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活跃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1212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这是我们现在的小学教学迫切需要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的确,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的模式似乎长期贯穿整个课堂。有的老师往往为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自鸣得意,以为问的问题好也就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其实不然。
  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深浅不一的问题,然后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比之“全盘授予”要事半功倍得多,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把知识学活、记牢,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学会质疑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让学生明白质疑的作用,勇于质疑
  
  1.质疑将引导学生深入课。“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自古人们就把学习称为学问。在阅读课上,学生能提出疑问,老师就会引着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若不断质疑,问题就会引导学生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彼岸。
  2.质疑会激活学生思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动力,是探索和创造的源头。”质疑会打破思维的平衡状态,出现活跃的不平衡,激发求得新的不平衡。
  
  二、积极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要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勇于提问,又要教学生乐于提问。
  首先、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点滴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教师的鼓励,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教师的鼓励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有新鲜感,成功感。
  其次、处理好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领悟程度不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层次不一,学生的问题有的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层,甚至有些是很幼稚的,教师都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想法,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课堂上不管学生问得如何,都要肯定学生勇于提问的勇气。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该如何解决。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是给学生最有效的激励。
  
  三、多给学生提问的空间,让每个学生会问
  
  学生在课堂中质疑问难,是因为心中有疑惑,而不是为了教师的某种需要,更不是课堂的点缀。
  只要学生心中有疑问,就应当允许学生提问,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而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愿也不敢让学生积极发问,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问,在这么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1.在预习课文时质疑问难。课前预习时,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有的字不认识,有的句子不理解,有时凭直觉会对课文中的内容持怀疑的态度……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这些困难时,就会疑惑,提出问题,希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经过进一步的探究获得解决。可以让学生把问题写在预习本上,教师在检查预习情况时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然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在学习课文时质疑问难。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问题,这就是疑问,是感知过程的障碍。教师在指导阅读中要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提问。
  教六年级时,学生学完《草船借箭》一文,对诸葛亮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周瑜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很想知道。我于是推荐学生课后去看《三国演义》。
  那一段时间,学生中掀起了一股三国热。一有空,学生看的是三国,谈的是三国。看到这种情景,我又引导学生评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学生经过仔细阅读原著,解开了心中的一个个谜团,写出了一篇篇有质量的人物评论。后来,我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评论,进行评奖。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对三国这一历史时段的知识掌握得更多了,不少学生还爱上了看课外书。
  这样,从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维度上保证了提问时间,从书面和口头的形式上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提问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而乐于提问。与此同时,要避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教育学生实事求是。久而久之,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了培养,变得会问了。
  
  四、课后总结,形成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课一环节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积累。研究证明,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到发散思维,即“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由这种思维方式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收敛思维是指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例子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课后总结环节就是一个收敛思维,为再次的发散思维作准备的过程。
  由于每个课例都进行总结,学生渐渐地得出了规律,获取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对质疑的操作流程十分熟悉。学到新的课例,就能举一反三,体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良好效果。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阅读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提出深刻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河北省涿州市西城坊中心校)
其他文献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肓的模式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
期刊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断向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发展。精心锤炼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丰硕的学习成果。    一、 给学生一个台阶,化腐朽为神奇——凸现宽容,体现人文关怀    在一次听《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课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 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 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已成为每一个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经历和实践;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如何使学生由学数学到喜欢数学,由喜欢数学到自觉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真正激发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笔者认为:若要使学生真正发挥个性,放飞心灵,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师要为其指明方向。    一、个性化阅读的根本—尊重文本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对学生感受、体验的重视,使课堂教学精彩,对学生脱离文本的做法不闻不问,导致对文本的不尊重。实际上,尊重文本才是个性化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每位教师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 序、教学反馈四方面优化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对教学起着指导性作用。只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具 有正确的导向,提高教学效率。
期刊
21世纪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世纪,那些只会做题而不会把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学生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数学课程教学标准》中指出:“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表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应用意识,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够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能较好地反映学生掌握语言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阅读能力构成英语实际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新英语课程标准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获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相关信息。  根据情景、上下文、构词法、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理顺事件发生顺序,人物行为,预测
期刊
从现在的教育报刊、杂志上看到最多的词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怎样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促使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想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每个学生发展”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  学习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即学习者应该自始至终把自己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探索、主动思维、自觉实践、
期刊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习惯于在头脑中先将其转化成汉语,表面读的是英文,其实脑子里映现的是汉字,这是英语语感不良的体现。  同样,我们现在很多中学生学古文,表面阅读的是古文,其实脑子里映现的却是现代文,由于经过了这样一个转换机制,也导致了古文阅读速度大大降低,古文阅读能力久久得不到提高。  这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其实并不全与学生有关,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  那么该如何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