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以讲台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效率不高。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讲练结合,推行教学手段多样化,因人而异布置作业。
关键词:讲台中心 主体地位 讲练结合 因材施教
当前,高效课堂的构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这样就要求教师少讲精讲,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标志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读了多少、思维了多少、活动了多少,最终收获了多少。所以,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自主地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一、我国高中的历史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中的历史教学现状,并没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相反,却呈现出一种日益衰退的迹象。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高中历史的教学观念都相对比较滞后。
在教学思想上,以“知识中心”理论为主导,强调专业知识的养成,以考试带教学,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改理念。这种教学关系,严重扼杀了教学生机,漠视了学生的自由意志和人格,摧残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是以讲授为主,多采用以“讲台为中心”的问答式教学。教师一人讲到底,课堂上不能让学生人人动脑想、动手做、动笔写、动口说。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高中的历史教学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一)教师教育理念守旧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对历史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一部分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因陈守旧,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的意识,也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
2、(二)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
。目前,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也是妨碍历史教学的因素之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把自己摆在被动的位置上,只想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之间缺少良性的互动,使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缺乏外因的推动。
3、(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不到推广应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大部分高中或多或少配备了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且已投入使用。但一部分教师还很少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多数教师仍然是靠一本书、一个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讲到底。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建议
科学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我们的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研究问题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规律、结论、经验、技巧等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去获得。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認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所有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指导。教师应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保证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当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教师应注重备课这一环节。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必须研究学生,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点,才会有针对的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应对自如,给学生必要的帮助,才会减少时间的浪费!
备课时,还要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无效的问题、无价值的问题只会耽误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三,注重预习环节、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利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引领学生要放开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和学习结果。
真正要做到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和成果的监测,做到讲练结合。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四,推行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与以纸本教案、黑板、粉笔为标志的传统教学手段截然不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克服了教师运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的局限,创造了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具有很强的可复现性;省时、信息量大。教师可合理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增强学习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把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第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布置作业。
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要分开层次,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如果一概而论,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必然造成一些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不实、程度不高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构建高效课堂之必需。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追求的过程,会因老师而异,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异。构建高效课堂,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思考、不断研究,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变通能力,才会最终实现高效课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争取打破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中,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讲台中心 主体地位 讲练结合 因材施教
当前,高效课堂的构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这样就要求教师少讲精讲,尽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标志不是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读了多少、思维了多少、活动了多少,最终收获了多少。所以,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自主地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一、我国高中的历史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高中的历史教学现状,并没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相反,却呈现出一种日益衰退的迹象。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高中历史的教学观念都相对比较滞后。
在教学思想上,以“知识中心”理论为主导,强调专业知识的养成,以考试带教学,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改理念。这种教学关系,严重扼杀了教学生机,漠视了学生的自由意志和人格,摧残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是以讲授为主,多采用以“讲台为中心”的问答式教学。教师一人讲到底,课堂上不能让学生人人动脑想、动手做、动笔写、动口说。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高中的历史教学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一)教师教育理念守旧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对历史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一部分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因陈守旧,教学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的意识,也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
2、(二)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
。目前,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也是妨碍历史教学的因素之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把自己摆在被动的位置上,只想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之间缺少良性的互动,使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缺乏外因的推动。
3、(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不到推广应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大部分高中或多或少配备了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且已投入使用。但一部分教师还很少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多数教师仍然是靠一本书、一个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讲到底。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建议
科学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我们的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研究问题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规律、结论、经验、技巧等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去获得。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認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所有教学手段使用的标准,是一切教学工作的指导。教师应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保证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当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教师应注重备课这一环节。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必须研究学生,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点,才会有针对的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应对自如,给学生必要的帮助,才会减少时间的浪费!
备课时,还要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无效的问题、无价值的问题只会耽误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三,注重预习环节、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利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引领学生要放开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和学习结果。
真正要做到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还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和成果的监测,做到讲练结合。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四,推行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与以纸本教案、黑板、粉笔为标志的传统教学手段截然不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克服了教师运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的局限,创造了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具有很强的可复现性;省时、信息量大。教师可合理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增强学习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把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第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布置作业。
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要分开层次,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如果一概而论,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必然造成一些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不实、程度不高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构建高效课堂之必需。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追求的过程,会因老师而异,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异。构建高效课堂,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思考、不断研究,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变通能力,才会最终实现高效课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争取打破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中,努力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