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宽的梅花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良宽,要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起。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做了“我在美丽的日本”主题演讲。其中,引用了多首良宽的和歌,最打动我的是那首:“作为纪念/留下什么好呢/春是樱花/夏是杜鹃/秋天是红叶。”
  在这首和歌里,良宽于冬天处戛然而止。冬天留什么好呢?我在旅日学者苏枕书翻译的新书《良宽歌句集》里找到了答案。冬日里,良宽最爱的应是雪与梅花。而雪,是留不住的。
  良宽是日本江户后期的歌人、俳人、汉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书法得益于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对于怀素、黄庭坚的草书以及小野道风的《秋荻帖》也颇有研究。作家傅月庵喜欢良宽的字,他的读书随笔集就取名为《天上大风》,还说,大风起时好读书。可这话若让良宽说,必定说成:想读书时便读书,起了大风也不在乎。据说,良宽平生最不喜欢书法家的字、厨师的菜和诗人的诗。他就是那种放荡不羁爱自由、孑然一身无欲求的人。
  我常开玩笑说,日本著名的歌人或俳人命都不太好。松尾芭蕉幼年丧母,少年失怙,一生未婚,穷困潦倒,人生里那点快乐都来自旅途的辛劳,最后在路上病故了。小林一茶的一生遭遇了几次妻儿俱亡,大半生在外漂泊……
  良宽出生于地主之家,可不知为何,18岁时他自愿出家了。22岁时,他游历至圆通寺,拜师安顿于此。师父去世了,34岁的他又开始游历。48岁之后,他在越后国境内的几处草庵之间辗转,直至去世,享年74岁。
  良宽的歌句作品大都写于游历的路上及借住友人草庵之时,创作主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亲近自然物候,展现生活态度。
  良宽和歌中涉及的植物特别多,包括萱草、樱花、棣棠花、胡枝子花和堇花。可我觉得,他最喜欢的是梅花。因为,写其他植物时,他都表现得很轻松,与周围人见到的真实良宽一模一样。例如:“想要手折下棣棠的花儿/簪在友人鬓间/春日的黄昏就算永不来/也很好啊。”天塌下来也不怕的良宽与和歌一起跃然纸上。
  但良宽写到梅花时却不一样了。“梅花啊/请抚慰老去的心/因为昔年旧友/如今已无一人”。梅花是珍藏在良宽心里的花,能够承载他悲伤的情绪。于是,我们就知道了,川端康成引用的那首和歌里为什么没有冬天?因为,梅花是良宽不想与人知道的最后的纪念。其实,还有一首写梅花的,单读字面意思,好似洒脱的良宽。“这园中散落的梅花/用衣袖盛着/玩耍之后/花谢也无妨”。可将散落的梅花用衣袖盛起,得是多么轻盈的动作啊,如果内心没有热爱,又如何能做得到呢?良宽的梅花,既是物哀的象征,也有对生活的温柔眷恋。
  良宽一生住草庵,行乞食,孤独而清贫,自由又自在。对物质生活无欲无求才是他人生乐趣的源泉。他的挚友解良荣重在《良宽禅师奇话》中写道:“与师语,顿觉胸襟清净。”像良宽这样,与君一席谈便能净化心灵的高僧,世间恐怕很难遇见。

  幕府將军德川家齐亲政的时代是良宽创作的旺盛期。那时的江户文化绚丽璀璨,滑稽戏、浮世绘巨匠作品、小林一茶的《我春集》……都涌现在这个时代。不知天才为何总是成群地来,但最爱梅花的那一位肯定是良宽了。
  编辑 吴元梓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第一批接受西方文化的群体,他们连衣着打扮也是先鋒的,在长衫马褂还是主流服装样式的民国,他们率先换上西装,叼上烟斗,出入社交场合。在民国,大学教职员工收入较高——按1917年国立大学薪酬表,一级正教授月薪为400银元,1927年为500银元,如去外校兼课,每小时另有5银元。而在1900年至1926年的北京,百斤面只需6.02银元,百斤羊肉只需13.47银元,千斤煤球只需4.36银
期刊
小时候上幼儿园,老师必须把我的座位排在窗口。因为如果不能一直凝视着窗外,我就会哭闹不休,搞得别的小孩无法上课。于是从4岁到6岁,我是对着窗外度过人生最早的学校生涯的。  世界,就在窗户的外面。  幼小的我不会这么想,却执拗地只愿意面对窗外那个有人走过、有云和树叶飘过的光影变幻的世界,而不愿意回头接受窗子里这种被规定、被限制的小小人生。令人头痛的是,长大之后的我竟然也是这样。  我没办法接受人生里许
期刊
盼望着、盼望着,一则据说比较靠谱的小道消息传来:我们小区要拆迁了。大家都很高兴,一方面房子的确老旧,都盼着住新房;另一方面,邻居们相处太久,彼此之间难免有些“恩怨”,希望能换个新环境。  楼栋长在群里说,其他楼栋都在张罗“散伙宴”,我们要不要也聚一次餐?大家反响热烈,说当邻居十几年、二十几年了,怎么也得有个告别仪式。一楼餐厅的张老板自告奋勇申办这次“散伙宴”,说只收成本费。大家看了報价,大体还算过
期刊
疫情紧张的时候,网上有个段子:红色健康码的,隔离了;绿色健康码的,躲在家里不出来了;大街上跑的大多是黄码,到处找地方做核酸检测。  老秦和夫人孙老师赶上了这茬事。7月17日,他们高高兴兴从山西旅游归来,乘的是太原到南京的航班,飞机晚点了三个小时,到达禄口机场已是下午两点。飞机上只发了一小块面包和一瓶矿泉水,老秦饿了,说就在机场吃个简餐吧,于是就在机场待了半个多小时。7月20日禄口国际机场发现17例
期刊
纪念馆外景广场雕塑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一部《沙家浜》京剧样板戏,让江苏常熟的沙家浜名闻遐迩,也使“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的抗战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如入芦荡迷宫  沙家浜原名横泾、芦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芦苇荡抗战故事为原型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红遍大江南北,剧中塑造的郭建光、阿庆嫂等人物形象,更是家喻户晓。  沙家浜,最美就是芦苇荡。舞台上的郭建光、阿庆嫂是经过艺术
期刊
流经茅台镇的赤水河茅台风景  乘着清凉的风,汽车沿着遵义至茅台的高速公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离古镇愈近,愈感神秘,我也愈加兴奋,因为将要一睹其千年风韵。  茅台古镇深藏在群峰环绕、逶迤绵延中,一条不算宽阔的河流波光潋滟,贯穿全境。这是从深山沟壑里流淌出来的百回千转的赤水河。两岸建筑鳞次栉比,色调统一,窗格镂花,古色古香,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蓝天上,白云飘飘悠悠,或坠落山顶,或挂在楼间,幽静而悠远。 
期刊
琐碎背后的“无价”  “想想,要是每件事都有意义,你会窒息的。”这句台词或许可以视作是枝裕和创作美学的独白。是枝裕和的影片大多是发生在家庭中的故事,表面上看平淡琐碎,然而,他致力发掘的却是琐碎背后的“无价”,并由小见大,通过对家庭的描述呈现整个日本社会的生态。  是枝裕和196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练马区,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近一个世纪前,在日据时代,是枝裕和的祖父母因同姓不能结婚的规定私奔到台湾,在
期刊
《黄永玉和他的湘西》文字部分节选自黄永玉的散文,图片系摄影家卓雅在湘西拍摄的风物图。阅读时,读一段文字,再看几幅图片,湘西的具象就一点点长大,而我对湘西的向往也一点点膨胀。  黄永玉写五六十年前的凤凰古城,冬天,人们走街串巷去看傩堂戏,家家打粑粑;春天,乡里的“春倌”进城,提了装着春牛和“傲蔓儿”的篮子,到家家户户去“讲春”唱歌,报告节气;夏天,孩子们上山唱山歌,太阳快落时才过“跳岩”,远远看见城
期刊
在网上购买了陈慧的新书《世间的小儿女》,收到时已是晚上十点,我还是抓紧时间看了第一个故事。陈慧文如其人,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几乎不用成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容易看得进去。陈慧经历独特,是浙江余姚市梁弄菜市场的流动摊贩,摆摊之余进行写作,被称为“菜场作家”。  《养母》一文中,养母时常抱怨养父,因为他抽烟、喝酒、不上进,但就是离不开他。因为他在养母剖腹产遭遇劫难时,对着医生重重一跪,跪出了千山万水
期刊
崔道植  今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颁“七一勋章”时,87岁的崔道植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叫“三八石”的村庄,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从那里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勋章的最高荣誉。从孤儿到痕检专家  崔道植是个孤儿,4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他而去,是政府给了他温暖,资助了他上小学、中学的学费。之后,他参军入伍,22岁转业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工作。  在单位的支持下,崔道植被选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