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出现多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亮菌甲鱼腥草注射液及“欣弗”等),造成多人死亡,后果极其严重,药品质量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认识是否到位,处理的方式及措施是否及时正确,是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关键所在。这么多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都是由于输液反应所引起,输液反应成为造成患者伤亡的主要表现形式。输液反应处理的及时和正确与否是项人命关天的大事,及早争分夺秒地抢救有可能挽救一个生命,反之就有可能断送一个生命。
静脉输液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重危病例抢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输液既可补充人体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满足体内正常代谢的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又可将有效治疗药物经输液通道快速进入体内,达到迅速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几乎经静脉输入的所有药物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的还相当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一些药物停药半年甚至一年后才会有反应。输液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肺栓塞等重症,有可能危及生命。
在患者接受输液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输液反应的发生。输液反应可以在输液开始的几秒钟发生,也可能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任何时间,还有一些迟发的输液反应会在输液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输液反应可以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1、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灼热、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
2、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红斑,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常有水疱,兼有发热等。
3、用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用药后1~2周发牛名形红斑,用些药物还会引起剥脱性皮炎,开始像湿疹、麻疹等药疹,继而脱下大量的片状鳞屑,甚至头发、指甲,可持续1个月左右。
引发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
输液反应主要是致热原(如内毒素等)、微粒异物、活菌污染和致敏原所致,常见的因素有:
1、液体在原料、制作、消毒及贮存等环节被细菌、真菌污染产生致热原,而后处理不当;
2、液体中含有不溶性微粒超标,按药典规定每毫升液体中含10微米以上的微粒不超过20粒,25微米以上微粒应少于2粒,超过此标准时,就有输液反应的危险;
3、操作人员在输液过程中消毒不严,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污染热原;
4、输液器械被污染或不符要求,目前虽多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然而,生产厂家多、生产条件、消毒过程及保管运输等客观条件不尽一致,难免有不合格者;
5、输入液体中加入药物不当,引起物理、化学反应,或有污染;
6、输液环境条件太差,室内空气、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故应避免在人员众多的走廊或露天输液;
7、患者体质对热原敏感性高或耐受性差,甚至输液速度过快,患者体质差,心脏负担重,亦可引起输液反应。
出现输液反应要及时处理
一旦出现输液反应,必须积极抢救,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出现输液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道,暂时予以生理盐水替换。立刻观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等)的变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保留剩余溶液及输液瓶等作细菌培养,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立即停止输液,使其端坐,两腿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酒精湿化,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强心药等处理。必要时,行四肢轮流结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表气囊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从而减少回心血量,缓解肺水肿症状。静脉炎应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或理疗。如合并感染应根据医嘱用抗生素。空气栓塞应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以使进入右心室的气体浮向其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出口,经心脏跳动将空气混为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同时给予吸氧;严重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症象,需要紧急处理:肾上腺素是抢救的首选药,它具有兴奋心脏、升高血压、解除支气管痉挛等作用,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吸氧等,反应轻者短时内即能缓解;重者有休克表现时,应按抗休克抢救,迅速采取输液、纠酸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等措施,可每15分钟重复注射肾上腺素1次,或以0.1~0.5毫升肾上腺素用生理盐水10毫升稀释后,静脉内缓慢注射,并加用氢化可的松100~3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稀释后静脉滴入。也可用其他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等,口服或肌注;若有呼吸困难、喉水肿,应气管插管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过敏性休克治疗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患者生命体征有所恢复,不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还需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注意病情反复。
(编辑 唐袁媛)
静脉输液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重危病例抢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输液既可补充人体必需的水分和营养,满足体内正常代谢的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又可将有效治疗药物经输液通道快速进入体内,达到迅速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几乎经静脉输入的所有药物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的还相当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一些药物停药半年甚至一年后才会有反应。输液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肺栓塞等重症,有可能危及生命。
在患者接受输液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输液反应的发生。输液反应可以在输液开始的几秒钟发生,也可能发生在输液过程中的任何时间,还有一些迟发的输液反应会在输液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输液反应可以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1、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灼热、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
2、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红斑,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常有水疱,兼有发热等。
3、用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用药后1~2周发牛名形红斑,用些药物还会引起剥脱性皮炎,开始像湿疹、麻疹等药疹,继而脱下大量的片状鳞屑,甚至头发、指甲,可持续1个月左右。
引发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
输液反应主要是致热原(如内毒素等)、微粒异物、活菌污染和致敏原所致,常见的因素有:
1、液体在原料、制作、消毒及贮存等环节被细菌、真菌污染产生致热原,而后处理不当;
2、液体中含有不溶性微粒超标,按药典规定每毫升液体中含10微米以上的微粒不超过20粒,25微米以上微粒应少于2粒,超过此标准时,就有输液反应的危险;
3、操作人员在输液过程中消毒不严,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污染热原;
4、输液器械被污染或不符要求,目前虽多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然而,生产厂家多、生产条件、消毒过程及保管运输等客观条件不尽一致,难免有不合格者;
5、输入液体中加入药物不当,引起物理、化学反应,或有污染;
6、输液环境条件太差,室内空气、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故应避免在人员众多的走廊或露天输液;
7、患者体质对热原敏感性高或耐受性差,甚至输液速度过快,患者体质差,心脏负担重,亦可引起输液反应。
出现输液反应要及时处理
一旦出现输液反应,必须积极抢救,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出现输液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道,暂时予以生理盐水替换。立刻观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等)的变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保留剩余溶液及输液瓶等作细菌培养,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立即停止输液,使其端坐,两腿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酒精湿化,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强心药等处理。必要时,行四肢轮流结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表气囊作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从而减少回心血量,缓解肺水肿症状。静脉炎应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或理疗。如合并感染应根据医嘱用抗生素。空气栓塞应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以使进入右心室的气体浮向其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出口,经心脏跳动将空气混为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同时给予吸氧;严重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症象,需要紧急处理:肾上腺素是抢救的首选药,它具有兴奋心脏、升高血压、解除支气管痉挛等作用,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吸氧等,反应轻者短时内即能缓解;重者有休克表现时,应按抗休克抢救,迅速采取输液、纠酸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等措施,可每15分钟重复注射肾上腺素1次,或以0.1~0.5毫升肾上腺素用生理盐水10毫升稀释后,静脉内缓慢注射,并加用氢化可的松100~3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稀释后静脉滴入。也可用其他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等,口服或肌注;若有呼吸困难、喉水肿,应气管插管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过敏性休克治疗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患者生命体征有所恢复,不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还需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注意病情反复。
(编辑 唐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