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茗香赏铜炉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qu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中期筒式戟耳炉、明早期宝相莲花足钵式炉、“大明宣德年制”款钵式炉……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嘉德2021年春拍中,一批私人珍藏明清铜炉的释出,让世人再次领略到明清帝王、文人士大夫眼中的“文房首器”的独特魅力。这些明清铜炉精品最终悉数成交,不仅让人看到了宣德炉的价值所在,同时也让人好奇:这些令人惊艳的铜炉原本的主人是谁?


明中期 筒式戟耳炉“衡山”款口径8.3厘米高5.8厘米重 800克成交价:431.25万元“衡山”即明代学者、书画家文征明的别称,其所遗画作之中多有“衡山”印鉴。此炉款识与之相同,年份亦合,器又高雅,故或可为文征明之遗珍。此炉器身堪为经典,其戟形方圆精巧灵动,清逸超然物象之神韵也。皮色“水白”,自古“水白”难见,可谓“宣中绝色”。

  原来,它们曾是“荣斋主人”刘锡荣的珍藏。而就在这场拍卖获得“白手套”佳绩之后不久,却传来刘锡荣离世的噩耗,让业界哀恸不已。作为一位在铜炉、文旁杂玩领域有着深厚学养的收藏家、鉴赏家,刘锡荣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古代艺术品收藏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以传统士大夫的文人情怀,运用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形式开创了“文化赏器”的新模式。一炷香、一盏茶,就是荣斋主人“钟鼎茗香”收藏生涯的最好注解。
  值得一提的是,近20年来,刘锡荣专精于明清宣德炉的收藏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不少空白,将宣德炉的审美价值和投资价值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业内人士看来,刘锡荣是中国宣德炉收藏第一人。过去二十载,他费尽心力、财力去爱炉、藏炉、炼炉、颂炉。其间,还考证论据、著书立说,将所藏宣德炉精品分录于《钟鼎茗香》四部著作之中,此套著作也被诸多铜炉藏家视为教科书。可以说,为了宣传和保护中国古代宣德炉的历史文化,刘锡荣倾尽了心血,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明早期 宝相莲花足钵式炉“佛珠环绕十字金刚杵”款径16.6厘米 口径11.2厘米 高10厘米 重1800克成交价:322万元斯炉之形,为钵炉中首见也。上阔下窄,口沿高浮雕双弦纹,亦为钵炉仅见。且口沿内敛垂廓,内膛漆古色,旋纹涟漪动,为明爐官器之特征也。口外高浮雕双廓宝相花,纹饰二十四瓣,宝相纹饰中心阴刻S纹饰,当为佛焰之光也。由十二高雕莲花承托,巧思精工之极也。


明 筒式琴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口径8.5厘米 高6.8厘米 重500克成交价:241.5万元其款“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正楷,为明代标准“馆阁体”;其质精细,金黄银亮,薄壁压手,声如玉磬。以此佳器,燃起兰香,柔抚瑶琴,其情、其韵、其神、其境,美哉斯炉也。


清乾隆 鬲式炉“山高水长”四字二行篆书款口径12厘米 高5.2厘米 重1300克成交价:402.5万元“山高水长”金丝铁线篆书体,整体颇为大气;铜为赤色,乃青铜向黄铜过渡期之合金铜也,此铜质贯穿明代,直至清早期,其后无矣,大凡以此铜铸炉,多为私款美器也。


明 钵式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宽10厘米 高6.5厘米 重951克成交价:230万元“钵”本佛器,移用文房,取其雅境。炉器如宝珠,浑圆丰硕,其底径寸余,如象棋子,与方形款识成天圆地方和谐境界。色近枣红,参差蔗红,渲染桑葚,约隐海棠,浓淡之间,秋山红叶,深浅映衬。稍抚,燃香,略温便光鉴人影,山光水色,云霓霞映。


清早期 金带围鱼耳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口径10厘米 高8厘米 重600克成交价:207万元此炉为帝后之礼用,卧室之必须者。以赤金片镶嵌工艺,周身嵌入,实为宣德炉中唯一工艺。先将炉身剔槽为河流模样,将其槽边沿为“燕尾”之凿,以防日久脱落金带围。此炉安置于帝后起居或卧室之中,独尊于托尼香几或精雅条案之上。

  今年4月,一场“钟鼎茗香荣斋吉金——明清铜炉展”亮相位于京城的嘉德艺术中心,刘锡荣珍藏的67件明清宣德炉传世精品,让观众们大开眼界:“原来明清铜炉这么丰富、这么美!”近年来,市场对明清铜炉的价值认知也不断提升,刘锡荣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时间回溯至2003年,王世襄旧藏的21件铜炉在中国嘉德悉数成交,引起了刘锡荣的关注,他由此走上了收藏宣德炉的道路。2010年,这批铜炉中的20件再次现身拍场,其时拍卖行邀请刘锡荣对这批铜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最终,这20件铜炉总成交额过亿元,也将宣德炉文化推向了新的高潮。因炉结缘,刘锡荣生前所藏的一批铜炉精品,最终也由中国嘉德纷纷托付给了新的主人。
  斯人已逝,但凭借这批神韵清雅的器物,一位当代藏家的文人情怀却铭刻于人们心中。
  今年4月,由荣斋主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的“钟鼎茗香荣斋吉金——明清铜炉展”在位于京城的嘉德艺术中心举行。本次展览是刘锡荣先生对过往二十载铜炉收藏的总结,共展出明清宣德炉67件,均为其经年累月倾心所悟之珍藏。而在其后举办的中国嘉德2021年春拍预展上,“钟鼎茗香荣斋藏炉”专场则受到广泛关注。





  (注:本文图片均由中国嘉德提供)
其他文献
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都记录在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上。除了城市面貌和经济写照外,这幅画中所绘大大小小的食肆流露出一个信息—北宋时期汴京城的餐饮业居然如此发达。  作为一幅详实描绘汴京城乡街头景象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蕴藏着近百个行当,几乎囊括了当今社会上的各个行业。根据统计发现,比例最高的是食肆、诊所、算命館和旅馆,其中尤以食肆为最。在画中描绘的100多栋楼宇房屋中,有近半数与餐
期刊
你一定参加过很多饭局,但在每次杯盘狼藉之后,你是否总结过这次饭局的得失?  不得不说,饭局是一个人社会身份的认同体系。看一个人经常混迹于何类饭局,几乎便可以洞悉其兴趣、情感、财富、身份、地位等等。有识之士往往能透过饭局见微知著、识人用人,洞察饮食之道里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滋味。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  北宋是一个颇具生活情趣的时代,发生在那时的饭局不仅有精湛的厨艺、
期刊
王雪涛《不倒翁》125.3厘米×23.7厘米1925年作  作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美术大家,王雪涛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方面独树一帜,悟本溯源。他继承宋元诸家传统,升华自然,也是国内最早接受新式美术教育的国画家之一。他一生从事花鸟画研究、创作与教学工作,所作花鸟画题材广泛,清新灵妙,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精神与生命力。  王雪涛不仅笔墨技艺娴熟,而且具有高度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善于捕捉
期刊
资讯(12月刊)  POLICY政策  1、《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发布  保监会11月2日宣布,我国保险业第一部专门规范养老保险业务的部门规章《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养老保险业务的经营行为做出规范,对保险公司的违规经营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明确规定。这对保护养老保险业务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养老保险专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在宋夏战争中,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一批名臣成长起来。富弼虽然没去战场,但在辽国趁火打劫的时候出使辽国斡旋,稳住了辽国,避免了宋军两线作战,也是立了大功的。战事刚一结束,这些人就加入了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其中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韩琦和富弼任枢密副使,他们都成为坚定的改革派。但是新政的实施得罪了很多權贵,如本来要接任枢密使却被改革派阻止的夏竦,成为反对派的“领头羊”,不断找着改革派的麻烦。
期刊
《故宫和卢浮宫》特种邮票1998年9月12日与法国联合发行此套邮票开启了故宫博物院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传播中国文化的新篇章。  当“国家名片”邮票在故宫博物院与文物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奇妙火花?  其实,邮票与故宫有着深厚的渊源。1953年,体现我国古代工匠高超技艺和卓越才能的故宫角楼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上。1982年,明清扇面画成为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上的故宫文物。此后,越来越多的故宫古建和馆藏文物成为邮票
期刊
据史料记载,羊肉、鸡、鹅、鹌鹑、雉、鹿、兔之类,是当时显宦与富商餐桌上的基本配置,猪肉则很少讨得他们的欢心,可以说他们的饮食标准毫不逊于皇帝。  典型例子要数宰相蔡京,在他家后厨可以见识到一支由上百人组成的烹饪团队,而且人员分工极细,阵容既庞大又专业。这支团队里甚至有人只负责给包子切葱丝,不难揣测出蔡京每日伙食的精细程度。  关于蔡京吃喝奢靡的传闻也令人瞠目结舌:家中的黄雀鲊一坛叠一坛,堆满了三间
期刊
摘要:曾经,物流业在中国被形容为 “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和“第三利润泉源”。面对这样一个最后的蛋糕,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想多分一杯。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靠网络和资金支撑生命的行业来说,超高速的发展势必会与扑面而来的问题和缺憾对撞……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400多亿元,同比增长18.8%。从投资构成看,1至9月,交通运
期刊
一个本是盛酒的器皿,为何会被历代诗人吟咏,又让收藏家极为青睐呢?  玉壶春瓶,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溜肩、垂腹、圈足,由颈部至腹部的线条柔和,称之为“美人肩”。经历代捧变至今,此器型已成为中国瓷器瓶类器物中的代表,也备受藏家追逐。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7852万港元成交,创造了此类器物的最高市场成交价。而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曾在杭州武林路上一家古玩店里买下一只青花小罐,不起眼,“年纪”也不大,清代后期的东西。我之所以买下这只小罐,是因为上面有几行文字,正面是“葉種德堂裂”(图1),背面是“杭城望仙橋直街金义袋巷口”(图2),显然是叶种德堂旧物。精明的老字号  叶种德堂是杭州著名的国药老字号,创办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创办人叶谱山。叶谱山是宁波慈溪人,曾在清廷刑部任职,因精医理离职后就居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