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餐饮从农村包围城市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woool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浩(右)

  “认准目标就要全力拼一拼。”陈浩自从有了创业的想法后,便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奔跑。经历过艰辛劳累和苦闷彷徨后,他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让青春熠熠发光。

逐梦餐饮业


  陈浩1992年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他非常羡慕做生意的舅舅,经常对同学说:“我长大也要像舅舅一样创业。”
  2011年,陈浩考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那年暑假,他和几个同学到滨海公园摆地摊,从卖小饰品到卖女包,不仅赚足了开学所需的费用,还积累了经验。
  在大学,除了学习酒店管理,陈浩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时间管理等培训活动。大三时,陈浩在苏州洲际酒店实习,这让他对餐饮行业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了解。“小伙子,别着急,慢慢就熟练了。”老板不断鼓励他。
  2014年,陈浩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回到老家。“你现在没钱,没经验,还是算了吧!”“先打工两年,等赚了钱,积累了人脉也不迟啊!”当陈浩说出创业的想法,父母表示反对。但他认准了创业这条路,开始寻找项目。
  陈浩每天在滨海县城走街串巷,看什么生意兴隆。他发现一家焖锅店,虽然门店不大,但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他装作顾客,每天去试吃,发现这家店的老板服务态度特别不好,但人气很旺。“如果我来做,会不会超过他?”他为找到合适的项目而窃喜。
  陈浩并未急着开店,而是开始研究焖锅的制作方法。他发现焖锅制作很简单,最核心的是酱料。为此,他不断尝试。经过多方努力,他顺利掌握了酱料的配方。
  陈浩把创业项目写成商业计划书,拿给舅舅看。“没想到你做得这么详细。”舅舅对陈浩非常认可,答应借10万元给他作创业资金。

从焖锅到炸鸡


  2014年10月1日,陈浩的首尔焖锅店开业。为了保证菜品质量,每天凌晨三四点钟,陈浩都会赶到批发市场,采购当天用的新鲜食材。为追求环保,他坚决不使用塑料包装的一次性餐具。出众的品质、实惠的价格让他的焖锅店生意火爆,两年就赚了30余万元。
  陈浩的大部分生意是团购,所以和美团的小哥很熟悉。每次,他总是客气地让小哥先坐下休息会,然后拿来饮料请他喝。“我还想开一家店,小哥你长期跑这个区域,有没有好的建议?”陈浩把想扩大生意的意图说出来。小哥立刻拿出手机,打开服务后台。“这里有好多项目,从营业额可以看出生意好坏,你可以参考一下。”小哥热情地介绍。陈浩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炸鸡的项目。
  为了慎重起见,陈浩专门在盐城考察了一番。他发现炸鸡容易操作,营业额高,但顾客普遍认为炸鸡的肉腥味太重,影响口感。“那是因为缺少了一项腌制程序,如果我把腥味去掉,生意会不会更好呢?”说干就干,陈浩找到腌制炸鸡的酱料配方,去掉了鸡肉腥味。2016年1月,他的第二家店——韩国哈尼炸鸡直营店开业了。
  没想到,炸鸡店的生意比焖锅店还要好。于是陈浩不断尝试新项目,涉及花甲粉、炒酸奶、奶茶等多个美食领域。开了8家直营店后,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餐饮连锁方面的知识,遇到各种问题令他焦头烂额。因为培训不到位,从店长到员工,没有那么用心;因为员工疏忽,冰淇淋机器没有及时添加原料而损坏;因为油烟处理不当,被邻居投诉;还有人看到他的店赚钱,来抢生意……快速的扩张让门店种类多而不精,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都难以管理。陈浩感觉太累,不想再开店了。

小生意成就大梦想


  如果在已有的項目中拿出一个做细做精,会不会更好?陈浩开始寻找新的方向。他发现炸鸡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一年四季都是销售旺季。因此,他收回所有店面,专心做炸鸡,从选料、质量到服务、出品,精细到每一道工序,只为做精做强。
  陈浩慢慢发现身边有很多返乡青年想创业,但缺乏技术。“我能做到的,别人也可以。”他认为相较于其他行业,餐饮行业门槛较低,可以作为踏上创业之路的首选。“如果把我的经验复制给更多想创业的年轻人,就可以帮助小微创业者。”他有了更远大的梦想。
  2017年,陈浩开始组建核心团队,成立小而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推炸鸡品牌,专注研发优质餐饮项目。他想将炸鸡项目聚焦三四线城市,以“门店合伙人”的模式,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反向餐饮连锁经营路。
  陈浩把自己做的PPT放在朋友圈分享,还没怎么推广,客户便找上门来。陈浩明白很多想创业的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资金大多是父母的积蓄,所以在选择客户时格外慎重。他会了解对方的经历,如果感觉客户对运营不了解,便告诉客户还没到最好的切入时机。如果双方签订协议,陈浩也会保护客户的最大权益,在附近两公里内不再扩充新门店。
  陈浩毫无保留地跟客户分享自己的运营经验。在他的帮助下,第一个客户创业至今已经开了四家门店。
  有一个女孩因为生病需要长年服药,她的男友为了赚医药费,决定加盟。陈浩得知情况后,不仅减免了加盟费,还手把手指导他们开店运营。为了保护他们的生意,每次附近有人想加盟,陈浩都会先征询他们的意见:“你们觉得有压力吗?如果对你们有影响,我就不会签协议。”他因此拒绝了30多个客户。陈浩把客户的店当成自己的一样来经营,很多客户和他成了朋友。
  从自主创业变为助力他人创业,四年多时间,陈浩的炸鸡品牌连锁店已开了416家,单店平均日营业额达3000余元,最高日营业额达1万余元,直接带动了400余个家庭创业就业。
  “商家考虑的是如何卖出去更多炸鸡,我想到的是怎么让消费者喜欢。”一直秉承“用心做好每一份炸鸡”的理念,陈浩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目前,他的炸鸡品牌注册商标26类,申请版权保护2项,申请专利2项。
  “创业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持续地拼搏,才能有更持久的耐力完成创业这场长跑,‘小而美’也能成就大梦想。”接下来,陈浩准备建立养殖基地,进行产业链接。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其他文献
《莲花落》是一部谍战小说,但其意义不应局限在谍战文学的范围内认识。我在阅读《莲花落》时,经常想到一个更大范围的问题,即现今文学的雅俗关系。  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划日趋分明。相对而言,严肃文学接受群体小众化,同行和评论家关注较多,大众关注较少。而武侠、言情之类通俗文学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这种区分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最近十余年,不少优秀的谍战小说已进入
期刊
劉擎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结合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众多元素,解读社会发展变化、思想的演进,以求大众在面对这个时代时,能够辨析问题与观念的来龙去脉,澄清我们的处境与自我理解,重建对未来的想象。《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杨潇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描述了一个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作者通过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
期刊
博物馆外景三帆木船  盐城历史悠久,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浩大的滩涂地。早在西汉元狩四年,汉高帝就于此设立了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盐渎县因“环城皆盐场”正式更名“盐城”。到了东汉末年,这座盐业发达的城市已然物阜民丰。而今,当地人将海盐视作城市的根基和文化的风向。秉承再现海盐文明的初衷,2006年,中国海盐博物馆在串场河畔拔地而起。这座由建筑师程泰宁设计的博物馆,犹如镶嵌在蓝天碧草间的珍珠,令人耳目
期刊
《新雅中国史八讲》是研读中国史不可多得的通识读本。全书由孙庆伟、侯旭东等八位学者,每人自设一个主题,主要截取中国重大历史时期和核心王朝这一横断面,分别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等不同维度,结合当下历史研究的最新进展,解析中国历史的总体进程,以期循着古老的中华文脉,洞悉中国历史的文明符码。  从历史沿革而言,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间,秦汉时代算得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本书
期刊
桃花潭石碑塑像门外景观标题  安徽宣城古称“江南奥壤”,境内多佳山秀水,多人文遗迹,素有“上江人文之盛首”的贊辞,更因众多文人墨客的歌咏,享有“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唐代诗人李白多次来到宣城,足迹几乎踏遍宣城的山山水水,为宣城的山水景物、人文景观留下了八十余首诗作,“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脍炙人口的诗句,传诵至今。  去敬亭山,纯粹是因李白那首《独坐敬亭
期刊
《发现之旅》这本书如同一座自然史学的博物馆,汇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内的数百幅珍藏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索之旅。比如开篇的航向牙买加,达尔文的小猎犬号航行,以及最后的深海探测,让无数未被发现的动植物以水彩画的方式第一次在人们面前露了面。  承载着自然史艺术的自然素描图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书中写道:“自然史艺术的起源,最早可以回溯到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它以多样的形式在不同
期刊
近日,读过青岛作家栾承舟的散文诗集《结合部》,感触颇深。《结合部》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的“二十一世纪散文诗”丛书中的一本,分为《背着梦想在大地行走》《在花朵低垂的农事里低语》《灵魂中的另一种痛》三辑。  该书由散文诗作家耿林莽和青岛诗人栾纪曾作序,他们对作者散文诗的艺术风格做了十分精准且令人信服的评析,对读者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栾承舟以辽阔、凝重的笔触,生动、新美的意象,将城镇乡野、山海湖川、人
期刊
“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1916年,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寄语中国青年。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上个世纪的年轻人,正如小说《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那样,在寻找个人出路的过程中,看到国家的出路所在,为理想走出家门,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如今,李大钊当年播撒的
期刊
姚望(中)  路灯亮了,油坊桥的夜晚降临了,街巷商铺一下子被点燃。人声鼎沸中,下班的白领、谈笑聚餐的居民、往来穿梭的快递小哥……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欣慰、感动夹杂着一丝骄傲涌上姚望的心头。  自从来到莲花派出所担任所长,下班后姚望总喜欢在辖区的这条街道走走,看看他和伙伴们守护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在南京市建邺区的莲花社区,4.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10万人,外来人口占了60%以上。
期刊
陈超(左)参与家乡抗洪  清明前后,正是踏春的好时节。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笪村的龙吟湾亲子农趣文化创意园内热闹非凡,众多游客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体验春耕播种、做春团、采茶、搭灶煮茶叶蛋……  看着小朋友们乐而忘返的兴奋劲儿,陈超很是感慨。当年大学一毕业,他返乡一头扎根土地,成为一名新农人。因为他看好家乡的青山绿水定是“金山银山”。从农业种植到亲子生态园的打造,从步履维艰到走上坦途,美丽乡村没有辜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