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风气与学者的风范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a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学术建设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次大会所提倡的精品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创新,不仅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向学术界和全社会的宣告和承诺。
  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有的人甚至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利。这简直就是学术自杀的行为!北大是一座神圣的学术殿堂,我们必须凭着学术的良心郑重宣告:在这里,恶劣的学风没有容身之地;我们必须郑重地承诺:在这里,不出赝品!
  当然,宣告和承诺只是开始,学术建设是长期艰苦的任务,良好的学风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它体现在每一堂课上、每一篇论文之中。我希望这次大会以后,校领导随时注意学风的导向,切实引导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我也希望老师们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北大一贯的优良学风,以新的学术精品展现北大新的辉煌。
  所谓学术精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能是振聋发聩之作,一时间不胫自走,洛阳纸贵;也可能在当时并未产生轰动效应,甚至没有引起充分注意,但不管谁再研究这方面的问题都绕不开它,嘉惠后人,历久弥新。所谓学术精品,可能是高文典册,洋洋数百万言,体大思精,茹古涵今,堪称集大成之作;也可能并非鸿文巨制,却筚路蓝缕,起例发凡,具有开拓之功。所谓精品,可能是独辟蹊径,解决了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可能并未完全解决问题,却指出了方向,启迪后人走向解决问题的目标。所谓精品,可能以理论见长,光腾万丈,笔扫千军;也可能以资料取胜,经纬百家,洞烛幽微。总之,学术规范是标准化的,学术精品是多姿多彩的。对学术的评价既要十分严格,又要不拘一格,要有足够的兼容性和宽容心。学术规范是共性的,学术精品是带有个性色彩的。符合学术规范是对学术研究的起码要求,但符合规范的不一定是精品。在学术研究缺乏规范的情况下,应当努力建立规范,但我们不满足于此,我们追求的是与北大的地位相称的丰富多彩的学术精品。
  学术建设要落实在创新上,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就因为北大是学术新潮流的源头,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仅就人文学科而言,1904年林传甲率先在京师大学堂讲授中国文学史,1910年出版了被认为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促成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1920年鲁迅开始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1923年和1924年分别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的上下卷,从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使一向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在北大发起的对清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推动了史学的发展。胡适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开创了以近代方法研究中国哲学通史的风气。在北大建立的中国最早的考古研究室以及北大的考古学研究,推动近代考古学繁荣发展蔚为大观。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早在1898年就在京师大学堂讲授了西学门径功用专题,1902年他又出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亲自制定了译书局的章程,并提出全面规划整顿京师大学堂的建议,致力于培养精通西方语文和西学的专才。严复的这些努力,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以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充分说明北大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发挥的开拓作用,以及曾经有过的辉煌。
  今后,学术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不同学科的融合,既包括各个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也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破除不同学派和学术观点的门户之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鼓励学术的探索,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学科的开拓。在北大应当出现一批融会中外、贯通古今的新型学者,开一世之风气,领一代之风骚。只要校领导有眼光、有魄力,再有得力的措施,一大批新型的学者就有希望快些出现。
  在学术建设的同时,要注意树立学术的气象和学者的风范。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每在于此。做学问也要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北大的学术应当具有宏伟的气象,北大的学者应当具备大家的风范。北大许多前辈学者之所以具有魅力,就在于他们气象非凡风范无边。形成这种气象和风范至少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敬业的态度,对学问十分虔诚,一丝不苟;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长,不攻人短,不存门户之见;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潜心学问,坚持真理,堂堂正正。以上三点不仅是构成学者个人气象和风范的条件,也是塑造北大整体形象不可缺少的要素。
  风气,说到底是精神的外现。北大人文学部的老师们担负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我们愿意和其他四个学部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推动北大的学术适应新世纪的需要,不断向前发展。
  风气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我们留恋北大,并不是因为这里待遇高,论待遇我们不一定是最高的,而是因为这里的学术风气比较好,学术环境比较宽松。我希望经过校领导的提倡和老师们的努力,北大成为一个风气更好的、环境更宽松的、更加吸引人的地方。
  北大是人才荟萃之地,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整体优势,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世纪作出与北大地位相称的新的贡献。
其他文献
《我的一生——师哲自述》一书终于在今年2001年7月出版了。一个多月以来,已有部分读者同我取得联系。绝大多数读者拿到书以后都是一口气读完;有的是从最后读起,也读到了头。对该书共同的评价是真全书都是真话。本来说真话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人们对真话看得如此珍贵,为何?回想起来,说真话还真是不容易例如:1992年应《炎黄春秋》杂志之约,替父亲写了一篇《我所了解的康生》见《炎黄春秋》1992年第5
期刊
学者最得意或快乐的事大概无过于发现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印可和使用。《为钱锺书声辩》2000年元月行世以来,我们常常笑容满脸,高兴得容纳不下,恨不得和读者分摊高兴  前几天在书店翻看文汇出版社2001年7月出的六大册《柯灵文集》,发现诬指钱先生化名"邱去耳"那一节数百字不见了;高兴头上,想405页"那东西后来可在柯灵各色各样的不下十种的文集里熟睹,而钱先生的纠正和学者的考证对他有如春风射马耳,那丑陋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买到一本托马斯·A·香农(Thomas A.Shannon)的《生命伦理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Bioethics)。托马斯是美国伍斯特理工研究院人文艺术系的宗教和社会伦理学教授,专门从事健康教育、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伦理学问题、宗教和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他的这本代表著1979年出第一版,1987年出第二版,我手里的这本是1997年修订的第三版。  这本书概念
期刊
佛学文化由浩如烟海的佛家典籍经卷和有关佛陀的神圣灿烂的传说组构而成,不过其中蕴含的理念和真昧并不像人们日常印象中那样的神秘:这是《青色菩提》一书的作者通过对释迦牟尼成佛之路的描述与评析向读者展示的并不很玄的玄机。人类自诞生以来,就面对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面对着生存的众多苦痛与无奈,因此,在历史幽深的隧道中总是不断响起这样一种追寻与叩问的脚步声: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类的生存处境与
期刊
著名小说史研究专家陈翔华先生编校的线装本《元刻讲史平话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6月版,印制精美,装帧典雅。拜读之后,我深感这是元代讲史平话的最佳整理本。  讲史,是一种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得失争战”的专门伎艺,其简略纪要或提示性的文字底本,被通称为“平话”或“评话”。元代是讲史的繁盛期,《永乐大典》所载元代平话目录就有二十六种之多,实际当然不止于此。它们是长篇历史演义的先河,在中国小
期刊
一种文明的出现究竟有没有基础?如果有,那么这个基础是什么?这个基础仅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还是精神性的东西,或者是这两者的综合?这不仅是富有学术意义的问题,更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最近出版的《文明的选择——论政体选择和宗教的关系》给这些问题以崭新的回答。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观点虽然并非无懈可击,但却令人耳目一新,读后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综观全书,如下一些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基础,这个
期刊
余生也晚。作为曾经是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我为能曾在南大面聆多位的名师教诲而暗自庆幸。在我所崇敬的导师中,余一中先生应算其中分量颇重的一位。  余先生是研究俄罗斯文学的专家。我在校时,他刚由北国的吉林调回南大不久,先在外语文学系主讲俄罗斯文学,兼教英国文学名著阅读与欣赏,后又主持由南大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在我快毕业时,他又被聘为中文系现当代外国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我
期刊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更大的作用与影响,可以说,今后,科学技术将成为主宰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技术能对社会产生如此影响,并不仅仅只是少数科学家的事,事实证明,科技要产生它应该有的效应,除了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学家队伍以外,更重要的是全民族应具有较高科学技术素养。在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李国强同志所著《中央苏区教育史》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修订再版了。这部专著,不仅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我国现代教育史研究方面填补空白之作。  《中央苏区教育史》初版于1985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第一部系统、完整地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教育史的专著,该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勾勒出了从1
期刊
近年来,学界关于以学术为业的话已经讲得很多了,自己这些年来也还算努力,常常感到很累,尽管并不完全是为了学术,也曾想到职称以及职称背后的房子等,想到虚名。夜半人静时,也会感到心虚。因此,在这里,我再表什么态,实际上是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还不如自己暗暗的做点什么,能做就多做一点,做不了就少做一点,大面子上亮的过去就行了。坦白地说,我常常想给自己在学术上留条后路,话说过了,将来很难下台,狡兔三窟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