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辛亥革命研究综述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o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11—2011辛亥革命已经有了100年的历史。辛亥时期革命党人在吉林这一清王朝所谓的“发祥地”,与封建势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对此史学界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拟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总结综述,并尝试指出其欠缺。
  关键词:吉林;辛亥革命;研究综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的枪声震惊中外,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成功后,消息迅速传到各地,举国振奋,湖南、陕西、山西、江西等省闻风响应,纷纷宣布与北京的中央朝廷脱离关系,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创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
  吉林地处东北边陲,是清王朝的发源地,一直被视为“龙兴之地”,在清代历史中享有特殊的地位。辛亥革命波及全中国在吉林地区同样得到了积极响应,辛亥时期革命党人在吉林这一清王朝所谓的“发祥地”,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建立革命组织,发动武装起义,与封建势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同其他省区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道,为推翻封建专制政权,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创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吉林辛亥革命,史学界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笔者拟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总结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
  目前有资料可查的率先涉及吉林辛亥革命运动研究的学术论著,是金毓黻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所著《东北通史》,但该书为通史性著作,对吉林辛亥革命着墨不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吉林偏于一隅,吉林辛亥革命运动的研究更成为史学研究的冷门,几乎全部成果均立足于此。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后仍未得到根本改观,虽然地域性辛亥革命研究此时已经为学界所关注,研究著作逐渐增多,但是两湖地区仍为研究的重点,吉林甚至东三省辛亥革命运动也只是在一些专题研究和通史性的著作中略有提及,择其主要成果有:一、专题研究: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1]和《辛亥革命运动史稿》[2]、林家有主编《辛亥革命运动史》[3]、朱育和著《辛亥革命史》[4];二、地区通史:佟东主编的《中国东北史》[5]、薛虹、李澍田主编《中国东北通史》[6]、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7];三、地区断代史:《近代东北史》[8]、《近代东北人民革命斗争史》[9]等。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吉林辛亥革命运动的研究逐渐升温,研究吉林地区断代史及通史性的著作相继出版。《吉林百年》(上卷)[10](一清末民初篇二:辛亥革命在吉林)、《近代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11] (第二编 第四章:辛亥革命在吉林的开展)、《吉林建省百年纪事1907-2007》[12](清末篇 五:辛亥革命在吉林)、《吉林通史》[13](第六编第九章:辛亥革命在吉林的开展与失败)等著作中都设有专门章节介绍吉林辛亥革命的历史,撇开东三省的总体框架,以吉林一省作为研究对象。以上著作虽打破了吉林辛亥革命运动研究停滞不前的局面,但并未脱离通史和断代史的窠臼,个别成果在观点上还未脱离意识形态束缚。
  二
  学术论文方面,陈贵宗的《辛亥革命时期的东三省的革命运动》、李时岳的《辛亥革命时期东三省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是较早涉及到吉林辛亥革命运动研究的文章。这两篇文章纵观整个东三省辛亥革命,但如陈贵宗一文中提到:“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革命力量和革命斗争的进展远比不上奉天省”,吉林并不是研究的重点,所占篇幅不大。此类成果还有:张本政和马国晏、李立新的《辛亥革命在东北》、常城的《辛亥革命在东北》、郭桂兰的《简论辛亥革命在东北》等。
  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学者对东三省及北方的辛亥革命也有一定的关注,如西村成雄的《东三省的辛亥革命》、寺广映雄的《辛亥革命与北方的动向——以吴禄贞为中心》、赵中孚的《辛亥革命前后的东三省》和林能士的《辛亥革命时期北方地区的革命活动》。
  除此之外,一些文章研究更为深入,呈现出若干新的研究趋势,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辛亥前后的斗争活动
  东三省虽地处边疆,但是东北人民和辛亥志士从未停止过在此的革命斗争活动。孙克复、关捷的《辛亥革命前东北人民自发斗争述略》详细论述辛亥革命前数年间,东北城乡各地人民普遍掀起的抗捐抢粮等反抗斗争;郑川水的《辛亥革命时期东北地区满族的革命斗争活动》重点分析了辛亥革命时期东北地区满族的阶级动向和革命斗争情况;邢安臣和郑东艳的《东北各界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认为东北各界积极参加辛亥革命的活动,一方面促进了东北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和强有力的领导,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曲晓璠的《东北会党与辛亥革命》认为东北会党是东北地区极具实力的政治力量,革命党人对东北会党极为重视,在一段时间内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联合,东北会党也因此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支重要策应力量。
  (二)关于辛亥前后的政治状况
  刘丽楣的《赵尔巽与东三省辛亥革命活动》根据清代档案,就当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活动以及作用和影响作了简要的概述;李侃的《赵尔巽与辛亥革命前后的东北政局》就赵尔巽与辛亥革命前后的东北政局,对东北地区的立宪运动和革命的特殊性,做了初步的考察,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前后东三省形成立宪派、革命派和清朝封建统治者三种政治势力的角逐的局面,最终封建势力的代表分化并控制了立宪派,镇压了革命派;冯建勇的《辛亥革命期间东三省政局研究》认为辛亥革命期间,除革命党人,东三省社会内部还存在旧官僚、立宪派、宗社党三股具有影响力的力量,各派张开角逐,左右东三省政局。
  (三)关于日俄等列强与辛亥革命
  东三省是日俄等列强争夺中国的战场之一,辛亥革命时期,面对东三省的新形势,列强的纷纷调整政策加紧对东北侵略,并且对革命进行种种干涉。关捷、赵晓群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地区辛亥革命的干涉和破坏》初步探索了辛亥前后日本的反动统治集团凭借其优势兵力和地理条件,勾结中国的地方反动势力,对东北地区辛亥革命疯狂干涉和破坏;王彦章的《辛亥革命时期日本对东三省政策之演变》分析了辛亥革命时期日本对东三省的政策的变化;厉声和冯建勇的《辛亥革命时期列强对东北的政策分析》认为辛亥革命时期,日本、俄国、美国面对东三省出现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了自己的政策,加强了对东北的侵略和掠夺,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在中国的殖民利益。
  (四)关于辽宁、黑龙江的革命运动
  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的辛亥革命紧密相连,辽宁和黑龙江辛亥革命研究则为吉林提供了一定的参照,有利于吉林辛亥革命研究的深入。主要成果:邸富生的《辛亥革命在辽宁》、关捷的《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辽宁的斗争》、刘树泉的《辛亥革命在辽宁》、顾明义的《辛亥革命在辽宁》;奚介凡和王云的《民主共和的曙光照射到东北边疆—“辛亥革命”在黑龙江》、吴文衔和李桂芹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黑龙江》、辛培林和任伶的《黑龙江地区辛亥革命概论》、石岩和康加良、冯志红的《辛亥革命在黑龙江》等。
  三
  综观以上成果可以看出,吉林辛亥革命研究仍未撇开东三省的总体框架,然而伴随着辛亥革命的研究逐渐升温,少量以吉林一省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果也相继出现:
  1981年,马国晏发表了《辛亥革命在吉林》一文,在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作者回顾吉林辛亥革命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追述了辛亥志士奋斗牺牲的英雄业绩。文章分为“革命形势日趋成熟”、“革命党人积极准备”、“革命与反革命的激烈搏斗”三部分,重点介绍了吉林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此外还有宋云亭的《辛亥革命在吉林》和马国晏的《辛亥风暴中的吉林》。
  鲁仁和董学增的《陈照常与吉林“保安会”》,文章除了介绍革命党人在吉林的初期的活动外,侧重分析了吉林“保安会”的成立及吉林各界革命派人士与其展开的斗争活动。此外徐凤晨的《熊成基及其在吉林就义始末》一文,对熊成基在吉林的革命活动及就义始末等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199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鲁仁和董学增发表《辛亥革命在吉林市》一文,同样简要回顾吉林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讴歌了革命志士的丰功伟绩。孙邦和于海鹰的《吉林辛亥革命纪略》重点分析了同盟会的在吉林地区的早期活动,此外文章还论及松毓、金鼎勋、王樾人等吉林籍的革命党人和他们的活动,他们为辛亥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创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孙邦和于海鹰的《吉林辛亥革命史料拾遗》整理各省政协文史资料刊载的宋教仁、程家怪、蒋大同、商震、陈明侯、王樾人在吉林的活动的有关资料,为吉林辛亥革命的研究提供参考。
  潘景隆的《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在吉林的活动琐记》依据清代和民国档案,侧重考察辛亥革命前后,张继、宋教仁、熊成基、蒋大同等革命党人在吉林的活动,并对吉林当局对革命的破坏和镇压情况作了初步研究。
  张景全的《辛亥吉林名士—松毓》阐述了满族豪杰松毓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孙中山称赞其为“率一族人参加民族革命与旗下的满族豪杰”。
  曲晓范的《清末〈长春日报〉刊行考—兼论同盟会长春支部的早期活动》通过对东北三大报刊之一的《长春日报》的研究,介绍了同盟会在长春的反清革命活动。
  四
  综上所述,对吉林辛亥革命,学界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虽然有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是:
  第一,对于吉林辛亥革命多是在东北通史以及断代史等著作中涉及,或是在辛亥革命史中顺便论述,缺少相应的专史或专题研究。
  第二,缺乏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贯通。辛亥革命属于政治史范畴,可以用实证的方法对它进行分析,同时从文化史角度出发展开研究作为政治史研究的补充,通过学科交叉的方式加深此一研究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研究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历史上每一次大的政治革命都有其发生特定环境,加强对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环境的研究,可以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审视辛亥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吉林辛亥革命的研究虽有一些进展,但成果大多满足于对革命进程的阐述,对辛亥革命前吉林社会环境的分析还不够。其次,对革命的失败更是缺乏反思,未充分总结革命失败的原因。
  (二)吉林是列强争夺东北的战场之一,日俄战争后,日俄以长春为界划分势力范围,长春以北属于俄国,以南属于俄国。吉林辛亥革命期间,面对吉林出现的新形势,列强政策的调整及对革命的所产生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这对全面研究吉林辛亥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吉林是清王朝的所谓“龙兴之地”,这里除了满族、汉族之外,还居住蒙、回、朝鲜、鄂伦春等少数民族。满、蒙、回、朝鲜、鄂伦春等民族人民在革命中的贡献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此外,吉林辛亥革命与辽宁、黑龙江革命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个东三省辛亥革命历史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运动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林家有主编.辛亥革命运动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4]朱育和、欧阳军喜、舒文著.辛亥革命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佟东主编.《中国东北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6]薛虹、李澍田主编.《中国东北通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7]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8]王魁喜著.《近代东北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9]王魁喜著.《近代东北人民革命斗争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10]孙邦主编.《吉林百年》(上卷)[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
  [11]蒋颂贤主编.《近代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12]付百臣、刘信君主编. 《吉林建省百年纪事1907-2007》[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3]孙乃民主编.《吉林通史》[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从老子思想的角度论述民族声乐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古人云:艺到极致方合“道”。中国民族声乐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根系,对这一论题的探讨有助于民族声乐教育、学习、实践者对民族声乐本身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根本上提升自我的文化艺术修养。  关键词:民族声乐;有,无;老子思想.    第1节 民族声乐演唱中“有”与“无”的辩证  在《道德经》里“有”与“无”多是成对出现的,比如:“无名
期刊
摘 要:棉棉的小说《糖》真实反映了20世纪末上海都市边缘群体的生存状貌,勾勒出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态。但是,小说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始终笼罩在大众时尚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双重制约下,使得青年亚文化书写呈现出暧昧不清的面貌,体现出这一群体的话语权的缺失和存在被遮蔽的危机。  关键词:棉棉;糖;亚文化    在对棉棉的小说进行解读之前,有必要首先澄清此前研究者强加在作家身上的种种文化符号和大众媒体对她的
期刊
摘 要:梅兰芳先生所创立的“梅派”艺术作为最重要京剧旦行流派之一,充分反映了京剧流派及京剧舞台表演的规程,通过解析《宇宙锋》还原“梅派”的舞台创作理念、舞台人物塑造、舞台唱腔设计,最终达到综合的展现“梅派”舞台表演艺术的目的。  关键词:“梅派”;《宇宙锋》;创作理念;人物塑造;唱腔设计    京剧作为中国戏曲近现代集大成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内涵和艺术表现气质,发展了中国戏曲的程式表现手段、
期刊
摘 要: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突破阜新”的发展战略,是对阜新市的最大关怀和照顾,更是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突破阜新”就是要在工作招法上有新突破、在企业发展方面要有新突破、在招商引资力度上要有新突破、在县区经济发展方面要有新突破、在科学技术方面要有新突破。  关键词:“突破阜新”;突破点    “突破阜新”,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阜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四呼”、“五音”,字的头、腹、尾,以及“咬字”适度这三方面的内容,来阐述如何在演唱中把握“咬字”问题。从而进一步阐明“咬字”对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四呼;五音;字头;字腹;字尾;适度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化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歌唱艺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审美情趣。语言是歌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准确地咬字则是歌唱表现极为重
期刊
税务机关的行政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面对的是一个由人、财、物等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系统。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税务机关行政管理工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现实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不少困惑。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创新和规范税务机关行政管理,提高机关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是我们需要着手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税务机关行政管理存在的
期刊
摘 要:现代中国文化中,存在对“书法”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其一,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其二,认为书法与写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种看法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认识书法,有各自理由,但是深入探究又会发现两种看法都存在片面性,对真正深入认识书法会产生障碍,因此本文从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梳理,力求能够从中找到真正认识和理解书法的途径,以期借鉴于时人。  关键词:写字;书法;日常书写;
期刊
摘 要:20世纪初叶,各类现代艺术流派相继出现,画廊作为艺术中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来得突出,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佩吉·古根海姆对“本世纪艺术画廊”采取了怎样的整体运作模式,推动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形成并获得成功,从而归纳总结出佩吉画廊的整体运作模式中可供我国当代艺术与画廊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画廊;先锋艺术;借鉴    画廊是艺术市场中最重要的艺术中介机构之一,是连接艺术
期刊
摘 要: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其音乐创作生涯几乎涵盖了整个浪漫主义音乐盛期。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其改编创作的《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共六首,《狩猎》是其中第五首。在这首钢琴曲中,李斯特巧妙地将钢琴当作一个交响乐队来进行创作,运用丰富的音色对比,将钢琴作为乐器之王的丰富表现力发挥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很好的展现了李斯特钢琴音乐的那种自由洒脱、色调丰饶
期刊
摘 要:我国刑法关于聚众淫乱罪的规定过于简单、不严谨,理论上不周延,实践中面临不少挑战。在揭露聚众淫乱罪所面临的挑战和批判学界关于聚众淫乱罪的立法完善建议的基础上,主张区分公然性淫乱行为与隐秘性淫乱行为,对前者刑法要规制二人以上的公然淫乱行为,对后者刑法通过适用不告不理制度来规制,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的从重处罚。  关键词:聚众淫乱罪;非罪化;淫乱罪;不告不理    一、引言  南京的“马尧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