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体融合铸就品牌价值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butch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传播技术的进步、媒体形态的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日趋融合。最初凤凰卫视以电视为主业,之后不断开拓新领域,创建凤凰新媒体,融合互联网、无线通信和网络视频三大平台,整合多种媒介资源,打造一流的华语新媒体信息平台。本文拟从凤凰新媒体的发展之路,探究媒体融合提升媒体品牌的价值及其意义。
  
  一、网络与电视联姻,媒体融合构筑凤凰新媒体平台
  
  媒体融合是打造新媒体,促进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2006年10月,凤凰网被成功地改造成凤凰新媒体,这意味着凤凰新媒体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凤凰卫视的定位是向世界华人发出媒体的声音,但由于政策原因,凤凰卫视未能在整个大陆落地,于是媒介融合的策略成为凤凰卫视进入大陆市场的利器。2007年11月,凤凰新媒体旗下门户凤凰网正式宣布启用新域名。新域名ifeng.com与苹果手机iPhone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新域名很快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ifeng这个简单的字母组合意味深长,有着“互联网(internet)凤凰”、“爱凤凰”、“我的凤凰”等多种含义①。
  凤凰新媒体手中的王牌是凤凰卫视的节目。凤凰新媒体首席执行官刘爽认为:大陆电视节目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使得电视观众缺乏忠诚度,这正是凤凰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凤凰新媒体背靠电视台内容的差异性就决定了品牌上的差异性。因为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内容,不会再花钱去新媒体上去看同质化的内容。由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会超越传统媒体,新媒体会对传统媒体观众形成分流。未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会在一个价值链上相互融合。所以,在新媒体中凤凰卫视的频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电视媒体现在正在以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结合和交融。
  
  二、网络与电视互动,打造品牌效应
  
  新媒体的出现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向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新媒体将大众传播“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转变为“点对多点”到“多点对多点”的方式。电视媒体遭遇新媒体的外部分割和产业的内部挤压。在分众时代,电视的制作体制、传播方式、艺术形态等都关系到未来的媒体竞争,电视是否能保持“巅峰状态”,电视的生存法则就是利用媒介融合进行内部资源的整合,品牌的创新,力求在媒体竞争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阅读调查,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每年呈下降趋势,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则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些事实都说明新媒体已经被读者、观众和听众所接受,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凤凰网最初只是单纯介绍电视节目的网站。凤凰网突破电视频道在内地不能完全落地的市场壁垒,是具有战略眼光之举措。此举绝不单纯是为电视媒体进军内地市场开路,而是在凤凰品牌形成之后,抓住新媒体发展的契机,把凤凰网打造成符合受众需求的一个独立的媒体。
  三、优质资源整合为凤凰新媒体注入生机
  新媒体与电视媒体间应该是“竞合”的关系。所谓“竞合”,就是以彼此间资源共享、整合配置、价值链接的合作来共同参与更大规模的竞争。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竞争压力下,讲求资源互补、价值链接、市场共享的各类合作方式,以集团化的建构为主流形式的传媒之间的合作、联合将成为我国媒介产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模式。
  凤凰新媒体以网站为载体,提供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类形式的内容资源,使受众以多种形式获取凤凰提供的内容服务。凤凰新媒体的凤凰标志运用无论在电视节目,还是网站文字内容,以及提供的音频视频内容,都呈现出统一的凤凰标识,让受众在接受凤凰新媒体提供的任何内容信息服务时都对其品牌形象能够明确识别和记忆。凤凰新媒体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运用上对品牌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6月8日,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19.9%,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与凤凰新媒体开展合作,这给凤凰新媒体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凤凰新媒体首席执行官刘爽在接受《互联网周刊》记者采访时提出:未来凤凰新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户、流媒体和无线增值对于凤凰新媒体的运营②。在刘爽对未来凤凰新媒体的构想中,门户、无线增值以及流媒体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门户业务有两个支撑点,一个是资讯,包括娱乐、时政、财经等内容;另一个是互动,包括博客、BBS等。在互动部分,凤凰新媒体加入大量Web2.0的概念,强调网友组织管理由网友产生的内容。“这是我们认为的将来的一个趋势,实际上就是一种全民出版的概念”③。凤凰新媒体是凤凰无线业务起飞的一个引擎,流媒体是凤凰新媒体平台瞄准的下一个发展目标,门户网站成为凤凰的互联网基础平台,链接各大新媒体传播资源链,成为提升人气和打造品牌的重要平台。
  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的强强联合,体现了电信、媒体和新技术融合的大趋势,使得凤凰新媒体在华文媒体融合的大战略继续积极稳健地向前迈进,各方之间的业务合作增长将会随之发展起来,凤凰新媒体的品牌效应会随着双方的合作展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
  
  注 释:
  ①樊兰:《凤凰新媒体:新生从更换新域名开始》,http://news.hexun.com/2007-12-05/102067408.html.
  ②明叔亮:《中国移动的凤凰之旅》,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6/0619/A20060619110244.shtml.
  ③陈玉鹏:《凤凰新媒体的崛起之路》,http://www.bookicp.com/html/2006-6/2006621941311.htm.
  (作者王俊杰为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胡作为河北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8月1日是大河报创刊十周年的纪念日。十年辛苦不寻常,经过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夜的风风雨雨,大河报从幼苗长成大树,成为发行百万的世界报纸发行百强。她的成功,无不渗透着大河报人的艰辛。这里特约四位同志,根据自己的经历,从不同侧面撰文,畅谈自己的感悟,以飨读者,以志纪念。  ——编者     想画一幅画  画“黄河之水天上来”  其势、其力、其风骨  波澜壮阔  想唱一首歌  唱大河滔滔  奔流到海不复回 
期刊
历史不单是用来回顾的,更是每一位参与者的个体生命以共同实践活动堆积起来的,在它的一个节点,用“作为未来的过去”的观念予以归结,有可能使这历史的车轮有更强劲的生命动力。  《大河报》这十年运作所凸显的一份平面纸媒在中原报业市场成功崛起,成为中国都市报之林中的一棵大树;而每一位完全或阶段亲历这份报纸的新闻制作和产品经营者,都在这十年报史上存留下各自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大河报人”——这个响亮的名字为
期刊
一、引言    这是一幅非常值得研究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照片。它由《达拉斯新闻晨报》的戴维·利森拍摄。作为一名“嵌入式记者”,他被允许跟随美军第3步兵师第3作战旅的2-69装甲特遣部队进行采访。  照片有如下的说明文字:“当第3步兵师的安迪·麦克莱恩上尉及其同事进一步向巴格达挺进时,他们受到的反应不一。尽管一些伊拉克平民对于美国人的到来深感愤慨,但其他一些人却以微笑、挥手,某些情况下则以吻手——一个
期刊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亦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很遗憾,这一原本在货币领域的规律已然全面渗透到传媒文化中。  众所周知,传媒产品是外部性很强的产品。所谓外部性,“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厂商的活
期刊
1月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玉芳的陪同下,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视察,亲切看望和慰问了战斗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做好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徐书记的讲话,一是进一步强调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报业集团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好全省工作大局方面再立新功,鼓舞和激励全省人民为“十一五
期刊
媒体竞争,内容为王,策划制胜    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一家媒体独享某新闻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少。面对同题竞争的态势,通过新闻策划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取得报道上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内媒体(特别是都市类媒体)的共同选择。  所谓的新闻策划,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新闻传播行为加以谋划,从而使之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它通过对新闻信息的统筹和协调,使信息流由无序向有序,由零散向系统转变,通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对网站“炒作”新闻的能力过分夸大。其实网站只不过是一家新闻“超市”,在新闻信息的传播链条中,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其他媒体的“产品”进行集纳编排,然后售卖给网民,而网民对新闻事件的创造性阅读,通过网站发布后再度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网站再度将这些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纳入囊中,兜售给网民。如此循环往复,传统媒体成为辛勤劳作的新闻生产者,网站成为坐收渔利的新闻销售者,但这种销售行为往往被过分解
期刊
河南教育报刊社从1978年创刊时的一种期刊《河南教育》杂志,经过26年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现在的6刊5报,(《河南教育》、《小学青年教师》、《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高中版〉、《中学生阅读》〈初中版、高中版〉、《教育时报》、《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初中版、高中版〉、《小学生学习报》〈低年级版、中高年级版〉。涵盖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我社主办的6种期
期刊
金庸,本名查良镛,以其笔名“金庸”行世。  金庸有两支笔,一支是为《明报》写社论,一支是写武侠小说。  金庸的《明报》成功,除了它的武侠小说、新闻报道等因素外,也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论。金庸写了30多年的社论,当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仅香港人会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社论怎么说,海峡两岸的政要也非常重视他的社论,国际上对《明报》“路易—查”(笔者注:金庸的英文名)的评论也非常看重。他
期刊
第八个记者节过后,记者职业的“围城现象”成为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沸沸扬扬的讨论过后,笔者不禁开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围城”现象?当代记者的职业状况到底如何呢?抱着怎样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才能面对记者这个职业?本文将从行外和行内两个角度对记者的职业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记者职业状况的相关办法。    行外对记者职业的羡慕、向往及其原因    职业光环:“无冕之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