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学校本学期主题为“关注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教师展示才能的舞台,挖掘了教师的潜力,促进了教师进一步钻研教材的积极性。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促使了教师去研究、去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主题鲜明具体,更是提升了教研组教学研讨的质量和氛围。组内通过“课前说课——课上跟踪——课后析课”的模式,从精备三位年轻教师的评比课入手,发挥备课组的优势, 同伴互助, 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优势, 集集体之智慧, 提高了教师钻研、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让教师在集体研课、磨课、改课中提升了专业水平,在课的反复重构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我组三位青年教师的本次课堂教学各有特点。
马老师的“圆的周长”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促使了学生积极思维,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忻教师的“完全平方公式”在新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通过具体的而恰到好处的提问发现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并围绕教学目的,对某个问题的解决设计一些“子问题”作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层次分明,让学生较好地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应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基本掌握了新知识。
王教师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则是以习题为载体,以复习课的方式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设置了较为有效的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解决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
三位教师的教学共同特点是能较好地利用教材,钻研教材,精彩地利用课本例题进行有效变式,环环相扣,活用了教材,引导学生探究获得知识、通过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和技巧,创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这三堂课起到了一定地示范作用。
通过专家的及时点评,既有高瞻远瞩的宏观引领,又有辨证论治的微观指导,顯示了对青年教师成长发自内心的关切,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方法。在教研组集体研课、磨课、改课以及评课过程中,使我对有效提问有以下的反思:
1、必须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必须对学生有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所提问题没有针对性,课堂出现“问而无答”、“启而不发”或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导致教学进程因提问而“卡壳”。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形成虚假的课堂气氛活泼,就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此在课前应该思考:(1)学生是否具备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2)学生是否已经或部分掌握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3)哪些内容他们已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老师点拨,引导和讲解?只有找准学习起点,才能有效提问,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2、有效提问要求教师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要注意提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严密的逻辑性,教师在课堂提问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于形式,把课堂当作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
3、有效提问必须关注细节,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
4、有效提问有利于教师成长。作为数学教师,光靠埋头做题,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密切关注新课程的动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做到厚积薄发,不断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有效提问的实践,逐渐能够有意识地根据教学目的找相匹配的形式,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授课教师的提问结构,要关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的提问技巧,并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活动加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和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促进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行为。教学无止境,还需要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数学素养。
让有效的提问,激活数学课堂。课堂提问不是目标,得到答案也不是目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提问必须注意“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解决问题”、“数学思考”等目标的融合,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提高数学素养,才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共同追求。
我组三位青年教师的本次课堂教学各有特点。
马老师的“圆的周长”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重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促使了学生积极思维,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忻教师的“完全平方公式”在新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通过具体的而恰到好处的提问发现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并围绕教学目的,对某个问题的解决设计一些“子问题”作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层次分明,让学生较好地通过类比的数学思想,应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基本掌握了新知识。
王教师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则是以习题为载体,以复习课的方式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设置了较为有效的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解决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
三位教师的教学共同特点是能较好地利用教材,钻研教材,精彩地利用课本例题进行有效变式,环环相扣,活用了教材,引导学生探究获得知识、通过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和技巧,创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这三堂课起到了一定地示范作用。
通过专家的及时点评,既有高瞻远瞩的宏观引领,又有辨证论治的微观指导,顯示了对青年教师成长发自内心的关切,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方法。在教研组集体研课、磨课、改课以及评课过程中,使我对有效提问有以下的反思:
1、必须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必须对学生有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所提问题没有针对性,课堂出现“问而无答”、“启而不发”或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导致教学进程因提问而“卡壳”。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个体的思维活动,形成虚假的课堂气氛活泼,就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此在课前应该思考:(1)学生是否具备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2)学生是否已经或部分掌握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3)哪些内容他们已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老师点拨,引导和讲解?只有找准学习起点,才能有效提问,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2、有效提问要求教师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要注意提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严密的逻辑性,教师在课堂提问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于形式,把课堂当作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能。
3、有效提问必须关注细节,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
4、有效提问有利于教师成长。作为数学教师,光靠埋头做题,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密切关注新课程的动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做到厚积薄发,不断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有效提问的实践,逐渐能够有意识地根据教学目的找相匹配的形式,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授课教师的提问结构,要关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的提问技巧,并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活动加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和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促进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与行为。教学无止境,还需要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数学素养。
让有效的提问,激活数学课堂。课堂提问不是目标,得到答案也不是目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提问必须注意“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解决问题”、“数学思考”等目标的融合,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提高数学素养,才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