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们当地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作业量过多是最严重的,上至高三下到幼儿园,不少的家长都在为孩子的作业而烦恼。高三的莘莘学子,为了高考每天晚上得奋斗到三更半夜,隔天又早早地起床温习功课;私立的幼儿园中班以上的小朋友也大都留家庭作业,倘若完成不好,还得受到老师的惩罚;小学阶段的作业更是家长们关心、头疼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差不多每天都有两小时的家庭作业,再加上家长又让孩子学“小三门”,孩子真是苦不堪言,疲惫不堪。因此,导致不少小学家长找关系走后门要求让自己家的孩子进作业量比较少的班级……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即使教育行政部门再怎样的三令五申,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没有减轻,有时反而越来越重。正因为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列为存在的首要问题。据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生要做的语文作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课本上的、单元试卷、期末试卷、报纸、练习册、复印的、抄黑板的、抄写每一课的生字词、抄写并背诵重点语段、抄写近反义词、抄写多音字……进入复习阶段更是琳琅满目,据一个一年级家长陈诉:期末总复习时,他家的孩子一个晚上得完成语文和数学共四张试卷;一个双休息日要完成七张报纸,两份四面的试卷,抄写两单元的生字词,一份手抄报,再加上兴趣班,整个双修日孩子都像陀螺似的不停的转呀转,根本没时间休息,根本谈不上玩了。孩子整天都无精打采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小学学生早上将近8点走进教室,中午11点半回家,下午还没两点就进教室, 5点多放学回家。回家后大都来不及休息就赶紧做作业,做完作业已经夜幕降临。如果磨趁的话得到三更半夜(我六年级的外甥平安夜七点多到美一城观看人工降雪,九点回家,结果当晚作业做到两点多)。一天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我们成人工作的8小时,整天很少有活动时间,这样怎能健康成长呢?如何全面发展呢?现在几乎各班都有佩戴眼镜的,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度数越来越深,体质也越来越差。作业过多,学生疲于应付,变成了只管埋头做作业的“机器人”,没有了兴趣,没有了创造,更没有了信心。家长也爱莫能助,只能在旁边催促,默默叹息。
学生、家长对作业感到头疼,而我们身为老师又何尝不是。批改的量大,花费的时间多,而有的学生却对我们的劳动成果视而不见,连看都不看,错了也不更正(除非进行面批),收到的效果相当不理想。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应付学校领导、上级领导的常规检查,所以大都是没有反思的,没有感悟的,机械地批改。这样恶性循环渐渐形成了学生为了老师、家长而做作业,老师为了领导检查而批改作业的尴尬现象。
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虽然有考核制度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急切心理等原因,但主要因素还在于老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企圖通过题海战术,反复抄写练习加以弥补。然而,作业偏多过滥,有的只是一味的重复,有的是脱离实际、毫无实际意义的,有的根本就是错误的。很多习题,教师连看都没不看,更别提做过、研究过,布置那么多,学生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根本都没考虑、估量过。有些低年级老师更擅长题海战术,企图熟能生巧。生字词五遍、十遍的抄。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会的抄烦了,不会的还是那几个,个个咬牙切齿,却又敢怒不敢言。孩子刚进校门就把他们的学习热忱给磨灭了,后果相当严重。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布置作业,增强作业的有效性;既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呢?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课题。 我几年来一直任教小学语文,,在此就语文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增强作业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离不开作业,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和讲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既能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效率高了,学生该理解的都理解了,该掌握的都掌握了,该应用的也能够灵活应用了,课后作业的数量就可以大大减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更快,兴趣更浓,质量也更高。倘若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老师必定想方设法用作业来弥补,那么作业数量就难以消减下去,学生完成作业就会感到困难,带有情绪,完成的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因此,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首先必须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减少作业量,激发作业的兴趣是增强作业有效性的先决条件。
单纯的、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抄写,虽然能够立竿见影,但长期以往我个人认为后果不容乐观,只会消除学生的激情。同样都是写,倒不如变化形式让学生想写、愿写、爱写。教学生涯十六年来我作业也是很少设计的,大都是一味地抄写,今天反义词、近义词抄三遍,明天生字词,多音字抄两遍。结果学生表面上好像完成得不错,大部分同学也掌握得很好,但那几个后进生依然如故,怎么抄也记不住。后来,我改变了方式,同样都是巩固本课的近反义词,我先让学生出词语(要求出的自己必须会),隔天带到学校交换做,然后再进行交换批改。比比谁出的内容最好,谁完成的准确率最高。这样一来,同学们各个兴趣盎然、摩拳擦掌,上网查找,翻阅书籍。特别那几个问题学生为了扬眉吐气更是花了不少功夫,结果让人喜上眉梢。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优等生的作业时间,无形当中督促后进生抓紧时间自觉地复习巩固,全班同学都能及时的掌握并消化当天的词语,老师也省去了批改的环节,只要过后及时做好复批工作即可,可谓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三、作业设计分等级,提高作业质量是增强作业有效性的充要条件。
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个性特长等都各不相同,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点我们不能忽视,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为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因材施教,采取作业分层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我们可以把作业分两个等级:A类基础型,浅显易懂,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专门对付后进生;B类提高型,设计一些侧重于综合能力运用的作业,鼓励优等生进行探究、创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杜绝部分学生“吃不了”,而有的学生却“吃不饱”的现象。当然,这期间需要我们花费不少的精力进行研究探索。
正如肖川博士所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们要努力的让这份礼物适合孩子们的“胃口”,充分唤起了他们的“味觉”,使其个性和特长都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样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即使教育行政部门再怎样的三令五申,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没有减轻,有时反而越来越重。正因为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列为存在的首要问题。据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生要做的语文作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课本上的、单元试卷、期末试卷、报纸、练习册、复印的、抄黑板的、抄写每一课的生字词、抄写并背诵重点语段、抄写近反义词、抄写多音字……进入复习阶段更是琳琅满目,据一个一年级家长陈诉:期末总复习时,他家的孩子一个晚上得完成语文和数学共四张试卷;一个双休息日要完成七张报纸,两份四面的试卷,抄写两单元的生字词,一份手抄报,再加上兴趣班,整个双修日孩子都像陀螺似的不停的转呀转,根本没时间休息,根本谈不上玩了。孩子整天都无精打采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严重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小学学生早上将近8点走进教室,中午11点半回家,下午还没两点就进教室, 5点多放学回家。回家后大都来不及休息就赶紧做作业,做完作业已经夜幕降临。如果磨趁的话得到三更半夜(我六年级的外甥平安夜七点多到美一城观看人工降雪,九点回家,结果当晚作业做到两点多)。一天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我们成人工作的8小时,整天很少有活动时间,这样怎能健康成长呢?如何全面发展呢?现在几乎各班都有佩戴眼镜的,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度数越来越深,体质也越来越差。作业过多,学生疲于应付,变成了只管埋头做作业的“机器人”,没有了兴趣,没有了创造,更没有了信心。家长也爱莫能助,只能在旁边催促,默默叹息。
学生、家长对作业感到头疼,而我们身为老师又何尝不是。批改的量大,花费的时间多,而有的学生却对我们的劳动成果视而不见,连看都不看,错了也不更正(除非进行面批),收到的效果相当不理想。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应付学校领导、上级领导的常规检查,所以大都是没有反思的,没有感悟的,机械地批改。这样恶性循环渐渐形成了学生为了老师、家长而做作业,老师为了领导检查而批改作业的尴尬现象。
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虽然有考核制度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急切心理等原因,但主要因素还在于老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企圖通过题海战术,反复抄写练习加以弥补。然而,作业偏多过滥,有的只是一味的重复,有的是脱离实际、毫无实际意义的,有的根本就是错误的。很多习题,教师连看都没不看,更别提做过、研究过,布置那么多,学生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根本都没考虑、估量过。有些低年级老师更擅长题海战术,企图熟能生巧。生字词五遍、十遍的抄。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会的抄烦了,不会的还是那几个,个个咬牙切齿,却又敢怒不敢言。孩子刚进校门就把他们的学习热忱给磨灭了,后果相当严重。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布置作业,增强作业的有效性;既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呢?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课题。 我几年来一直任教小学语文,,在此就语文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增强作业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离不开作业,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和讲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既能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效率高了,学生该理解的都理解了,该掌握的都掌握了,该应用的也能够灵活应用了,课后作业的数量就可以大大减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更快,兴趣更浓,质量也更高。倘若课堂教学效益低下,老师必定想方设法用作业来弥补,那么作业数量就难以消减下去,学生完成作业就会感到困难,带有情绪,完成的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因此,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首先必须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减少作业量,激发作业的兴趣是增强作业有效性的先决条件。
单纯的、一味的让学生反复抄写,虽然能够立竿见影,但长期以往我个人认为后果不容乐观,只会消除学生的激情。同样都是写,倒不如变化形式让学生想写、愿写、爱写。教学生涯十六年来我作业也是很少设计的,大都是一味地抄写,今天反义词、近义词抄三遍,明天生字词,多音字抄两遍。结果学生表面上好像完成得不错,大部分同学也掌握得很好,但那几个后进生依然如故,怎么抄也记不住。后来,我改变了方式,同样都是巩固本课的近反义词,我先让学生出词语(要求出的自己必须会),隔天带到学校交换做,然后再进行交换批改。比比谁出的内容最好,谁完成的准确率最高。这样一来,同学们各个兴趣盎然、摩拳擦掌,上网查找,翻阅书籍。特别那几个问题学生为了扬眉吐气更是花了不少功夫,结果让人喜上眉梢。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优等生的作业时间,无形当中督促后进生抓紧时间自觉地复习巩固,全班同学都能及时的掌握并消化当天的词语,老师也省去了批改的环节,只要过后及时做好复批工作即可,可谓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三、作业设计分等级,提高作业质量是增强作业有效性的充要条件。
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个性特长等都各不相同,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点我们不能忽视,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为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因材施教,采取作业分层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我们可以把作业分两个等级:A类基础型,浅显易懂,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专门对付后进生;B类提高型,设计一些侧重于综合能力运用的作业,鼓励优等生进行探究、创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杜绝部分学生“吃不了”,而有的学生却“吃不饱”的现象。当然,这期间需要我们花费不少的精力进行研究探索。
正如肖川博士所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们要努力的让这份礼物适合孩子们的“胃口”,充分唤起了他们的“味觉”,使其个性和特长都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样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