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学术建设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次大会所提倡的精品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创新,不仅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向学术界和全社会的宣告和承诺。
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有的人甚至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利。这简直就是学术自杀的行为!北大是一座神圣的学术殿堂,我们必须凭着学术的良心郑重宣告:在这里,恶劣的学风没有容身之地;我们必须郑重地承诺:在这里,不出赝品!
当然,宣告和承诺只是开始,学术建设是长期艰苦的任务,良好的学风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它体现在每一堂课上、每一篇论文之中。我希望这次大会以后,校领导随时注意学风的导向,切实引导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我也希望老师们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北大一贯的优良学风,以新的学术精品展现北大新的辉煌。
所谓学术精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能是振聋发聩之作,一时间不胫自走,洛阳纸贵;也可能在当时并未产生轰动效应,甚至没有引起充分注意,但不管谁再研究这方面的问题都绕不开它,嘉惠后人,历久弥新。所谓学术精品,可能是高文典册,洋洋数百万言,体大思精,茹古涵今,堪称集大成之作;也可能并非鸿文巨制,却筚路蓝缕,起例发凡,具有开拓之功。所谓精品,可能是独辟蹊径,解决了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可能并未完全解决问题,却指出了方向,启迪后人走向解决问题的目标。所谓精品,可能以理论见长,光腾万丈,笔扫千军;也可能以资料取胜,经纬百家,洞烛幽微。总之,学术规范是标准化的,学术精品是多姿多彩的。对学术的评价既要十分严格,又要不拘一格,要有足够的兼容性和宽容心。学术规范是共性的,学术精品是带有个性色彩的。符合学术规范是对学术研究的起码要求,但符合规范的不一定是精品。在学术研究缺乏规范的情况下,应当努力建立规范,但我们不满足于此,我们追求的是与北大的地位相称的丰富多彩的学术精品。
学术建设要落实在创新上,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就因为北大是学术新潮流的源头,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仅就人文学科而言,1904年林传甲率先在京师大学堂讲授中国文学史,1910年出版了被认为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促成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1920年鲁迅开始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1923年和1924年分别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的上下卷,从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使一向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在北大发起的对清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推动了史学的发展。胡适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开创了以近代方法研究中国哲学通史的风气。在北大建立的中国最早的考古研究室以及北大的考古学研究,推动近代考古学繁荣发展蔚为大观。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早在1898年就在京师大学堂讲授了西学门径功用专题,1902年他又出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亲自制定了译书局的章程,并提出全面规划整顿京师大学堂的建议,致力于培养精通西方语文和西学的专才。严复的这些努力,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以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充分说明北大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发挥的开拓作用,以及曾经有过的辉煌。
今后,学术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不同学科的融合,既包括各个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也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破除不同学派和学术观点的门户之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鼓励学术的探索,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学科的开拓。在北大应当出现一批融会中外、贯通古今的新型学者,开一世之风气,领一代之风骚。只要校领导有眼光、有魄力,再有得力的措施,一大批新型的学者就有希望快些出现。
在学术建设的同时,要注意树立学术的气象和学者的风范。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每在于此。做学问也要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北大的学术应当具有宏伟的气象,北大的学者应当具备大家的风范。北大许多前辈学者之所以具有魅力,就在于他们气象非凡风范无边。形成这种气象和风范至少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敬业的态度,对学问十分虔诚,一丝不苟;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长,不攻人短,不存门户之见;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潜心学问,坚持真理,堂堂正正。以上三点不仅是构成学者个人气象和风范的条件,也是塑造北大整体形象不可缺少的要素。
风气,说到底是精神的外现。北大人文学部的老师们担负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我们愿意和其他四个学部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推动北大的学术适应新世纪的需要,不断向前发展。
风气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我们留恋北大,并不是因为这里待遇高,论待遇我们不一定是最高的,而是因为这里的学术风气比较好,学术环境比较宽松。我希望经过校领导的提倡和老师们的努力,北大成为一个风气更好的、环境更宽松的、更加吸引人的地方。
北大是人才荟萃之地,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整体优势,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世纪作出与北大地位相称的新的贡献。
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侵蚀着学术,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的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有的人甚至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的手段换取一时的名利。这简直就是学术自杀的行为!北大是一座神圣的学术殿堂,我们必须凭着学术的良心郑重宣告:在这里,恶劣的学风没有容身之地;我们必须郑重地承诺:在这里,不出赝品!
当然,宣告和承诺只是开始,学术建设是长期艰苦的任务,良好的学风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它体现在每一堂课上、每一篇论文之中。我希望这次大会以后,校领导随时注意学风的导向,切实引导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我也希望老师们更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北大一贯的优良学风,以新的学术精品展现北大新的辉煌。
所谓学术精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能是振聋发聩之作,一时间不胫自走,洛阳纸贵;也可能在当时并未产生轰动效应,甚至没有引起充分注意,但不管谁再研究这方面的问题都绕不开它,嘉惠后人,历久弥新。所谓学术精品,可能是高文典册,洋洋数百万言,体大思精,茹古涵今,堪称集大成之作;也可能并非鸿文巨制,却筚路蓝缕,起例发凡,具有开拓之功。所谓精品,可能是独辟蹊径,解决了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可能并未完全解决问题,却指出了方向,启迪后人走向解决问题的目标。所谓精品,可能以理论见长,光腾万丈,笔扫千军;也可能以资料取胜,经纬百家,洞烛幽微。总之,学术规范是标准化的,学术精品是多姿多彩的。对学术的评价既要十分严格,又要不拘一格,要有足够的兼容性和宽容心。学术规范是共性的,学术精品是带有个性色彩的。符合学术规范是对学术研究的起码要求,但符合规范的不一定是精品。在学术研究缺乏规范的情况下,应当努力建立规范,但我们不满足于此,我们追求的是与北大的地位相称的丰富多彩的学术精品。
学术建设要落实在创新上,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就因为北大是学术新潮流的源头,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仅就人文学科而言,1904年林传甲率先在京师大学堂讲授中国文学史,1910年出版了被认为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促成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1920年鲁迅开始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1923年和1924年分别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的上下卷,从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使一向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在北大发起的对清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推动了史学的发展。胡适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开创了以近代方法研究中国哲学通史的风气。在北大建立的中国最早的考古研究室以及北大的考古学研究,推动近代考古学繁荣发展蔚为大观。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早在1898年就在京师大学堂讲授了西学门径功用专题,1902年他又出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亲自制定了译书局的章程,并提出全面规划整顿京师大学堂的建议,致力于培养精通西方语文和西学的专才。严复的这些努力,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以及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充分说明北大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发挥的开拓作用,以及曾经有过的辉煌。
今后,学术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不同学科的融合,既包括各个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也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破除不同学派和学术观点的门户之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鼓励学术的探索,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学科的开拓。在北大应当出现一批融会中外、贯通古今的新型学者,开一世之风气,领一代之风骚。只要校领导有眼光、有魄力,再有得力的措施,一大批新型的学者就有希望快些出现。
在学术建设的同时,要注意树立学术的气象和学者的风范。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每在于此。做学问也要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北大的学术应当具有宏伟的气象,北大的学者应当具备大家的风范。北大许多前辈学者之所以具有魅力,就在于他们气象非凡风范无边。形成这种气象和风范至少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敬业的态度,对学问十分虔诚,一丝不苟;第二是博大的胸襟,不矜己长,不攻人短,不存门户之见;第三是清高的品德,潜心学问,坚持真理,堂堂正正。以上三点不仅是构成学者个人气象和风范的条件,也是塑造北大整体形象不可缺少的要素。
风气,说到底是精神的外现。北大人文学部的老师们担负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我们愿意和其他四个学部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推动北大的学术适应新世纪的需要,不断向前发展。
风气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我们留恋北大,并不是因为这里待遇高,论待遇我们不一定是最高的,而是因为这里的学术风气比较好,学术环境比较宽松。我希望经过校领导的提倡和老师们的努力,北大成为一个风气更好的、环境更宽松的、更加吸引人的地方。
北大是人才荟萃之地,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整体优势,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加强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世纪作出与北大地位相称的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