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与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和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旅游业大国的地位日益巩固。但是,我国旅游人才发展却远远滞后于产业规模和发展需求,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本文基于高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旅游专业 西安 旅游人才培养 人才发展策略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人才发展战略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发展的基本战略。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战略成为任何国家和地区及各个行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形成了以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国际国内旅游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迈进的重要阶段,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国旅游业大国地位急需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与之配套。《中国旅游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定位更加明晰,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发展势头更加强劲。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道路,发展方式由关注劳动力及资本投入为主向关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主转变,发展模式由数量规模扩张型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型为主转变,必须加大旅游人才开发力度,确立旅游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形成旅游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与旅游业发展相匹配的旅游人才队伍。到2015年,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1490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为174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为9750万人,年均增速8.65%,比2010年增长51.38%。旅游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达到347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技能人才占直接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发挥高校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从而为旅游大国和旅游强国的旅游“中国梦”作出人才培养的贡献。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旅游业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旅游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旅游人才有效供给不足;能级、专业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区域、行业和业态分布明显失衡;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性差,吸引力弱,旅游行业的人才集聚能力亟待提高;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支撑不足;旅游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更好实施人才强旅战略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等等[1]。
  2.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高校,特别是有旅游专业的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人才汇聚的中心,每年都为国家输送大量的旅游人才。到2012年年底,我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107.34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国旅游人才培养和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但是无论旅游人才的数量储备,还是旅游人才的质量水平,均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差距较大。这种现象反映出现有的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有自身固有的一些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行业内就业率低。
  现有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学 课程实习 专业实习”、“高校教学实习 企业实习基地”、“高校 企业职业培训”等,突出表现为“理论性浅、职业化低、动手力差”的特征。毕业生在进入旅游行业后不能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对接,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亦导致大多数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2.2高层次旅游管理人员缺乏。
  以2012年为例,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107.34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5761人,仅占所有在校生的1.00%。研究生所占比例太少,将导致旅游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将处于人才缺乏的状态。
  2.3旅游相关课程设计亟须调整。
  在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时代”向“休闲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旅游业市场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登山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等专业化的旅游市场不断涌现。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目前的课程设计仍以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为主,很多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几乎没有差别,课程设计陈旧、体例老化、针对性差。很难同目前的旅游行业(如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的实际需求对接,更谈不上迎合今天日益细分的旅游市场和定位。
  2.4缺乏引领性的本科旅游院校。
  目前,旅游相关本科专业主要分散于综合性的院校的地理、外語、历史、园林、建筑等院系,以地理、历史和外语类的居多。这些院系的师资人员基本上都是原来搞地理、历史、外语等为主,对旅游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是很丰富,不仅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旅游知识的构建不全面,而且这些专业在所属学校的院系中都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容易被“边缘化”[3]。因此,组建综合性、应用性的旅游大学(学院)成为解决旅游专业学生知识架构和旅游院系尴尬地位的当务之急。
  3.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3.1构建新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旅游业产业链进行细分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重新构建“高校 企业 政府”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学生的实习不再仅仅指几个月的社会实践,而是通过企业高管和政府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授课和实地培训相结合。另一方面,旅游专业的学生不再局限于实习就是去酒店当服务生或者景区当讲解员,而是真正参与到地方旅游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的方方面面,如旅游交通、旅游局、旅游协会等。   3.2加强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旅游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摒弃以往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大而全”的做法,增加针对新的旅游业态和专业市场的研究生专业或者研究方向,不仅能增加研究生的数量,而且能在质量上把好关。
  3.3改革现有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部分: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旅游相关专业(如旅游管理)的课程也不例外,其专业课程体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其构成比例为:公共课占40%,专业课和教学实践占60%。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对于像旅游管理这样对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而言很不科学[4]。因此,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在参考国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专业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4提升現有的旅游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实践教学更是轻之又轻。对于旅游这样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而言,高校教师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与动态、并同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比优秀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对学生来说更有益。因此,学校应该适当调整旅游相关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以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吸收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来校担任专职教师[5]。
  4.西安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高校旅游人才战略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西安发展旅游业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实施旅游人才开发战略,做好人才储备,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对于“十二五”期间西安旅游业大发展,实现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受益于西安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的定位及逐渐成熟的旅游市场,西安市旅游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亦为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了必不可少的力量。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加大,西安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日臻完善。旅游人力资源日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服务意识差和专业水平不高几乎成为大多数来西安的游客的直接评价。西安是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但是,西安市旅游人才建设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不足;旅游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旅游人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因此,发挥西安高等教育的优势资源,为西安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势必成为当下西安高校旅游专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西安的旅游人才战略建设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明确定位,差别发展。西安有旅游专业的高校非常多,几乎每个综合性大学都有旅游相关的专业,但是很多学校旅游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几乎一致,很难发挥大学自身的特色并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比较好的定位。其二,应对新业态,调整培养方案。面对愈来愈多的旅游业新业态和更加细分的旅游市场,在对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上,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侧重对某一新业态和某个细分市场进行重点培养。其三,联合西安有旅游专业的高校和院所,组建中国西部旅游研究院,打造为对西部旅游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和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的专业平台。其四,利用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旅游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和再教育,建立大型旅游企业(如陕旅集团、曲江集团等)、政府相关部门(旅游局、文物局等)和高校的深度合作机制,定期对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现有管理人员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燕军,魏红涛.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35-38.
  [2]刘住.走旅游人才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人才状况及规划方向.旅游学刊(特刊),2006:6-10.
  [3]石培华,李成军.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旅游科学,2011,25(1):88-94.
  [4]刘迎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新西部,2011(9):220-221.
  [5]曾国军.重点大学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旅游学刊,2008,23(2):9-10.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SH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AZH04),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项目(11XWB20)。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比较柏拉图和华兹华斯两人不同的诗的起源说(即模仿说与表现说),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即柏拉图更注重神性在诗中的反映即诗的救赎性,华兹华斯更在意诗中表现的人性因素和他所归属的自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以来审美派对诗审美性的强调。  关键词: 模仿 表现 神性 人性 救赎与审美  柏拉图(Plato)对诗既爱又恨。他年轻时曾是一位有抱负的诗人,只是后来碰到了苏格拉底(Socrates),
摘 要: 王林是抗战时期的冀中文学中的中坚人物,他紧密联系时代要求,进行戏剧创作和演出实践,逐渐形成了把戏剧作为宣传手段、贯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充满地方色彩的戏剧观。他的创作和演出促进了抗战时期冀中村剧团的发展,壮大了冀中文学队伍,推动了冀中抗战戏剧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 王林 抗战戏剧 戏剧创作 戏剧演出 戏剧观    王林(1909—1984),河北衡水人,曾用
摘 要: 美术是无对错的学科,在美术课堂里人人都是艺术家。本文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析,提出构建开放、多元、认可、鼓励的美术教学有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评析 多元智能理论 价值取向    适应我国新课程改革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学品质提升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
摘 要: 本文罗列了《兵车行》涉及的唐代兵制各方面的有关材料,阐明了如能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这些材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篇的思想内容。同时结合本诗的写作特点,对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兵车行》 唐代兵制 思想内容 教学建议  一  杜甫诗歌名篇《兵车行》入选了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诗篇多处涉及唐代兵役制度,如将之厘清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对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将大有裨益。然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群体不断分化,形成了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生理缺陷、就业困难、心理亚健康等特殊学生群体,这类弱势群体往往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研究这类特殊群体的类型及特点,如何服务和管理特殊学生群体,促进其健康成长和成才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 服务型 管理模式  一、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界定、类型和特点  在社
摘 要: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浪潮也汹涌而至,国内很多地方高校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地方高校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意义,着重介绍了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为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而制定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内涵理解 地方高校 推动措施  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这对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无疑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本土资源,是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拥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文章借助对本土资源开发运用的实践,阐述教学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增进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也使本土资源不至于被埋没、闲置和浪费。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品德教学 课程资源    随着课程
摘 要: 为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水平,作者采用了五种做法:教师教学,时时不忘灌输;学生建簿,日日注意搜集;班级设栏,周周定期交流;联系实际,注重联想致用;结合评价,催生个性语言。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优化语言 五种做法    作文中高深的立意,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都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好的语言在文章中犹如山间的清泉、林中的鸟鸣,直接影响着文章的魅力。但现在的中学生作文有一个通病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  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用我们想好的“记忆中的夏天”向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生1:夏天的晚
摘 要: 新建本科院校都面临如何构建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及如何稳定本科教学管理秩序等事关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科学总结宿迁学院对本科教学管理体系的具体构建经验,力求为新建本科院校有效解决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等问题提供一个范例。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教学管理体系 构建 实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要适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