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朗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l9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个性化朗读,就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多元化感知,并且让学生以朗读的形式表达独特感受,使朗读成为学生释放个性、张扬个性的平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确切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个性化朗读的实施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朗读活动呢?具体如下。
  一、营造氛围,引发个性飞扬
  个性化朗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获得阅读审美。具体来说,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带领学生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发现、思考以及探究,促使其在亲身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获得深刻的感悟。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选取符合文本内容的素材,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将情感融入朗读当中,将文本读出“味儿”。
  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这一课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对作者的思乡之情有一个更加真实的体会,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了以下画面:“春夜,皓月高高悬挂在天空,微风轻轻吹过,杨柳随风飘扬,周围一片漆黑,耳畔只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诗人遥望着远在千里的家乡方向……”同时,教师予以口头引导:“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同学们认为作者都看到了哪些事物?”这个时候,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浓厚。有的学生说:“作者仿佛看到了一番优美的景象:有绿水、青山、明月……”对此,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该情境,并指导学生朗读:“在如此优美的青山绿水中,作者感叹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着,还有的学生说:“春天悄悄地来临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小草醒了,柳树发芽了,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好像在欢迎春天的到来。”于是,教师顺势引导:“那你能读出这种生机勃勃吗?”而后,又有学生说道:“作者走在田间小路,只有明月、春风陪伴他……”教师予以鼓励:“你已经进入了作者的内心,相信你可以读出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氛围,渲染了朗读气氛,并配上真摯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促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引发学生个性飞扬,让学生大胆表达,在个性化朗读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表演朗读,充分彰显个性
  “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往往是以个人原有知识和经验来参与学习的,最终获得感悟有所不同,那么朗读出来的效果也是有所差异的。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表示理解和尊重,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朗读,进而获得具有鲜明个性和价值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对于“我”与爸爸、妈妈之间的几次对话的朗读,始终欠些火候。对此,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上讲台前,为大家进行朗读表演。具体来说,教师并未直接让学生表演,而是先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爸爸、妈妈的相处日常,想象妈妈的鼓励和爸爸的严厉责备。同时,教师给学生播放了关于父爱和母爱的歌曲,如《父亲》。教师发现,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在潜心会文以后,学生获得了许多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果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朗读的同学声情并茂,将“我”听到母亲肯定和鼓励后的腼腆和得意、听到父亲批评和警告后的难过,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连台下的学生也看得入神,有几个还“湿”了眼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朗读活动,教师需要尊重和彰显学生的个性,以朗读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入状态,并通过音频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涵。当学生清晰地掌握这一点后,则能够在朗读的同时融入真实感受。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则会得到有效增强。
  三、自主感悟,鼓励放飞个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尊重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归还学生自主权,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相应的朗读形式,可以是自主朗读,也可以是合作朗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首先,选择朗读的方法,如情感朗读、边演边读等,做好朗读的准备。其次,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如配乐、道具等,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朗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并未按照以往的方式实施教学,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随后,有的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获得了较为深刻的体验,于是选择了情感朗读的形式进行朗读,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如:牛郎织女原是一对,可还是却被硬生生拆开。但是最后王母娘娘被牛郎织女的真情所感动,同意他们每年见一次。可见,真情和执着也能够让神仙感动……有的学生则与同伴合作,通过边演边读的形式进行朗读,并且对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如老牛原本不会说话,但却为其配上了相应的台词和角色……
  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朗读活动的开展,教师不应过多干涉学生,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赋予学生朗读的权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创作,大胆朗读,表达出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发散学生个性化思维,还能够强化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一举多得。
  四、读写整合,强化个性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哪种文字,都可以是良好的朗读素材。如若它只是发挥着传达信息的作用,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将原本生硬的文字以有声的语言呈现出来,那么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无法得到切实提升。对此,在正式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进行朗读平台的构建,对文本进行艺术加工,如补充文章内容等。在此前提下,让学生交流、探讨,实现读写之间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得到进一步强化。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呈现出以下习题:“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   )说:‘三天之内……你帮帮我的忙。’鲁肃(     )说:‘都是你……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    )说:‘你借给我……我的计划就完了。’鲁肃答应了。”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体会,在括号中加入关于神态、动作等词汇,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最终实现“以写促读”。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朗读和写作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不仅促进了朗读、造句以及写作之间的联系,还充分强化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体验。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整合“读”与“写”,让学生在个性化朗读中获得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朗读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文本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享受自由与创造带来的乐趣,其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可以从营造氛围,引发个性飞扬;表演朗读,充分彰显个性;自主感悟,鼓励放飞个性;读写整合,强化个性体验四个方面出发,实现个性化朗读课堂的构建,彰显学生学习主体,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其后续学习和个人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注:本文系2018年中山市立项课题“搭建小学生个性化朗读展示平台的实践研究”(立项单位:中山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编号:C2018066)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博彦
其他文献
音乐与美术都是一种艺术形式,但是各有不同,美术更为直观,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画家想要表达的想法。音乐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或者一些歌词来表达情感,学生有时候不能体会到音乐的艺术美和抽象美。小学生是非常活泼和好动的而且喜欢做游戏。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握这一特点,用游戏增加音乐课堂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悟音乐。  一、通过音乐剧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中游戏的方式有很多种,此音乐剧并非在
期刊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其所创造的关于音乐教学的系统。奥尔夫认为人类会无意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如语言、唱歌、跳舞等。奥尔夫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注重人的感性。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奥尔夫将音乐思想融入到音乐教育中,令学生主动參与到音乐之中,例如随着音乐拍腿、跺脚、拍掌、捻指等, 均能获得较好的
期刊
“爱种子”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课堂,具有弹性、灵活性和应变性,它强调学生自主、互动、探询、反思,是个开放性的课堂。笔者从不同的方面去探讨“爱种子”教学模式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策略,从而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课前预习:扫除知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首先,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本节课学习单的内容,解决本节课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扫除知识障碍;其次,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构建新旧知识点
期刊
教材意味着什么?笔者认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上海特级教师朱浦曾经指出:“教材只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世上没有一套教材是专为你所教的学生而编写的;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整合、调整和补充。”如何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增值?笔者将以案例的方式呈现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挖掘教材,以实现“例”价值的最大化。  一、挖掘“例”的留白  以下笔者将以深沪版牛津教材1A Unit
期刊
学校是教学的主阵地,在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让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让劳动之花开遍校园。  一、语文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  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与学科素养相融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涵盖有关劳动教育主题的文章和综
期刊
“读后续写”属于“读写一体”教学法中的一种。就英语高考题型而言,读后续写是一种新题型,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一篇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进行后文续写,写作字数约为150词,以此完成逻辑严谨、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  一、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分析  (一)合理选材,调整阅读材料  教师在读后续写选材时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内容要有趣,并能延伸。王初明教授曾提出训练之初应重视续写内容的有趣性、延伸性和拓展性,以激
期刊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 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
期刊
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种创新思考,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典型教育,这样能够增加班级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政治教师需要将案例教学运用到课堂教育中,以案例教学为载体推动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案例资源的搜集和整理,鼓励学生们做好自主预习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政治教师需要根据高中生所体现出的课程基础和学习需求进行案例内容的选择,凸显出班级学生在
期刊
在我国的教育中,大部分采用的是集体式教学,很多教師以统一的理念、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方式去管理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水平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学习差的学生越来越差。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水品的作业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一、目前初中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1.机械重复性较多。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经常出现机械性、
期刊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博导张学新于2014年提出的教学模式,受到高等教育课堂的欢迎。笔者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通过“隔堂对分”和“当堂对分”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隔堂对分案例  以小专题复习——线段中点模型的探究与应用为例,隔堂对分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1.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要求四人小组打开作业,针对指定题目的解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