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部控制对公立医院的发展以及新医改工作起到规范、监督和促进作用,然而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说明内部控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本文以A医院为例,基于其内部控制自评分报告,分析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提升对策,希望能给同行业工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优化
2012年,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年12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随着新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到2020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充分说明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势在必行。因此,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优化提升,不仅是响应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号召,而且是顺应当今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
具体的来说,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利于公立医院长足发展,可以促进医院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统计信息准确性和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医院职能职责。
因此,公立医院通过内部控制能够起到加强内外部监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障资金和财产安全,提升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保证公立医院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A医院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A医院内部控制实施现状
A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区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形式为财政全额拨款,承担本辖区内妇幼计生工作。全院职工230人,床位145张,内设党政办、人事、财务、物资、审计、医务、护理、妇幼保健管理以及各临床、医技、医辅科室。
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各个公立医院都在近几年逐步开始建立、实施、完善、优化提升内部控制。随着A医院业务的发展,内部控制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表1是A医院2016~2017年内部控制自评分报告的分数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A医院内部控制自评分从2016年的60.2分提升至2017年的70分,最终复评得分为72.4分,总体得分有所上升,内部控制工作質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单位层面指标的评分比例整体有所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的有内部控制建设启动情况、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情况等方面。说明医院中高层领导加深了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了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
然而,业务层面指标的评分比例整体有所下降,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降幅较大。说明随着单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内部控制体系逐渐呈现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局面。
通过两年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A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成效也有不足,急需持续优化提升。
(二)A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自评分报告反映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优良情况,可以通过内部控制五个要素来判断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因此,结合A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自评分数据,可以看出A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虽然相较2016年的评分有所提高,但2017年内部控制建设启动情况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的得分比例分别仅为21.43%和41.67%。反映出A医院治理结构缺失、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不明确、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2.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2017年内部控制制度完备情况得分比例为75.00%,相比2016年略有下降。由于A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涉及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对目标设定还不准确,内控制度对风险识别能力较弱,对风险的分析和应对还有待加强。
3.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
2017年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情况得分比例仅为71.巧%,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分离控制情况为83.33%,相对于2016年有所提高,但是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能看出A医院对风险问题还没有制定更加完善的控制措施加以应对,以至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4.单位信息和沟通薄弱
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覆盖情况,得分比例从2016年的50.00%提高至2017年的60.00%,说明2017年有所改善,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也反映出A医院可能存在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反舞弊机制不够完善的状况,存在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
5.内部监督管理不完善
2017年单位业务层面指标的得分比例为58.33%,低于2016年的73.00%。说明随着A医院自身业务的发展和扩大,对内部控制中六大经济业务活动的监督不够全面,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薄弱,不能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效力。
三、公立医院优化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基于A医院
通过对表1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再通过2016年与2017年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A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在提高,但业务层面指标得分比例较2016年有所下降,说明内部控制体系的水平仍然有提升的空间。针对已经发现的不足之处,现提出以下对策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提升。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形成良好内控环境
医院管理者务必重视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完善医院治理结构、明确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健全内部审计机制等问题,形成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院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营造一个氛围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提高全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积极性,将内部控制工作宣传到位。 (二)健全风险评估体系,保障内控有效实施
公立医院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制定相适应的风险评估体系,有效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健全內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应当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风险的发生,即通过确定控制目标、开展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管理活动。
(三)综合运用控制措施,保障内控顺利实施
整理内部控制手册,梳理医院的经济业务控制流程,对不相容岗位分离制衡机制进行完善补充,通过授权批准加以控制。运用好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从医院内部管理中的重点环节着手,发现内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运用多种控制措施进行监管控制,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工作有效开展。
(四)优化单位信息系统,提高单位沟通效率
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提高信息质量和加强有效沟通,完善信息系统和反舞弊机制,有效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和主观判断的失误。与现有的人、财、物等系统完美对接,将内部控制融入医院各项工作中,及时更新改造陈旧、过时的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以持续优化提升内部控制。
(五)完善内控监督体系,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内外部的监督力量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力度的保障。结合单位六大经济业务活动,有针对性的以真实性、合法性为导向对经济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定期聘请外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具体状况进行有效性的检测,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的效力。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对其内部的经济业务进行预防、监督、管理的过程,从深度和广度都还有可延伸性。公立医院要结合自身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积累经验和总结创新,优化提升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增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能力,提高公立医院服务水平,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好指导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然子.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分析[J].管理论坛,2019(8):226-227.
[2]付静萍.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管理论坛,2019(10):260-263.
[3]彭雪飞.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考察与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9(2):18-19.
[4]陆卫凤.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问题与体系构建[J].医疗管理,2019(2):171-172.
作者简介:
陆翔,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重庆。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优化
2012年,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年12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随着新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到2020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充分说明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势在必行。因此,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优化提升,不仅是响应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号召,而且是顺应当今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
具体的来说,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利于公立医院长足发展,可以促进医院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统计信息准确性和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医院职能职责。
因此,公立医院通过内部控制能够起到加强内外部监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障资金和财产安全,提升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保证公立医院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A医院内部控制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A医院内部控制实施现状
A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区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形式为财政全额拨款,承担本辖区内妇幼计生工作。全院职工230人,床位145张,内设党政办、人事、财务、物资、审计、医务、护理、妇幼保健管理以及各临床、医技、医辅科室。
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各个公立医院都在近几年逐步开始建立、实施、完善、优化提升内部控制。随着A医院业务的发展,内部控制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表1是A医院2016~2017年内部控制自评分报告的分数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A医院内部控制自评分从2016年的60.2分提升至2017年的70分,最终复评得分为72.4分,总体得分有所上升,内部控制工作質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单位层面指标的评分比例整体有所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的有内部控制建设启动情况、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情况等方面。说明医院中高层领导加深了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了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
然而,业务层面指标的评分比例整体有所下降,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降幅较大。说明随着单位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内部控制体系逐渐呈现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局面。
通过两年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A医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成效也有不足,急需持续优化提升。
(二)A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自评分报告反映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优良情况,可以通过内部控制五个要素来判断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因此,结合A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自评分数据,可以看出A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良好的内控环境
虽然相较2016年的评分有所提高,但2017年内部控制建设启动情况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责任情况的得分比例分别仅为21.43%和41.67%。反映出A医院治理结构缺失、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不明确、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2.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2017年内部控制制度完备情况得分比例为75.00%,相比2016年略有下降。由于A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涉及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对目标设定还不准确,内控制度对风险识别能力较弱,对风险的分析和应对还有待加强。
3.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
2017年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情况得分比例仅为71.巧%,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分离控制情况为83.33%,相对于2016年有所提高,但是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能看出A医院对风险问题还没有制定更加完善的控制措施加以应对,以至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4.单位信息和沟通薄弱
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覆盖情况,得分比例从2016年的50.00%提高至2017年的60.00%,说明2017年有所改善,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也反映出A医院可能存在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反舞弊机制不够完善的状况,存在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
5.内部监督管理不完善
2017年单位业务层面指标的得分比例为58.33%,低于2016年的73.00%。说明随着A医院自身业务的发展和扩大,对内部控制中六大经济业务活动的监督不够全面,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薄弱,不能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效力。
三、公立医院优化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基于A医院
通过对表1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再通过2016年与2017年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A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在提高,但业务层面指标得分比例较2016年有所下降,说明内部控制体系的水平仍然有提升的空间。针对已经发现的不足之处,现提出以下对策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提升。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形成良好内控环境
医院管理者务必重视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完善医院治理结构、明确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健全内部审计机制等问题,形成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院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营造一个氛围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提高全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积极性,将内部控制工作宣传到位。 (二)健全风险评估体系,保障内控有效实施
公立医院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制定相适应的风险评估体系,有效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健全內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应当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风险的发生,即通过确定控制目标、开展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管理活动。
(三)综合运用控制措施,保障内控顺利实施
整理内部控制手册,梳理医院的经济业务控制流程,对不相容岗位分离制衡机制进行完善补充,通过授权批准加以控制。运用好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从医院内部管理中的重点环节着手,发现内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运用多种控制措施进行监管控制,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工作有效开展。
(四)优化单位信息系统,提高单位沟通效率
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提高信息质量和加强有效沟通,完善信息系统和反舞弊机制,有效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和主观判断的失误。与现有的人、财、物等系统完美对接,将内部控制融入医院各项工作中,及时更新改造陈旧、过时的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以持续优化提升内部控制。
(五)完善内控监督体系,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内外部的监督力量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力度的保障。结合单位六大经济业务活动,有针对性的以真实性、合法性为导向对经济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定期聘请外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具体状况进行有效性的检测,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内外部监督的效力。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对其内部的经济业务进行预防、监督、管理的过程,从深度和广度都还有可延伸性。公立医院要结合自身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积累经验和总结创新,优化提升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增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能力,提高公立医院服务水平,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好指导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然子.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分析[J].管理论坛,2019(8):226-227.
[2]付静萍.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管理论坛,2019(10):260-263.
[3]彭雪飞.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考察与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9(2):18-19.
[4]陆卫凤.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问题与体系构建[J].医疗管理,2019(2):171-172.
作者简介:
陆翔,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