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那么数学作业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数感
平常的教学中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性,一味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其实反而會阻碍学生思维敏捷的发展。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觉和直觉。如11×11=121,125×8=1000,25×4=100,1到10的平方等。另外,让学生自己总结和汇报在口算中哪些容易出现混淆的口算。如小数乘法中有0.25×4=1和0.24×5=1.2, 0.16×5=0.8和0.15×6=0.9,这对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都有很大的帮助。又如,学生在计算3.7×6.8 37×0.32时,如果能马上看出第一个因数3.7和第二个因数37成倍数关系,即运用积不变的规律将式子转化为3.7×6.8 3.7×3.2,则很快运用乘法分配律正确心算出结果。
二、加强整体运算的数感能力
学生对于一个较复杂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根本不仔细观察题中的特点,而是一拿到题目就埋头做。例如:4.5×1.3-5.65÷1.5×0 1这道题目在动笔之前先观察,它的数字特点是中间这一部分,可以直接写零,从而到达简化的目的。又如,在计算1.5×4÷1.5×4此题中,很多同学认为该结果是1,而从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出发,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得结果为16,老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只需用4×4就可以了。因为第一个数1.5和第三个数1.5可以相互抵消就行。学生在计算反思的环节中,不断地提高对数感的感悟能力,同时为学生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奠定基础。
三、合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数感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过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合理改变运算的数据及运算顺序,使运算尽可能简便、快速、正确。例如,在计算13.48-(0.56 3.48)-1.44这道题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先算小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但有的学生发现13.48与3.48的尾数相同,且0.56与1.44的和是一个整数.就可以打开括号将式子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这就要经常锻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运算的合理性,以及对数字的合理推断能力。如,在一次检测题中,有一道试题17.39-6.8×0.45-6.94,一个学生第一次做的结果是7.39,他做第二次时,重新思考把此题这样完成:17.39-6.8×0.45-6.94=17.39-(3.06 6.94)。他认为虽然这两次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顯然第二次比第一次更简便,他是经过观察题中的数据才分析得来的,他说:“我们做题不能只一味只追求它的结果,而要更看重它的过程。这是因为在过程中我们学会分析思考。”我们的平常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经过反思进行知识重组。在运算中,及时改变计算方法,提高运算的能力,这与前面的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数感,对整体运算的把握是融为一体的。这也体现数学体系中由点到面的结合,使学生的数感能力不断增强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估算的数感
学生在平时的计算中,根本就没有验算的习惯,即使题中要求验算,也只是照模样写一写。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验算,就需要培养他的兴趣,教给他一些方法。比如,在五年级小数乘法的计算中,就可根据小数点的位置来进行判断积的正确性。如2.34×4.7的结果是一个三位小数,而你的计算结果是一个两位小数,不用算就知道一定是错的。又如,在学生的计算过程中,两个因数是1.9,那么它的尾数一定是1。而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中,可使学生进行适当地估算来验证。要培养学生在做完题之后对自己的答案有一个粗略的估计,而避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总之,数学作业中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逐步培养。在平常作业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培养数感。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观察、体验、应用等环节。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从而减少作业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计算错误。
【作者单位:眉山市第一小学 四川】
一、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数感
平常的教学中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性,一味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其实反而會阻碍学生思维敏捷的发展。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觉和直觉。如11×11=121,125×8=1000,25×4=100,1到10的平方等。另外,让学生自己总结和汇报在口算中哪些容易出现混淆的口算。如小数乘法中有0.25×4=1和0.24×5=1.2, 0.16×5=0.8和0.15×6=0.9,这对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都有很大的帮助。又如,学生在计算3.7×6.8 37×0.32时,如果能马上看出第一个因数3.7和第二个因数37成倍数关系,即运用积不变的规律将式子转化为3.7×6.8 3.7×3.2,则很快运用乘法分配律正确心算出结果。
二、加强整体运算的数感能力
学生对于一个较复杂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根本不仔细观察题中的特点,而是一拿到题目就埋头做。例如:4.5×1.3-5.65÷1.5×0 1这道题目在动笔之前先观察,它的数字特点是中间这一部分,可以直接写零,从而到达简化的目的。又如,在计算1.5×4÷1.5×4此题中,很多同学认为该结果是1,而从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出发,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得结果为16,老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只需用4×4就可以了。因为第一个数1.5和第三个数1.5可以相互抵消就行。学生在计算反思的环节中,不断地提高对数感的感悟能力,同时为学生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奠定基础。
三、合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数感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过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合理改变运算的数据及运算顺序,使运算尽可能简便、快速、正确。例如,在计算13.48-(0.56 3.48)-1.44这道题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先算小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但有的学生发现13.48与3.48的尾数相同,且0.56与1.44的和是一个整数.就可以打开括号将式子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这就要经常锻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运算的合理性,以及对数字的合理推断能力。如,在一次检测题中,有一道试题17.39-6.8×0.45-6.94,一个学生第一次做的结果是7.39,他做第二次时,重新思考把此题这样完成:17.39-6.8×0.45-6.94=17.39-(3.06 6.94)。他认为虽然这两次的答案是一样的,但是顯然第二次比第一次更简便,他是经过观察题中的数据才分析得来的,他说:“我们做题不能只一味只追求它的结果,而要更看重它的过程。这是因为在过程中我们学会分析思考。”我们的平常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经过反思进行知识重组。在运算中,及时改变计算方法,提高运算的能力,这与前面的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数感,对整体运算的把握是融为一体的。这也体现数学体系中由点到面的结合,使学生的数感能力不断增强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估算的数感
学生在平时的计算中,根本就没有验算的习惯,即使题中要求验算,也只是照模样写一写。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验算,就需要培养他的兴趣,教给他一些方法。比如,在五年级小数乘法的计算中,就可根据小数点的位置来进行判断积的正确性。如2.34×4.7的结果是一个三位小数,而你的计算结果是一个两位小数,不用算就知道一定是错的。又如,在学生的计算过程中,两个因数是1.9,那么它的尾数一定是1。而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中,可使学生进行适当地估算来验证。要培养学生在做完题之后对自己的答案有一个粗略的估计,而避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总之,数学作业中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逐步培养。在平常作业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培养数感。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观察、体验、应用等环节。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从而减少作业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计算错误。
【作者单位:眉山市第一小学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