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DSP技术》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针对职业教育类院校的特点,本文从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实验环节、课程资源开发、学业成绩等方面提出了本课程的改革方式,并通过教学实际效果证明了改革的重要性和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数字信号处理器;授课方式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专门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特点而开发的新型器件,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它不仅继承了单片机的优点,而且实时运行速度远远超过通用微处理器,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通信、网络、语音、图形、图像、军事、医疗、家用电器等领域。运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加快培养大批DSP技术应用人才是促进DSP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职业教育类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本文拟探讨如何对《DSP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DSP技术》课程教学水平。
《DSP技术》课程的内容
该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安排在《信号系统》、《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后。本课程在内容上考虑与这些已设课程,特别是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结合,整个课程分为以下几部分:(1)绪论。DSP的发展、结构、应用以及DSP系列简介。(2)DSP硬件结构。介绍TI的C5000基本硬件结构。(3)DSP软件体系。重点介绍C54xx的软件体系,包括寻址方式、指令等。(4)DSP开发环境。介绍DSP的代码生成工具、开发工具、环境(包括CCS)。(5)DSP基本算法。介绍DSP完成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运算,FIR滤波运算以及FFT的实现。(6)DSP基本系统设计。包括电源电路、存储电路以及片内外围设备的应用等。(7)DSP工程开发实例。
由于《DSP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课程,结合我院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适应“四位一体”的办学特色,该课程在各部分课时的安排上,后面四章的内容课时量相对多。在工程开发部分,在讲解了两三个实例之后,采取学生相互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DSP系统,再通过其他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修正,使系统更加完善。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课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教学方式的改革
授课方式的改革《DSP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首先是授课方式的改革。
1.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机结合。《DSP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既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又能扩充他们的知识面,解决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的问题,切实提高授课效率与教学效果,笔者针对单纯板书教学方式存在信息量小的缺点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以讲解为主,多媒体为辅,同时做到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机结合,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实践证明,多媒体与板书相互补充,再运用课堂详细讲解,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同时,电子教案的内容远超过规定教学内容,拓展了很多专题和DSP应用方案设计,可让优秀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工程素质。
2.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方式。本课程在我院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等几个专业开设。我院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生源,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大纲、授课学时及实验学时。例如,对技校本科生源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具有实际动手能力高于高中本科生源、而理论知识比高中本科生源差的特点,所以,增加了他们的理论学时,适当减少了实验学时。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比高中本科生源的课时要多,验证性的实验相对较少。
3.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目前,网上有关DSP的资料基本上都是英文,所以,本课程不仅要为学生讲授DSP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独立研究并阅读DSP相关资料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采用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教学方式,同时,为学生提供配套的英文资料,方便有能力的学生参考,以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与掌握。
4.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了教师在讲台上讲,还应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潜能。例如,让学生交流DSP芯片和单片机的异同、设计DSP系统等。然后,通过讨论进行修正、补充或总结。
5.根据科研实践和DSP技术的发展动态随时修正教学内容。科研实践是作为DSP应用实例的最好素材。DSP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作为教师要随时跟踪技术发展的前沿,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新技术、新成果。
实验环节的改革因为《DSP技术》课程应用性、实践性很强,所以,实验是本课程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需要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实验体系。在实验课程中,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适当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内容。在学生掌握DSP芯片基本使用方法的基础上,以学生实际设计为主,验证为辅,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业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为了体现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体现我院“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对《DSP技术》课程的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应该从理论、实践及创新能力三方面进行,使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考试成绩、小论文等在考核成绩中占有合理的比例。期末考试占60分,实验成绩占10分,平时成绩占10分,创新能力评价占20分。期末考试可以灵活采用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实验考核以设计型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平时成绩以作业、出勤率及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创新能力主要以学生自己开发的DSP实用系统或撰写的关于自己设计的DSP系统论文来评价。
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可以依托校园网,开发《DSP技术》课程的教学网站,同时,建立配套的试题库与练习题库。任何学生都可以把自己设计的系统放到网站上进行交流。这样,既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又做到了资源共享;既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又使本课程的考试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由于《DSP技术》课程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实用性强,适用面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探讨与改革,摸索出适合于职业院校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DSP技术。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们的一致认同。
参考文献:
[1]TMS320C54X DSP Reference Set Volume 1:CPU and Peripherals[M].Texas Instruments,2000.
[2]TMS320C54X DSP Reference Set Volume 4:Application Guide[M].Texas Instruments,2000.
[3]彭启琮,李玉柏,管庆.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尹勇,欧光军,等.DSP集成开发环境CCS开发指南[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于万霞(1975—),女,河北沧县人,博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数字信号处理器;授课方式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专门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特点而开发的新型器件,是一种独特的微处理器。它不仅继承了单片机的优点,而且实时运行速度远远超过通用微处理器,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通信、网络、语音、图形、图像、军事、医疗、家用电器等领域。运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加快培养大批DSP技术应用人才是促进DSP发展的迫切需要。针对职业教育类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本文拟探讨如何对《DSP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DSP技术》课程教学水平。
《DSP技术》课程的内容
该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安排在《信号系统》、《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后。本课程在内容上考虑与这些已设课程,特别是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结合,整个课程分为以下几部分:(1)绪论。DSP的发展、结构、应用以及DSP系列简介。(2)DSP硬件结构。介绍TI的C5000基本硬件结构。(3)DSP软件体系。重点介绍C54xx的软件体系,包括寻址方式、指令等。(4)DSP开发环境。介绍DSP的代码生成工具、开发工具、环境(包括CCS)。(5)DSP基本算法。介绍DSP完成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运算,FIR滤波运算以及FFT的实现。(6)DSP基本系统设计。包括电源电路、存储电路以及片内外围设备的应用等。(7)DSP工程开发实例。
由于《DSP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课程,结合我院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适应“四位一体”的办学特色,该课程在各部分课时的安排上,后面四章的内容课时量相对多。在工程开发部分,在讲解了两三个实例之后,采取学生相互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DSP系统,再通过其他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修正,使系统更加完善。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课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教学方式的改革
授课方式的改革《DSP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首先是授课方式的改革。
1.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机结合。《DSP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既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又能扩充他们的知识面,解决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的问题,切实提高授课效率与教学效果,笔者针对单纯板书教学方式存在信息量小的缺点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以讲解为主,多媒体为辅,同时做到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机结合,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实践证明,多媒体与板书相互补充,再运用课堂详细讲解,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同时,电子教案的内容远超过规定教学内容,拓展了很多专题和DSP应用方案设计,可让优秀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工程素质。
2.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方式。本课程在我院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等几个专业开设。我院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生源,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大纲、授课学时及实验学时。例如,对技校本科生源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具有实际动手能力高于高中本科生源、而理论知识比高中本科生源差的特点,所以,增加了他们的理论学时,适当减少了实验学时。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比高中本科生源的课时要多,验证性的实验相对较少。
3.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目前,网上有关DSP的资料基本上都是英文,所以,本课程不仅要为学生讲授DSP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独立研究并阅读DSP相关资料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所以,采用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教学方式,同时,为学生提供配套的英文资料,方便有能力的学生参考,以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与掌握。
4.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了教师在讲台上讲,还应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潜能。例如,让学生交流DSP芯片和单片机的异同、设计DSP系统等。然后,通过讨论进行修正、补充或总结。
5.根据科研实践和DSP技术的发展动态随时修正教学内容。科研实践是作为DSP应用实例的最好素材。DSP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作为教师要随时跟踪技术发展的前沿,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新技术、新成果。
实验环节的改革因为《DSP技术》课程应用性、实践性很强,所以,实验是本课程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需要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实验体系。在实验课程中,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适当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内容。在学生掌握DSP芯片基本使用方法的基础上,以学生实际设计为主,验证为辅,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业成绩考核方式的改革为了体现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体现我院“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对《DSP技术》课程的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应该从理论、实践及创新能力三方面进行,使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考试成绩、小论文等在考核成绩中占有合理的比例。期末考试占60分,实验成绩占10分,平时成绩占10分,创新能力评价占20分。期末考试可以灵活采用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实验考核以设计型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平时成绩以作业、出勤率及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创新能力主要以学生自己开发的DSP实用系统或撰写的关于自己设计的DSP系统论文来评价。
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可以依托校园网,开发《DSP技术》课程的教学网站,同时,建立配套的试题库与练习题库。任何学生都可以把自己设计的系统放到网站上进行交流。这样,既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又做到了资源共享;既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又使本课程的考试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由于《DSP技术》课程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实用性强,适用面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探讨与改革,摸索出适合于职业院校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DSP技术。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们的一致认同。
参考文献:
[1]TMS320C54X DSP Reference Set Volume 1:CPU and Peripherals[M].Texas Instruments,2000.
[2]TMS320C54X DSP Reference Set Volume 4:Application Guide[M].Texas Instruments,2000.
[3]彭启琮,李玉柏,管庆.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尹勇,欧光军,等.DSP集成开发环境CCS开发指南[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于万霞(1975—),女,河北沧县人,博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