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只有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来源,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 品德与生活 生活实践 课堂实效 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小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试着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联系生活实践,回归学生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引进现实生活,充实教学内容。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在教学中应克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而应做到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的都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
例如教学《为他人喝彩》一课中,主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应当认识和接受他人的长处,嫉妒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影响自己的成长,教育学生做一个心灵高尚的人。课堂上,在学生读完课文时,我提出问题:“这样的现象你们见到过吗?”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例子并展开交流:“‘我’嫉妒过吗?我为什么会‘嫉妒’?嫉妒有什么害处?应当怎样对待嫉妒?”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我总结道:“嫉妒的产生是比较常见的,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要求自己不被嫉妒控制。一旦产生嫉妒心理时,要努力克服它。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接着,我结合选举班干部这个活动,让学生来推选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同学,说说推选这名同学的理由,谈谈这名同学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找找自己和他的差距,想想应如何提高自己……在这次课堂活动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应该正确对待他人,承认别人的优点,接受别人的长处;也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应该学会在肯定他人的优点及长处中促进自己的进步。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要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真实的现实生活便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内容。
三、开展社会实践,拓展教学空间。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外的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从一粒米说起》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校园内外浪费水、粮食的现象特别严重:人们用水时水龙头总爱开至最大,水龙头总是“长流水”;垃圾桶里总是堆积着大半桶吃剩的米饭、馒头和菜……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单靠我们孩子的力量是不够的。“节约资源,人人有责”,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于是,我们学校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节约资源我有责”活动,带领学生再次进行社会实践,考察浪费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浪费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人们节约意识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进行社会宣传……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
总之,《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思想教育的课程。由于学生年龄及心理正处于成长和发育时期,只有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来源,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 品德与生活 生活实践 课堂实效 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小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试着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联系生活实践,回归学生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例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春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引进现实生活,充实教学内容。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在教学中应克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而应做到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的都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
例如教学《为他人喝彩》一课中,主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应当认识和接受他人的长处,嫉妒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影响自己的成长,教育学生做一个心灵高尚的人。课堂上,在学生读完课文时,我提出问题:“这样的现象你们见到过吗?”请学生举出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例子并展开交流:“‘我’嫉妒过吗?我为什么会‘嫉妒’?嫉妒有什么害处?应当怎样对待嫉妒?”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我总结道:“嫉妒的产生是比较常见的,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要求自己不被嫉妒控制。一旦产生嫉妒心理时,要努力克服它。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接着,我结合选举班干部这个活动,让学生来推选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同学,说说推选这名同学的理由,谈谈这名同学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找找自己和他的差距,想想应如何提高自己……在这次课堂活动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应该正确对待他人,承认别人的优点,接受别人的长处;也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应该学会在肯定他人的优点及长处中促进自己的进步。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要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真实的现实生活便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内容。
三、开展社会实践,拓展教学空间。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外的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从一粒米说起》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校园内外浪费水、粮食的现象特别严重:人们用水时水龙头总爱开至最大,水龙头总是“长流水”;垃圾桶里总是堆积着大半桶吃剩的米饭、馒头和菜……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单靠我们孩子的力量是不够的。“节约资源,人人有责”,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于是,我们学校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节约资源我有责”活动,带领学生再次进行社会实践,考察浪费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浪费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人们节约意识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进行社会宣传……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
总之,《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思想教育的课程。由于学生年龄及心理正处于成长和发育时期,只有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来源,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堂。