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奉献莫过于母亲的奉献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年前,83岁的母亲突然患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她一生勤劳、慈善、俭朴,养育子女,关心他人,许多事情令我永远不能忘记。
  母亲个儿不高,身板硬朗,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她17岁出嫁,理家务,下农田,风里来,雨里去,辛勤地忙碌。我的祖父英年早逝,父亲上世纪40年代参加了人民军队,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才回到家乡。在父亲南征北战的10年间,家中有年迈体弱的祖母和年幼的哥哥,姐姐,还种着十余亩丘陵薄地,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
  母亲生我前一天还在田里劳动。50年代后期,农村掀起“大跃进”运动高潮,母亲像男人一样,披星戴月,没白没黑地在农业合作社干活。盛夏,她从山里劳作归来,脸上常是汗淋淋的:严冬,由于长时间户外劳动,双手冻得红肿,像水萝卜,脚后跟皴裂,出现一道道渗着血渍的裂口,大约在60年代初期,家中给生产队饲养着一头深褐色的倔强凶猛的耕牛,有一天,母亲去喂草,那牛突然甩头晃角,向她抵来,抵伤了她的手腕关节,造成局部骨折。在三四月里,母亲右手腕打着白色的绷带,吊在脖子上,左手照常忙家务,做饭甚至洗衣服,不说一句苦。父亲是村会计,哥哥,嫂子要参加集体劳动,姐姐已出嫁,我上初中读书,照看三个小孩,忙活八口之家吃饭和做家务的担子,几乎全落在母亲肩上。我放学回家,时常看见母亲在灶上一面汗流浃背地烧火煮饭,一面照应三个或嗷嗷待哺,或拉屎撒尿的娃娃,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年近七旬的母亲和父亲承包了一亩责任田,下种,施肥、除草、浇灌、收割、依然忙忙活活,临终前两天,那是农历腊月二十六日,母亲还在认真地清扫家中墙壁上的灰尘,准备过年。
  母亲精心地抚养子女,验证了“世间的奉献莫过于母亲的奉献”。小时候,我非常顽皮倔强。晚上,大人们都外出干活去了,我被关在家里睡觉,有时半夜醒来,就起来“造反”,或摔饭桌上的碗,或边哭边扒锅灶里的灰土,或到院子里把扫帚、铁锹,木权都推倒。母亲回来后没有发火,也没有惩罚我。我时常因爱闹着跟母亲上山干活,却死活不跟坐办公室当会计的父亲,而不止一次挨父亲的巴掌,不过,打也没用。我在齐人高的玉米地里,紧随着母亲身后,来回地哭,母亲总是宽容地对待我的“发邪”。在“大跃进”中,村里办起了食堂,有一次,母亲带着我从山里干活回来,在食堂打了一碗汤菜饭给我,她端着碗,诧异地看着那仅在上面漂着几片菜叶的清汤,眼里噙着泪水,她咬咬牙,退了饭,马上拉着我的手回家去。家中做饭用的大铁锅,都被集体收起来“大炼钢铁”去了,母亲在家里用铁桶当锅开起了“小灶”,让我可口地饱餐了一顿。
  三年自然灾害时,生活极端困难,人们只有靠吃野菜,农作物秸杆及叶子、树叶和少量粮食,才能维持生计。母亲把家里不多的一点儿粮食仔细地存放起来,重点留给子女,特别是我这个“小老生”吃。吃饭时,饭桌上笊篱中常常放着两三种由不同原料制作的莱团子。母亲吃质量最差的,我们吃好的。目睹邻居家几位小伙伴吃野菜中毒,满脸红肿,我很是害怕。由于母亲保护,我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同众多的村民一样,由于长年忍饥挨饿,缺乏营养,母亲患了水肿病。而母亲后来曾几次告诉我,当年她是多么担心不能把我养活。感谢母亲,我终于活下来了,而且长得比较健壮。我生麻疹很晚。那天夜里,北风呼啸,寒气袭人。我高烧不退,神志模糊,梦中直说胡话。母亲让哥哥和姐姐轮流烧火炕,给我保暖,还不时地往我嘴里喂水。几个人忙活了整整一个通宵,我才转危为安。
  母亲不仅疼爱子女,同时也很严格。这大概是世上母爱的真谛。她文化程度不高,可懂的道理很多,她常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孩子们。在我幼年,她经常给我讲“卧薪尝胆”,“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等历史故事。当我背起书包上学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叮嘱“要好好念书”,这话在我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第一次学写信,是写给蓬莱城里的小姨,就是母亲教的。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经过努力,我考上了大学。这时母亲年过六旬,开学时,她徒步到县城汽车站送我。汽车发动了,母亲伫立在路边,秋风吹拂着母亲花白的头发,撩起那件打着补丁的深灰色褂子的衣襟。母亲用目光追逐着缓缓起动的汽车。我用力推开车窗玻璃向母亲挥手,让她回去,母亲却一动不动。忽然,我看见她用衣襟慢慢地擦拭着眼睛。顿时,我的视线也模糊了。
  “做人要正经,不能没正经”是母亲谆谆告诫我们的一句话,警示子女引以为戒。母亲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想念她一样。我离开故乡工作后,每年回去一两次看望母亲。她叮嘱最多的话是:要正派做人,踏实干事,保重身体。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母亲心地善良,生活俭朴。不管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母亲都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情和蔼,宽容敦厚,总以平和心待人处事,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别人吵过架。在日常生活中,她从不浪费一点儿东西,哪怕是一粒米,一叶菜、一根线,一把草。她对自己吝啬,对别人慷慨。有客人来,不管自己手头多么紧张,她都要尽最大努力款待一番。遇到街坊邻里,亲友家中有红白事,或有人生病住院,总要带上礼物亲自去看望。遇上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往往解囊相助。在她临终前一天,在医院休克经抢救苏醒后,哥哥问是否让在省城工作的我回来,母亲说:“不用了,他忙,天冷路远,还有孩子,不方便。”不一会儿,母亲郑重地责成哥哥快把日前一位朋友送的鸡翅退回去。在心脏停止跳动前的那天晚上,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到前来看望的十几位亲人,神志半清醒半迷糊地对我们说:“家里来了这么多客,赶快打鸡蛋水给人家喝!”到了这时,她不但没有一句自己病痛的话,还在想着如何招待好别人,想着退还朋友的礼物,想着远在异乡的小儿能否生活得方便,这就是母亲的品格和境界。她肾功能已衰竭,吸藿氧气,呼吸急促。夜半时分,哥哥,我和一位侄女守在身旁,不时地帮她翻身,喂水。母亲沉睡着,没有话语,没有呻吟,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母亲已经离我远去,我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这个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有生以来,我最大的遗憾是母亲走得太突然,宛如晴天霹雳,刹那间把我的一根感情支柱摧毁了。在我的眼里,母亲几乎就是一个完人,一个几乎是百分之百充满真,善,美的完人,甚至连她的辞世都是那么地淳朴和完美,包括临终前的言行都是那么完好。想起母亲,我往往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性格和意志也是母亲传给我的,我给予母亲的回报却太少太少……
  母亲的高风亮节永存。母亲,我会永远怀念您,永远学习您的风格,并教育子女,让您的美德永远延续下去。
  
  编辑 牛淑娟
其他文献
我们登记了。那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寓意是:天长地久,九九归一。  那个时代,结婚证就是两张红色的小纸片,没有双方的照片,上面还特意写上了一行字:布票多少尺、棉花票多少两已核发。计划经济时代,老百姓的吃穿都要凭票凭本限量供应,工资都不高。  我们收到的礼物,大多是暖水瓶、洗脸盆、枕头套之类的生活日用品。因为我盖房子倾尽了所有,还借了债,发妻决意要多为我和我们的新家买些东西。除了委托上海的亲友邮购了四
期刊
晚上,陪朋友聊天。朋友怀孕4个月了,丈夫是军人,常年不在身边。她最近工作上又不如意,心情郁闷,烦躁不安,只好跑到我这里倾吐烦恼。为了帮朋友排忧解闷,我像个心理分析师一样,耐心开导,细语安慰,把矛盾冲突一一分解,娓娓道来,还把从网上看来的笑话讲给她听。在我的劝慰下,朋友郁结的情绪一点点消散,脸上渐渐露出明朗的笑容。  父亲的电话就在这时候来了。他说:“我准备明天去城里,给你妈买某某胶囊。收音机里都讲
期刊
当他将一张纸条塞进我手里时,我一下蒙了。展开一看,上面写着:“晚上7点肯德基。”抬起头,他早已离去,再看看纸条,心跳得飞快。  从来没有收到过纸条,年少的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一切,只是忽然问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将纸条夹在书中,我在想,去还是不去?  那晚,我最终没有赴约。那张纸条折磨了我一个晚上,拿着它,想了很多,而想得最多的便是,他不是我喜欢的人。当时也不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只是对他没有任
期刊
因为母亲早逝,家里的生活重担一直靠父亲支撑。我考上大学,父亲靠着给人打零工供我上学。每月父亲将辛苦攒下的皱巴巴的钞票寄给我的时候,都要忍受邮局服务员鄙夷的目光。然而,父亲总是毫不在意,总是乐呵呵地填单子,然后挺着胸脯乐呵呵地离开。有了我这个大学生女儿,父亲的骄傲总是无处不在。  转眼间,大学四年就匆匆走过。毕业后,我应聘到了我大学所在城市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成了一个出入写字楼的白领,从领第一个月的工
期刊
我一位朋友,一个疲惫的已婚男子,内疚地告诉我,自己可能真的是一个极端自私的男人。  他说,他的太太是个对他好得不能再好的女人,可是他就是对她有说不出的厌恶。  平日里,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承揽下来的,不过,她在做任何家务的时候,也不会让他安静。  一会儿,她拿着他的衬衣过来说,你看看,这领子穿得这么黑,用了领洁净也不行,我用自己的手就这么搓,搓了这么久,最后还用了漂白剂才弄白了的。  
期刊
刘老大    刘东升的父亲刘老大是一个煤矿的矿工,每天下井之前,他都在腰里揣两个大馒头。  到了矿区,领了工牌,坐升降机。升降机走起来有时快点儿,有时慢点儿,有时走不耐烦了还一颠一颠地发出“咔、咔”的响声,刘老大就会摸摸腰。工友们都知道那地方拴着俩馒头。  在湿热的、鬼火般灯光、几百米深的井下作业段,矿工们用手镐或用风镐打钻,取煤。刘老大有时会停下手里的活,摸摸腰间的那俩馒头。  刘老大每次回到家
期刊
春节的时候,全家人在一起翻看老照片。看着几十年前我同父母、兄弟姐妹的合影照,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往事。  我是17岁那年夏天,也就是1966年7月份,离开河南襄城老家的亲人,同许昌地区的147位支边青年一起,奔赴西藏高原支援边疆建设的。我走后,父母在家真是操碎了心。  1968年中秋,我进藏支边的第三个中秋,远在几千里外家乡的父母听说我可能回家休假,就把中秋节买来的月饼留下了一块,等我回来吃。  那
期刊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喜欢养鸡。  小的时候,农村的人们能够填饱肚子已是十分勉强了,更别说养鸡,可母亲总是宁愿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省一点点粮食喂养小鸡。她指望这些小鸡长大后下蛋换一点零钱,以便打点油换点盐什么的,用来补贴家用。  印象中的院子里总有三五只鸡转悠着。它们好像老是吃不饱的样子,毛色既不光滑,亦不鲜亮,叽叽喳喳不满地乱叫着。偶尔在墙角边发现了一条雨后的蚯蚓,就会引发一场争夺大战,最终得胜的那只
期刊
小时候,喜欢看妈妈晒霉。芦获编的席子当中,一件白底的印着细竹叶图案的褂子,母亲总要拎出来,说上一阵。无非是那年,和父亲订婚,在获港的街铺上怎样怎样遇到的。那年是哪一年呢?还在我出生之前。那应该是很老旧的衣服了,没见母亲穿上身,可也不见她扔,只留着,年年掏出来晒。也许,那件印了青葱竹叶的嫁衣,母亲是把它当青春一样来凭吊的吧,在外人不解的目光里,在自己的心里。  我大妈家的女儿多,她的大女儿比我大四岁
期刊
春天的柳笛    在命运的风中,人只是一粒沙。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一粒沙,虽然这粒沙会有很多想法。  10岁那年,父亲就给我订了娃娃亲。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几乎都笼罩在这门亲事的阴影中。  父亲跟毛叔叔是中学同学,是拜过把子的兄弟,在上世纪60年代那场大饥荒中,毛叔叔对我们一家有活命之恩。一天深夜,毛叔叔送来了一斗谷。当时我已经饿得不会走路,而母亲吃槐叶吃得腿都肿了,鞋子穿不上,干脆用剪刀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