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方兴未艾。它具有许多特点。同时像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一样,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也具有双重性。
关键词:网络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影响
当前,伴随着网络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化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地,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认识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有必要先认识一下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的特点
同以往传统的各种文化相比,网络文化具有如下自己的特点:
(一)内容的极其丰富性
网络文化的内容广泛,信息容量巨大。根据有关资料, 1983 年全球数据库信息总量为3.1亿条, 1984 年就增至10亿条, 1995 年更达到 81.6亿条,2003年则超过100亿条。有机构预测,到今年年末,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
(二)传播的即时快捷性
无论上网查询资料还是下载信息, 网络都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传媒。网上内容更新速度快, 信息发布快,信息高速传递,其信息更新速度是以小时乃至分钟计算, 通过网络人们随时可以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事, 即使远隔万里的网友之间也可以直接讨论问题、 交流信息,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
(三)空间的相对开放性
现时的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 任何一个网点引起的涟漪都可以迅速辐射全球,波及到世界各个角落, "蝴蝶效应"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四)影响的极其广泛性
2010年, 全球拥有网民19.7亿,遍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为8.251亿,欧洲为4.751亿,北美为2.6621亿,拉美/加勒比海为2.047亿,非洲为1.109亿,中东为6.32亿,大洋洲/澳大利亚为2130万,其分布具有广泛的地域性。截止今年6月底,我国国内上网人数达到4.85亿。
(五)标准的国际统一性
网络采用世界统一的 TCP/ IP 协议,这种经过协议统一的标准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网络覆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物质条件,它以其广泛深刻的影响创造了一种弥漫全球的国际文化形态。它不仅创造了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沟通的网络语言,还超越空间的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直接联系起来,这都源于它所采用的统一的国际标准。
二、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并未完全成熟, 但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按照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性质,把它区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积极影响
1、它能提供平等的信息交换平台,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在网络文化领域,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获得别人上传的信息,大家也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信息。它的传输采用"包切换"的方式,也就是公平地将"信息包"分配给每一个用户。在这里,没有顺序之分,更不论资排辈。这就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平等的信息交换平台,有利于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进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它允许不同的使用者自己选择信息,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积极性
网络媒体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允许不同使用者根据需要自由过滤选择相关信息,对此较少限制。网上没有政府、领导、家长等等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地位方面的限制,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能够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畅所欲言,敢说真话、能说真话。这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3、它提倡思想多元,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各种思想并存,同时各种观念良莠不齐,各种言论随意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人的头脑中只被允许有一种思想存在的想法很难实现,就是实现了,其影响也很难长久。另外,每个人具备多元思想也未必是坏事。多元思想能提供人们比较鉴别事物的多种角度,也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开阔眼界,更好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也会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消极影响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文化中的内容也并非都是先进的、积极、正确的。如不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不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仅有"拿来主义"的水平,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1、西方意识形态的泛滥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这导致当前互联网上95%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中文信息还不到1%。同时,由于经济实力和科研能力的优势,美国事实上主导了因特网,使得在其上运行的信息大多隐含着美国式的意识形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尽可能地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一切便利为自己服务,到处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在网上推行新的政治文化上的"殖民扩张"政策。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西方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种种西方式的思想文化宣传在网上畅通无阻。这些东西给国人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客观形势的需要,不能构筑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将使国人被西方意识形态所包围、所渗透,进而会淡化弱化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网上的不良信息侵害、污染了人们的思想
当前,网络逐渐成为制作传播黄色信息等不良信息的主要载体。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小组对网络色情进行了18个月的调查,考察了近百万种相关的照片、描述、短篇小说和影片剪辑。发现在那些储有数字化数据的用户网页上,83.5%的图片都是色情等不良信息的。网络文化中黄色的、不健康的信息极易腐蚀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毒害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使其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使广大思想工作者历尽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正确观念与原则毁于一旦。
3、西方势力的渗透对我们对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作为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网络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西方反华势力认为有机可乘,就一直借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文化渗透。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也闻风而动、乘机作乱,这使得网络上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对舆论的主导方向的争夺更是异常激烈。当前西方反华势力及不法分子在网上针对国人进行的一切违法、 煽动进而夺取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导向的控制权的活动都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4、非社会化或反社会化的倾向严重危害人们的社会生活
互联网提供了诸多精彩无比的虚拟世界,许多人沉溺于网上生活。由于过分在互联网上活动,导致一少部分网民过分沉迷于虚幻世界不能自拔而忘记了现实世界。事实上人的本质表现在社会性上,人要想正常生活离不开一定的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这要求人们必然要回到现实中来。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必将影响和改变人们正常的生活方式,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时间一长,易使人们养成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性格,带来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严重的可能会发生"互联网综合症",这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实际上,网络文化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更多地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完全可以善用网络文化,扬其长避其短,从而更好地让它为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服务。
参考文献:
[1]秉哲.网络文化特点略论[J].求索,2001,4.
[2]周毅.网络文化释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4.
[3]李宁.浅析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网络财富,2009,11.
作者简介:吴继锋(1978.9-),男,辽宁省朝阳县人,现供职于中共朝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关键词:网络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影响
当前,伴随着网络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化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地,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认识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有必要先认识一下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的特点
同以往传统的各种文化相比,网络文化具有如下自己的特点:
(一)内容的极其丰富性
网络文化的内容广泛,信息容量巨大。根据有关资料, 1983 年全球数据库信息总量为3.1亿条, 1984 年就增至10亿条, 1995 年更达到 81.6亿条,2003年则超过100亿条。有机构预测,到今年年末,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
(二)传播的即时快捷性
无论上网查询资料还是下载信息, 网络都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传媒。网上内容更新速度快, 信息发布快,信息高速传递,其信息更新速度是以小时乃至分钟计算, 通过网络人们随时可以了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事, 即使远隔万里的网友之间也可以直接讨论问题、 交流信息,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
(三)空间的相对开放性
现时的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 任何一个网点引起的涟漪都可以迅速辐射全球,波及到世界各个角落, "蝴蝶效应"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四)影响的极其广泛性
2010年, 全球拥有网民19.7亿,遍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为8.251亿,欧洲为4.751亿,北美为2.6621亿,拉美/加勒比海为2.047亿,非洲为1.109亿,中东为6.32亿,大洋洲/澳大利亚为2130万,其分布具有广泛的地域性。截止今年6月底,我国国内上网人数达到4.85亿。
(五)标准的国际统一性
网络采用世界统一的 TCP/ IP 协议,这种经过协议统一的标准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网络覆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物质条件,它以其广泛深刻的影响创造了一种弥漫全球的国际文化形态。它不仅创造了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沟通的网络语言,还超越空间的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直接联系起来,这都源于它所采用的统一的国际标准。
二、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并未完全成熟, 但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按照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性质,把它区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积极影响
1、它能提供平等的信息交换平台,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在网络文化领域,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获得别人上传的信息,大家也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信息。它的传输采用"包切换"的方式,也就是公平地将"信息包"分配给每一个用户。在这里,没有顺序之分,更不论资排辈。这就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平等的信息交换平台,有利于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进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它允许不同的使用者自己选择信息,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积极性
网络媒体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允许不同使用者根据需要自由过滤选择相关信息,对此较少限制。网上没有政府、领导、家长等等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地位方面的限制,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能够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畅所欲言,敢说真话、能说真话。这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3、它提倡思想多元,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各种思想并存,同时各种观念良莠不齐,各种言论随意发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人的头脑中只被允许有一种思想存在的想法很难实现,就是实现了,其影响也很难长久。另外,每个人具备多元思想也未必是坏事。多元思想能提供人们比较鉴别事物的多种角度,也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开阔眼界,更好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也会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消极影响
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文化中的内容也并非都是先进的、积极、正确的。如不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不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仅有"拿来主义"的水平,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1、西方意识形态的泛滥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因特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这导致当前互联网上95%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中文信息还不到1%。同时,由于经济实力和科研能力的优势,美国事实上主导了因特网,使得在其上运行的信息大多隐含着美国式的意识形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尽可能地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一切便利为自己服务,到处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在网上推行新的政治文化上的"殖民扩张"政策。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西方的价值观念、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种种西方式的思想文化宣传在网上畅通无阻。这些东西给国人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客观形势的需要,不能构筑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将使国人被西方意识形态所包围、所渗透,进而会淡化弱化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冲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网上的不良信息侵害、污染了人们的思想
当前,网络逐渐成为制作传播黄色信息等不良信息的主要载体。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小组对网络色情进行了18个月的调查,考察了近百万种相关的照片、描述、短篇小说和影片剪辑。发现在那些储有数字化数据的用户网页上,83.5%的图片都是色情等不良信息的。网络文化中黄色的、不健康的信息极易腐蚀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毒害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使其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使广大思想工作者历尽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正确观念与原则毁于一旦。
3、西方势力的渗透对我们对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作为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网络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西方反华势力认为有机可乘,就一直借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文化渗透。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也闻风而动、乘机作乱,这使得网络上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对舆论的主导方向的争夺更是异常激烈。当前西方反华势力及不法分子在网上针对国人进行的一切违法、 煽动进而夺取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导向的控制权的活动都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4、非社会化或反社会化的倾向严重危害人们的社会生活
互联网提供了诸多精彩无比的虚拟世界,许多人沉溺于网上生活。由于过分在互联网上活动,导致一少部分网民过分沉迷于虚幻世界不能自拔而忘记了现实世界。事实上人的本质表现在社会性上,人要想正常生活离不开一定的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这要求人们必然要回到现实中来。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必将影响和改变人们正常的生活方式,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时间一长,易使人们养成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性格,带来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严重的可能会发生"互联网综合症",这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实际上,网络文化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更多地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完全可以善用网络文化,扬其长避其短,从而更好地让它为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服务。
参考文献:
[1]秉哲.网络文化特点略论[J].求索,2001,4.
[2]周毅.网络文化释义[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4.
[3]李宁.浅析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网络财富,2009,11.
作者简介:吴继锋(1978.9-),男,辽宁省朝阳县人,现供职于中共朝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