。如果学校在每栋学生公寓处设置回收箱等回收工具,包装物的回收率显而易见的会增加。工作人员定期定点清理,包装物回收的可操作性较高。
4 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建议
4.1 建立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
高校可以和物流公司合作,由学校建立回收平台,物流公司分类回收可二次使用的包装物,学生可以参与到平台的设计以及后续的管理运营中。在这种模式下,各方达到了共赢。通过合作,物流公司能以更低的成本组织回收,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同时有效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回收意识,创建更加文明整洁的校园环境。
4.2 提高学生回收积极性
高校可以设立相关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举行校内比赛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切实体会到“绿色环保”的意义,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回收站也可以加入科技元素,吸引广大学生的兴趣。如在校内通用APP设立专栏,学生个人回收的快递包装物可按照大小、个数等标准积分,积分可免费兑换校内消费券、邮费折扣券等。
4.3 整合校园内各快递点,优化布局
虽然有些学校的快递点较集中,甚至建有物流中心,但还有许多学校快递点分布较分散,大学生取快递尚且不够便利,更遑论回收快递包装物。整合各家物流公司的快递点,不仅可以予学生以便利,还可以方便回收站的建设和管理,未来还可以将快递站与回收站一体化,各物流公司与高校共同分担管理运行任务。
4.4 科学设计包装,提高包装再利用率
宿舍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但大多数面积较小。大学生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宿舍空间,因此或多或少都会进行收纳。如滑块自封袋可以收纳衣物、纸张等物品,从而有效节省空间。塑料制品大多不能回收,因此快递包裝可以加入滑块等元素,使其能够被二次利用。还有一些例如纸箱类的方形包装,节省空间的同时易于堆放,也是大学生宿舍收纳的选择。可以通过改进纸箱类包装的设计,提高包装的防震防撞能力,保障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4.5 政府发挥主体作用
不管是物流公司还是各大高校自身参与包装物回收,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法律规定方面,政府应当加快研究对快递包装污染的处理办法,参照国际上的相关标准,明确不同种类的快递包装回收办法,以推进包装回收流程规范化。在实际操作方面,政府可以扶持建设校园回收站点。通过出台对相关物流公司的扶持政策,政府可以激励快递行业主动参与到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中去,并鼓励企业和高校积极研发绿色、牢固、简约的包装材料。
5 结语
通过打造校园“绿色物流”,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校园物流更加环保、健康地发展下去。同时,此举可以保护校园环境,引导师生培养绿色的消费习惯,打造绿色健康的大学校园。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高校校园快递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率低的原因。列举了高校校园组织包装物回收的优势,提出了提高回收再利用率的方案和措施。虽然在高校校园回收快递包装物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仍有许多问题等着专业人士研究解决,如快递站的选址问题等。
参考文献:
[1]吴东.消费视角下的高校快递包装污染处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8):46-47.
[2]夏榕,龚瑞风.高校快递回收现状调查——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6):132-134.
[3]肖栩挚,周琦深.高校校园快递问题简析及解决措施——以武汉高校为例[J].当代经济,2020(9):114-116.
[4]吴瑶瑶,冀强.高校校园绿色物流服务优化的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6(25):19-20.
[5]陈姝含,王娜,陈健.高校快递包装绿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9):133-135.
[基金项目]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校快递包装物回收及再利用研究——以天津十所高校的调查为依据”(项目编号:201910069078)。
[作者简介]曾博雅,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包亦妹,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